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日本一级建筑师饭冢丰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实际案例,总结出来的住宅设计基本原则和做法,以及*操作顺序。虽说是格局设计,但真正的工作从思考住宅用地就开始了。 书中一一阐明了如何合理规划建筑用地,扬长避短;保持建筑外观的简洁性,让适当的凹凸变化带来律动感;公共区、用水区、私人区,基本的区域划分要相信直觉;紧凑、宜居的四叶草形动线,一点不浪费空间。还有空间划分如何拿捏得当,做到既保护隐私,又通透敞亮;而恰到好处的层高,会让格局焕然一新。还有舒服的休息区、超强的收纳 从宏观到细节,好的住宅格局,让生活更舒心。
《走向新建筑》阐述了伟大的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的机械美学理论,以及有关工业,经济,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批量生产精神 等观点。柯布西耶从1920年起,在其主编的《新精神》杂志上连续发表论文,提倡建筑的革新,走平民化、工业化、功能化的道路,提倡相应的新的建筑美学。这些论文汇集为《走向新建筑》一忆,于1923年初版,1924年出增订的第二版。近一个世纪的岁月流逝并未减损它的光辉。 这本书的*版出版之后,到处都产生了对与建筑有关的事情的兴趣。普通人因此而谈论建筑、喜欢谈建筑、希望有能力谈论建筑。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运动的后果。 这本书不企图说服专业人员,而是说服大众,要他们相信一个建筑时代来临了。建筑成为了时代的镜子,现代建筑关心的住宅,是普通而平常的人关心普通而平常的住宅,这是时代的一个标志。为普通人,"
本手册按照一般规定,场地,建筑防火,建筑防、排烟,建筑防、排水,建筑防雷,建筑无障碍设计,楼梯间和楼梯,电梯,卫生间,门窗,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等建筑设计基本元素,对现行60余本建筑法规、建筑设计规范、规程的相关条文进行了分类整理和重新编排,便于建筑设计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快速查询和使用。本次再版,重点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 2018)、《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 57 2016)、《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 10063 2016)、《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 2017)、《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 2016)、《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 50340 2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 50016 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2019)等8本规范做了相应的修改和补充。 本手册是建筑设计相关工作人员的手边书,也是建筑施工图审图单
前期设计可说是日本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内涵所在,展现了日本的现代建筑设计专业中非常重要的知识整合及方法,对于中国建筑学习和从业者而言,非常值得参考。本书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讲解了前期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的方法,相关理论不仅是学术研究的视点与方法,也可作为建筑设计的方法,其终的目的是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从作者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时代在空间场域、行为计划和文化知识之间,有了传统和激进的辩证和想象,他一面乐观地接受了现实功能和科学理性的系统逻辑;但另一方面也在行为、场所和经验上获得了更多可能。
《小型建筑设计》课程是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二年级教学当中的一门课程,也是学生首次接触的建筑设计课程。课程历年来主要以功能相对简单的别墅设计为课程任务,但设计条件会有所不同,为学生提供初步、系统的建筑设计思维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 本书的写作思路主要有两点:阶段化,二维与三维互动。 (1)阶段化。本书紧扣小型建筑设计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除辛导学和第八章结语以外,从第二章到第七章,分别对应建筑设计的6个阶段,将复杂的设计问题拆分成若干个相对单一、渐进的阶段性问题,然后分别研究求解,再将结果进行综合与深化,终形成设计成果。其中,每个阶段性问题包含有若干课题训练,针对各具体课题训练明确其学习目标,介绍完成该任务需要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明确相关概念,指出普遍性规律,提出课题训练实
