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描述紧急状态下传染病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通过快速评估受累人群面临的传染病及有流行可能的传染病的危险,确定人群的健康状况;保持健康的卫生环境和良好的生活状况来预防传染病;建立和加强疾病监测系统,建立早期预警机制,确保及早报告病例,监测发病趋势,以便及时发现暴发并作出反应;采取合适的防范措施(物资储备、标准治疗方案和人员培训)和快速反应(证实、调查和实施控制措施)以快速发现和控制暴发;医务人员使用有效的治疗标准方案及时诊断和治疗病人。
社区卫生服务的任务之一是以社区人群作为对象进行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它的许多工作诸如描述社区居民疾病的分布、发生和流行的规律,探讨疾病病因,进行社区诊断及社区居民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等都需要借助于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本书适合从事社区流行病学人员阅读。
青少年是危害的主要群体。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累计报告HIV/AIDS约70万人,其中20—39岁的HIV感染者占报告总数的70%;而在云南省的同期累计报告HIV/AIDS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超过了80%,因而青少年防治的形势十分严峻。 与校内青少年相比,校外青少年受自身生存经济压力大、受教育机会少、社区组织约束力弱、性好奇和性冲动强烈、自主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预防等健康知识贫乏等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更易出现感染的高危行为,因而校外青少年是青少年群体中受侵袭的重点对象。但是,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我国青少年预防工作对校外青少年的特点及易感染渠道和原因等掌握不足,预防方法不多,成效不显著。为加强校外青少年预防工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从2001年起选择云南等省通过项目资助等形式致力于此项工作的探索工作。云南警官学院项目组自2004年开始
本书以病原学分类为主线,共分为十篇,介绍了包括SARS、人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在内的57种传染病及相关综合征。本书由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的高年资医生参考当前相关领域的进展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写而成。在简要介绍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同时,更注重临床诊疗方法及经验的传授,即以传染病诊疗总论为基础,以贯穿全书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流程图为导引,以各个疾病的具体诊疗为重点,使读者学以致用,学会如何“看病”。书中所介绍的11个病例是近年来编者在临床丁作中留心收集到的,力求保持原汁原味。 本书适合于内科各级医师尤其是研究生、高年资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阅读。
本书编写主要参照版的传染病学教材,并结合近几年来外本学科的新进展及部分疾病的外诊疗指南。全书共七章,包括常见的病毒、立克次体病、细菌、螺旋体病、原虫病、蠕虫病及近年来新发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传染病。每种病介绍概述、流行病学特点、诊断要点、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方案,尤其在诊断要点和治疗方面编写力求详细具体,可参考性强。 本书内容实用,编排规范,查阅方便,是传染病科临床医师理想的工具书。
防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截至2008年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例264 302例,其中病人77 753例、报告死亡34 864例。2008年1-9月,共报告发现艾滋感染者和病人44 839例,报告死亡6 897例。据联合国规划署估计,在全球范围内,约有3 300万人感染。目前,我国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高流行的态势,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疫情上升速度有所减缓;二是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三是疫情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四是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病毒感染者的数很大,防治形势不容乐观。据专家预测,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到2010年,我国病毒感染者将超过1 000万人。 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在中国,有针对性的预防项目覆盖面还比较低。有效的预防需要开展覆盖面达到60%~80%的、高质量的、综合的预防项目。并且,我国从事防治管理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真正主宰胜负的是我们自己。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甲型H1Nl流感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它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一旦被感染之后我们如何应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时要注意哪些误区……对于我们来说,疑问的背后有着太多的困惑。 于是,《将甲型H1N1流感抗击到底》一书应运而生。本书结合墨西哥等国的流感疫情以及我国目前的防疫状况,从认识流感入手,深入浅出地为您介绍了如何应对此次疫情的一些基本知识。书中还全面地介绍了钟南山等医学专家的观点,以供大家参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总结了我国抗击“非典”的成功经验,并收集整理了一些中医专家专门研制的防治药方。这些药方简单实用,可以大大提高人体的抗病毒能力。出于对生命的敬畏,人们的恐惧心理无可厚非。但是,此次甲型H1Nl流感造成的恐慌远
本手册用于指导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WHO)成员国对各种形式危吾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风险进行快速评估。主要使用对象包括国家健康保护部门、《国际卫生条例))(IntemationalHealthRegulations,IHR)国家归口单位与WHO工作人员。本手册还可供参与多学科风险评估的临床、现场流行病学、兽医、化学及食品安全等领域专家参考使用。 本手册通过指导系统地开展事件识别、风险评估及对利益相关者和公众开展风险沟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出快速且经得起质询的决策。 本手册是对下列风险评估指南的补充: ·《世界卫生组织人类健康风险评估工具包:化学危害》 ·《风险分析在食品标准问题中的应用》(1995年3月13~17日瑞士日内瓦FA0、WH0联合专家咨询会) 风险评估已经逐渐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一项常规工作,希望读者能够提供宝贵改进建议及
