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学科、新技术不断涌现,人体寄生虫学也有了长足的进展。近些年来,从事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科研活动的年轻一代越来越依赖于实验研究新技术,但在进行新技术的学习、创造、应用的过程中,一旦涉及传统技术又会显现出“技术窘迫”,很难找到一部能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全面反映人体寄生虫学实验研究技术的经典参考书,常给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科研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撰写一部能系统反映人体寄生虫学实验研究技术的参考书,以便从事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科研的学者及相关专业人员在工作中参考。因此,大型参考书《人体寄生虫学实验研究技术》就应运而生,全书约160万字,插图(包括彩图)约126幅,包括8篇41章,仅就人体寄生虫学实验研究技术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包括寄生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
《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十二五 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葯教材建设研究会 十二五 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人体寄生虫学(第3版)(8年制配增值)》仍按第2版体例进行编排,全书分总论、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寄生虫病实验检查和抗寄生虫药物等5篇,共25章。总论内容包括引言、寄生虫生物学、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寄生虫感染与免疫、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临床特征、寄生虫病流行与防治、现代寄生虫学研究与发展等:医学原虫与蠕虫篇主要按寄生部位编排,并按生活史过程、形态结构、致病机制、实验室检查、流行与防治等顺序进行编写;医学节肢动物学篇的内容包括医学节肢动物的概述、昆虫纲和蛛形纲医学节肢动物;寄生虫病实验室检查和抗寄生虫药物篇介绍了常用寄生虫病实验室检查技
本书共分七篇二十七章,篇为总论,讨论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的基本概念,包括寄生虫病原生理学,寄生虫感染的诊断和化学治疗等基本内容。第二至六篇分别系统地叙述了医学原虫、医学扁虫、医学线虫、医学棘虫和医学节肢动物学等十个章共约140种寄生虫种类,从其形态、生活史、致病、病理、免疫、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等都提供了详尽的资料,较全面地反映了近年来寄生活史、致病、病理、免疫、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等都提供了详尽的资料,较全面地反映了近年来寄生虫种类的全貌。附录部分设立专门章节讲座寄生虫病原学和免疫学诊断方法、寄生虫标本制作、寄生虫激素及其应用等内容,为满足读者进一步查阅检索寄生虫学文献的需要,讲座了互联网上的寄生虫学信息资源。
本书依据高等院校《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紧密围绕全国统编教材的主要内容,并以国内常见的致病性寄生虫虫种为着眼点编绘而成,全书共收载200余幅彩图。本书人工编绘了131幅彩图,是国内少有采用水彩绘画语言表现寄生虫态结构、宿主病理改变的专业图谱,尤其是精心绘制了一些寄生虫的生活史彩色示意图及某些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传播媒介的彩图,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本书是一本由Jaypee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寄生虫学教材,我社对其进行了原版引进,用以充实我社已有“双语教材”,这本书的编排与内容的难度适合国内医学寄生虫学的教学,得到了国内医学寄生虫专家和一线老师的认可。
由段义农、王中全、方强、郑葵阳共同主编的《现代寄生虫病学(第2版)(精)》一书分7篇106章,收录了国内外180多种寄生虫病,包括新现寄生虫病、国内外流行的寄生虫病及一些罕见的寄生虫病。 系统介绍了原虫病、线虫病、吸虫病、绦虫病、其他蠕虫病和节肢动物病。全面阐述了寄生虫病的病原、致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流行及预防等内容,并介绍了寄生虫病学的*新理论与临床诊治的*新成果。新版在第1版内容上有大幅度*新,新增病种50 多种。内容丰富,贴近临床需求,是各级临床医师、疾病控制医师、医学院校师生及医学科研机构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欣闻《临床寄生虫病学》一书即将出版,我热忱地推荐这部专著! 长期以来,从事人体寄生虫学防治研究与教学的人员,由于较少接触临床,故多数只熟悉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方法和病原治疗原则,却缺乏其临床诊疗经验;而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由于寄生虫所致疾病几乎涉及人体所有系统和器官,病情错综复杂;更因寄生虫病大多分散在多个不同临床学科诊治,缺乏对寄生虫病的整体认识,因此临床诊治经验严重不足,从而造成误诊或贻误治疗的病例不少。有鉴于此,主编邓维成和曾庆仁教授做了大胆的尝试,邀请近百名专家,编写了这部既涵盖寄生虫学基础知识,又包含临床寄生虫病临床诊治经验的专著,必将受到从事寄生虫教学、科研和临床医务人员的广泛关注。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寄生虫病流行势态已发生某些改变:人口流动性随着贸易
本书从华支睾吸虫的生物学和华支睾吸虫病两个范畴详细介绍了有关华支睾吸虫的发现和研究历史;华支睾吸虫的一般形态、超微结构、发育过程、生活史和生态、生理和代谢、组织化学和酶学、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华支睾吸虫病的发病机制、免疫应答、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分型、误诊原因及分析、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免疫学检测和病原检查;华支睾吸虫病的化学药物治疗和临床治疗;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现状和趋势,影响流行的因素、综合防治措施和华支睾吸虫病常用实验方法等内容。该书反映了不同时期有关华支睾吸虫和华支睾吸虫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近15年来的研究进展。 本书是医学、动物医学和生物学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从事寄生虫学研究和寄生虫病防治的科研人员、相关学科的大学生进行华支睾吸虫研究的系统参考书,是各级临床医师、卫
本书概要介绍了医学寄生虫的部分种类,约300余种,隶属于8门13纲30目82科171属。每个虫种都附有线条图或(和)实物照片,并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简要描述,力求图示结构清晰,文宁简明扼要,图文并茂,便于读者阅读参考。 全书共7篇16章,约260万字,包括彩图1600余幅,线条图1000余幅。**篇为绪言,简要介绍医学寄生虫的分类及其形态特征和鉴别术语;第二篇至第六篇,分别简要介绍医学原虫、医学扁虫、医学线虫、医学棘头虫、医学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第七篇按虫种集中列出医学寄生虫的图片。本书依门、纲、目、科、属和种顺序进行编排。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参考和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除每章末均附有参考文献外,专业术语之后均注有英文或拉丁文。 本书由我国从事寄生虫学的专家、学者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文献并结合各自的研究工作撰写而成。因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