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的民国年间出版的研究南京和周边地区六朝陵墓及其神道石刻的两种专著,不仅对当时所知六朝陵墓及神道石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考证,而且书中保存有若干珍贵的石刻图片、地图和手绘线图,代表着那个时代这一领域的 学术研究水平,是今人研究六朝陵墓的 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清西陵是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皇帝及多位后妃、阿哥、王公的陵寝所在地。自雍正八年(1730年)首建泰陵,至1915年光绪的崇陵建成,共建有14座陵寝,包括4座帝陵,3座皇后陵墓,7座王公、公主、妃嫔园寝。宣统皇帝溥仪于1967年去世,最初安葬在八宝山,于1995年迁葬到清西陵的华龙皇家陵园。共有宫殿1000多间,石雕刻和石建筑100多座,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古建筑群。本书作者将带您走进这些古建筑群中,去解密中国皇陵的最后绝唱,窥探千古帝王的命运沉浮。
李炳武主编的“丝路物语”书系每册聚焦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博物馆、一处古遗址或一座石窟寺,从中甄选国宝菁华,讲述文物传奇,铺陈历史画卷。 古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记录着社会的沧桑巨变。可尽情观赏汉代桑蚕基地的鎏金铜蚕,饱览敦煌石窟飞天的婀娜多姿。聆听丝路古道上的声声驼铃——这是一部启封丝路文明的记忆之书。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国之珍宝。折射出人类文明的恒久魅力。感受始皇地下军团的烈烈秦风,惊叹西汉“马踏匈奴”的雄浑奔放,仰慕大唐《阙楼仪仗图》的盛世恢宏——这又是一部积淀文化自信的启智之作。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 是一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之著。 《唐华清宫遗址:绣岭骊宫的凄美
世界遗产丛书主要介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景观和外国景观。本册以大量精美图片展现殷墟所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风貌,并以通俗的文字说明其他地理概况、历史变迁、自然特征、人文特点等,内容丰富,深入浅出。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世界遗产研究与培训中心的出版项目之一“世界遗产丛书”首辑八册由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为中国出版物“走出去”战略工程添砖加瓦。让世界了解中国——正是出版这套丛书的主要宗旨。各分册科学而直观地展现中国所拥有的众多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不助于的读者,更有助于外国读者全面而具体地认识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价值和地位。 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
本书首先概述了娄睿墓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发现与发掘经过,介绍了墓葬形制与葬具、壁画,对随葬器物(陶器、陶俑、陶镇墓兽、陶塑动物、釉陶器、玉器、石雕、铁器)等作了详尽的论述。附《北齐东安王娄睿墓志铭注释》、《娄睿墓壁画人物与陶俑的服饰研究》、等及《北齐东安王娄睿墓墓道东壁壁画通景》、《北齐东安王娄睿墓墓道西壁壁画通景》图2幅。插图164幅,图版160幅。 公元5世纪的北齐东安王娄睿墓位于太原市南郊王郭村西南1公里。该墓于1979年4月初开始正式发掘1981年1月结束,工作日达五百五余天。出土遗物达848件(组),其中各类陶俑即达到608件,极为珍贵,而墓道、墓室壁画尤为壮观。壁画完全反映娄睿生前戎马生涯与显赫官宦生活。大量壁画的发现引起了历史、考古、美术界的广泛重视。本报告全面报道了这些珍贵壁画和遗物。为
《武梁祠(精装)》的研究回应从以往武梁祠研究中生发出来的四个主要方面,每一方面对于未来学术的进展都极为重要。方面是对武氏家族墓地的遗存进行清点和著录。尽管这些遗存对研究东汉图像艺术是极重要的资料,但相互矛盾的断代、祠堂归属以及编目等诸多问题仍然存在。此外如错录铭文等问题更使人迷惑。通过重新检验发掘记录、以往著录以及复原设计等材料,本书希望为武梁祠和它原本所处的环境,即武氏家族墓地,提供更完全、准确的信息。 作者简介
石窟寺最早出现在古印度,佛像最早于贵霜王朝的政治中心犍陀罗地区(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谷地)诞生。佛教石窟造像之风的东渐,大约首先是新疆,然后经河西走廊、波及关陇,五世纪因云冈石窟的开凿,达到鼎盛,进而流布中华。云冈石窟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一改葱岭以东昔日佛窟的石刻、泥塑、壁画三位一体的模式,直接比照古印度的大型石窟建筑,在东方首次营造出气势磅礴的全石雕性质的佛教石窟群;同时,广泛吸收中外造像艺术精华,兼容并蓄,融会贯通,成为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集大成者。从而,对华夏佛教石窟的推广、雕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05年6~12月和2006年7月~2007年1月,鹤壁刘庄遗址作为南水北调工程首批实施的控制性文物保护项目之一,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鹤壁市文物工 作队先后进行了四次发掘,揭露遗址面积15150平方米,发现了丰富的仰韶时代晚期大司空类型文化遗存和下七垣文化墓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河 南省考古发掘报告(号)·鹤壁刘庄:下七垣文化墓地发掘报告》全面、系统地报道了下七垣文化墓地资料,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报告为研究下七垣文 化的墓葬制度、文化面貌与分期,为先商文化的探索与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河南省考古发掘报告(号)·鹤壁刘庄:下七垣文化墓地发掘报告》可供考古学、历史学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 师生阅读、参考。
