《思考的乐趣:Matrix67数学笔记》内容大多是从作者6 年多以来积累的上千篇博客中节选而来的,分为 生活中的数学 、 数学之美 、 几何的大厦 、 精妙的证明 和 思维的尺度 五部分。书中基本不涉及高深的数学理论,但是内容新颖、时尚,既有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应用型话题,又有打通几何、代数联系的富有启发性的讨论,还间或介绍了一些数学难题的全新研究进展,信息十分丰富。 《思考的乐趣:Matrix67数学笔记》 是广大数学爱好者的美味佳肴,只要具备简单数学基础即能阅读。
本书为日本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广中平?v的思想文集。书中以 创造性思维 为线索,讲述了作者在数学研究中总结出的思考模式 可变思考 ,并在问题的发现、提出、整理、转换等方面做了具体阐述,让读者了解数学家独特的多维度思考方法。同时,本书还对日本数学教育中的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了学校教育、亲子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原则与方法。本书是广中平?v先生对自己研究方法的系统性总结,是了解其思想以及日本数学研究方法的珍贵资料。
《从一到无穷大》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科普经典名著之一,20世纪70年代末由科学出版社引进出版后,曾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直接影响了众多的科普工作者。本书根据原书最新版进行了修订,书中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20世纪以来科学中的一些重大进展。先漫谈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然后用一些有趣的比喻,阐述了爱因斯胆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并讨论了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如基本粒子、基因)和宏观世界(如太阳系、星系等)方面的成就。全书图文并茂,幽默生动,深入浅出,适合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广大读者阅读。
《九章算术》是人类科学史上应用数学的 算经之首 ,也是中国古代算法的扛鼎之作,更是一部与《几何原本》并列为世界两大数学体系的代表作。全书总共收集246个数学问题并提供其解法,这些算法要比欧洲同类算法早1500多年,对世界数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九章算术》提出正负数的概念,特别是负数概念的提出,是人类关于数的认识的一次重大飞跃。在印度,直到7世纪才出现负数的概念;而欧洲比印度还晚1000年,直到17世纪才有人提出负数的概念。 《九章算术》提出 盈不足术 ,即用两次假设,可以把一般方程式化为盈不足问题,用 盈不足术 求解。而这一解法,直到13世纪才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被欧洲人称为 契丹算法 (即 中国算法 )。 《九章算术》系统叙述了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法则,提出了 线性方程组 的概念,并系统地总结了它
无
本系列丛书是国内的科学文化果壳为青少年编写的学科科普读物,精选有趣又有料的科学话题,旨在通过科普阅读的形式拓展青少年的知识面,全系列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5个分册。本书为数学分册,内容涉及理数、实数、方程、不等式、函数、平行线、三角形、多边形、圆、坐标、统计与概率等。书中以阅读笔记的形式,对专业名词做了精确注释,还做了知识点总结,与课标知识点相关联。本书不仅是对数学学科知识的讲解,更侧重于介绍数学知识点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运用,非常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
1分钟为什么有60秒?两千多年前的人如何测量地球的周长?计算机与程序员的真正鼻祖分别是谁?猴子多了就能写出莎士比亚吗?一只蝴蝶如何引发龙卷风? 本书从科学史的角度,依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有史以来具有突破性的50个重大数学发现。这些发现不仅是数学这门学科的飞跃,也影响着人类生活和世界科技的发展:从远古人类在骨头上留下的计数刻痕,到只需按下按钮就能自行运算的机器,现代社会的几乎每一个进程和模式都以数学为核心。在这些问题的发现、探索和解决中,数学的纯粹和逻辑之美尽数体现。不论你感兴趣的是算术、几何、统计、逻辑学还是计算机科学,这本书都能让你找到许多有趣且深具启发性的解答。翻开这本书,你就能进入这个用头脑构建出的世界,感受数学家们的奇思妙想。
