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10-2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醉驾入刑”专家谈
    •   ( 82 条评论 )
    • 赵秉志 主编 /2011-08-01/ 法律出版社
    • ★“专家解读”部分系统解读了醉驾入刑的背景与过程、醉驾入罪的门槛、醉酒的标准、醉驾的处罚、醉驾入刑的犯罪界限以及醉驾入刑的未来发展趋势。 ★“观点辑要”部分收录了国内有关醉驾问题的代表性论文,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醉驾入刑问题的主要观点,梳理了大家的争议和共识。 ★“各地首案”部分收集了我国及一些地方发生的27例有代表性的醉驾案件。其中有北京高晓松醉驾,判处拘役6个月;新疆王某醉驾案,因“情节轻微”免刑;深圳老外醉驾案:取保期间再次醉驾身亡……每个案例都有一类反思。 ★“附录”部分收录了我国刑法典关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交通肇事罪的规定,以及《刑法修正案(八)》及其草案关于危险驾驶罪的规定。

    • ¥15 ¥19 折扣:7.9折
    • 经济刑法立法与经济犯罪处罚
    •   ( 25 条评论 )
    • 胡启忠 等 /2010-10-01/ 法律出版社
    • 章《经济刑法立罪逻辑论》是关于个问题的探讨。研究认为,“立罪至后”是经典作家理论的逻辑归结,也是刑法谦抑理论的逻辑结论,还是本体论上的人性要求,因而应是经济刑法立罪的基本逻辑规则。从金融刑法修正可见,我国经济刑法修正中的立罪存在“无先而后”现象,这背离了“立罪至后”的逻辑规则。“无先而后”现象的生成具有两个相反相成的因果逻辑:一是“刑法谦抑观”未真正树立——“立罪至后”逻辑规则缺失——“无先而后”,二是“刑法*观”潜意识存在——泛化的“刑法超前立法”误导——“无先而后”。未来经济刑法立法中“无先而后”现象的克服,有赖于观念的真正弃旧立新,但更重要的是有赖于技术的补缺除弊,即“立罪至后”逻辑规则的确立、“刑法超前立法”误区的消解和“立罪至后”逻辑规则在立法中的切实持守。 第二章

    • ¥18.1 ¥23 折扣:7.9折
    • 酌定量刑情节规范适用研究
    •   ( 17 条评论 )
    • 王利宾 /2010-09-0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 本书共五章十八节。 章主要论述什么是酌定量刑情节以及什么是酌定量刑情节的规范适用。这是论证后续各章的基础,其目的是明确论文描述的对象。节酌定量刑情节概论。主要解决酌定量刑情节是什么的问题。酌定量刑情节具有适用的法定性、客观必然性;刑法是酌定量刑情节的形式来源;其适用的实质根据是酌定量刑情节综合表现了行为的客观危害以及行为人的主观危险性,其中表现行为客观危害的酌定量刑情节多是罪中犯罪构成的伴生事实,表现行为人主观危险j生的酌定量刑情节多是罪前行为人的人身特质、环境因素和行为人行为后对罪行的反省态度;在酌定量刑情节的分类上,按照其对刑罚的影响程度,可以分为从重、从轻、减轻、免除四种情形,按照刑法对其内容的明确程度,仅有法定量刑情节和酌定量刑情节的区分,除此之外不存在其他的量刑情

    • ¥16.1 ¥20 折扣:8.1折
    • 劳动刑法:侵权与自救的刑事一体化研究
    •   ( 9 条评论 )
    • 张勇 著 /2011-1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劳动刑法:侵权与自救的刑事一体化研究》一书研究了在民生保障的刑法观念基础上,确立突出保障弱势劳动者权益的价值理念,促进我国劳动领域的民生权益保障和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为我国劳动领域刑事立法提供具体完善建议,对劳动侵权和自救犯罪正确地定罪量刑、执行刑罚提供具体对策。

    • ¥19.7 ¥25 折扣:7.9折
    • 我国职务犯罪侦查体制改革研究
    •   ( 5 条评论 )
    • 朱孝清向泽选 著 /2008-03-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本课题的研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按照构建科学合理的职务犯罪侦查体制,提高职务犯罪侦查能力的现实要求进行的。研究成果重点对我国职务犯罪侦查体制的基本内涵、现行职务犯罪侦查体制的现状与问题、其他国家和地区职务犯罪侦查体制的特点、完善我国职务犯罪侦查体制的总体思路,以及职务犯罪侦查体制的其他具体问题的改革进行了阐述。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19.6 ¥23 折扣:8.5折
    • 职务犯罪面面观
    •   ( 15 条评论 )
    • 职务犯罪面面观》编写组 编 /2008-05-01/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为了配合党和国家的廉政建设,使国家工作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我国法律关于职务犯罪的规定,比较全面地了解职务犯罪的构成度其对社会的危害性,我们编写了这本《职务犯罪面面观》。 本书依照现行刑法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立法、司法解释,将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55种职务犯罪,按照罪名概念、刑法相关规定、相关解释、立案标准、处罚等分别加以介绍,并就每种犯罪列举若干案例,以帮助读者了解此种犯罪的构成度特点,理解法律的有关规定。这些案例是我们从《人民日报》、《检察日报》、《法制日报》、《民主与法制时报》、《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及《新华网》、《正义网》、《中国法院网》、《北大法律信息网》等数十种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中搜集出来的,编写过程中进行了

    • ¥18.1 ¥23 折扣:7.9折
    • 学术研究 危险犯与风险社会刑事法治
    •   ( 31 条评论 )
    • 李林 /2012-09-01/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德、日刑法采取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我国采取平面耦合的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犯罪构成体系不同,经由犯罪构成识别而形成的犯罪类型呈现差异。研究我国刑法中的危险犯应立足于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构成体系和现实生活实际,不能顾此失彼。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社会凸显出新的危害行为类型及新的危险源头,现有刑事立法无法应对。因此,风险社会背景下,研究我国刑事立法趋势及司法应对危险方法就显得很有意义。鉴于此,本文立足于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构成体系及社会发展境况,对我国危险犯及风险社会风险的治理展开研究,以助益于刑事立法及刑事司法。 绪论部分主要讨论犯罪分类,为研究我国危险犯建立前提。德、日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根据行为该当构成要件是否需要结果为标准,将犯罪分为行为犯和结果犯;根据行为对法益的侵害

    • ¥14.9 ¥29.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