《殷墟:一个王朝的背影》系殷墟考古工作队队长唐际根博士全面介绍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的通俗读物,内容包括殷墟为什么能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埋藏在地下的商王朝、跨时空回溯、家在洹上、经济史上的海贝时代、、斧钺下的生灵、岁月无法尘封的美丽等内容。
庄桥坟遗址原始文字的发现,将为我国文字起源提供新的线索,在考古史上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对于平湖来说,这个必将载入史册的发现不仅为平湖的文化形象描金添彩,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平湖未来的文化发展坐实了底气。我们将竭力推动各级专家对这批刻画符号及原始文字的持续研究,深挖其历史文化价值,为加快建设富裕和谐的现代化金平湖作出更大努力。
《中国抚仙湖水下遗址》主要总结了2001年、2006年、2007年三次抚仙湖水下探索的经验、主要集中介绍了2014年作为云南省文化事业项目的开展情况,集中对2014年科学考察发现的水下证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共同体已经出现了集权制,有证明王权,神权存在的水下证据,有文字,符号等组成的浮雕记录,特别是对该遗址的年代,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索,并且提出了建立中华抚仙学的构想,具有、定的启示作用。这是对抚仙湖水下遗址真相的次深入探揭示,也是一次有理有据的学术探索。
本书收录海外藏中国青铜器近1万件,其中有铭文的占一半。它提供了关于海外中国青铜器 完备的档案资料。每件器物著录的内容包括图像、铭文及文字说明。其中每件器物图像以黑白为主,器形比较复杂的,还要附上部分局部图像。
《文化之旅》带您游走于绚烂华夏之地,心的旅行穿越千年古董长河,令人向往去亲历珍藏,国画书法,篆刻艺术,匠师的故事。紫砂陶艺,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雕刻玉雕、石雕、木雕、牙雕、砖雕、微雕……
《宋雅(杭州南宋皇城探秘)》从杭州在南宋时期如何改县为州的历史开始讲起,通过十个章节的内容讲述了南宋时期杭州城市的发展壮大和繁华。
新疆龟兹研究院保存有丰富的吐火罗语材料,是目前国内最为集中的收藏单位。这些材料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出土的木简和文书残片,这部分文字除了用来书写吐火罗语与梵语的婆罗谜文字之外,还有少数书写梵语与印度俗语的佉卢文字残简;另一部分就是洞窟现存的题记,主要是壁画榜题以及由石窟居住者、参观访问者在墙壁上留下的墨书或刻写漫题。壁画榜题主要是吐火罗B语(即龟兹语)与梵语之婆罗谜文题记,漫题则泛见各种语言文字。 本书由新疆龟兹研究院与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合作,对古代龟兹王国范围内现存所有吐火罗语资料,尤其对之前较少被关注的石窟题记予以系统梳理,进行详细释读及研究,是一部具有国际学术水平的新疆现存吐火罗语文献研究的学术专著,包含文物图版、出土讯息、字样摹写、内容转写、翻
《法门寺塔地宫》内容包括:法门古寺和古塔、唐代的辉煌、“文革”的劫难、宝塔终于坍塌、拆塔重建、开启地宫之门、进入封闭千年的地宫、佛指含利出世、大量丝绸的整理、大唐宝库、揭秘唐密曼荼罗等。
本书系统梳理了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历程,详细介绍近年来郑州商城大遗址保护所做的具体工作,以专业的态度、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图片、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有利于公众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文化遗产保护,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同时为其他类似遗址的保护提供借鉴。
本书汇总了2008—2010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铁岭市境内青铜时代遗址发现情况,基本内容是对在这些遗址中采集的陶石器标本所做的线图清绘,在序言部分中,作者对这些标本反映的考古学文化性质、来源及铁岭市青铜文化发展脉络也做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本书有利于对辽北与辽东、吉南乃至朝鲜半岛相关青铜文化关系的了解,可供专业学者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作为田野资料检索参考。
古代帝王生前建造华丽的宫殿,死后又在地下建造了宏大的地宫,他们在陵墓选址、建造、下葬等环节无不设置种种机关与玄秘。但是陵墓大部分 终还是被打开,无数财宝后也就展现人间,但是还有一些王陵默默沉睡地下,保守着皇族那 的神秘……古代帝王生前建造华丽的宫殿,死后又在地下建造了宏大的地宫,他们在陵墓选址、建造、下葬等环节无不设置种种机关与玄秘。但是陵墓大部分 终还是被打开,无数财宝后也就展现人间,但是还有一些王陵默默沉睡地下,保守着皇族那 的神秘……古代帝王生前建造华丽的宫殿,死后又在地下建造了宏大的地宫,他们在陵墓选址、建造、下葬等环节无不设置种种机关与玄秘。但是陵墓大部分 终还是被打开,无数财宝后也就展现人间,但是还有一些王陵默默沉睡地下,保守着皇族那 的神秘……古代帝王生前建造华丽的宫
德寿宫是南宋前期皇城之外的另一个政治中枢。 尽管其存在仅45年,但却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它是一座构建精致、极富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皇家园林,集中反映了宋韵文化的部分精髓。本书稿以德寿宫的兴建始未为线索,串联起德寿宫时期的历史时代背景、皇位 迭、帝王生平与逸事、宫廷生活、园林艺术、德寿宫遗址的考古开发等各个方面的历史、知识、故事,展现了南宋的士大夫生活美学、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奠定后世审美范式的文化艺术,以及德寿宫遗址保护开发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