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先以增强生命活力、完整有序的动静功法系列和系统的真气运行法理论,构建了真气运行学说的基本体系;其次穷究“三圣道”理论、天人一际的哲学底蕴,将真气运行学说根植于灿烂的五千年华夏文化之中;*后,以数据翔实的临床总结、实验研究和病例实践、体会为验证,上下呼应,前后印证。
该书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太阴新解,包括太阴概论、太阴在经、太阴在脏、太阴虚劳、太阴瘀血、太阴功能、太阴兼证。第二部分为东垣研究,包括气化学说、内伤发热、脾胃理论、五行制化、法象药理、医学一统、虚劳劳复、临床带教、答疑等,均为作者讲课的内容。作者对中医三焦学说、脾胃学说、外感学说、六经辩证、水火学说、气化学和阴阳学说均有一定研究,创立三钢两常辩证法长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肿瘤、自身免疫病与妇科经乳疾病。
《阴符经》《内经》和《外经》三部著作为五千多年前轩辕黄帝所著,是中华民族的国粹瑰宝。三千多年来,《外经》形同失传,直至20世纪80年代,梅自强先生对偶得的《外经微言》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它就是寻觅三千多年而不得的《黄帝外经》! 《外经》是《内经》的姊妹篇,《内经》主要谈治已病,包括中医的方药、针灸、推拿,而《外经》主要谈治未病,包括养生修真等非药物疗法。《外经》补充了《内经》的许多不足,纠正了《内经》的许多错误,在内容上大大发展了《内经》。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由清末民初有名中医学家彭承祖(1871-1949,字子益)所著。彭先生一生精研医理,在游历京师任职清朝太医院期间,阅读了大量秘藏在宫廷中的典籍,逐渐形成了“圆运动”的学术思想
本书作者为西医执业医师,自研《伤寒论》20年,出版多部中医类图书。作者本书借助《病理生理学》等西医书籍针对疾病目前的研究发现,对《伤寒论》原文逐条解读,力求用朴素、客观的语言阐述所知所觉所悟,据实推演医圣张仲景通过脉证特点所描述的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最后转归的规律、基本机制及诊疗方法。绝对不能把西医诊断的某疾病的病名生拉硬拽与某经方捆绑在一起,需要实事求是的辨证的综合分析疾病的来龙去脉。在解读《伤寒论》的过程中,对于可能缺失文字或后人填补及个别错误的条文不会牵强附会,涉及脉象特点、针灸方法等基础中医理论不做赘述。
《吴述温病研究·伏邪》由吴雄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