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载药品近1690种,在第五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增加了近年来国内研制、投产或即将投产的新药和制剂(包括新剂型),以及部分进口药品共300余种,删除了少部分非处方用药(OTC)、少用或不用,以及临床认为疗效较差、不良反应较多的药品200余种。 本版仍采用表格形式,药品名称规范,剂量、用法准确,作用及用途、不良反应和注意点详实。突出特点是编排巧妙、栏目清楚、查阅方便、一目了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广大医学、药学、护理工作者的工具书,也可供家庭用药参考。
本版《袖珍抗感染用药手册》共收录383种抗感染药物,并结合药物种类、药理作用和上市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类排序。各类抗感染药物收录齐全,药物介绍针对性强,文字简洁,同时装帧设计灵巧,是一本便于临床医师、药师等随身携带和查阅的抗感染药物手册。
袁雅冬、席彪主编的《合理用药培训指导手册》筛选了53种基层常见病症作为指导合理用药的目标。这些病症在农村比较常见和多发,而乡村卫生机构又必须对这些病症采取临床治疗措施。调查发现,这些疾病恰恰又是乡村卫生专业人员容易“不合理”用药的高发范畴。同时,我们还特别介绍了抗生素、激素、维生素的合理用药,因为这三类药物是不合理用药的重灾区。本书考虑到基层基本药物目录的范围,也注意到乡村卫生服务机构临床用药的限度,全力体现实用和适宜,努力做到“对症下药”。
本书的主要内容为围绕骨科的纸版口袋书。结合当前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疾病防治指南,按照疾病简述,症状和体征,诊断,外科治疗及所涉及的临床用药,分项阐述。方便做笔记及翻阅。具体而言,本书拟结合当前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疾病防治指南,介绍骨科临床相关用药,全书拟初步分为: 第一部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 第二部分:术后感染及开放性伤口给药方案 第三部分:疼痛评估及镇痛方案 第四部分:围手术期抗凝及血栓的处理 第五部分:骨质疏松管理 第六部分:神经修复用药管理 每个部分按照疾病/状态简述、症状和体征、诊断、外科治疗及所涉及的临床用药,分项阐述。
各分册处方集的内容*章为概述,扼要介绍本系统疾病的分类、诊断措施、治疗原则、治疗药物分类与研究进展等内容。其后章节按药物类别展开写。每一类药物简述开发应用情况,写出上市药品每个品种的准确信息与用药经验,具体内容包括:药物名称、药物特征(简述类别、药代特征、药效特征)、适应症、剂型与特点(特别是缓、控释制剂、微球制剂、混悬剂等,写出特征与应用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复杂的表格化,便于应用)、不良反应、相互作用、注意事项、FDA分级与孕妇应用、用药实践(临床实践经验、FDA与SFDA等发出的各种安全警示、超说明书应用情况与分析)等, 用药实践 板块将加入说明书中没有的临床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总结,将成为本丛书*的亮点。其它各板块下的信息做到精练、准确、可读性强。每个分册后边可以专章总结本专业疾病已有的
本书作者李婷婷,临床药学博士,副主任药师、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副院长,云南省卫生健康医学后备人才。刘海燕,主任药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总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
为保障患者和公众的用药安全,本书针对临床上几十种常见疾病或其症状,从疾病概述、临床表现、治疗手段(包括化学药治疗、中成药治疗)、健康管理等方面,阐述了药物治疗中的各种潜在风险,以及执业药师应给患者的重要提示和对生死攸关问题的监护,希望通过此书提高广大执业药师和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药学服务技能,指导患者和公众解决常见病治疗中有关选药、用药及其安全等问题,使他们选对药、少用药、用好药。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抗感染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的药物;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等。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常用药物,收载1670余种临床常用药物(西药及复方制剂)。主要内容有药物中文、英文名称及制剂规格、作用与用途、用法与剂量等。中篇为“中药成方及单味制剂”;以各器官系统疾病(采用西医病名)为纲,分成14章,收载药品340余种,多数为《中国药典》(一部)所收载,采用表格形式(分3项),介绍其组成、功能与主治、用法与剂量。下篇为常见病的药物治疗。内容包括“诊断要点”与“药物治疗”两个部分,对各器官系统常见病的诊断依据作扼要论述,并结合病证介绍对因与对症治疗的用药。 本书内容新颖、充实,便于携带,是实习医生、各级医院年轻医生和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床治病的工具书。
