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是对QB/T 3919—1999《剖层机》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 3919—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本标准提高了压刀板、刮刀板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寿命; ——本标准增加了进料辊的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寿命和进料辊的径向跳动公差; ——增加了胶辊平均硬度允许偏差及胶辊同根硬度允许偏差; ——增加了安全标识要求; ——提出了试验皮张厚度的均匀度的具体要求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毛皮制革机械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大连蓝德机械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显荣、段辉祖、吕世敏、王禹、赵安一、沈玉陆。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国家轻工业局发布的轻工行业标准QB/T3919—1999《剖层机》。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宁中国皮革城管理委员会、国家皮革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有法、张亚红、张丹云、许亚萍、查加林。
本标准参考了国际标准草案ISO/DIS 17075:2006《皮革和毛皮化学试验六价铬含量的测定》。 ISO/DIS 17075:2006国际标准草案所使用的方法基于国际皮革工艺师和化学师联合会(IU—1TCS)的方法标准IU1TCS/IUC 18。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皮革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浙江明新皮业有限公司、上海金狮化工有限公司。
本书是*十一五规划教材,是在2000年出版的版的基础上修改、补充而成。本书将制革、毛皮加工的基础理论通过实践使学生更加准确、生动的加以理解,试验项目多,涉及制革、毛皮加工的整个生产过程,由制革工艺实验、毛皮工艺实验、制革工艺生产实验、毛皮工艺生产实验组成,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本书除供学生使用外,还可供皮革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1277—1991《毛皮成品 pH值的测定》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1277—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更改为《毛皮化学试验 pH的测定》; ——增加了“2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7.2试样的制备”; ——增加了“9结果的表示”; ——增加了“10试验报告”。 本标准修改采用IS0 4045:2008《皮革化学试验pH的测定》(Leather—Chemicaltests—DeterminationofpH)国际标准,该国际标准基于国际皮革工艺师和化学家联合会(IULTCS)标准IUCll。 本标准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在采用ISO4045:2008时进行以下技术性修改: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原引用的ISO标准,改写为引用我国的相关标准,并增加相关的引用标准; ——5.1增加对水的引用标准规定; ——根据
本标准代替GB/T 8132--1987《出口山羊板皮检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 8132—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修订中规定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检疫卫生要求”、“检验结果的判定”、“包装、标记、贮存、运输”、“检验有效期”的内容; ——修改了“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抽样方案”、“检验”; ——对标准名称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新民、孙静、苏荣海、王春良、刘力军、刘锁凯。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8132—1987。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禾欣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昆山阿基里斯人造皮有限公司、安徽安利合成革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双象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奥昌合成革有限公司、晋江天守服装织造有限公司、温州宏得利树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丽贞、汤瑞麟、孔中平、方福强、徐感和、唐燕春、赵建明。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1279—1991《毛皮透水气性测试方法》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 1279—1991,H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更改为《毛皮 物理和机械试验 透水汽性测定》; ——将“透水气性”修改为“透水汽性”; ——将“毛皮产品”扩大为“毛皮及其制品”;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在“仪器和材料”中,删除了对透水汽测试仪型号的限定;提高了“天平”的精度要求,增加 了“模刀”的要求; ——在“结果计算”中,增加了公式中常数的来由; ——增加了 “结果的表示”; ——增加了 “试验报告”的要求。 本标准修改采用IS0 14268:2002《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透水汽性的测定》 (Leather.Physicaland mechanical tests—Determination of water vapourpermeabi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晋江天守服装织造有限公司、福建兰峰制革有限公司、安徽安利合成革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大帝实业有限公司、浙江禾欣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双象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昆山协孚人造皮有限公司、泉州万华世旺超纤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振添、施建平、赖友河、周文贽。
本标准由中国纤维检验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代替GB/T 9703--1988《出口生貉子皮检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 9703--19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对原标准的结构进行了修改,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检疫”以及“包装、标识、贮存及运输”要求、“检验有效期”等; ——“检验”中增加了衡重、数量、检验结果判定等内容; ——对标准名称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松、胡雅洁、韩晶。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9703—1988。
