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2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黄帝内经素问
    •   ( 24266 条评论 )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03-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黄帝内经素问》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医书。本书的成书年代,据多人考证,认为是春秋战国时代。 本书共二十四卷,分八十一篇(原缺 刺热论 、 本病论 两篇,今据别本补入,附于书后)。本书内容丰富,包括有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疗、预防、养生以及入与自然、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和运气学说等多方面内容。该书系统地反映了秦汉以前我国的医学成就,综括了中医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是学习中医者的古 典医书。 本书可供中医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也可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 ¥23.4 ¥30 折扣:7.8折
    •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   ( 25877 条评论 )
    • 张仲景 /2018-05-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1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是伤寒论的诸多传世版本之一,系仲景第四十六世孙张绍祖先生的家传秘本, 相传共有十三稿 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 。后张氏将该书传于桂林左修之(盛德)。左于同治三年,在岭南遇到其师张学正(即张绍祖),张自称为仲景的四十六世孙,传授左盛德仲景第十二稿《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光绪二十年(1894年)左盛德将此书传于同邑罗哲初并为该书作序,且冠以 桂林古本 名。 该书论述详尽,内容丰富,文辞畅达,说理真实,用之有效。既可补宋本文献之缺失,又能借以订正不少条文因错简讹脱所致之谬误。如通行本太阳篇下谓: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按脉证不合,其理难通。长沙古本作 表有热,里无寒,白虎汤主之。 此说似较为胜。而本书作 里有热,表无寒,白虎汤主之。 比长沙本就更进一层。再如虚

    • ¥29.2 ¥39 折扣:7.5折
    • 随息居饮食谱
    •   ( 9051 条评论 )
    • (清)王士雄宋咏梅 张传友点校 /2022-07-29/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随息居饮食谱》成书于清 咸丰十一年(1861),是一部著名的营养学专着。《随息居饮食谱》共一卷,列食物331种,分水饮、谷食、调和、蔬食、果食、毛羽、鳞介等七类,每类食物多先释名,后阐述其性味、功效、宜忌、单方效方甚或详列制法,比较产地优劣等。论述清晰,重点突出,语言通俗易懂,是研究中医食疗学、养生保健、祛病延年的一本参考书。

    • ¥21.5 ¥25 折扣:8.6折
    • 医宗金鉴(下册)
    •   ( 2537 条评论 )
    • [清] 吴谦 等 编 /2005-03-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本书刊行于清乾隆七年(1942),是当时政府编篡的一部医学丛书。 本书包括《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四诊心法要诀》、《运气要诀》、《伤寒心法要诀》、《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痘疹心法要诀》、《幼科种痘心示要旨》、《外科心法要诀》、《眼科心示要诀》、《刺灸心法要诀》、《正骨心法要旨》等14个部分。 由于本书的内容,切合实际,简明扼要,因此,二百多年来,一直作为广大中医初学中医的书。今据 武英殿 刊本排印,以供广大中西医务人员学习中医参考之用。

    • ¥29.8 ¥42 折扣:7.1折
    • 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第2版)
    •   ( 6115 条评论 )
    • 王洪图贺娟 主编 /2014-03-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第2版)》编著者王洪图、贺娟。 本书在1版的基础上,对文中的错漏文字及译文中不够准确、或不够通俗的语句进行修改。在版式上,力求适合现代人的阅读要求等。修订后的白话读本,不仅学术上更严谨,而且会更贴近大众及初级中医学习者的要求,并与市场上其他的《内经》白话本形成对照,呈现出权威、科学、易读的特色。

    • ¥22.7 ¥32 折扣:7.1折
    • 医宗金鉴 上册
    •   ( 2467 条评论 )
    • [清] 吴谦 等 编 /2002-04-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本书刊行于清乾隆七年(1942),是当时政府编篡的一部医学丛书。 本书包括《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四诊心法要诀》、《运气要诀》、《伤寒心法要诀》、《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痘疹心法要诀》、《幼科种痘心示要旨》、《外科心法要诀》、《眼科心示要诀》、《刺灸心法要诀》、《正骨心法要旨》等14个部分。 由于本书的内容,切合实际,简明扼要,因此,二百多年来,一直作为广大中医初学中医的书。今据 武英殿 刊本排印,以供广大中西医务人员学习中医参考之用。

    • ¥28 ¥39.5 折扣:7.1折
    • 寿世保元:中医经典名著
    •   ( 2449 条评论 )
    • 龚廷贤 /2003-03-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本书是明代著名医家龚廷贤的代表作之一,这是继他的《万病回春》等书之后的又一部综合性医学著作,也是他集中反映和体现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一部高水平著作。 全书十卷,脏腑、经络、诊法、治则、药性、病证(内外妇儿)、方剂、民间单验方、急救、气功、食疗、养生、杂治、救荒本草、灸法等内容无所不包,其中有很多是 内府之珍藏,方外异人之秘传 ,有些是他 百投百效 的治疗经验,读起来真正感到是一部切切实实的好书,难怪刊刻后被医家所推崇而广泛流传。 本书名曰 寿世保元 者,意为保得人身之元神、元气,从而达到 仁寿之域 ,书中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学术观点,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了人们治病、防病和养生的方法。兹点校出版,更适合临床医生、中医爱好者,及广大群众阅读,书后新增方剂索引,便于查阅。

