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教程》是一套完整、实用的视唱教程。编 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谱例丰富。自问世以来,在 范围内的印刷数量已超过一。 丹豪瑟、拉维尼亚克、雷蒙恩编著的《法国视唱 教程(1B)》被《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评价 为在视唱练耳学科发展过程中 重要的视唱练耳教程 之一。
这本《交响乐欣赏十八讲》由刘雪枫*。聆赏交响乐不仅需要听者正襟 危坐、心无旁骛,可能还需要读点相 关书籍,学点交响乐知识。这也是作者一直想为广大爱乐者写一本浅显易 懂的交响乐“知识读本”的朴素出发点。 欣赏音乐无所谓“懂”与“不懂”,你只要喜欢,只要坚持聆听并 把聆听当做人生美事,你就会成为尽享音乐至福的爱乐者。从这个角度 去想,读书便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因为你的兴趣所在,因为你要去了解, 而我写的书只在这个时候才可能发挥一点参考作用,它帮助你去涉猎一一 下历史的线索、作品的背景、作曲家的生平以及作品本身的结构,接触 这些因素的前提都离不开实际的聆听,无论是音乐会还是唱片录音。 《交响乐欣赏十八讲》适合音乐爱好者阅读。
音乐创作是音乐领域中的资源,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原生起点。在数百年的中外音乐出版历史中,各类原创作品及其改编形式的乐谱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人民音乐出版社在其五十余年的历程中,在出版大量图书的同时,也出版了大量中外乐谱,尤其是在出版中国作曲家作品方面,工作开展较早,成绩尤为显著,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国的管弦乐队作品创作迄今已历时八十余年,在不同历史时期均有佳作出现,已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中国民族风格。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音乐创作取得了长足进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成绩卓著的作曲家和异彩纷呈的优秀作品,这些作曲家及其作品对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人民音乐出版社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旨在反映当代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成就和体现当代中国的音乐
《小奏鸣曲集:大音符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
该书为巴赫创作的有名钢琴乐谱。为专业学习钢琴演奏的常选乐谱。此次翻译引进的是维也纳原始出版社出版的净版本乐谱。该类乐谱由专业的音乐学者与音乐编辑经过多方考证很后确定, 因此具有很高的引进和翻译价值。译者为有名的音乐学者,通晓多种外语,包括英语、法语、德语等,是翻译该版本的合适人选。
贝多芬一共写了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钢琴的 新约全书 。这些作品从1795年(贝多芬时年25岁)的作品2三首,到1822年(52岁)的作品111,历经27年,贯穿了贝多芬整个早、中、晚三个创作时期。而他的10首小提琴奏鸣曲Z早的作品12三首子 ,创作于1797年(27岁,比Z早的钢琴奏鸣曲晚两年),到Z后一首作品96,写于1812年(42岁),距离贝多芬去世(1827年)还有15年,他再也没有为独奏小提琴写过作品。因此小提琴奏鸣曲只有早、中期而没有真正的晚期作品。虽然Z后一首作品96其中已经有了不少晚期作品中常用的因素和手法。如整个作品的内向气质,很长的颤音(trill)织体,以及Z后一个乐章的赋格段(Fugato)等。
这是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古典音乐鉴赏读物。书中,一位音乐教授与学生以“侃大山”的方式聊音乐,讲述西方古典音乐的奇妙故事。全书以48个主题为引领,在浩瀚无边的西方名曲海洋中拎出一条条故事线索,内容涉及音乐艺术的特征、音乐世界的内容、音乐本身的规律、音乐历史的发展、音乐和生命的关系等。趣味横生的文字配以原创水彩插画和珍贵历史资料图片,使得深奥的音乐理论、乐曲内涵和艺术规律都变得有趣、易懂。读者不仅能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汲取知识和智慧,还能在艺术欣赏中获得高雅的审美享受,是一本的音乐普及读物。
本书是由罗中一老师编写的以乐理、视唱为主的一套教材,配套的音频视频十分具有亮点。其长期担任中福会少年宫声乐中心钢琴伴奏与乐理视唱练耳教学职务,为本书的撰写与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美国Schirmer版本来看,《小辟什纳》中的练习与哈农的第一部分类似,都运用了模进的写法,不同之处则是前者整体以半音向上模进,这点较之哈农的整体在白键上训练有了很大突破,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黑键。本书适合至少扎扎实学习一至两年以上的琴童,更适合中高级程度者练习使用,同时也可作为较简单的手指练习教材的补充或进阶教材使用,以及给需要有专项技巧训练的学习者。
当代华人作曲家曲库(第二辑):交响曲组曲 黄河壁画