本标准是对QB/T 2801-2006《皮革成品验收规则》、QB/T2802-2006《皮革成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保管》的修订,修订后使其合并为一个标准。 本标准与QB/T 2801-2006.和QB/T2802-2006k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皮革验收、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细化了“范围”; ——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了“检验规则”; ——增加了“标志”的内容; ——简化了“包装”要求; ——具体了“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峰安皮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荣辉、陈荣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轻工行业标准QB/T 2801-2006《皮革成品验收规则》和QB/T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嘉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兵、丁云、王练、张萌萌、裘翼舟。
为了提高皮革工业的整体水平,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适应皮革工业高速发展的需要,也为了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提高皮革加工工的职业技能水平,我们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皮革加工工》编写了此套《皮革加工工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此套教程共三册:《皮革加工工(基础知识)》、《皮革加工工(初级、中级、高级)》、《皮革加工工(技师、高级技师)》。 此教程是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人事*、中国轻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皮革协会、北京皮革工业学校等单位组成的中国轻工皮革行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程编审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本册《皮革加工工(技师、高级技师)》,按技师、高级技师两个技能等级标准分篇写成。
本标准修改采用EN l811:1998《对直接插入并长期接触皮肤的制品中镍的释放量参考测试方法》(英文版)。 本标准与EN l811:1998相比,差异如下: a)试剂中增加镍标准溶液; b)仪器和装置中增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具有石墨炉原子化装置)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的仪器工作参考条件; c)镍的测定中细化了绘制工作曲线和试样溶液中镍的测定两个步骤; d)删除原资料性附录D、附录E。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删除欧洲标准的前言和序言。 b)“本欧洲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c)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2)归口。 本标
本标准依据GB/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 l269—1991《毛皮成品 抗张强度的测定》和QB/T l270—1991《毛皮成品 伸长率的测定》的修订,并将修订后的两个标准合并成为一个标准。 本标准与QB/T l269—1991矛IJQB/T l270—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毛皮物理和机械试验抗张强度和伸长率的测定》;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 ——调整了各章节标题名称,将原标准中“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引用标准”、“术语”、“仪 器”、“试样”、“测试方法”、“测定结果的计算”、“附加说明”的顺序依次更改为“l范 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原理”、“4装置”、“5取样和试样的准备”、“6程 序”、“7结果的表示”、“8试验报告”; ——细化了对拉力试验机的要求; —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 2157—1995《制革用揩光浆、颜料膏测试方法》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 2157—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术语和定义”章节,将原相关章节中的术语分别提出、合并; ——将“总固体”修改为“固含量”; 。 ——修改了“遮盖力”、“细度”的检测方法; ——增加“色差”、“耐光性”、“耐迁移性”、“重金属”、“六价铬”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达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皮革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建林、曾晓林、余平昌、孙霞、张亚红、赵艳秋、周浩。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轻工行业标准QB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皮革协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皮革协会、广州新濠畔五金鞋材市场有限公司、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玉中、任有法、刘穗龙、马瑞华、赵立国、钟锡豪。
本标准是对QB/T 2801-2006《皮革成品验收规则》、QB/T2802-2006《皮革成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保管》的修订,修订后使其合并为一个标准。 本标准与QB/T 2801-2006和QB/T2802-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皮革验收、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细化了“范围”; ——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了“检验规则”; ——增加了“标志”的内容; ——简化了“包装”要求; ——具体了“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峰安皮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荣辉、陈荣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轻工行业标准QB/T 2801-2006《皮革成品验收规则》和
本标准依据GB/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 l268—1991《毛皮成品 试片厚度和宽度的测定》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 l268—1991市H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2“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3“原理”; ——增加了5“取样和试样的准备”; ——增加了设备参数的偏差范围,将“压脚定重负荷为l00±59”更改为“压脚负重为(393±10)g”; ——增加了“去毛装置”和“对于测试结果与样品厚度有关联试样,则应用去毛装置去毛后再进行 厚度的测定”的注解; ——取消了毛皮成品宽度的测定; ——增加了“结果的表示”,对结果做出明确要求; ——增加了“试验报告”的要求。 本标准修改采用IS0 2589:2002《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厚度的测定》(Leather.Physical andmechanical tests—Determinationofthickne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皮革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浙江盛汇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新霞、姜德云、王海明、马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