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资产管理业务一直以来都是证券行业的重点业务,从"变相借贷进行股票投资",到资产管理业务"断臂求生",到资产管理业务"全面放开,通道崛起",到"统一监管,回归本源"。
本书从非标业务的含义及主要模式讲起,以业务主体、融资项目、投资方式、增新措施以及项目文本为专题,就非标业务中常见的风险进行了逐一分析,并附上详尽的案例及相关规范性文件,就相关风险点做了重点提示,给出了风险防范提示。
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响应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召,以社会主义法治原则为基本指导,以“注册制改革背景下中国证券市场法治建设”为主题,在浙江大学召开2016年年会,凝聚学界智慧,汲取实践真知,形成改革共识,助推我国证券市场法治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郭锋主编的这本《证券法律评论(2016年卷注册制改革背景下的中国证券市场法治建设专辑)》所收录的论文主要为本次年会的**论文选集,集中反映了证券法学界的*新研究成果。内容涉及注册制改革理论与证券立法实践研究、注册制下的证券交易制度完善研究、注册制下的证券监管制度研究、金融创新的法律制度构建与完善、金融创新的法律制度构建与完善。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推动证券法理论与实务研究的互动,进而为证券法治的进步贡献绵薄之力。
《证券法信息披露导论》是证券法学专家郭锋教授长期致力于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研究的最新力作。该书全面构建了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理论框架,详细阐释了信息披露主要制度,包括信息披露价值功能、信息披露学说、信息披露规则、信息披露类型、自愿披露与安全港规则、非上市公众公司信息披露、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违反信息披露规范的民事责任;同时,对信息披露主要文件类型和证监会制定的格式准则进行了介绍,对信息披露的政府监管、自律监管,人民法院审理虚假陈述民事纠纷案件的司法实践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
为帮助广大司法实务工作者和证券、期货从业人员正确理解、适用和遵守《追诉标准》及《补充规定》的有关内容,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法律部联合组织编写了本书。本书结合《追诉标准》及《补充规定》的起草、修改过程,对《追诉标准》及《补充规定》中规定的10种证券、期货类犯罪案件以及11种相关经济犯罪案件的犯罪构成、追诉标准适用以及司法实务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全面研讨,收录了证券、期货类犯罪的典型案例及评析,附录了相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司法解释。本书对于准确查处证券、期货类犯罪案件,提高查办案件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广大司法实务工作者和证券、期货从业人员重要的工作书籍,也是法学、证券、期货理论界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证券法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根本大法。这次证券法的修订就我国资本市场在探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对症下药,总结实践经验,立足于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这次修订和实施必将为我国资本市场奠定积极、健康和规范发展的良好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释义及实用指南》对此次修订进行解读。本书由本书编写组编著。
2018年6月28日,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北京联合举办主题为 新时代中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法治体系建设 的2018年年会。在历次年会上,研究会的各位理事、证券法学界和实务界的参会代表均提交了精心准备的论文,为我国证券法治建设积极建言献策,有力推动了我国证券法治的进步,为证券法的修改和完善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每次年会后,研究会均将会议论文汇编成册,公开出版,与知识界、实务界、社会公众分享与会者的理论观点。但以前出版的年会论文集,主要反映当年的年会主题,书名不一致,不能很好地形成证券法学研究会的学术品牌,也不利于读者、研究者进行较为系统的文献收集、整理与参考。鉴于此,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研究决定,从2014年开始,将每年的年会论文统一编入书名为《证券法律评论》的连续出版物中。现在呈现给读者的中国证券
2003年12月9日,中国*的旅游网站之一携程网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首个交易日股价几乎翻了一倍。凯雷投资集团在参与携程网私募过程中的投资收益达到10倍以上。2007年11月6日,全球*的电子商务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并取得巨大成功。作为*集团的两大私募投资股东,软银投资*集团的8000万美元的回报率已高达71倍;对于雅虎来说,则从*上市中直接获得了高达80亿美元的巨大收益。这两个案例只是外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与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于中国未上市企业股权数十个成功案例中的典范。外资私募股权投资与创投机构在中国的成功极大地刺激和推动了我国私募股权投资与创业投资的发展。 以2006年底我国只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在天津市设立为标志,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在我国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世界金融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释法典”是我社集数年法规编撰经验,创新出版的大型实用法律工具书。本套工具书不仅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成果,而且秉持权威、实用的理念,相信能够成为广大读者理解、掌握、适用法律的*工具书。 出版权威:中国法制出版社,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直属的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机构,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文本的权威出版机构。 内容全面:涵盖相关领域重要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以及法律法规规章的适用解释及函复。全面反映近年来国家大规模法律文件清理工作的成果。 实用工具:收录经提炼的法律流程图、诉讼文书、纠纷处理常用数据等内容,帮助读者大大提高处理法律事务的效率。 专业注释:对重难点法条进行条文注释,帮助读者理解和把握法律规定的精髓
本辑共收录50件法规。其中法律三件,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3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35件,司法解释2件,其他部委发布的相关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7件。
本书旨在研究 区分原则在股权转让中的适用 。其中,章论述了区分原则的法律内涵,指出其应有之义为 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区分 ;第二章论述了区分原则在股权转让中适用的可行性,指出股权转让也存在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区分;第三章至第五章研究了区分原则在股权转让中适用的三种情形,指出区分原则有助于解释公司法律制度中的 股权转让审批规定 、 股东优先购买权规定 和 股份禁售期规定 。
