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
筛选:
    • 汴京之围 北宋末年的外交战争和人郭建龙著帝国衰亡史哲学密码穿越百年中东中国通史古代历史旗舰店官网图书籍
    •   ( 1307 条评论 )
    • 郭建龙 /2019-07-01/ 天地出版社
    • 本书追溯北宋末年靖康之难的完整历史细节,讲述宋、辽、金三方的和与战,聚焦北宋历史大变局的关键时刻,以及帝国由内而外全局性危局大爆发的前因后果。北宋宣和年间,帝国上下一片繁荣景象,然而盛世之下的隐患已成暗涌。财政困难、军事痼疾、恶性党争等内部危机,北方辽、金两国的军事威胁等外部危机,使得帝国渐成风雨飘摇之势。为“收复”作为战略屏障的燕云十六州,宋徽宗决定联金灭辽。宋金联盟虽然逐渐将辽国蚕食,但金国借此窥见北宋的虚弱,加之两国复杂的利益纠纷,金国转而南下攻宋。靖康元年(1126),金军第二次围攻汴京,十一月汴京城陷。北宋轰然崩溃,从盛世到灭亡仅隔三年。 作者以兼顾宋、辽、金三方立场的史料记载为基础,用通俗流畅的叙事笔法,试图复盘靖康之难历史发生的过程,探寻北宋盛衰之变背后的深层成因,

    • ¥33.5 ¥78 折扣:4.3折
    • 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吴钩说宋
    •   ( 170 条评论 )
    • 吴钩 /2019-03-01/ 广西师大
    • 尽管从军事和国土面积来看,宋朝是个虚弱的朝代,但就经济和社会角度来看,宋朝却 繁荣昌盛、 人文精神。那么,宋朝何以如此辉煌?作者认为,这是因为宋朝拥有一套理性、完备的政治制度。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给女儿讲故事的形式,选取了25个 代表性的历史典故,温情讲述了宋朝的种种政治制度,包括仁祖之法、虚君共治、台谏系统、文官制、公议、科举制、封驳制、回避制、独立审判等,完整地呈现了大宋的政治文明成就。通过分析宋朝权力的架构、制衡、运作和得失,作者为“宋朝何以如此繁荣”以及“后来如何走向没落”提供了一个生动而形象的答案。

    • ¥52.9 ¥108 折扣:4.9折
    • 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转向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
    •   ( 65 条评论 )
    • 【美】刘子健 /2023-04-01/ 江苏人民
    • 在两宋之际的战乱动荡中,政治凌驾于经济、文化之上,专制皇权膨胀为 独裁,一些倾向保守的知识分子转向儒学,以道德重建为救亡图存之道,这种保守主义思想终于被树立为 正统,这就是影响后世中国近千年之久的“理学”。然而,对于思想文化的发展来说,这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胜利。11世纪曾经纵横恣肆、辉煌一时、充满外向活力的中国知识分子和他们所创造的思想,在正统的笼罩下趋向内在、保守、封闭、自省,失去创新的动力。

    • ¥32.63 ¥68 折扣:4.8折
    • 大宋之变1063—1086
    •   ( 436 条评论 )
    • 赵冬梅 /2020-06-01/ 广西师大
    • 从来没有哪个朝代像宋朝这样饱受争议,有人说它积贫积弱,有人说它文明辉煌。北京大学赵冬梅教授认为,从1063年英宗即位,到1086年哲宗初司马光离世,二十四年间,宋朝政治由盛转衰,堪称“大宋之变”。 本书以司马光的后半生为线索,推演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政坛风云,深入濮议之争、王安石变法、司马相业等历史细节,以人物为经,以事件为纬,充分展现韩琦、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文人政治家在历史大变局中的抗争与博弈,再现共治时代末期知识分子的荣光与屈辱。以抽丝剥茧的分析推理,典雅流畅的语言,探究大宋之变的错综因果和历史真相,揭示帝国兴衰的深层根源。

    • ¥43.1 ¥88 折扣:4.9折
    • 正版包邮 隳三都 蒙古灭金围城史 周思成著 完整呈现引人深思的金国衰亡史,细节还原惊心动魄的城池攻防战
    •   ( 470 条评论 )
    • 周思成 /2021-01-01/ 山西人民出版社
    • 12世纪,发祥于东北一隅的女真族迅速崛起,建立大金王朝,一度跃居东亚霸主地位。这个政权在极短时间内灭亡辽国,令西夏和高丽俯首称臣,使北宋蒙受 靖康之耻 。然而自1211年蒙古军队南下侵袭开始,二十多年间,金国接连丧师失地,抵抗运动中心被迫从中都先后迁到汴京、蔡州,最终在蒙古和南宋军队的夹攻中覆亡。 本书以蒙金战争期间几场重要的 围城战 为主线,还原了几场关键大型战役中双方军事布局和交战历程,揭秘了金国内部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政变、兵变及权力更迭,展现了中都、汴京等城市被蒙古军围困期间,金国军民的抵御策略,以及物资短缺、疫病来袭情境中的挣扎求存及心理状态。作者以通俗晓畅的笔法完整呈现了金王朝从组织抵御、负隅顽抗到君死国亡的全过程,金朝的治乱兴衰之缘由寓于叙事之中。 外部面临新兴势力的冲击,

