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3折-4.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
筛选:
    • 新甲骨文编(增订本)
    •   ( 1208 条评论 )
    • 刘钊 主编 /2014-12-01/ 福建人民出版社
    • 本书收入甲骨文出土以来所有能见到的资料,考释文字吸取了学界*的研究成果,是甲骨文研究集大成之作。该书与学界号称鼎足之作的《金文编》《战国文字编》一样,可供从事历史文献、古代史、考古、文字学、书法、篆刻等方面的工作者使用,是一部融学术与实用为一体的大型古文字工具书。

    • ¥158.4 ¥330 折扣:4.8折
    • 埃及历史铭文举要
    •   ( 454 条评论 )
    • 李晓东 译注 /2007-12-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为古代埃及原始文献选辑,收录古埃及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文献63篇,计有墓铭、碑铭、建筑铭文、神庙铭文等多种文体的文献。 本书旨在为古埃及历史文化研究提供基本的铭文文献,以备国内学界参考。选文大多译自古埃及象形文字摹本,在翻译过程中亦参阅了西方各国埃及学专家的研究成果并据此对相关问题予以注释。

    • ¥20.2 ¥42 折扣:4.8折
    • 楚帛书诂林
    •   ( 179 条评论 )
    • 徐在国 编著 /2010-08-01/ 安徽大学出版社
    • 楚帛书时代属于战国中晚期。学术界一般认为是1942年秋在湖南长沙东郊子弹库楚墓中由当时盗墓的土夫子盗出,初为长沙古董商蔡季襄先生所得。1946年经柯强(JohnHadieyCox)带往美国,辗转多次,后为赛克勒(Sackler)医生所得,现藏于华盛顿赛克勒美术馆。帛书人藏美国的经过,可详参蔡季襄先生遗稿《关于楚帛书流人美国经过的有关资料》(《湖南博物馆文集》第四辑21-24页,1998一年4月)以及李零先生的相关考证,此不赘述。同出的还有一些帛书残片,正式发表的有商承祚先生后人所捐出的帛书残片,这是留存国内的楚帛书残片。李零先生《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发表的现藏于华盛顿赛克勒美术馆的帛书残片,见该书图版五至图版八。“据李零先生介绍,在已揭开的部分帛片上有朱书者,也有朱丝栏和乌丝栏的区别,至少也有二至三件帛书,其中有一件有

    • ¥124.8 ¥260 折扣:4.8折
    • 出土简帛宗教神话文献研究
    •   ( 255 条评论 )
    • 刘信芳 著 /2014-06-01/ 安徽大学出版社
    • 刘信芳编著的《出土简帛宗教神话文献研究》主要從宗教學、歷史文獻學的角度,結合古文字、考古學研究方法,對簡帛宗教神話文獻做全面的整理與研究。包山楚簡神明與《九歌》諸神的對應關系,對《日書》四方四維與五行原理的分析,以及在文本釋讀方面對帛書“五妖”、“四殘”、“三時是行”的解說,對曾侯乙墓衣箱“斗土”二字的解說等等,頗能顯現本書的創新之處和學術價值。

    • ¥47 ¥98 折扣:4.8折
    • 战国竹书与先秦礼学研究
    •   ( 225 条评论 )
    • 曹建墩 著 /2018-10-01/ 人民出版社
    • 《战国竹书与先秦礼学研究》是一部系统研究战国竹书所反映的礼仪制度及儒家礼学思想的著作。作者曹建墩综考证与义理于一体,既注重综合运用古文字、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战国竹书中的容礼、飨礼、饮至礼、曲礼等礼仪制度作深入考证,又注重对儒家礼论的思想史阐释和儒家礼学发展脉络的学术史考察。《战国竹书与先秦礼学研究》结合传世文献,深入诠释了郭店筒、上博简以及清华筒中的儒家礼乐思想,对儒家礼与人性、人情、外物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阐述,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战国时期儒家礼学思想的演进脉络与儒家礼学思想的转向,并对儒门分化之后不同派别礼学的异同作了详细的考察。

    • ¥28.3 ¥59 折扣:4.8折
    • 包山楚简综述
    •   ( 167 条评论 )
    • 朱晓雪 著 /2013-12-01/ 福建人民出版社
    • 本书全面收集有关包山楚简研究的资料,并系统研究包山楚简相关的各方面问题;重新编联竹简顺序,对简文进行新的分组,注重对新资料的运用,考释疑难字,继而根据*成果编纂文字编。

    • ¥153.6 ¥320 折扣:4.8折
    • 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 李零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6 条评论 )
    • 李零 著 /2007-08-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上博楚简是20世纪90年代与郭店楚简并肩的筒帛古书的又一大发现。作为上博楚简的最初整理者,作者对这批最早公布的简文非常熟悉。《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即其阅读《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册的读书笔记,也是继《郭店楚简校读记》之后,作者的另一部筒帛古书个案研究专著。 经过重新排比,重新考订,作者对简文注释者在整理工作中的失误也多所订正。指出《孔子诗论》其实是从《子羔》篇裁出,同卷的简文尚未公布,这部分简文并不是按《诗序》、《颂》、《雅》、《风》和《综论》的顺序排列。由于此册公布的简文,有两种与郭店楚简相同, 作者对二者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可视为《郭店楚简校读记》的姊妹篇。