本书汇集了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高质量的论文和精彩演讲,探讨了中国证券市场在这场全球化的金融危机背景下受到的影响: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未来的制度建设对策;内容涵盖了证券市场与证券法治,证券发行、交易与融资,投资者权益与法律责任,上市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期货法律制度,金融危机的反思与应对。本书的论述和观点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对策性和现实意义。
在吸收既有研究成果精华的基础上,结合证券期货案件办理实际情况,本书系统性地研究了我国证券期货犯罪的理论与实务疑难问题。与既往研究不同,本书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系统性研究。本书进一步加强了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的融合,抢先发售采用了证券期货犯罪理论、刑法疑难问题、典型司法案例解析、相关犯罪法律法规选编相结合的行文体例。从理论到实践、实践到理论的方法,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我国证券期货犯罪问题。二是深度性研究。目前的绝大部分著作所论述的“疑难”问题仅停留在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分析方面;即便有相关著作提出了疑难问题,也是匆匆几笔带过。本书深入研究了证券期货犯罪中所存在的疑难问题,抢先发售实现了“证券期货”与“证券期货犯罪”的深度交融。进一步回答了证券期货犯罪中刑法条文的适用范围和介入程度问
随着融资渠道的扩展,*发行成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手段,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一手段越来越重要。 我国的*有很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发行主管部门、发行条件、发行程序和发行文件也不尽相同,相关法律规定也十分繁杂,本书在作者多年从业经验基础上,精心梳理了不同类型*的发 行规则与操作实务。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期货法规汇编》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编辑,法律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期货法规汇编》1992年、1993年为合订本,1994至2002年按年度编辑。从2003年起,改为每半年出版一辑,其中上卷本收录每年1至6月公布的法规,下卷本收录每年7至12月公布的法规。本辑为2013年下卷本。 三、本辑《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期货法规汇编》共收录50件法规。其中法律1件,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9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32件,司法解释1件,其他部委发布的相关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7件。 四、本辑《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期货法规汇编》按下列顺序编排:1.法律;2.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4.附录。其中,第3大类按照综合、证券、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证券法》修改已经列入今年人大立法计划,预计年内即可完成修改;《期货法》立法工作在积极推进过程当中;监管部门进一步强化稽查执法工作,增强稽查工作的整体合力,严厉打击各种证券违法行为。本卷分为第五届“上证法治论坛”专栏、理论前沿、实务研究 、制度评述、他山之石、译文集萃、法治述评若干板块。
一、本《法规汇编》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编辑。 二、本《法规汇编》按年度编辑发行。除1992年、1993年为合订本外,1994至2001年均按年度编辑、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发行。本辑为《法规汇编》2002年本。 三、本辑《法规汇编》共收录90件法规。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发布的法律2件,国务院制定发布的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3 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单独或联合其他部委制定发布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66件,其他部委制定发布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16件,人民法院制定发布的司法解释3件。 四、本辑《法规汇编》按下列顺序编排:1.法律;2.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发布或与其他部委联合制定发布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其中,第3大类按证券、基金、期货分类编排,证券篇中按照综合类、发行类、
本辑《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期货法规汇编》共收录40件法规。其中法律1件,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3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34件,司法解释1件,其他部委发布的相关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1件。
本书涵盖了保荐业务的主要环节,通过对大量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案例的分析探讨和总结提炼,综合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和投行相关分析人士对投行保荐业务实务和审核要求所进行的阶段性总结或分析,以求针对目前保荐业务制度框架下具体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为广大投资银行从业人员和拟上市企业股份制改制、规范动作直至发行上市提供翔实、有例可查、具有较高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的参考,本书可作为中国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和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的辅助教材。还可成为高等学校投资银行专业、MBA、EMBA课程的教学案例素材。
本书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编辑,在2007年出版的《现行证券期货法规汇编》基础上修订而成。 全书收录了截至2011年6月30日有效的法规文件653件。其中,法律47件、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82件、司法解释62件,按公司证券类、银行保险类、行政类、民商类、刑事类等分类编排。证券期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462件,按综合、发行、上市公司、外资股、信息披露、市场、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基金、期货分类编排,各类别依次按其调整事项归类排列。 全书收录了证券期货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期货业协会的主要规则32件。
《证券欺诈规制实证研究》采用了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实证统计和比较分析了2001年至2014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上发生的证券欺诈案件,包括行政案件、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尤其是中国证监会网站(www.csrc.gov.cn)上公布的自2001年以来至2014年5月31日的517份行政处罚决定书进行实证研究(期货案件除外),并按照欺诈种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为了拓宽视野,研究不再局限于我国大陆发生的案例,而是研究美国、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案例,通过国际比较,对我国大陆相关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