为农民朋友编写避险防灾科普读本的念头已持续了两年,始于一份台风意外伤害的调查报告一台风的伤害高峰在台风前而不是台风时——虽然很简单的调查结果,但却让许多人都诧异。群众中还有多少应急观点、应急措施是错误的,但却又是在广为传播、实施的呢?避险防灾的技术有别于高血压等慢的预防,瞬时性、严重性、突变性,都要求应急应当果断、正确。而向农民朋友传播避险防灾知识的念头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更是强烈到了极点——必须让更多的老百姓认识危险、防范危险!在灾难与意外面前,假如你懂得一些自救、互救的知识,也许危险就会擦肩而过……本读本延续了同一系列的问答形式,短短100问要写尽农民朋友常遭遇的意外伤害与灾难问题总是觉得太少了,突出了交通伤、溺水、烧烫伤、气管异物等常见意外伤害及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重
本书共分15章,20余万字,全书内容涵括了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病学、产生原因、发生机制、诊断、治疗、预防与控制等方面。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恰逢WHO“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之紧急更新版”问世,我们汲取了其中的精髓,引入了耐药结核病的国际观念,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耐药结核病的当前热点和难点进行了全面详尽地剖析。本书内容主要阐述耐药肺结核病的基础、临床和预防等。
众所周知,冬、春季易感染传染。但去冬今春与往年不同,肺炎患者中出现了非典型肺炎,以发热、干咳、少痰为主要症状,并出现了极少数死亡病例。由于病例罕见和不了解情况,人们普遍缺乏非典型肺炎的知识,因而引起恐慌。 事实上,只要对此病认识充分,积极采取措施,做好个人、家庭、医院的防护,就可避免被传染。 本书讲述了非典型肺炎的知识及防护方法、消毒方法和积极预防的措施,涉及健康群体和易感人群,内容兼顾家庭实施和医院操作。 只要大家积极预防,严格操作,非典型肺炎不可怕。
本书传承了《流行病学进展》系列丛书的理念与风格,着重介绍近年来外公共卫生领域和流行病学研究领域中热点或重点问题的研究进展,特别对传染病流行学的研究进展加以重点介绍。与《流行病学进展》(1~10)卷相比,本书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1.系统介绍了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等新发传染病的研究进展。 2.系统介绍了、结核病等流行情况严重的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进展,同时,介绍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株消灭后的流行病学问题,为新时期传染病的控制提供策略依据。 3.对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域中的方法与技术问题,如传染病监测整合策略、地理信息系统在传染病监测中的应用、现场流行病学以及医院感染等方面的问题也作了详细的介绍。 4.对慢性非传染,如心血管疾病、儿童肥胖及代谢综合征、子宫内膜癌以及精神
《实用预防接种手册》是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有关省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专家组织编写,目前为部针对预防接种工作,内容较全面、规范、实用的参考图书和工具手册,目的在于规范预防接种全过程,确保此项工作科学、高效、有序、安全开展。 全书分上下两篇,共16章。上篇主要介绍了预防接种实施过程的规范运作及相关知识。从历史沿革,基础知识,接种的冷链、疫苗,接种资料和信息化管理到相关法律,健康教育与心理,督导、考核和媒体应对以及相关疾病和异常反应的监测与处理等都一一作了介绍和说明。下篇则尽可能从每种疫苗的名称、种类、研发简史,储存与有效期,规格、剂量和用法,接种对象与免疫程序,禁忌证与接种反应,使用注意事项,可预防的疾病及免疫效果等方面介绍了57种生物制品,其中细菌类疫苗20种,病毒类21种,其他
本书主要介绍了苯系(苯、甲苯及二甲苯等)的理化性质、分布及治理,苯系物作业的潜在危险及改进措施,苯系物中毒病人的抢救及中毒事故案例剖析等。 本书可供石油化工行业从事与苯系物有关作业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阅读,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的人员参考。
本书传承了《流行病学进展》系列丛书的理念与风格,着重介绍近年来外公共卫生领域和流行病学研究领域中热点或重点问题的研究进展,特别对传染病流行学的研究进展加以重点介绍。与《流行病学进展》(1~10)卷相比,本书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1.系统介绍了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等新发传染病的研究进展。 2.系统介绍了、结核病等流行情况严重的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进展,同时,介绍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株消灭后的流行病学问题,为新时期传染病的控制提供策略依据。 3.对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域中的方法与技术问题,如传染病监测整合策略、地理信息系统在传染病监测中的应用、现场流行病学以及医院感染等方面的问题也作了详细的介绍。 4.对慢性非传染,如心血管疾病、儿童肥胖及代谢综合征、子宫内膜癌以及精神
全书包括绪论和其他内容四篇共二十三章。篇环境与健康主要阐述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以及利用、控制和改善因素的措施;第二篇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概论,重点介绍医学统计方法和流行病学概论,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调查和分析方法;第三篇疾病的预防与控制重点介绍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和分布的规律以及防治措施,以加强学生的预防意识和技能;第四篇卫生保健策略和措施,着重介绍全球的卫生战略和我国的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及预防保健措施,以增强学生的大卫生观念和预防为主的思想。 本书适用于卫生管理类各专业的高职高专生和中职学生。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流感疫情更容易跨国界流行。中国政府对此次疫情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普及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我们组织了该领域的专家编写了这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将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呈现给广大读者,是公众快速掌握甲型H1N1流感防预知识的有效读本。本书非常适合作为城乡社区、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等社会机构和团体进行防疫教育的手册,以及相关部门分发给公众的健康知识宣传手册。
