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摄影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爆炸式的关注。作为这一浪潮的阶段性成果,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于1974年举行 新日本摄影 展,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于1979年举行 日本:自画像 。从土门拳、植田正治、细江英公等前辈,到彼时堪称新一代的森山大道、荒木经惟、深濑昌久都成为世*级的创作者。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这股属于东方同时也属于现代的浪潮,仍影响着摄影这门艺术的美学探索。2010年,权威杂志《英国摄影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举办 过去二十五年摄影集 评选,深濑昌久的《鸦》力压各路名作获得。 本书为深濑昌久贴身助手、摄影家濑户正人撰写的追忆散文。出生于北海道一家照相馆的深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举办个展,先后出版了《游戏》《洋子》《父亲的记忆》《家族》等摄影集,不断探索 私摄影 的边界。1992年的
本书针对目前无人机使用者在学习及应用过程中所关心的问题,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多方位讲解了无人机的使用入门、操作技巧、安全监管、飞行须知、规范应用等一系列相关知识,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航拍无人机、无人机的选购、拍摄参数及功能的介绍、航拍构图、景别运用、运镜手法及表达含义、航拍实战分析、常用航拍剪辑思路和技法、常用航拍调色流程及技法等。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适合无人机用户、航拍爱好者、影视及新闻行业的航拍工作者等阅读学习,同时也可用作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等相关专业的参考教材。
花卉一直是深受广大摄影爱好者,特别是中老年摄影爱好者喜爱的题材。本书作者葛宏军曾获得《大众摄影》年度十佳摄影师等多项荣誉,他在花卉摄影方面深有造诣。 本书共11章,从拍摄器材对花卉摄影的影响讲起,然后介绍了花卉摄影的相机设置、曝光方式、构图、光线选择及色彩运用等基础知识,由浅入深地讲解了提升花卉摄影拍摄水平的基本技巧和创意拍摄技巧,并以13种花卉为例分门别类地进行讲解,还单独讲述了花卉摄影艺术,以大量实例讲解了花卉摄影的后期处理技巧。 本书是为花卉摄影爱好者量身打造的摄影教程,适合花卉摄影爱好者、职业摄影师及花卉种植爱好者学习参考。
本书是苏州著名摄影师沈鹰的摄影作品集,收录了其于1976 1996的二十年间拍摄的作品,深情记录了苏州的故人、旧物、老时光。本书是这个年代的珍贵记录,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随着城市的建设和改造,许多承载了历史文化记忆的事物慢慢从我们的视线里消失了,而那些留下的影像档案就显得弥足珍贵。老照片的保存和修复都是极其不易的,沈鹰老师的照片不仅仅是一张张影像,更是一段段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鲜活人生,凝固了苏州流淌的旧时光,有着极其特别的意义,具有出版价值。
由自由、浪漫、梦想和爱组成的生命是什么样?理想中的家与生活又是什么样?十三和阿全的这座小木屋给出了一份答案。 在小木屋的日子里,砍柴、养马、取暖、修家具,一点一点亲手建立起一个家,过程是波折的,也是美好的;一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天是独一无二的生活,也是五彩斑斓的人生。 全书共4章,分别讲述小木屋的故事、小木屋的邻居、作者的感情观和暂别草原的不舍之情。作者用温柔有力、率真炙热的文字,将生活在呼伦贝尔的小木屋中的思考感悟、生活趣事、风土人情记录下来,配以生活气息浓郁、治愈力十足的照片,为读者呈现呼伦贝尔独特的人情风貌与生活中的苦辣酸甜。读者不仅能从书中感受到草原风情的魅力,还能从中看到感同身受的自己。读完这本书,你会哭、会笑、会被治愈,更会获得积极向上的生命力。 我们都向往着远离都市的
《百姓足迹 生活在1979-2018/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丛书1》从民间视角关注时代背景下百姓的生活足迹,从这些摄影照片中可以找到我们曾经的时代记忆,通过场景与人物唤起一种温暖的情怀和感动,同时体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社会发展与各种变化。《百姓足迹 生活在1979-2018/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丛书1》旨在反映生活在1979~2018年百姓大众的鲜活百态,以多视角的图像来展现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成长,情感和生存的记忆。影像以 人 的生活变化与社会发展为主线,结合生活大环境时代场景,为时代记录下真实而生动的影像。通过一百多幅具有社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影像作品来讲述时代进程中摄影师镜头背后的百姓故事。
玩转手机摄影平台专注于手机摄影领域已经有7年,一直致力于推广手机摄影文化、交流手机摄影技术、发掘手机摄影人才,并在2018年上半年创办了MPC手机摄影大赛。MPC是 Mobile Photography Competition 的缩写,MPC手机摄影大赛是一项面向广大手机摄影爱好者的专业摄影大赛。本书集结了第四至第六届 MPC手机摄影大赛 的作品,这些作品涵盖了世界各地的各种景观与人文场景,展现了手机镜头中的万千世界,也展示了不同摄影师眼中不一样的美。通过欣赏优秀的手机摄影作品,读者可以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和鉴赏能力,从而帮助自己拍摄出更为优秀的作品。 本书适合广大手机摄影爱好者欣赏、阅读。
