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经会录》为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其主体部分是《山东经会录》第一卷到第十卷、第十二卷共十一卷的影印件和第十一卷的电脑录入(配抄)件。另有《出版说明》,由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卜永坚教授撰写;代前言《关于〈山东经会录〉》,译自日本学者岩见宏《关于〈山东经会录〉》(原载《清水博士追悼记念明代史论丛》,日本大安社1962年版)。岩见宏先生在文章中说:“《山东经会录》是十二卷十四册的刊行本,此书为线装,天地二十四公分左右,幅十七公分左右。印刷和纸质都不能说是十分精良,有些地方甚至到了只能勉强辨读的程度。各册的叶数也有着非常大的差别,从少的四十五叶到多的一百零五叶,如果平均来算每册有六十八叶多。”据此可见《山东经会录》之一斑。 《山东经会录》原书十二卷,是明代隆庆五年(1571)四月十一日至七
《中国再保险行业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是中国聚焦再保险行业发展全景的报告,全面展示中国再保险行业发展态势与近期新实践,充分展现再保险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行业转型发展中的重要贡献,总结和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再保险市场发展成就,向社会公众普及介绍再保险的独特价值作用。《报告》包括总报告、专题报告与附录三部分。总报告共5章,包括2021年市场总体、财产再保险与人身再保险市场情况,以及2022年发展趋势展望,外资再保险在华发展情况及展望,再保险监管政策及展望。专题报告共4篇,包括再保险服务巨灾风险管理、农业保险、“一带一路”建设与绿色保险发展情况。最后附录为中国再保险行业发展大事记。
《模型理论》系列丛书讲到了数和形两者间的重要区别,谈到西方的思维更关注数,而东方的思维更关注形。作为一个西方交易者,作者的交易决策却都是建立在交易行为的形态基础之上——形态是市场的实质。模型理论系列丛书中每一册都有一个主题,第八、第九册的主题是“象数理形态模型”。中国传统哲学讲究象数理,大道至简,象是用眼睛能看到的,数则是事物的抽象表现,而理是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所以象是可见的形,数是抽象的形,而理是形的内在逻辑,因形而有数,因数而有理,一切起于形而终于理。根据上述原理,本书传统哲学象数理在市场中的形态全部推演了出来,应用于证券交易市场,揭示市场行情波动的本质。
《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现场检查操作手册》首创高息揽存、账外经营、“小金库”等监管难点的专题检查章节,提升对资深监管人员的适用性;首创“检查思路”和“递进法”、“收缩法”等独特方法介绍,提高对新监管人员的适用性;首创“检查前预判”和“检查后风险评估”章节,体现非现场监管与现场监管唇齿相依的监管周期衔接。《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现场检查操作手册》侧重于银行非自律行为的检查方法介绍,具体业务操作环节风险控制的检查更倾向于银行内部的专业自查,使得《手册》既适用于监管部门,也适用于商业银行,力争日常操作检查由银行自行完成,银行非自律行为由银行监管部门监管,体现“自律”和“他律”相辅相成的监管理念。 基于各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组织架构、系统控制、流程操作各不相同,《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现场检查
童鹿编著的《民国时期新疆金融档案史料(上下)(精)》有关民国时期新疆银行的建立、沿革及货币发行、金银管理等金融活动情况。反映了国民政府行政院及中央银行对新疆银行设立及金融活动的监督与指导,表明新疆金融活动的运行都是在中央银行的管理之下,昭示了新疆在整个民国时期同其他内地省份一样一直是在中央政府的直接管理之下。对研究民国时期新疆地方史、财经史具有很大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2019年是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第三阶段开局之年,也是标准体系建设之年。为了加强对档案行业标准的宣传,方便广大档案工作者贯彻实施标准,我们将2018年4月发布的5项标准和2019年3月发布的7项标准汇编成《档案工作标准汇编12》。 《档案工作标准汇编12》中,《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第4部分:修复操作指南》《纸质归档文件装订规范》《文书类电子档案检测一般要求》《纸质档案缩微数字一体化技术规范》由档发[2018]4号文件批准发布,自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第4部分:修复操作指南》为指导性技术文件。其余7项标准由档发[2019]5号文件批准发布,自2019年9月1日起实施。这12项标准适时回应了档案实践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要求,为电子档案管理、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等提供了管理规范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