    • ¥33 ¥68 折扣:4.9折
    • 传位的恩怨:三朝内禅
    •   ( 350 条评论 )
    • 黄敏捷 /2022-01-01/ 辽宁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社科类历史读物。我国帝制时期,父死子替、兄终弟及是较普遍的皇位更迭方式。这种方式下,皇位继承只会发生在上代皇帝去世之后。但在南宋前期,皇位的传承却连续以 内禅 的形式出现。南宋前四帝,继位时上代君主均仍在世,他们同样面临血统上后继无人的困境,这在整个中国古代并不常见的。这固然与一直困扰宋朝皇室的身体与生育问题有关,但也受宋代所处的时代氛围、国际环境所影响。此外,宋朝所秉持的皇帝、大臣之间特有的 君臣共治 体系,以及后妃的特殊政治地位,都多少影响着皇朝在继统方式上的选择。每次内禅前后上演的充满戏剧性的皇室 父子 情仇背后,透视着从深宫之中、朝堂之上到万里疆场内外的各方角力,也揭开近古皇朝极权模式所面临的新困境。

    • ¥22.6 ¥58 折扣:3.9折
    • 宋仁宗 共治时代 吴钩重磅作品 从一位被低估的皇帝 透视大宋时代独特的政治运作机制 赵祯 共治时代 士大夫 文人政治
    •   ( 652 条评论 )
    • 吴钩 /2020-04-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宋仁宗究竟是平庸之主还是后世帝王效仿的对象?这个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书以时间为线索,详细讲述了宋仁宗的一生,既包含他作为个体所经历的喜怒哀乐,更着力刻画他作为皇帝要面临的重重考验。在宋朝重文轻武的开国国策指导之下,宋仁宗以其对皇帝角色的深刻理解、温和包容的性格,与其治下宰辅大臣逐渐构筑出一套相对良性的王朝运作机制。在这一机制之下,皇帝并不独揽大权,而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他们平定叛乱,开展改革,次第推出选拔人才、改善民生、完善法制等诸多举措。故而,在仁宗统治中后期,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都获得长足发展,整个时代呈现出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因而被冠名“嘉祐之治”,这段时期的治理方式也被后世士人认为是治国之楷模。从表面看,宋仁宗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皇帝,行事时总是处处受

    • ¥52.9 ¥108 折扣:4.9折
    • 宋神宗与王安石:变法时代(上下册)
    •   ( 29 条评论 )
    • 吴钩 著 /2023-09-01/ 广西师大
    •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神宗时期的重大改革,它是成功还是失败?是利民还是害民?抑或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引发的争议至今不断。但无可否认的是,变法的许多举措极其前卫,甚至 了时代近千年!1067年,20岁的宋神宗赵顼接手了一个危机四伏的帝国:内因三冗问题而财政困顿,外有辽国、西夏等势力虎视眈眈。该如何处理危机?司马光、张方平等保守派主张循旧路,节流到底。唯王安石,从开源的角度提出“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的理财大纲,深深吸引了天子。在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围绕富国、利民、强兵,逐一推出变法举措,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民生等诸多领域,尤以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 颠覆性,体现了近代才出现的 经营思想。书中对这些变法举措的 、推行、争议作了细致的描述和分析。 但变法损害权贵利益,挑战传统观念,引发满朝攻讦。