黑白摄影以其高度抽象的表现力和多变的影调一直为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所钟爱。本书作者依据黑白胶片时代亚当斯的黑白摄影理论,创作出具有自己风格的明度摄影,其作品具有艺术表现力,获得了中外十余项摄影大奖。本书作者选取了其摄影技法的精髓部分,从黑白摄影理论、后期工具、前期拍摄、风格塑造、进阶训练和输出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明度摄影的创作方法和创作思路,综合教授了该风格的摄影技法。 本书适合广大摄影爱好者和职业摄影师学习参考。
摄影艺术创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从观察、发现、构思到摄影美学和摄影艺术技法应用等等内容。全书主要分为6章:第1章,什么是摄影艺术;第2章,观察与发现;第3章,构思与构图;第4章,光影、色彩、摄影美学;第5章,摄影艺术的视觉语言技法;第6章,摄影艺术的创作要点。 《摄影艺术》理论丰富、易懂易学,适合广大摄影爱好者阅读和学习。
摄影是光影的艺术,摄影学习便是一程追光之旅。 本书涵盖了人像摄影学习的完整流程。本书总结了作者从事人像摄影多年来的经验,从人像作品的策划开始,到前期器材准备、拍摄技巧、后期修图,通过大量的图文案例展示,一步步教大家拍出构图、光线、感情结合的清新人像作品。本书还提供了摄影学习方法的分享及新手入门器材选择建议。为了丰富人像创作的拍摄形式,书中还加入了手机摄影和短片拍摄的分享内容。 本书不仅适合想要系统学习清新风格人像的摄影师阅读参考,也适合零基础的人像摄影爱好者阅读学习。
《街拍摄影艺术》介绍了如何使用相机捕捉生活中富有戏剧性和吸引力的瞬间,以读者对摄影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为基础,教授了街拍摄影的知识,包括街拍器材的选择、人像街拍技法、街拍的构图及用光技法、城市景观的街拍技巧、街拍需要注意的法律和道德问题,以及街拍照片的后期处理技法及流程,指导读者找到拍摄灵感,进而拍摄出新颖的作品。 如果你已经具备一定的街拍摄影知识,而且有意愿提升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快翻开本书吧,它会为你的艺术创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创作灵感。
本书是古风造型摄影师小何力的作品集,精选了作者10年来拍摄的近150幅古风造型摄影作品,梳理成三章向读者展示。章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整合了作者的神话主题摄影作品10组;第二章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以汉服为主题,展示了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等不同朝代风格的汉服造型摄影作品6组;第三章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介绍了作者富有现代气息又带有汉服元素,兼具时尚感和复古感的摄影作品11组。 本书适合古风爱好者、汉服爱好者、古风造型师、化妆师、摄影师、设计师阅读和收藏。
许多刚开始接触手机拍摄的爱好者认为手机拍摄比较简单,但在实践时却发现拍摄出好作品并不容易,比如拍出来的照片虚、黑、歪斜、偏色、画面杂乱、没有美感、没有格调等。如果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就可以通过阅读本书找到答案。 本书不仅系统讲解了手机摄影的基础知识、不同主题内容的拍摄方法,还详细介绍了手机短视频拍摄与剪辑的方法。本书共有3篇,篇主要讲解读者不可不知的手机摄影功能的用法和照片拍摄的构图与用光技法;第二篇主要讲解人与生活景象、风光与花草、宠物与美食等主题的拍摄,以及照片后期修图与美化方法;第三篇主要从拍摄与剪辑两个方面详细介绍短视频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本书适合所有想要提升手机拍摄水平,创作出高质量作品的读者朋友阅读。通过学习本书,零基础的读者也可以用手机创作出优秀的影像
该书通过记者伊莎贝尔·弗朗柯(Isabelle Francq)整理的萨尔加多口述自己一生的创作经历讲述了世界 摄影家萨尔加多如何从一名巴西的小镇青年,经历经济学专业的培训,成长为一位世界 摄影家的成长历程和心路里程。作为一位以上帝视角拍摄世间万物而知名的摄影家,在该书的结束语中,萨尔加多如是说:“在我完成《创世纪》这部作品时已将近70 岁,我的精力几乎被耗尽。我经历了不同的气候变化,从冷到热,从潮湿到干燥,此外,我徒步走了很远很远。”而这本书正记录了作者走过的那些路和路上的那些故事和思考。
本画册以巴蜀文化神奇神秘神妙的特性为切入点,通过现代科学视角和新颖的编排手法,使学术语言化为时尚新语,讲述巴蜀文脉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至今的脉络,并将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今天生活化的阅读体验融合,传播巴蜀文化图文形式。画册以巴蜀文化大家谭继和的学术为支撑,选用著名摄影家图片、美术大家素描作品等视觉全方位讲述 大美四川 。内容以 自然、人文、物种 三大板块为基础,将 安逸游四川 的品牌内核,作为画册核心资源,以此延展,串联出四川整体文化旅游资源脉络架构。画册的出版对巴蜀文化传播做贡献,助力四川省加强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一张巴蜀文化鲜活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