    • ¥24.8 ¥35 折扣:7.1折
    • 伤寒论白话图解
    •   ( 3699 条评论 )
    • (汉)张仲景 原著,何赛萍 编著 /2009-01-01/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伤寒论白话图解》参照中医院校历版伤寒论教材的内容,选取宋,林亿校正《伤寒论》原文22篇中的10篇,条文398条,基本上以明代,赵开美复刻宋本为依据,具体参照刘渡舟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书中选取了398条原文,每条原文都配有注解、白话图解和按语,对原文中的生僻难解的字进行了解释,对一些中医临床症状配上了通俗易懂的图片,按语中详细解释了该条原文的含义以及笔者的一些临床经验。每条原文改用简体字印刷,便于广大读者阅读。

    • ¥24.1 ¥28 折扣:8.6折
    • 任应秋医学丛书:濒湖脉学白话解(中医泰斗任应秋先生注解)
    •   ( 6530 条评论 )
    • 李时珍 /2019-03-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濒湖脉学》为明代李时珍所编著。采撷各家论脉的精华归纳成27种脉象。书中不仅扼要地叙述各种不同的脉象、相类脉的鉴别、脉象与病症的关系等,而且采用了歌诀体裁(七言诀),便于诵记,是学习中医脉学的一本好书,历来为广大医家所推崇。但是,由于书中的古词、术语较多,对于现代读者,特别是初学中医的人来说,有些内容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为此,任应秋先生在原书的基础上加以语译,除了阐明原意外,并结合作者的体会附以必要的说明和注解并结合个人体会附以必要的说明和注解,便于习读。 书后原附录的是南宋?崔嘉彦所著的《四言举要》,李言闻(李时珍的父亲)对其有所删补。任应秋看其颇具脉学概要之说,将其置于书首,名 四言诀 ;除了对其进行解释之外,还将其分类划段,以彰显原作者的思路。 由此,于1961年完成了这本《濒湖脉学

    • ¥21.7 ¥29 折扣:7.5折
    • 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第一辑)·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   ( 7108 条评论 )
    • 刘景源 /2010-09-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刘景源教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经典课程《温病学》主讲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温病学》等中医基础学科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近四十年,在温病学术上造诣颇深。本讲稿是他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温病学》示范教学讲稿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炼而成。 本书分为上篇、中篇、下篇三部分。上篇总论分为六章,分别讲述了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温病的概念、温病的病因与发病、温病的辨证、温病的常用诊法、温病的治疗内容。其中尤对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作了较详细的讲解。中篇各论分为八章,分别讲述了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八种温病。书中对每个证候、方药都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阐释,对相疑似的方证作出了鉴别分析。为了使读者对每个病种的传变规律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在每个病种后都附有

    • ¥28.1 ¥36 折扣:7.8折
    • 伤寒论通俗讲话 伤寒论证治类诠
    •   ( 2802 条评论 )
    • 刘渡舟任应秋 编著 /2009-04-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全书的纲领,有机地将理、法、方、药一线贯通,主论伤寒,兼论杂病,被后世医家奉为辨证论治的典范。 为了普及《伤寒论》的学习,本书以六经辨证为纲,将《伤寒论》六经病证的病因、病机及证候规律和传变特点,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并广泛吸取了各个注家之长,又参以编著者的体会和经验,每个方证之后多附有临床医案。 本书可作为学习《伤寒论》的参考书,也可与《金匮要略通俗讲话》互相参证阅读。

    • ¥25.8 ¥30 折扣:8.6折
    • 肘后备急方校注
    •   ( 1969 条评论 )
    • 沈澍农 /2016-01-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肘後备急方》由东晋道教理论家、着名炼丹家、医学家葛洪编撰,是我国中医方剂史上*重要的着作之一,对後世中医药学的发展贡献巨大,影响深远。在一定意义上说,《肘後备急方》在中医史上的价值与《伤寒论》平行,《伤寒论》是经方一路的创史之作和代表,《肘後备急方》则是简验方一路的开山之作和代表。 《肘后备急方校注》现存8卷。卷一戴诸急症的急救;卷二载霍乱、伤寒、时气、温病、疫疠等外感病方;卷三、四载疟疾、癫狂、风毒脚弱、大腹水病、痰饮、黄疸等内科病方;卷五戴瘴疽、恶疮等外科诸方;卷六载五官头面病诸方;卷七载虫兽晈伤、射工、沙虱毒、蛊毒等病方;卷八载百病备急丸散膏方及治牛马六畜水谷疫疠诸方。内容丰富,条理分明,有简明的医药理论,有皇富的临床经验。先简述病原,後详述病症、诊断治则、处