本书从“人类与瘟疫的较量”入笔,将、疯牛病、鼠疫、霍乱、伤寒等传染病的防治知识,融合于生动有趣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之中,最后以“疫苗,抗击瘟疫的最后盾牌”结束。 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和诙谐的笔调,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历史画卷,并叙述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相信读者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不但领略到人类同瘟疫搏斗的壮丽画面,而且也于不知不觉中,认识了传染病,并掌握了相关的防治知识。 同时,本书还向读者揭示了一条真理:只要深刻汲取人类与传染病作斗争的经验和教训,并充分利用科学这个武器,我们最终能够战胜瘟疫。
社区流行病学与慢性病管理是以社区为范围、社区家庭为单位、社区人群为对象的一门从群体水平研究健康和疾病的学科。随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区流行病学与慢性病管理也已广泛应用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研究开辟了一个独特的方法学、实用能力培养的领域,逐渐成为实用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人才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社区流行病学与慢性病管理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它不仅在传染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制订与实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病因不明的慢性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的病因研究与防治起着独特的作用。近年来,社区流行病学在社区卫生政策、卫生管理、卫生规划、社区卫生干预和评价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本书包括社区流行病学基本知识和慢性病管理两部分。社区流行病学基本知识部分
《感染的免疫预防》一书。全书共24章,前5章为免疫预防的一般性概述,后19章为常用疫苗应用有关问题及相关疾病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概要。 相信本书会使疫苗研发、生产和使用者从中受益,对疫苗的安全和有效使用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书以解析乙肝病毒携带为主线,以全新的视角详略得当地阐述了对乙肝病毒携带的认知、诊治、用药、预防等。 简明的医学知识,引导读者以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乙肝病毒携带,消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乙肝病毒的恐惧。 深入剖析乙肝病毒携带诊治过程中常遇到的难题、鲜为人知的用药效果、不同治疗阶段的治疗方法、不同患者个体差异可能出现的不同治疗结果。 告知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必要的检查项目、检查的意义和目的、检查时间等。 书中展示的典型病例和成功病例,汇集了作者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成果,其独到的诊治见解和观点,可供读者借鉴。 本书结尾汇集的50个问答简明扼要地诠释了临床中患者常见的问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是全国的传染病医院,是北京市家收治SARS的定点单位。在抗击SARS的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资料,特别是在SARS的影像资料方面,全国任何医院都无法比拟。 SARS影像诊断图谱收集的80余例病例均来自北京佑安医院,诊断均经临床和实验实证实,其中4例做了尸体病理检查。本书由北京佑安医院抗击SARS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和放射科医师合作完成,特别是梁连春副主任医师,做过6年的放射科医师,8年的临床医师,其在不同岗位上积累的经验及特殊的经历为本书的完成打下良好基础。书中影像与临床密切结合,分SARS的早期影像表现、普通型SARS影像表现、重型SARS的影像表现、SARS死亡病例的影像表现、SARS合并症的影像表现、误诊疾病的影像表现等六部分,并附有较系统的临床诊治经过。本书对于临床医师、影像诊断医师等医
本书以传染病临床实践为基础,以传播途径为体例,而不是以传统的以病原体分类来编排,具备现代传染病教学及科普功能,便于社区医务人员、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参考使用。限度地提高社区居民认识及预防传染病的能力。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总论主要介绍了社区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础知识,社区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等内容;下篇内容涉及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主要经虫媒与动物媒介传播的传染病等。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真正主宰胜负的是我们自己。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甲型H1Nl流感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它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一旦被感染之后我们如何应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时要注意哪些误区……对于我们来说,疑问的背后有着太多的困惑。 于是,《将甲型H1N1流感抗击到底》一书应运而生。本书结合墨西哥等国的流感疫情以及我国目前的防疫状况,从认识流感入手,深入浅出地为您介绍了如何应对此次疫情的一些基本知识。书中还全面地介绍了钟南山等医学专家的观点,以供大家参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总结了我国抗击“非典”的成功经验,并收集整理了一些中医专家专门研制的防治药方。这些药方简单实用,可以大大提高人体的抗病毒能力。出于对生命的敬畏,人们的恐惧心理无可厚非。但是,此次甲型H1Nl流感造成的恐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