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病例,以神经外科临床需要为内容取舍标准,对神经外科疾病的主要知识点作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阐述,突出神经外科查房实践中的重点知识和逻辑思维,但又不仅是临床查房工作的简单再现,还广泛涉及神经外科疾病诊治的*研究进展和循证医学证据。图文并茂,设置问题目录便于读者查阅。适合初上临床的轮转医师、临床型研究生、见习/实习医学生,也适合神经外科的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阅读、参考。
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当今神经外科领域中有关颅脑、脊柱脊髓、交感神经和外围神经系统各种疾患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并在*后发表与提高神经外科医师素质有关的篇章。全书图文并茂,内容翔实,既介绍了行之有效的传统的神经外科诊疗技术,亦反映了近年来先进的神经影像学诊断技术、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介入放射治疗技术。本书反映了当前国内神经外科诊疗的发展水平,也介绍了国外神经外科的发展状况,有助于神经外科医生诊疗技术的提高,是各级神经外科医生和研究生的学习教材和工具书。
本书是一部关于神经介入手术相关核心技术的实用而全面的操作指导书。主编均为享有国际声誉的神经介入领域专家,并且在美国著名的神经科学中心执业,积累了大量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由北京和上海神经介入资深专家共同翻译。本书分为11篇,共65章和三个附录。逐层深入地对各项手术操作入路、方法进行说明,特别重点关注了如何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并配合原创的精美细致的手绘插图,可给从事神经介入亚专业的医师们提供了精确而有效的技术指导。
全书共分为 五个部分 ,包含930幅图片,每个部分均采用不同的颜色标识,便于读者学习和查询: 部分,阐述了本图谱的使用方法以及颅脑断层影像的基础知识及其解剖标志。 第二部分,展示了颅脑冠状位、矢状位、横断面切面图和脑干序列切面图。 第三部分,展示了头颈部不同轴位切面的解剖结构,包括颅骨、颅腔及其内含结构,面部解剖,以及颅颈交界区的解剖,不仅包含各切面内的组织结构,还包含血管、神经。 第四部分,描述了神经功能系统和神经活性物质,具体包括: 感觉系统、味觉系统、前庭系统、听觉系统、上行网状系统、运动系统、小脑系统、语言系统、边缘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等神经功能系统在大脑切面中的走形、分布、功能和临床意义。 神经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能神经元、血清素能神经元、组胺能神经元、胆碱能神经元等的分
本书的第1版由于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外周神经损伤及对应的体格检查方法,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在第2版中,作者继续专注于介绍外周神经损伤及对应的体格检查方法,并对知识点进行了细化,同时增加了很多插图,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外周神经病变的位置和查体方法。本书适合本领域内专业人士阅读,同时也适合其他相关学科的住院医生和医学生学习使用。
本书吸收了大量的国外研究成果,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为临床医生提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方法。此书内容详实,涉及面广,实用性强,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是一部难得地系统阐述小儿神经外科疾病的参考书籍。它同时兼顾小儿神经外科的基础知识,又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小儿神经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手术方法。本书所有章节都有关于神经外科的评判,告诉读者什么时候该做手术和什么时候不该做同样重要。此外,本书还保证了内容的全面性、创新性和时效性。
本书共23章,章节编排与规划教材基本一致。每章先列出学习目的,强调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内容精讲对本章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点进行了提炼、归纳和总结,重点内容用★号标出,特别需要强调的重点、难点与考点内容用点线明示,以提醒学生注意掌握、记忆;章后设同步练习和参考答案。书后附试题,以供学习者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本书适用于全国高等院校基础、临床、预防、口腔等医学类专业本科学生使用,也可作为报考研究生的专业课复习用书,及教师教学、临床医师的参考书。
本书作者江荣才教授痛感患者和医生对该病特点还认识不足, 诊率还不令人满意, 遂将其中100多例诊疗过程曲折、发病原因少见并都有完整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的病例摘取出来, 以叙事医学的风行讲述, 清晰而全面地介绍了这种神经外科常见病的发病特点, 同时又融入了一位神经外科主诊医生对疾病诊疗、新疗法研发、老年化带来的家庭社会问题、患者就医中遇到的各色困难等种种问题的深刻思考, 附录了张建宁教授团队开发该新疗法的年谱资料和其他研究成果, 使该书成为目前国内本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诊疗又兼具叙述医学性质的临床专著。