本书以漫画形式讲解初中数学中的函数知识,旨在让数学公式、函数、图形等知识点的学习更容易、更有趣,培养数学思维、函数思维。本书内容以初中阶段函数学习为主,从身边的现象切入,讲解比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链前承小学算术,后接高中数学。
本书使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折纸几何学的7个基本公理,并通过举例说明了折纸基本公理的操作过程,给出了折纸操作的基本性质。用A4纸和正方形纸,使用统一的折纸操作语言,按照“折一折”、“想一想”、“做一做”结构,给出了平面基本图形的折叠方法,讨论了2长方形、3长方形和黄金长方形的折叠过程及相关的数学问题。通过将平面基本图形折叠成一个无缝无重叠的长方形,讨论了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利用折纸基本公理对平面基本图形进行分解与合成,探索了分数运算的算理,给出了一次、二次和三次方程解的折叠方法。 本书还从数学课堂教学原理和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小学数学课程对“数学活动”的基本要求,以中小学数学教材为范本,按照“折一折、想一想、做一做”的教学模式给出了“垂线的
本书通过作者的生活经历、思考和爱好,以及对艺术的理解,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谈音乐和数学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历史上的音乐数学,声学,乐理、乐器、曲风和数学的关系,以及数学和计算机音乐。本书较为全面、深入地展示数学和音乐关系那吸引人的神奇。该书涉及大量的数学音乐,其中也包括非常动听的AI谱曲。这本书视角之独特、内容之新颖,可使不少人文艺鉴赏的同时,改变对数学枯燥的偏见,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本书适合有高中以上数学基础的音乐爱好者。
全书是系列丛书《奇妙的数学折纸》中的第1册。全书介绍了10个数学折纸,从基本纸质制作教程开始,并配有数学原理的解析,书中的每一个折纸作品都分解为4~5个大板块:折纸教程、如何玩、对教师的建议、思考题和数学内涵解读。从怎么折,到所涉及的数学原理都讲解得很详细。书中配有折纸阶段以及如何玩的视频,让书中难点可以用更直观和动态的视频来解疑。对小学和初中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新型科普类书籍。也适合学校作为教辅书籍拓展学生和老师的视野。
本书致力于把身边的数学、好玩的数学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数学也可以这么有趣。 本书的内容从我们熟知的数学概念、生活情景及数学应用开始,避免繁杂的数学推导与证明,解释数学知识背后的来龙去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示了数学与生活方方面面的联系。 本书共有11章,讲述了一些特殊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学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几何学的发展与应用、悖论的介绍与应用、概率的起源与应用、分形与混沌、黄金分割、集合论等。 本书适合数学爱好者、希望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和拓展的中小学生、想激发孩子数学学习兴趣的家长,以及希望通过学习数学来了解数学应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职场人士等。
你可能还依稀记得在学校学过的数学:几何、代数、微积分,也可能你早就将这些知识抛在脑后。你可能精于计算,也可能罹患 数学恐惧症 ,千方百计地避免和数字打交道。无论你是哪种人,数千年来人类在数学上的非凡成就,都塑造和改变了你的世界和人生。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得益于对三角形的理解,现代工业社会的诞生则始于对数字的掌握。数学为文艺复兴递上凿子,也促进了世界各地伟大建筑的诞生。数字是全人类的通用语言,语言不通的商人得以依靠数学建立互利贸易。数学也是燃料,助力人类实现从自由市场到登月的一系列抱负。 我们的生活方式、制度和基础设施均建立在数字之上。无论商业、住房、医药、政治、战争、农业,还是艺术、旅行、科技,几乎我们存在的每一个方面都以数学为基础被建立起来。人类的故事与数学密切交织,我们永远
数论是一个古老而迷人的数学分支,在现代计算机理论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也是业余数学家的热门话题,因为它不需要高等数学的知识。 汉密尔顿学院的两位著名数学家C. 斯坦利 奥格尔维和约翰 T. 安德森,从人们熟悉的概念开始,巧妙而轻松地将读者带入具有挑战性的数论的神奇领域,包括对素数、数的模式、同余算术、无理数和迭代、丢番图方程及连分式等主题的深入讨论。你只需要具备高中的数学知识,以及对数字的喜爱和好奇的头脑,就会很快被这里提出的观点和问题所吸引。