    • ¥21 ¥49 折扣:4.3折
    • 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 丁四新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保证】
    •   ( 2 条评论 )
    • 丁四新 著 /2000-10-01/ 东方出版社
    • 本书采用心理与考据相结合的方法,对《郭店楚墓竹简》中的重要篇目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其内容进行了整体勾勒和通论。认为郭店简书乃是战国中期编晚以前制作或传抄的儒道著作。前五章对《老子》、《太一生水》两种道家著作,《五行》、《性自命出》和《语丛》三组在抄作时间上呈现出历时性变化的文体特征;在战国早期《老子》当远较郭店简本三组的总和为多。 且简本《老子》的发生,对于老子原本的思想及原始儒道关系的理解,也具有重要意义。《太一生水》的理论贡献则主要表现在宇宙生成论系统的构筑上,可能出于战国中期南方楚道家之手。对于儒简《五行》、《性自命出》及《语丛》诸篇。本书深论其心性论及伦理思想,对心性论所根源的天命、天道观亦有所探究。在分析各篇简书的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又结合世传 文献的考证,认为楚简《五

    • ¥37 ¥87.37 折扣:4.2折
    • 新甲骨文编 刘钊 主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正版】
    •   ( 3 条评论 )
    • 刘钊 主编 /2014-12-01/ 福建人民出版社
    • 本书收入甲骨文出土以来所有能见到的资料,考释文字吸取了学界的研究成果,是甲骨文研究集大成之作。该书与学界号称鼎足之作的《金文编》《战国文字编》一样,可供从事历史文献、古代史、考古、文字学、书法、篆刻等方面的工作者使用,是一部融学术与实用为一体的大型古文字工具书。

    • ¥147 ¥383.37 折扣:3.8折
    • 甲骨文认知研究/汉字文化及教学研究系列丛书
    •   ( 9 条评论 )
    • 王玉新|责编:陈佳意|总主编:王玉新... /2020-07-01/ 山东大学
    • 笔者拟在前贤和世贤研究的基础上,在认知理论的关照下,把甲骨文的构形方式和字理文化研究引入认知实践过程之中,力求恢复原始的造字原理,旨在从回答“先民为什么要造字”和“先民如何造出甲骨文这种象形字”这两个问题出发来构建甲骨文认知研究理论框架,实践甲骨文研究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 ¥19.5 ¥42 折扣:4.6折
    • 出土文献与楚史研究
    •   ( 364 条评论 )
    • 罗运环 著 /2011-10-01/ 商务印书馆
    • 楚国出土文献资料,数量多,内容丰富,一直深受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近些年来,新出土材料的不断问世,简直到了令人目不暇给的地步。《珞珈史文库:出土文献与楚史研究》*的特色就是充分利用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石刻、玺印、古货币文等资料结合传世文献及考古实物资料研究楚史,故名之为《出土文献与楚史研究》。

    • ¥23.2 ¥58 折扣:4折
    • 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
    •   ( 322 条评论 )
    • 李零 著 /2007-08-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上博楚简是20世纪90年代与郭店楚简并肩的筒帛古书的又一大发现。作为上博楚简的初整理者,作者对这批早公布的简文非常熟悉。《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即其阅读《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册的读书笔记,也是继《郭店楚简校读记》之后,作者的另一部筒帛古书个案研究专著。 经过重新排比,重新考订,作者对简文注释者在整理工作中的失误也多所订正。指出《孔子诗论》其实是从《子羔》篇裁出,同卷的简文尚未公布,这部分简文并不是按《诗序》、《颂》、《雅》、《风》和《综论》的顺序排列。由于此册公布的简文,有两种与郭店楚简相同, 作者对二者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可视为《郭店楚简校读记》的姊妹篇。

    • ¥8.6 ¥18 折扣:4.8折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9上下)(精)
    •   ( 9 条评论 )
    • 编者:黄德宽|责编:秦志华//张荣//田颖... /2019-11-01/ 中西书局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共收录简文四种五篇,都是前所未见的佚文。《治政之道》篇与第八辑《治邦之道》思想内容相关,字词运用一致,根据竹简保存的相关信息综合判断,二者可合而为一,是一篇罕见的政论长文。《治政之道》主张为政自上始,治政之要在于兴人,而兴人的标准是贤德等,其观点多与儒家思想相合,也呈现出诸家融合的特点。《成人》篇以“成人”应对“王”问的形式,论说法律制度的意义、司法原则以及断狱程序等内容,主张“德政亦用五时”。《廼命》二篇是诫命之辞,内容相互关联,根据诫命对象,各有侧重。《廼命一》诫命嬖御群臣要忠君勤事、言语谨慎,勿强取豪夺,以保其室家。《廼命二》诫命昵因群父兄弟要戮力同心、相收相恤,靖共公事、尽心相上等。《祷辞》篇与第三辑《祝辞》相类,皆系祭祷之辞,记录了八类

    • ¥604.5 ¥1300 折扣:4.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