本书将神经外科医生蒋永孝行医三十年的宝贵经验化为文字,透过一篇篇精彩的故事,完整呈现蒋永孝医生一路陪伴患者走过病痛折磨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流露着他温文敦厚的个性,展现了他的医者情怀。本书娓娓道出18位病患的故事,既是案例分享,也是科普故事,还是一名医者的行医手札,展现了一名神经外科医生的医德医技以及医生与患者之间和谐友爱的医患关系。
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当今神经外科领域中有关颅脑、脊柱脊髓、交感神经和外围神经系统各种疾患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并在最后发表与提高神经外科医师素质有关的篇章。全书图文并茂,内容翔实,既介绍了行之有效的传统的神经外科诊疗技术,亦反映了近年来先进的神经影像学诊断技术、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介入放射治疗技术。本书反映了当前国内神经外科诊疗的发展水平,也介绍了国外神经外科的发展状况,有助于神经外科医生诊疗技术的提高,是各级神经外科医生和研究生的学习教材和工具书。
Mark G.Hamilton、John G.Golfinos、Graham F.Pineo、William T.Couldwell*的这本《神经外科出血与血栓防治》是神经外科出血与凝血相关问题的*新指南。 神经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一直面临着出血与血栓的难题,本书向读者提供了预防与处理出血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新观点和*佳方案。本书的设计方式有助于读者便捷地查找所需信息,每章节均有特定主题方便读者阅读。 本书回顾了影响凝血的西药和中药,这些药物影响凝血的机制各异;提出了预防与处理出血并发症的术前术中方案,包括血液置换的相关策略;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的推荐方案;探讨了9 种神经外科疾病出血与凝血的相关处理,包括脑肿瘤、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脊柱外科疾病和小儿神经外科疾病,并且配有详细的病例分析。
本书引进自世界Z名的 Springer 出版社,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卫 格芬医学院神经外科的 Nader Pouratian 教授和美国休斯敦贝勒医学院神经外科的Sameer A. Sheth 教授,结合Z新技术进展与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精心打造,是一部细致全面、专注系统的立体定向与功能神经外科实用参考书。相较于其他神经外科著作,本书著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描述了立体定向基础理论、路径和靶点生理学基础、功能性脑疾病机制和手术操作技巧,以及功能神经外科的新进展、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蓝图,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技术及疾病,临床实用性强。全书共五篇 38 章,编排简洁,阐释明晰,图文并茂,非常适合神经外科医师临床实践时参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参考工具书。
烟雾血管病是由于颈内动脉末端出现进展性狭窄或闭塞及大脑底部异常血管网形成而导致的脑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目前中国烟雾血管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因此本书主要从烟雾血管病的诊断、流行病学、组织病理学、发病机制的探讨、烟雾血管病的临床表现、烟雾血管病的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及新猜想、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中重点阐述了烟雾病的发病机制及相关标志物,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的相关内容,为研究和治疗烟雾血管病提供参考,不仅适用于神经外科医生阅读,还可作为相关专业医学生的参考书。
本书由美国Jack Jallo教授和Temple University医学院著名的神经外科教授Christopher Loftus组织全球颅脑创伤领域著名神经外科医师、重症医学医师、康复专家和基础研究者总结了非常重要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给出了*的诊治建议。该书主要介绍目前颅脑创伤救治中已经被广泛接受的,以循证医学为根据的治疗指南和方法。系在2009年*版基础上的更新。 本书主要围绕 引言、理论与基础、诊断与治疗、重症监护、结局、社会经济学问题 共六大部分展开。尤其强调了颅脑创伤的危重症监护治疗。内容包含从轻度到重度颅脑创伤、颅脑穿通伤及儿童颅脑创伤的诊治,同时包括病理生理,颅内压、脑血流及脑组织的监测,影像学检查,生物标志物测定和创伤性脑损伤分级系统等基础科学概念。本书涵盖内容丰富,涉及神经重症监护医学领域的多个方面。本书还包含数百个简明
