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法国人,以简单的英文交流而写成的书。这是一场古代传统中医理念和现代思维方式的对话,内容始终围绕着中医的精华要义,并力求释繁就简。现代的中医临证过于关注不和谐的病象模式,并专注于努力纠正这些不和谐的现象。然而,传统中医并不只是汲汲于“局部”的不和谐,他们更关注整体,因为“局部”揭示着“整体”,他们直观地把握“整体”。只有深入学习古代经典,才能够运用传统中医的基本原则来实践,而不至于在学习繁复又看似矛盾的后世各家学说时陷入迷惑。这样才能根据病患的体质、神质和邪正斗争反应情况,以药物的气味升降为基础,来配伍合适有效的方剂,而非根据课本上笼统的方剂功用来机械用药。对于有所领悟的医者而言,一切都只是开始。
本书系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晚年《伤寒论》讲课的“完全现场”,是在2008年出版的《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基础上,加入日本弟子的录音,进行逐条增补,使冯世纶教授的录音能够完全还原,从而做到中日合璧,完整再现胡老的学术思想。全书稿按照《金匮要略》原文的顺序,将胡老对原文的讲解依次道来,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深入浅出。适合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文化爱好者及经方爱好者阅读参考。本书市场潜力很强,深受读者欢迎。
本书系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晚年《金匮要略》讲课的“完全现场”,是在2008年出版的《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基础上,加入日本弟子的录音,进行逐条增补,使冯世纶教授的录音能够完全还原,从而做到中日合璧,完整再现胡老的学术思想。全书稿按照《金匮要略》原文的顺序,将胡老对原文的讲解依次道来,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深入浅出。适合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文化爱好者及经方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发行以来,深受读者欢迎。
黄元御,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生于1705年,卒于1758年,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医家,曾任清室太医,被誉为“一代医宗”。《黄元御医学全书(增补版)(精)》收录了黄氏存世医书十一种,即《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四圣心源》《四圣悬枢》《素灵微蕴》《长沙药解》《玉楸药解》,共101卷。 黄元御对《素》《灵》《难经》《伤寒》《金匮》诸书,进行了重新编次、厘定,对原书文字逐段诠释,阐发其经旨微义,确有独到之处。 黄氏于临床,精通五运,明彻脏腑,娴熟脉法,组方遣药,配伍精当,验之于证,疗效颇高,曾荣受乾隆帝亲题之“妙悟岐黄”匾额。 这次增补本又加入黄元御另外两本书,他们是《道德悬解》《周易悬象》,此十三种著作均见载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伤寒论》一书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之一,历代医家将其奉为辨证论治的圭臬,医方之鼻祖。解读《伤寒论》,是历代中医的不懈追求。本书为作者旧著《伤寒论六经求真》的修订版。作者潜心研究《伤寒论》多年,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伤寒六经本身的矛盾中认识伤寒六经,并以六经病理界说为据,对伤寒病理过程中的杂病做了医分整理,使本书成为条理分明、秩序井然的辩证论治的医学系统,是学习、掌握和运用《伤寒论》的一条捷径。
本书在保持原版特色的基础上,并参考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使用的《中医基础理论》,主要作如下修改:一是对知识点的内容作了修改补充,使其内容更全面,说理更清楚,证据更充分,层次更分明。二是对《内经》等古典论著的原文部分,立原文解读标题,选用与知识点内容相关的、针对性强的、精练的原文,以说明该知识点(观点)的出处,或作简要解释。此既能保持中医基础理论的传统特色,也能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三是根据修改后的内容,对图表部分进行相应修改。本书由周学胜编著。
《中医学研究资料汇编/国医大师李今庸全集》精选整理了国医大师李今庸教授从事中医学研究40余年的部分研究成果,主要分为基础与临床研究类和学科发展建议类两篇。其中,基础与临床研究类论述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古代运气学说、六淫学说、“气”的研究等内容;学科发展建议类论述了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对待中医学的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安全、科学看待中西医结合论等内容。 《中医学研究资料汇编/国医大师李今庸全集》对中医学临床研究者、中医学专业在校师生具有的参考价值。
《伤寒论》一书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之一,历代医家将其奉为辨证论治的圭臬,医方之鼻祖。解读《伤寒论》,是历代中医的不懈追求。本书为作者旧著《伤寒论六经求真》的修订版。作者潜心研究《伤寒论》多年,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伤寒六经本身的矛盾中认识伤寒六经,并以六经病理界说为据,对伤寒病理过程中的杂病做了医分整理,使本书成为条理分明、秩序井然的辩证论治的医学系统,是学习、掌握和运用《伤寒论》的一条捷径。
“扶正治癌”这一观点和方法自刘嘉湘20世纪70年代提出后,经过几十年的理论发展和临床实践,已日趋完善,成为当前中医肿瘤界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肿瘤临床学说。这一体系完整地包括了理论基础、诊疗指南、创新方药、评价标准等内容。 全书分为上、中、下篇以及附篇。上篇总论扶正治癌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法则;中篇详述了16种癌病和常见并发症的治疗方法,并附有典型病案;下篇阐明扶正治癌机制的实验研究内容;附篇介绍了刘嘉湘的从医之路、学术成就等。 本书是 部系统反映国医大师刘嘉湘“扶正治癌”这一创新理论体系的学术专著,既是刘嘉湘60多年来在中医肿瘤学术思想上的总结,也是他长期从事中医肿瘤临床工作的经验结晶,具有重要的创新性、学术性和实用性。
《何梦瑶传世名著》由[清]何梦瑶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了《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大纲》,为帮助考生有效地掌握出师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应用能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证中心组织专家精心编写了此书。本书,为大纲的细化与扩展,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具有权威性,有利于考生进行应试复习
作者在本书中对骨盆和骶髂关节进行了逐步评估,探索了身体这一关键部位的各个方面,以及它是如何在运动链中连接的。本书为如何识别由骨盆带和相关损伤引起的疼痛和异常模式提供了详细信息,以及一些识别和纠正异常模式的技术,同时提供促进恢复的功能锻炼,为相关从业者、学生和任何想要了解骨盆疼痛的读者提供了大量实用信息。
2017 年12 月,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疼痛与康复原本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为什么会走到一起?这要从这两个医学术语的内涵说起。疼痛主要指慢性疼痛,特别是指肌肉骨骼系统的慢性疼痛,而康复医学是对各种疾病的功能障碍进行处理的临床医学分支,又称为功能医学,肌骨系统的慢性疼痛大多数会影响功能;同时,物理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对慢性疼痛有比较好的疗效,正因为如此,慢性疼痛患者很多会到康复理疗的门诊治疗。康复在中国台湾被称为“复健”,而“复健”的定义中就包含肌骨疼痛的医疗术,更说明了疼痛与康复的关系。另一方面,在患者康复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疼痛问题,如脑卒中后偏瘫肩痛、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截肢后疼痛以及肿瘤康复期的各种疼痛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康复医师进行正确规范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