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取材于新见的先秦时期青铜器铭文拓本,字形收录是穷尽性的,而且均出文例,兼有单字索引功能,并突出考证性案语。该书是一部溶学术与实用为一体的古文字工具书。
《出土文献研究》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编的系列学术集刊,主要收录出土文献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论文,内容包括甲骨、金文、简帛、玺印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本书系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孙常叙先生嫡传弟子、东北师范大学马如森教授积多年功力撰写、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殷墟甲骨学》一书后半部分的修订版。本次修订,新增了147个甲骨文单字,由《殷墟甲骨学》介绍的1056个字增加到本书1203字。为便于读者阅读,本书还采用双色印刷,凡书中介绍的甲骨文原字迹均采用专色印刷,醒目大方,更加便于识认、使用。书中所引每一个甲骨文单字,是用硫酸纸在拓本上按字形原大摹写,毫不失真;甲骨文的注意在字头的右侧上方;甲骨文的释字探求本义;每个单字的右侧注明来自某著录书籍的简称;甲骨文的释义按类别分项说明,突出实用性和便捷性。 该书系甲骨学者王宇信研究员主编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殷墟”丛书的一种,目前该书已被列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十一五”上海市重点图书出
《南朝陵墓石刻渊源与传流研究》是六朝松艺术文库之一。《南朝陵墓石刻渊源与传流研究》研究南朝陵墓石刻有翼石兽和神道石柱的洲源与传统。《南朝陵墓石刻渊源与传流研究》共五章节,主要内容为南朝陵墓石刻研究的艺术史观和方法,南朝陵墓石刻渊源研究(上、下),南朝陵墓石刻传流研究(上、下)。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共收录简文四种五篇,都是前所未见的佚文。《治政之道》篇与第八辑《治邦之道》思想内容相关,字词运用一致,根据竹简保存的相关信息综合判断,二者可合而为一,是一篇罕见的政论长文。《治政之道》主张为政自上始,治政之要在于兴人,而兴人的标准是贤德等,其观点多与儒家思想相合,也呈现出诸家融合的特点。《成人》篇以“成人”应对“王”问的形式,论说法律制度的意义、司法原则以及断狱程序等内容,主张“德政亦用五时”。《廼命》二篇是诫命之辞,内容相互关联,根据诫命对象,各有侧重。《廼命一》诫命嬖御群臣要忠君勤事、言语谨慎,勿强取豪夺,以保其室家。《廼命二》诫命昵因群父兄弟要戮力同心、相收相恤,靖共公事、尽心相上等。《祷辞》篇与第三辑《祝辞》相类,皆系祭祷之辞,记录了八类
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迅速发展,佛教梵文文物的发现越来越多。考古研究工作者遇到这灰文物却如读天书、茫然不知其义,踏颇,却不得其解。我们知道梵文是印度的古文,懂得的人不多,加之这类文物的字体与现今所习见的字体不同,故这些东西瑞在在中国很少人能读通,这对我们研究这类文物应该说是一个障碍。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所完成的一项大工程。明永乐大钟重46吨,内外汉梵佛教经咒铭文23万,其中梵字5000有余。《永乐大钟梵字铭文考》的完成使近600年的佛钟铭文次得以解读,让读者一睹其奥秘,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内容简介 《甲骨文小字典》注释一千一百四十一件甲骨文拓片的基础上,又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把现有的几部大字典中的甲骨文字进行了疏理与考证,并借助《说文解字》、《辞海》、《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以及甲骨文的各种释读本等资料为依据,肯定了共识的文字,弃除了尚未定论的文字,辨析确定了一些存疑待定的文字,归纳了一些通假文字,汇编成这本《甲骨文小字典》。所谓小,是指它比其他厚重的大字典简明扼要,字数少、篇幅少而言。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的主体是称作“子”的贵族,属典型的“非王卜辞”,这批甲骨不仅字体与文例有其独特的风格,而且卜辞的内容十分丰富。该书以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文出土的编号为序,对该地甲骨文进行全面考释,按字形、词意、字头逐一分类、汇纂。甲骨文与现代文字一一对照,并按工具书体例施以笔画检索。
悬泉置,是汉代丝绸之路敦煌郡段的九个重要驿站之一,也是目前丝绸之路上确定并经过考古发掘的驿站遗址。悬泉置的主要功能有二,一个是“迎来送往”,负责过往使者、官吏和人员的接待工作,为其提供交通、住宿和饮食方面的服务;另一个是“传递文书”,负责东西方向上的政令、文书传递。悬泉汉简则是悬泉置日常运作而形成的各类文书总和的孑遗。围绕悬泉置日常运作而形成的悬泉汉简,对于我们认识汉代敦煌地区的社会生活、丝绸之路的交通状况,乃至当时的邮驿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从四个方面对悬泉汉简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勾勒出以悬泉汉简为代表汉代“置”的运作方式、交通驿站的设置状况、敦煌地区的社会生活面貌乃至当时整个社会的政治制度。以“亭”名和“骑置”资料所做的研究,探讨了汉代丝绸之路机构
本书分上、下两编,共三本,收录了截至2016年湖北各地出土或发现的有商周时期文字的资料,主要为青铜器及竹简等。其体例,按地区罗列,分地区、县市、出土地点、器名。所取资料,基本以 著录或铭图、器图较清楚者为主。
《吐鲁番出土文书字形全谱》系 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由我国 文献学专家、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显成教授带领团队历时十年完成。 本字形谱对吐鲁番文书文字字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字头以《说文》为序,每一个字头下有字频、字形、辞例和出处。收字材料全面,入编材料囊括了现已公布的所有大宗吐鲁番出土文书。项目正文共收字头近3000个,另还将未入编的模糊字残损字100多个附于正文后。通过认真查核文书照片(图版),做出 释文,全面反映了吐鲁番出土文书文字的面貌。收字形体清晰保真,项目以形体完整、特征鲜明、笔画清晰为原则,严格按照原书图版取样,经计算机处理,尽量保持文字原形原貌。同一字头下凡构形有差异者,则尽量录入。所列的每一个代表字形,均是运用现代电脑技
《海岳楼金石丛拓》乃影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王献唐主山东省立图书馆时搜集整理之刘喜海原拓一种(《封泥货布文字》)、陈介祺原拓四种(《秦诏量瓦集拓》、《十钟山房金文》、《二百镜斋镜文》、《齐鲁陶文》),皆为当时山东省立图书馆之旧藏,现存山东省博物馆。
本书稿是作者潜心研究三十多年的成果,分为上、下两册。该书稿结合甲骨文产生的环境,对甲骨文的本意进行了探究。作者从殷商时代的生活、生产、祭祀和战争等方面,对甲骨文的本义进行破译。作者先分辨出甲骨文中的造字元素部首,立足部首之本义剖析整个甲骨文系统,对甲骨文的产生与本义、造字规律和部首统摄的类字进行研判和解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