本丛书共2册,分别为《别墅室内设计》和《别墅建筑设计》。通过大量的素材资料呈现,让读者能够很方便地了解*流行的别墅设计与装修方案,并找到可以参考借鉴的设计、文档。光盘中配以全套案例,方便读者使用。《别墅建筑设计》以CAD图块 效果图为主要内容,通过37个案例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详图等的展示,反映了房屋的体型和外貌,门窗的形式和位置、墙体的材料和装修做法等。《别墅室内设计》以全套CAD设计施工图纸 完整实景照片为主要内容,通过20个案例展现了别墅内部装修的各个节点、部位做法与*终效果。
《建筑设计资料集成》是日本建筑学术及科技发展的的标志性著作,也是权威、实用的一套工具书。自版问世以来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其间数次改版,篇幅不断扩充,内容也不断丰富。现在已扩充到14卷,其中包括:《综合篇》、《居住篇》、《福利·医疗篇》、《休闲·住宿篇》、《集会·市民篇》、《人间篇》、《物品篇》、《教育·图书馆篇》、《地域·都市篇Ⅰ》、《地域·都市篇Ⅱ》、《生产·交通篇》、《展示·技能篇》、《商务·商业篇》、《环境篇》。每卷书的内容正如其书名一样,介绍了世界范围内相关主题的建筑物。该套书将全日本乃至全世界的建筑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容纳在清晰而有前瞻性的章节构架中,以精要的图表及文字表达说明,设计者及学习者可快速掌握建筑课题的概要,是所有建筑人专业生涯的良伴。
本书根据作者多年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经验编写而成。全书由景观设计的基础、景观设计的过程、景观设计的制图、景观设计案例和分项设计五部分内容组成,总结、归纳了景观设计所必需的知识储备和制图等技术基础,通过过程分解、分项设计说明和二十余个国内外案例分析,向读者展示了从前期分析到后期方案形成的景观设计全过程。第二版中更新了新版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与风景园林制图标准,并新增了17个设计案例,以更好适应当下的需要。本书案例丰富、讲解详细、知识体系完整、相关数据翔实,适用于风景园林、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规划等专业的从业人员与学生阅读使用。
《跨界设计 绘画与建筑》通过一系列揭示绘画与建筑之间关系的图像操作,阐明绘画与建筑之间所存在的于空间操作层面上的结合点,希冀能够为艺术与建筑之间重新建立起互动关系,为现代艺术确立新的价值的同时,能为建筑设计提供新的视野和构思途径。本书适合建筑、设计、艺术专业的师生及建筑与艺术爱好者阅读。
本书分为画法几何、阴影透视、建筑设计表达与表现三部分。前两部分系统地介绍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原理和作图方法,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可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熟练绘制建筑透视阴影图以充分表达设计意图。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如何既清楚准确又富有表现力地表达设计。 本书适合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师生使用。
《钢笔淡彩建筑风景画技法》一书的作者罗克中是长期从事钢笔建筑写生画创作与水彩画基础教学的高校教师,先后出版了7种钢笔画技法专著,拥有较多的读者。 本书主要讲授钢笔淡彩建筑风景画的基本技法,从钢笔画的特点与应用讲起,通过作品图例分解讲述,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在作画过程中如何表现与掌握钢笔淡彩画的基本技法。另外,在作品赏析章节里,对每幅作品的写生构图、建筑取舍、色彩表现、情境联想等造型要素与审美情感都有生动有效的评述。 相信本书对广大美术工作者、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大学生会有较大帮助,特别是对手绘造型基础训练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本书是20世纪30年代由一些权wei建筑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在当时美国已经完成的建筑中,对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进行筛选,从中挑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对于中国读者尤其具有特殊意义的是,其中的两件优秀建筑作品由克雷教授设计并为本书作序。克雷教授是当时美国负盛名的建筑师和教育家,他在巴黎美术学院接受的教育,能力超群,艺术天赋极高。他是老一辈建筑大师杨廷宝、梁思成、童寯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求学时的老师。我们以前从几位先生的文章中或者介绍材料中听说过克雷教授的名字,现在一睹克雷教授的作品,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当时建筑设计实践的全貌和高的艺术水平。