作者是世界的神经外科医生,是显微神经外科的创始人。他把显微镜和显微外科解剖的理念带进神经外科手术中,使手术的性大为提高,脑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少。他对脑血管病以及脑肿瘤的解剖、生理、病理、手术要点、并发症的预防等,集2700多例手术的体会,融人《显微神经外科学》这4卷6本著作中。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技术特别是辅助检查手段显得有些过时,但他丰富的经验和精细的解剖描述,尤其是蛛网膜下脑池和脑血管的手术解剖,以及对翼点入路的创立,各种动脉瘤夹的设计都对世界神经外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参考了大量的文献,用自己2700例病例及2000例脑尸检的资料,写就这部著作,成为神经外科的经典参考书。 本卷分为五部分32章节,主要介绍了手术器械和设备,实验室训练,手术入路,手术策略和技巧,脑实质内、外肿瘤的手术和
因多种原因,本书的出版延迟了4年,因此在1979年8月1日到1983年12月31日期间,又增加了355例病例。这部新增加的病例加入本书,正好与以前的手术结果进行比较,条件统一为手术医生应用显微外科技术,0章就是这第二部分病例统计的补遗篇。 不论神经外科护理、麻醉方法是否有改进,单是手术医生本人在处理破裂动脉瘤的经验上,后一组病例显示出手术结果的明显改善。关于手术经验,我个人认为,在开始手术的一二百例病人中,经验是随着时间而增长,结果也随之改善。但在200例病人的经验这后,娴熟的技术并不能再明显地减少死残率。此时更重要的是,手术的经验越多,对病人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则越好。 本卷的1-9章是1967年1012例动脉瘤的全面分析。章是总论,第2-5章是不同部位动脉瘤的手术结果,第6和第7章分别是巨大和多发性动脉瘤,第8章是非手术治
因多种原因,本书的出版延迟了4年,因此在1979年8月1日到1983年12月31日期间,又增加了355例病例。这部新增加的病例加入本书,正好与以前的手术结果进行比较,条件统一为手术医生全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第10章就是这第二部分病例统计的补遗篇。 不论神经外科护理、麻醉方法是否有改进,单是手术医生本人在处理破裂动脉瘤的经验上,后一组病例显示出手术结果的明显改善。关于手术经验,我个人认为,在开始手术的一二百例病人中,经验是随着时间而增长,结果也随之改善。但在200例病人的经验这后,娴熟的技术并不能再明显地减少死残率。此时更重要的是,手术的经验越多,对病人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则越好。 本卷的1-9章是1967年1012例动脉瘤的全面分析。第1章是总论,第2-5章是不同部位动脉瘤的手术结果,第6和第7章分别是巨大和多发性动脉瘤,第8章
《儿童神经外科手册》一书分为11个部分共 56章,涵盖了先天性、发育性和后天性儿童神经外科疾病的基本内容。基于解剖学、影像学、病理学等知识对各类神经外科疾病及其先进诊疗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书中应用高清的手术照片及形象的手绘图展示了复杂而精细的手术操作,并介绍了手术和非手术的管理原则。每个章节*后都有临床常见问题的问答总结,简洁明了,实用性很强,对所有儿童神经外科及相关领域的医生和医学生都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此书选择神经外科临床就医中的常见问题,以问答的形式尽可能把精深的医学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帮助读者了解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提供神经外科基本的医学常识和理念,让读者更好地了解神经外科系统有关疾病的常识及其诊疗技术。全书共分为六个篇章:颅脑外伤的救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脑和脊髓肿瘤诊疗、脊柱脊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先天性脑和脊髓疾病常见问题,以及功能神经外科疾病治疗等内容。同时,对神经外科相关的解剖,生理、病理常识,检查项目,发展历史和人物介绍等相关知识,也作为本书的内容链接和图文介绍。
●脑动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瘘的发病机制、生理学和血流动力学、自然史以及临床表现 ●脑动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瘘的常用临床分型和分级方法 ●颅内不同部位动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治疗 ●手术治疗、放射外科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选择和应用 ●复杂脑动静脉畸形的多模式治疗方案 ●影像学评估、神经电生理学监测、重症监护和麻醉管理 ●脑出血、癫痫等症状的处理 ●特殊情况如儿童脑动静脉畸形、未破裂脑动静脉畸形、不可手术脑动静脉畸形、综合征性脑动静脉畸形的管理 ●畸形残留和复发等情况的处理
01 院士领衔的专家翻译团队 由赵继宗院士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系团队第5次翻译《神经外科手册》,更为专业权威。 02 内容丰富,实用性极强 超2000页的内容,来自作者多年临床经验积累总结,涵盖了神经外科的各个方面,技术理论先进,实践经验细致。不管考博、上夜班、上急诊、上手术、重症监护还是日常管理病人,都能得到有益的参考。 03 结构编排合理,排版设计巧妙 大量的图表格式,条目式知识结构,各种记忆小技巧,交互式参照引用,7种颜色对不同内容进行分类标识,让掌握知识更轻松。这份学习配方值得我们每一位神外青年拥有。 04 新技术推动发展,版本不断更新 自第8版出版4年来,神经外科新理论、新技术一直在快速发展。第9版根据当下的研究进展及指南对每个部分进行了知识的更新,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