本书参考《药用植物学》等高等教育教材及《中华本草》等 著作,收录常用、常见植物类中草药600多种,按照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分为三大类,每一类再按照植物科属分类,每种药用植物包括药名、别名、植物形态特点、生境分布、采集加工、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文字内容,并配有突出植物识别特征的精美彩色图片,有的品种根据识别需要配有花图、果图等多幅图。本书收录的品种较多、文字描述全面实用、配图精美清晰,适合中医药专业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张纯芳主编的《食品安全监管实务》分为基本知识、重点法规解读和监管实务3篇,重点论述了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监管、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标准,以及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抽样流程方法、快检技术、处罚文书规范等相关内容。本书旨在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相关人员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提供系统性参考,全书内容详尽系统、实用性强,有助于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提升监管水平。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第三版)的编写是基于药品质量检测岗位的工作过程,按照教学项目设计教学内容,每一个项目以典型药品检测任务为实例,根据具体工作任务的操作过程,以学习目标导入工作任务,在掌握 知识的基础上,以项目实施过程为载体开展教学内容。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药品质量检测工作的基础和基本技能,药品的性状与鉴别、杂质检查、卫生学检查、含量测定,原辅料与中间体、片剂、注射剂、复方制剂、中药制剂、其他制剂的质量检测共12个项目,设计了27个相关的技能训练。教材配有数字资源,可扫描二维码学习观看,电子课件可从www.cipedu.com.cn下载。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生物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中药制药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以及相关专业师生的教材,也可作为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检验部门技术人员
本书为专门讨论国内外药学之前沿和热点的专著,作者来源于全国医药院校、科研院所的知名药学专家、学者。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是广大医药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研发人员了解药学*知识的工具书。
本《辞典》是一部查检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的综合性工具书,共收载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诊断、内经、伤寒、金匮、温病、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含骨伤科学基础、筋伤学、正骨学、骨病学)、针炙学、推拿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急症学等学科的常用名词术语共5701条。但涉及医史文献的人物、著作、事件不在收词之列。 释文一般先定性后解释,包括拼音、分类、出处、定义、释义。力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酌情应用浅近的文言,力求风格统一。一般不引用文献,避免用原文代替释义。所用文字,以通用的规范的简化汉字为准,但个别字因中医学的学科特殊要求,则仍用繁体字。 释义采用叙述体,文内不另标题。一词多义且属不同范畴者,按①、②、③分别叙
本书包括了第1章 抗生素、第2章 化学合成抗菌药、第3章 植物类抗菌药、第4章 抗结核病药盒及抗麻病药、第5章 抗真菌病类药、第6章 抗病毒类药……等等。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删除了临床上不常用药物近100种,增加了近年投放临床的新药约300种,全书收载药物达1400余种。按药理作用分类,分别介绍每种药物的适应证、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和剂型,书末还附有儿童和老年人剂量折算法、常用检查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等内容。以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携带方便为特点,可供医师、医学生、护师、药师和药品供销人员阅读。
近年来我国新药研究发展迅速,药品的种类已达数千种,通常所指西药除化学合成药及其制剂外,还包括抗生素、生物制品、放射性药物、血清疫苗、血液制品、诊断用药等。中药多由于然的植物、动物、矿物质组成,以中药饮片、中药材、中成药等上市销售。大量新药的不断上市给临床药物市场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题:如药品名多称多,一个化学药品除有通用名外,更有几十家药厂生产冠以多个商品名称,造成药品名称的混乱;药品规格、剂型的繁杂更导致临床医师在药品使用、开方中出现困难而无所适从,给临床药物正常使用带来障碍。随着临床医学、药学的飞跃发展,药品知识亟须更新。 本手册共收集临床常用药品1545种,其中生物化学药品1014种,中成药品531种,并对每种药品进行了简要介绍,尽是突出重点,注重实用性,经科学分类使之便于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