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不得已的安全避风港 历史上,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屡遭威胁,但结果总是有惊无险,美国得以继续挥霍 嚣张的特权 。今天,全世界的官方与私人投资者,仍在变本加厉地依赖美元计价的金融资产,也正是这种不可救药的依赖性,逐渐酝酿出美元陷阱的雏形。 《美元陷阱》回顾、分析了美元成为全球经济和货币体系核心地位的过程,并阐释了为什么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元作为避险货币、储备货币的霸权地位仍旧坚不可摧。此外,本书还披露了当代国际金融的关键问题,包括:新兴市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货币战争、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作用,并为修复有缺陷的货币体系提供了新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美元陷阱》中大量的数据资料和研究成果,有来自作者埃斯瓦尔 普拉萨德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线工作17年
美国国债市场是有史以来为庞大和为活跃的纯粹债务发行市场,其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和影响是无可比拟的。为求得安全的投资,整个世界都在极力叩开其门:美国国债同样也是中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投资对象(2013年5月.中国增持了252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使得中国持有美债总额首次突破了1.3万亿美元,中国依然是美国国债*的海外持有国)。2013年年初,美国政府债务规模已经超过16万亿美元,但是,在次世界大战之前的10年间(1904-1914年),它仅只6次标售了大约10亿美元的附息国债,那时,鲜有新的债务发售,而持有者也相当狭隘地局限于几家国民银行。 在《美国国债市场的诞生》一书中,《江添富基金·世界资本经典译丛·美国国债市场的诞生:从次世界大战到“大萧条”》作者肯尼斯.D.加贝德重点考察了美国国债市场在1917-1939年的迅速膨胀过程;详述了
这是一本修订版的国际金融本科教材。为了方便读者对国际金融的理解,本教材以《汇率和国际收支》作为主标题,用 现代国际金融 作为副标题,以便突出学科的核心内容。教材的主要内容分为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国际货币史与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和开放宏观经济学五个部分,涉及10个相关模型。相比初版而言,国际金融的理论和实践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所以这本教材除了对一些内容作了必要的补充、更正和调整,也增补了相关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尽管前沿理论不是本科教学的重点,但是对于以后有志于从事国际金融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同学来说,了解前沿进展,激发学习和思考,依然是必不可少的介绍。
《弗里德曼说,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 全景呈现未来 100 年世界地缘格局演变 精准掌控 21 世纪人类命运的发展主线 ★美国还将统治世界100年的底气何在?麦金德的 心脏地带 理论如何影响了美苏冷战?马汉的 海权论 对美国海洋霸权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面对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巨额政府负债、结构化转型的阵痛,中国如何才能跳出曾经的 日本陷阱 ? ★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面对土耳其等国家的挑衅,普京手中的杀手锏 天然气管道阀门是否显得力不从心? 弗里德曼以世界领导人的大棋局视野,结合其敏锐洞察力及有关历史及地理政治学的探讨,以地缘政治为切入点,拨开层层迷雾,大胆提出包括人口、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分析与预测,对全球局势进行精妙解析。 在书中,作者对美国还将统治世界100年信
本书是京内40余名理论界专家学者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进行多视角跟踪研究的论文的荟萃结集,书中对金融危机现状及趋势、西方思想领域震荡及资本主义生存发展,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积极影响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2008年,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至今已历时四年有余,却仍未结束且继续发酵。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20世纪90年代日本处理危机的经验教训成为重要的参照样本。《日本研究文库:日美金融危机比较研究》以日美金融危机比较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金融危机的全面回顾,从起因、传导机制、救助措施、效果等视角,与目前的世界金融危机进行系统性比较和专题性分析,判断美国金融危机的发展阶段及趋势,预测世界金融危机前景。旨在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传导机制,明确中国在此次危机中面临的挑战,从而提出中国有效应对危机的政策建议,为我国金融安全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本书属于教 育 部 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以国际金融治理的机制起源与体系形成为逻辑起点,通过研究其面临的制度困境和挑战,分析金融全球化的危险和反全球化运动的冲击。进而聚焦于国际金融治理理念的现代化、国际金融治理规则的现代化以及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现代化的实践。研究试图从国际金融法理论和国际金融规则设计的视角,深入分析国际金融治理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国际法问题。
注:书籍颜色、尺寸、重量以收到实物为准。(本店提供图片仅供参考)