本书介绍蜚声世界的我国三大古典智力游戏,即七巧板、九 连环和华容道。对这三个游戏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有详尽的叙述 和考证,重点讨论其中的数学问题,如七巧板能构成多少凸多边 形,九连环状态与格雷码的对应,解华容道的网络图等。本书题 材广泛,材料丰富、翔实,文笔流畅,内容生动、有趣、有益, 读来引人人胜。
从美索不达米亚的居民开始使用数字起,几千年前来,数学就是历史发展不可阻挡的力量。 现在,我们在日常中貌似已经用不到数学,但其实数学无处不在:各种网站的推送、列车时刻表、搜索引擎、电脑、飞机的自动驾驶,甚至咖啡机,靠的都是隐藏着数学运算。 数学可以在生活的每一处地方找到,了解一些关于数学的知识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事实证明,如果不知道数学计算背后的原理,我们的认知是不完整的。 本书中回答了这些问题:没有数字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每个人都要懂积分吗?我们如何把握不确定性?数学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治疗癌症吗?天才数学家斯蒂芬 布伊斯曼在这本书中将数学与哲学、心理学和历史联系起来,为每个人解释数学世界的美妙。 本书获得 2018年度荷兰十大非虚构图书 。
数学并非只是少数哲学家、牧师及科学家想象出来的东西,数学介入了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史前的神秘的记账棒、贸易、探险和作战用的地图、充满魅力的天体运行、艺术审美观的变迁和图像科学,所有这些都证实了在人类历史中数学的核心作用。那么,你知道数学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又是出自何种原因发展的吗?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中,数学产生了哪些影响?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又是如何依靠数学实现的?《数学的故事》是一部历史、传记及大众科学的巧妙集成,它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变革,数学是如何适应社会、宗教、文化和艺术的需求逐渐发展至今的。作者把自己对数学的深挚热爱倾注于字里行间,用浅显易懂但又不平庸的语言,将数学这门深奥和复杂之学科的发展轨迹和内在动因生动地描绘出来,通过妙趣横生的故事
本书是数学方面的科普读物,来源于作者在2020 年3 月14 日首届“国际数学节”的线上科普报告。书中用简单易读的文字描述了什么是数学,介绍了数学节的由来,并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数学的特点、分析了数学的优美结构和趣味性,凸显了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本书的附录中,还记载了作者与网友的互动交流,包含了作者对当前数学教育和研究方法的解读。
7个小矮人,7张床,7个麻烦? 王后的魔镜应该挂在哪儿? 如何在火柴游戏里消除所有正方形? 准备好找点儿乐子了吗?德国著名数学家、前奥数冠军、 谜题收集者 霍格尔 丹贝克再一次向我们展示迷人的数学世界。书中精选100道出色的数学谜题,涉及数字、组合、逻辑、几何、策略、概率、物理,每一道都旨在挑战你的创造性思维,准备好了吗?快来给大脑做套保健操!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内容却很丰富。作者为了吸引读者眼球,选择了一种阐述方式,对现代数学思想的根源、脉络及展望交代得非常清楚,兼顾纯理论和应用数学,读起来感到轻松自然、获益匪浅。本书突出了这些特点:20世纪几乎不再有通晓全部数学的大数学家,1900年的数学家大会,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为整个数学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0世纪30年代布尔巴基所倡导的结构数学是20世纪数学的主流和核心;数学在物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得到重要应用,并相互促进。
据说,数学把人分成两种,一种甘之如饴,一种对它怕得要命。数量与几何,始终深深根植于每个人的意识当中,只是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几个月大的婴儿就已经会简单的加法计算,就连猩猩、乌鸦、马和老鼠都会计算,当它们计算时,也会跟我们犯一样的错误。从天生的数量感,到超简单的计算技巧,再到优雅的证明过程,霍格尔 丹贝克为我们展现了老师没教/已经还给老师的美丽数学世界。作者用轻松有趣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数学的真正含义:不是硬套公式,而是创造思维。这是一本给你勇气面对数学的书,也是一本扩展眼界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