《什密特钢琴五指练习曲》是一本在钢琴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手指练习教材。对于训练手指的独立性来说,它比《哈农钢琴练指法》的难度稍大,可以配合《哈农钢琴练指法》使用。 本教材分不带保持音和带保持音的五指练习,适合学生在初、中级阶段使用。全书包括五指练习213条,其中有大小三和弦、属七和弦、减七和弦的原位琶音和转位琶音同向及反向练习等。在五指练习中,从第34条到第169条,加入了保持音的练习(从保持一个音到保持四个音),这也是本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 作者什密特对练习的要求是:每条练习至少弹10次至15次(省去最后1小节的四分音符,直到最后一次才弹出来);先分手练习,然后再两手合起来。弹奏时要平稳而安静,先慢速直至手指弹得灵活有力时再逐渐加快。另外,每条练习还要求用同样的指法移调弹奏。 本书的训练价值即在于
在《柴科夫斯基少年钢琴曲集作品(39)》中你们可以得到以下的帮助: 合理的速度。我们在演奏速度方面作了重大的科学调整,改变了练习者对乐谱速度要求的可信度,并且提供了五档不同速度的选择机会,使作品的速度回归到能够表现音乐的范围,让练习者树立对乐谱速度要求的信心。 合理的指法。我们对指法作了适当的修改和优化,有些乐句还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使练习者的弹奏更流畅、更准确、更自信。 合理的教学安排及练习指导。
《嘻哈非洲》探索了非洲的新世代。他们不仅仅是全球音乐潮流的消费者,也同样是其中积极的、有创造力的参与者。埃里克·查理协同众多国际学者,对非洲的青年文化以及嘻哈音乐的爆发做了细致深入的调查,并且其研究还囊括了其他当代音乐风格,如雷鬼音乐、雷格乐、福音音乐,以及非洲生生不息的鼓乐。本书涉及国家有塞内加尔、马里、科特迪瓦、加纳、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马拉维和南非。《嘻哈非洲》以独特的视角审视非洲嘻哈音乐及其他风格音乐的现状和发展情况,以及这些音乐在全球音乐文化中的地位。
卡尔·车尔尼(Karl Czemy,1791-1857)奥地利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他3岁开始学琴,9岁拜30岁的贝多芬(德国,1770-1857)为师,立即得到了贝多芬的器重,并成为贝多芬大部分作品的首演者。非常巧合的是车尔尼也在近30岁时遇到了9岁的李斯特(匈牙利,1811-1886),并成为李斯特一生中专享的一位老师。 车尔尼一生写了一千多首作品,大多数是钢琴练习曲,一百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他的练习曲仍然是每个钢琴学生、钢琴教师、钢琴演奏家必须练习的作品,他对钢琴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也无法替代的作用。 方百里编订的这本《车尔尼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共有30首,它们的难度和程度并不是完全按照顺序的。
《肖邦圆舞曲集》介绍肖邦创作的圆舞曲独树一帜,它不同于当时流行的社交性舞会圆舞曲,而是供音乐会欣赏的钢琴小品。这些乐曲在保持舞蹈的节奏、律动,音乐特点和风格特征的前提下,在性质、速度和节奏等方面比社交性的圆舞曲更灵活、更多样,曲式也有所突破。甜蜜的柔情和风趣的卖俏,也贯穿在这种圆舞曲之中。人们称之为“音乐会圆舞曲”。
《古典钢琴博览》小品系列图书是德国朔特出版社2020年新出版的一套适合儿童演奏的钢琴作品类选题。本书为肖邦主题,作品涉及熟知的经典作品,作曲家儿时创作的或是成年后创作的适合儿童演奏的简单的作品。书中包括肖邦生平介绍,以及每首作品涉及的音乐、历史、钢琴知识的演奏小提示。曲目相对难度跨度不大,具有音乐性和技术性的多样化特点,非常适合钢琴教学使用。
本书是郎朗全新独奏专辑《钢琴书》的同名乐谱图书,新专辑的唱片由环球唱片公司发行,乐谱图书由英国菲伯尔音乐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简体中文版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书中包括新专辑39首乐曲的乐谱,都是郎朗很喜爱的曲目,可以说是启迪郎朗踏上弹琴之路,伴随他走向世界舞台的优秀作品。 书中不仅有伟大作曲家的传世经典,如:贝多芬《致爱丽丝》、德彪西《月光》、巴赫《C大调前奏曲》、肖邦《雨滴》;还特别收录了当代影视剧的古典音乐曲目,如:扬·提尔森为电影《天使爱美丽》创作的《爱美丽圆舞曲》,马克斯·里赫特为电视剧《守望尘世》谱写的《启程》,坂本龙一的钢琴版《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此外,郎朗还精心选择了自己周游世界所遇到的喜欢的民歌,如瑞典民谣《利牧,利牧》,中国民歌《茉莉花》,韩国民谣《阿里郎》等。特
《世界著名交响曲主题合唱曲集》历时三年,陆樯兄花了多少心血,是可想而知的,可以说95%的功劳是填词者的,而我作为合唱的编配者只不过是把大师的作品,即把交响乐队总谱缩编成合唱谱与钢琴谱。我的工作是从浩如瀚海的交响乐作品中找出可以用人声演唱的段落,还要对着总谱仔细品味、构思,有想法了,才把主旋律抄给陆樯兄。许多交响乐名作,家喻户晓,精妙至极,但只有很少的段落可以用人声演唱。因为过于器乐化的旋律,无法编成合唱,我们只好忍痛割爱,望洋兴叹了。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使所选曲目更生动更丰富多彩,《世界著名交响曲主题合唱曲集》在选用大师的交响乐章的基础上,也选用了大师的小曲,但它们都是家喻户晓的名曲。 每当我聆听大师的交响乐,对大师崇敬的心境便油然而生,这是因为大师的音乐有无比丰富的内
从作者读音乐学院附中的时候直到现在,身边总有一些朋友不断地要求向我学习口哨,有会吹的和不会吹的,当然多数是被我的口哨所感染,进而想学习的。 传统的口哨演奏方法是吹奏,即在出气时才吹响,而我的演奏方法则不只是吹,而是呼和吸都要“吹”响。如果说呼气时是在吹口哨,那么吸气时就不能说是在吹口哨了,所以在我的这本书中沿用了“演奏”一词,而不只用“吹”字。 用呼和吸两种方法演奏口哨可以说是我的一个创举,也是口哨演奏技巧的一次革命。这一改革解决了气息不足的问题,解决了速度、力度受局限的问题,解决了由于换气频繁而影响到某些乐句的连贯性和歌唱性的问题……总之,呼和吸对称的、双向发声的口口肖演奏技巧,正象飞翔中的鸟儿的两只翅膀缺一不可。有了这两只翅膀,我们就可以飞得更高、飞得更远。所以我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