突破传统手绘,简洁、高效、系统地展示景观设计的快速手绘过程,按步骤推进由易到难来讲解手绘快题,可以让读者短时间内快速掌握景观手绘的思路和技法。
从基本的照明发展到现在,室内照明设计的作用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来源于科学的发展,来源于物质技术条件的丰富,来源于大众审美需求的提高,更来源于室内照明设计师对“照明”的理解和对“设计”的诠释。《室内照明设计》从室内光环境概述、室内照明光源、室内照明灯具、室内照明设计原理、室内照明设计方法、主要室内空间照明设计六个方面,从满足使用功能与美化空问环境,符合特定功能需求与渲染空间氟围等几个角度对室内照明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应用知识进行了阐述,并对室内照明设计与室内空间形态设计、室内空间的装饰性的关系进行了重点分析。《室内照明设计》适用于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设计人员参考。
水彩画是高等院校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及其他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本书由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教学经验丰富、广受学生喜爱的名师编写而成。书中通过大量教学范例的讲解,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建筑水彩画的学习方法与操作技法。全书共分七个部分,包括概述、材料与工具、方法与步骤、色彩与表达、造型语言的探索、写生实例及作品点评分析、作品欣赏。本书适合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室内设计和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学生,以及广大水彩画爱好者学习与参考。
《完全绘本——户外建筑写生手绘效果图步骤详解黄金典藏版》将告诉你如何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学习及对各种物象的速写表现,将钢笔写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写生示范章节中作全面的阐述。所有的步骤演示图均为现场实景拍摄,并配备了视频光盘,目的就是希望读者能够更近距离地、有效地学习钢笔速写的各种技法。
这本书不是电脑软件操作手册,也不是什么“方法论”之类的学术性著作,书中也不讨论建筑思想,什么后现代主义、极简主义等都不在本书的范围内。这本书中关注的重点在于执行建筑设计的实际操作。由两个专业建筑师所提出的,对如何运用电脑建立建筑模型在虚拟的三维空间里直接操作建筑设计的操作方法。 这本书总共分为十三章,叙述应用电脑直接在三维空间进行建筑设计的方法,书中涵盖从设计资料收集直到完成设计表现的全过程以及对应用BIM的展望。
本书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对中央财经大学科研教学综合楼进行全面介绍,包括前期方案创作、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暖通设计、项目管理等内容。全书涉及内容丰富,涵盖了建筑创作的全过程。
新版的《设计结合模型》对原有版进行了修订,是一本有关模型制作技巧及其相应制作步骤的应用指南。本书通俗易懂地介绍了模型由八手制作到完成的全部过程,并由此扩展到当前*的数字模型制作软件及快速模型制作过程。这种三维模型的制作技术已经被当前许多知名的建筑事务所,如弗兰克·盖里设计公司、理查德·迈耶事务所及墨菲西斯设计公司等采用。在结合建筑模型、城市模型、工业设计模型实例的基础上,本书为建筑专业学生和建筑设计人员介绍了与模型制作相关的计算机辅助设备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建筑师,克里斯·B米尔斯熟知制作模型的基础知识、设计过程、应用器材和建造方法。通过系统、深八地洋细阐释案例,并结合800多张高质量的示范照片,作者向读者推介了以下制作模型的皋础内容: ·材料及工具的选择:
1853年,法国国王路易·拿破仑指派塞纳河省长乔治-欧仁·奥斯曼开启了一项庞大而雄心勃勃的市政改造公共工程。这项改造计划——尽管其间夹杂着战争、革命、腐败和破产——不但让巴黎的面貌焕然一新,还为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城市规划树立了一个典范,并开创了现代巴黎经久不衰的城市布局。 林荫大道、公园、广场、火车站、百货商店,以及全新的公共卫生系统,缀成了它的生命。这场历时十五年的城市革新项目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的城市建设者能从中吸取什么经验,让城市变得 宜居、 人性?本书作者鲁伯特·克里斯琴将带领我们回到一百五十多年前的巴黎,看它如何从一个污水横流、贫民窟遍地、疾病缠绕的中世纪破旧城市,一跃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光之城”。
这本书围绕建筑立面材质——混凝土,从材质历史、代表案例两方面,介绍了材质的理论和实践。大量精美的手绘稿和细节图片,以及详尽的图注直观地为您提供立面“个性化设计”的方案。读者可以以极大的兴致和轻松的氛围全面领略建筑界的这场“时装”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