本书主要基于宏观经济基本面、资金流动性、市场风险偏好,在区分长、中、短期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微观结构等角度,运用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打通宏观—中观—微观视角,搭建了完整的策略投资框架与分析体系。本书深入剖析了中国股票市场历 五轮牛市(分别为1991~1993年、1999~2001年、2005~2007年、2008~2009年、2013~2015年)的宏观背景与诞生原因,对当时股票市场的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等情况均做了细致的梳理与分析,对市场的行情节奏、交易特征、风格表现等方面均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对每轮牛市中的强势行业表现与个股表现开展了系统的分析,也对后续牛市终结和牛熊切换进行了研究。除了对五轮牛熊进行分析,本书还在文中穿插了数轮牛熊的分析相关的专栏,从全局的视角补充了这类事件对股票市场和投资机会的影响。
自经济活动出现之初,金融相关问题便一直困扰人类社会。主权 的诞生使金融问题出现了 与 的划分,而 化的深入打破了这种界限, 性金融问题频发,对 和 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 金融治理的需求愈发强烈。本书探究全球金融治理的定义、演进与现状,以及中国在 金融治理中的角色和挑战。于 治理而言,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已然被改革,一个由网状结构和体制复合体组成的新体系逐渐确立,这一新体系表现出一些新特征,如半正式性、小规模多边主义和多元多层次性,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合作困境、合法性困境和有效性困境,亟须进一步改革。于中国而言,在经历了隔 期(1949—1970年)、接触磨合期(1971—1992年) 和加速融入期(1993—2008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了 金融治理体系之中,逐渐建立了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
本书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测算了企业层面贸易加权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标,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出口企业生产率、企业加成率、企业出口的动态变化、多产品企业的出口行为以及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五个方面全面系统地考察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微观影响。通过严谨的定量分析得到了较为可靠的研究结论,为回答和评估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作用提供来自微观企业的证据。 本书将汇率因素和多产品企业的出口行为纳入统一框架,将企业异质性拓展为企业生产率、企业规模等多个维度,并且将分析的视角扩展到企业内部不同产品之间的异质性,不仅考察了汇率变动对企业生产率、出口动态等的影响,而且还深入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企业内部不同出口产品之间的资源配置及出口产品
利率期限结构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不断钻研探索的 重要理论之一,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国债利率期限结构为投资者进行风险管控提供了参考基准;另一方面,国债利率期限结构所蕴含的信息,不仅能反映出市场的预期,也包含了宏观经济变量的信息,能为中央银行提供前瞻性信息。随着当前我国加速步入利率市场化,泰勒规则可以 加精准地描述和反映出我国货币政策情况,并为我国将来 好地制定和实行货币政策发挥 加有效的指南作用。本书研究在中国具体经济环境中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规则的相互作用关系,旨在帮助我国制定出 有效的货币政策。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受美国等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了资本的大规模跨境流动,冲击了相关国家的经济稳定。此次危机使人们进一步意识到,金融机构微观层面的稳健不代表金融体系宏观层面的稳健,宏观审慎监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术界对跨境资本宏观审慎管理的探索也逐步增加,我国学者和决策机构也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宏观审慎管理进行了探索。随着我国资本账户进一步开放,短期跨境资本流动也日益频繁,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短期跨境资本流动方面的文献,并详细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方面的历程。在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对我国短期跨境资
他是“火柴帝国”的创建者,在那个年代,世界上3/4的火柴都源自他的制造,他拥有225家子公司,享有24个 的火柴垄断权,给欧洲政府的贷款高达3亿美元。 他是 的“金融市场之父”,对冲基金经理和投资银行家们都在使用他发明的金融衍生品工具,他创造了世界上持有 广泛的证券之一。 他是“有史以来 招人喜欢的骗子”,他才是伯纳德·麦道夫的真正原型。没有他,就没有现代的证券管理和诉讼法规。 这个人就是伊瓦·克鲁格。这本《火柴大王》就是弗兰克·帕特诺伊讲述伊瓦·克鲁格的故事。
2008年,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至今已历时四年有余,却仍未结束且继续发酵。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20世纪90年代日本处理危机的经验教训成为重要的参照样本。《日本研究文库:日美金融危机比较研究》以日美金融危机比较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金融危机的全面回顾,从起因、传导机制、救助措施、效果等视角,与目前的世界金融危机进行系统性比较和专题性分析,判断美国金融危机的发展阶段及趋势,预测世界金融危机前景。旨在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传导机制,明确中国在此次危机中面临的挑战,从而提出中国有效应对危机的政策建议,为我国金融安全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