    • ¥25.6 ¥36 折扣:7.1折
    •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黄帝内经素问语译
    •   ( 1995 条评论 )
    • 郭霭春 编 /2013-06-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黄帝内经素问》(简称《素问》)是现存早的一部中医基础理论专著,其成书年代久远,理论内容宏富,20世纪80年代初被列为卫生部重点科研项目,作者历经数载,始告完成。《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黄帝内经素问语译》是《黄帝内经素问校注》的姊妹篇,在吸收其校勘成果的基础上,对《素问》原文进行注解和语译,名曰穴黄帝内经素问语译移。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黄帝内经素问语译》注解简明扼要,语译通俗晓畅,并在词义、句式、词序上与经文相互对应,深刻地揭示了《素问》原文的奥旨。对于初学中医、临床医生以及中医爱好者,特别是中医药院校学生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27.7 ¥39 折扣:7.1折
    • 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第一辑)·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
    •   ( 4553 条评论 )
    • 李今庸 /2008-01-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金匮要略》一书,是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实践家张仲景,在上承《黄帝内经》和《八十一难经》等典籍的医学理论,广泛采集众家之方,并结合自己医疗经验而写出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中的 杂病部分 ,其中包括内科、外伤科及妇产科等疾病,共22篇。它以病证名词为纲,以脏腑为理论核心,以辩证思维论述并奠定了内、妇科疾病的辨证施治理论体系,是一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宝贵典籍。它以 分类简明,辨证切要,方药精练,经验可靠 为特点,1800年来受到后世医家的高度重视而奉为圭臬,与其他中医经典一起指导着后世医家临床医疗的实践,是中医药学的经典著作之一,是每个修习中医药学者的之书。

    • ¥22 ¥31 折扣:7.1折
    • 诸病源候论校释(第2版)(下)
    •   ( 2844 条评论 )
    • 南京中医学院 /2009-01-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诸病源候论》是祖国医学古典著作之一。它总结了隋代以前的医学成就,集中论述各种疾病的病源与病候,内容丰富,是一部病因病理学的专门著作。它是继《内经》、《难经》、《伤寒经》、《金匮要略》等书之后,进一步研讨并发展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对本书如能认真地加以研究,对于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发展我国新医学,定将有所裨益。 全书共五十卷,分六十七门,一千七百三十九论。内容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的各种疾病。在论述诸病源候的内容中,有许多突出的成就。 在病因方面,能突破前人的见解,提出新的论点,把当时的病因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如流行性传染病,在隋代以前,绝大部分都概括于伤寒、温病和时行病中,认为是由于气候的变异,人触冒之而发病。但至《病源》,提出单纯触冒寒毒之气发病,则不传染;如

    • ¥26.3 ¥37 折扣:7.1折
    • 中醫古籍整理叢書重刊·金匱要略校注
    •   ( 3029 条评论 )
    • 何任 编 /2013-07-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金匮要略校注(繁体版)》以元代邓珍仿宋刻本为底本进行整理。全书共二十五篇,介绍了四十余种疾病,计二百六十多首方剂。*篇是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为《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金匮要略校注(繁体版)》总论;第二至第十七篇论述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第十八篇论外科疾病的防治;第十九篇是疝气和蜕虫等病的论治;第二十至二十二篇论妇人妊娠、产后和杂病;还有杂疗和食物禁忌等三篇。每篇前有 提要 ,概括全篇微旨大略;提要后录有原文,并对原文逐条进行 校注 ,正字形、明字音、辨讹误、释辞句,删衍补阙,消疑解难,是《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金匮要略校注(繁体版)》重点内容;又依原文具体情况,或设 按语 ,对原文探啧索隐,揭示新义;书末附有 校注后记 ,文献丰富,考证翔实,所论仲景学术思想与

    • ¥27 ¥38 折扣:7.1折
    • 黄帝内经素问校释(下)(第2版)
    •   ( 4532 条评论 )
    • 山东中医学院等 校释 /2009-01-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素问》与《灵枢经》合称《黄帝内经》,为我国现存*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黄帝内经》一直指导着祖国医学的发展。我国医学史上丰富多彩的各医学流派的理论观点,也大多渊源于《黄帝内经》的基本思想。直到今天,它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帝内经》对后世医学的影响,从现存的文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例如:我国较旱的医学著作《八十一难经》,就是在此基础上阐发而成,汉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亦曾参考《素问》、《九卷》(即《灵枢经》)的内容;晋 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则全是撰用《素问》、《针经》(即《灵枢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其他如王叔和所著《脉经》,多取材于《素

    • ¥25.6 ¥36 折扣:7.1折
    • 黄帝内经素问校释(上)(第2版)
    •   ( 5080 条评论 )
    • 山东中医学院等 校释 /2009-01-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素问》与《灵枢经》合称《黄帝内经》,为我国现存*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黄帝内经》一直指导着祖国医学的发展。我国医学史上丰富多彩的各医学流派的理论观点,也大多渊源于《黄帝内经》的基本思想。直到今天,它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帝内经》对后世医学的影响,从现存的文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例如:我国较旱的医学著作《八十一难经》,就是在此基础上阐发而成,汉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亦曾参考《素问》、《九卷》(即《灵枢经》)的内容;晋 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则全是撰用《素问》、《针经》(即《灵枢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其他如王叔和所著《脉经》,多取材于《素

    • ¥24.8 ¥35 折扣:7.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