    • ¥93.06 ¥198 折扣:4.7折
    • 九成新 正版现货 忧乐为天下 范仲淹与庆历新政 林嘉文著 高三学生出版宋史专著 澎湃新闻专题报道 不可多得的史学天才,冉
    •   ( 598 条评论 )
    • 林嘉文 /2016-01-01/ 山西人民出版社
    • 本书写的是范仲淹领导的北宋首次改革运动。 北宋王朝在经历了前三朝对政权的巩固后,翻开了新的一页。对内,朝廷积贫积弱的现象渐渐表露;对外关系上,契丹与西夏的崛起为北宋西北边疆带来巨大压力。当社会出现种种问题,但尚未达到政权覆亡的程度,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会站出来变法。朝堂上,一批敏感的士大夫如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苏舜钦等,渐渐萌生出改革救弊、振时兴治的思潮和诉求。公元1022年,随着宋仁宗的即位,新的时代降临,北宋朝堂上的改革呼声也汹涌而来,在这一片舆论支持下,以范仲淹为代表的一批革新士大夫粉墨登场,领导了轰轰烈烈的革新运动,史称 庆历新政 。虽然革新运动终夭折,但其对振奋士大夫精神,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 ¥23.5 ¥59 折扣:4折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 454 条评论 )
    • 刘芝庆 /2022-01-01/ 辽宁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社科类历史读物。开禧北伐,是1206年(南宋开禧二年、金泰和六年),南宋为收复失地之举。这样的国家大事,非止一件事情而已,而是可以上溯,可以下追,可以左右寻源。可以对战争的来龙去脉,远因近程,后果影响,作出分析。本书便是从绍兴和议谈起,顺着历史之河,顺流而下,读者观看当时人事物,从宋高宗到宋宁宗,从朱熹到韩侂胄,从孟太后到李皇后,金国复去又旋来,南宋和议又北伐,良臣将相、宠臣佞幸,换了一批又一批,政局波涛汹涌,暗潮明流,一并具现。 本书便是以 开禧北伐 为中心点,辐射出南宋当时政坛动荡、朋党之争、外交路线、萧墙之内、接班人选的诸多问题。

    • ¥22.6 ¥58 折扣:3.9折
    • 内忧外患:东封西祀一场空
    •   ( 306 条评论 )
    • 刘云军 /2022-01-01/ 辽宁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社科类历史读物,以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的天书封禅为中心,展现宋真宗朝的政治发展,进而讨论北宋政治的走向等问题。宋真宗阴差阳错幸运地获得了皇位继承权。真宗登基后,通过澶渊之盟,与辽朝达成和议;又暂时取得了西夏的臣服,对外取得了成功。此时真宗本可以将精力放在发展内政上,但他却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精心策划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天书封禅活动。这场活动持续了数年,耗费了大量的国力、人力,不仅让北宋错失了宝贵的发展时间,也给政治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随着宋真宗的去世,表面上天书封禅活动停止,但它所造成的消极后果一直影响着北宋未来的发展。

    • ¥22.6 ¥58 折扣:3.9折
    • 北宋群星闪耀时
    •   ( 3 条评论 )
    • 晏建怀 /2024-01-01/ 中国友谊
    • 北宋文气盛而血气淡。在这极盛文气的催生下,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文人政治家。这些 的精英和 ,以他们博大精深的才识和智慧,将华夏民族之文化推向了历史 。本书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串联起一段段风云历史,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群星闪耀的北宋画卷。

    • ¥21.84 ¥52 折扣:4.2折
    • 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960—1279)
    •   ( 44 条评论 )
    • [美]何复平 /2022-01-01/ 江苏人民
    • 文人士大夫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颇为独特,比起统治阶层和普通民众,这一群体看待 具 的眼光。此书是对宋代文士如何看待 的系统考论。作者从大量的文集和方志中筛选出相关的寺院碑记,将其归拢到不同的问题之下,从多个方面综合呈现这一群体的 观。贯穿于其中的主线是在唐宋之变的大背景下,宋代文人对 的看法出现了哪些重要变化、为何出现这样的变化。书中强调,思想史研究的标签化容易给人造成宋代理学昌盛、 边缘化的印象,但事实上, 在宋代远没有被推到中国文化的边缘,而是融入到士大夫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 ¥37.42 ¥78 折扣:4.8折
    • 宋朝大变法:熙丰新政
    •   ( 345 条评论 )
    • 王浩禹 /2022-01-01/ 辽宁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社科类历史读物。北宋王朝由于立国制度和规模的限制,导致先天不足,积贫积弱。如何改变这种困局,成为士大夫的政治理想。熙丰新法是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推动的变法,王安石、宋神宗是这场变法的核心人物。熙丰新法是宋代重要的历史事件,贯穿了北宋中后期的历史,影响深远。关于熙丰新法以往多侧重于学术研究,通俗性读物相对较少。本书以熙丰新法为中心,采取通俗易懂,历史叙述的手法,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不演义,不脱离历史,以真实的笔法走进历史现场,再现熙丰年间宋神宗君臣、帝后势力与变法派之间围绕新法的互动和斗争;以事件为中心,增强故事的吸引性、可读性;以人物为中心,串联历史故事,增强耐读性,普适性。并把熙丰新法置于整个宋代历史,透析熙丰新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后果。

    • ¥22.6 ¥58 折扣:3.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