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有关舞蹈调节身心的学术研究专著。作者基于身心一元论的哲学观、以动作分析体系作为理论框架、综合运用舞动治疗的技术与方法,构建了115个身心舞动练习。每个练习包含动作元素、心理议题、使用技术、练习过程、练习变式、练习反馈示例等相关内容。本书的部分练习还提供了在日常生活中自行应用的变式。动作分析体系像一个地图的轮廓,舞动练习像一个个地标,引导本书的使用者体验、欣赏到不同的地貌、气候,感知身心舞动丰富的动作质感、情绪色彩及复杂互动,促进人的身心联结、拓展与整合。
《青少年街舞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与测试方法》介绍了青少年街舞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与测试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测试场地、设备及人员配备要求,测试的总体要求,各等级测试科目,一~九级测试方法,各级测试中规定了该级测试的科目、测试方法与要求、评分方法与达标标准,并对测试动作要点辅以图示和视频演示。
莱斯特 霍顿把一生献给了舞蹈和剧场。在当时美国的舞蹈艺术中心纽约之外,霍顿成就了自己的 奇迹 。1929年前往洛杉矶后,他扎根于美国西海岸直至去世,创立了美国最早的融合多族裔舞者的舞团,其开创的现代舞技术体系至今仍在发挥重要影响。 霍顿技术包含丰富多样的舞蹈动作,它通过强化、拉伸和重塑肢体,精进舞者技艺,使舞者能更好地掌握各种类型的舞蹈。 特定术语是霍顿技术的基础,理解它们对于深入本书非常重要。正式舞蹈动作前的准备动作适用于各个技术层次的学习者,帮助他们适应霍顿技术训练。本书从时序和肢体部位两方面分解详析每个技术动作;为动作特别配置的照片和插画准确呈现了身体在空间中的线条、形态及走向,用以辅助文字阐述。
本训练教程从基础的认知身体(舞蹈的身体)基本手位、脚位到教室方位等进行讲解,同时对芭蕾舞系统化的基本功训练进行了完整的梳理,从地面组合到把杆、中间、跳跃、旋转均呈现组合范例,并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法进行讲解分析,总结训练过程中学生易发生的错误。为方便学习,本书采用了MPR技术配置了视频教程。
该书是我国部采用文字解说、舞步图示、舞姿图像与视频教学四位一体综合教学方法的健身交谊舞教程。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交谊舞总论》,从“为什么要跳交谊舞”开始,到“离开舞会”结束,共分9章,系统介绍了交谊舞活动相关要素及其过程的基础性理论知识和技术要求。下编为《交谊舞分论》,分别介绍了目前流行于中国各地的交谊舞品种,共14章,20余个舞种。对诸多交谊舞品种的介绍虽详略有所不同,但均附有表演欣赏和视频教学向导,供读者欣赏与学习时参考。 该书又是一部独具特色的交谊舞教材,其特点有四:一是基础理论知识丰富而系统,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交谊舞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各种技术规范;二是交谊舞品种数量众多而齐全,几乎对目前全国各地流行的交谊舞品种或详或略均有介绍;三是教学方法科学先进,文字解说简明、贴切
本书以跨文化传播为视角,通过历时性与共时性双轨并进的方式追溯中国国际标准舞的发展历程。具体包括追溯舞厅舞(国际标准舞的前身)源发于英国,再传至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后引入中国大陆的路径和方式,并确认这一国际化程度颇高的舞种在中国方兴未艾的格局实属跨民族、国家、文化、阶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书以身体和主体为核心话题,以七位当代舞蹈及剧场艺术家为典型,考察了当代舞蹈在中国的基本情况。首先,作者在梳理中外现当代舞蹈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当代舞蹈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中国当代舞蹈及剧场创作的情况。其次,本书介绍了七位当代舞者的艺术实践,他们是古佳妮、潘晓楠、连国栋、郑鹤松、李凝、戴陈连以及小珂,通过他们所关注的艺术问题、方法及其作品与现实的关系,强调这些艺术家的本土实践如何示范了阿伦特意义上的 积极生活 和 行动 ,强调其在新时代之于我们的公共生活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本书由李莘的论文结集而成,内容从民族、社会、舞蹈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对于音乐舞蹈传承进行了整合性研究。全书包括六篇论文:《中国当代舞剧音乐评述》总结了当代中国舞剧音乐创作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对中国舞剧音乐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民间舞蹈音乐创作的舞台化范式》以民间实例探讨舞蹈音乐创作理论的一般规律和应用实践。《舞蹈音乐创作访谈个案》以个案形式展现了创作者对于舞蹈音乐创作的思考。《民族音乐学实践中的异质文化表达困境》探讨了如何使民族的音乐表达 走出去 ,世界的音乐表达 走进来 。《城市化进程中纳西族传统文化的适应与变异》分析了以音乐舞蹈为代表的纳西族传统文化如何在时代环境中变动和传承。《问题的核心在于 人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问题的思考》讨论了政府、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非遗保
.
《1949 1966年中国舞蹈批评话语研究》旨在以丰富、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对舞蹈批评话语做深入剖析,通过对大量批评文本的爬梳与细读,尽可能客观地还原该时期舞蹈批评的整体话语风貌,包括其模式化样态、语体特征及政治美学阐释等,期望对这一时期的舞蹈批评话语做整体认知和全面总结。本书共分为五个章节。
闽南关帝信俗仪式舞蹈表演是中华儒家雅乐(舞)与闽南民俗艺阵文化和谐统一的区域性典范,蕴含着深刻的思想、道德、伦理、信仰价值,涵盖了历史学、民俗学、艺术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本书立足大量的田野调研,试图从多学科视野挖掘、整理闽南关帝信俗仪式中珍贵的舞蹈文化遗产,并从学理出发系统阐释其蕴含的传统艺术基因,揭示其文化本质、艺术内涵及其传承发展规律,探讨当代社会中传统文化在现代程中的冲突、碰撞与整合及其融合发展转型等问题。全书从富含表演艺术形态的民间信俗仪礼中,探寻潜在的文化内核系统,对于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闽南关帝信俗文化保护与两岸文化融合,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和现实意义。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是由故宫博物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域上和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自2021年8月首演以来,已在全国演出百余场,其经典片段登上CCTV-3《国家宝藏 展演季》、B站跨年晚会 最美的夜 、央视春晚等,相关话题在《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广泛传播,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引发2021年度文艺圈的热门话题。 本书从该剧的创作心路、深入生活、专家评论、媒体视角、走进观众等多重视角,梳理该剧创演以来的诸多宝贵一手资料以飨读者。
《民间舞蹈文化变迁研究》系 中国舞蹈学课理论体系丛书 之一种。本书从文化变迁理论的视角出发,考察了汉族安徽花鼓灯、梁河阿昌族 蹬窝罗 、察布查尔锡伯族贝伦舞和德宏景颇族舞蹈(包括目瑙纵歌、刀舞等)四类民间舞蹈的舞蹈文化内容,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社会变迁下的特质型、民族节日文化创造型、民族迁徙文化记忆型和民族多维文化交融型四种具有典型性的舞蹈文化变迁形式。在作者看来,这种 对民间舞蹈文化的理论研究提供以文化变迁为方法论的新研究视野,有助于对(当下)纷繁复杂的舞蹈现象进行合理的学术化解释 。
由雅基·格林·哈斯著的《舞蹈解剖学》内容全面、令人印象深刻而又引人人胜!学习本书,读者可以知道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更出色、优雅的舞者。《舞蹈解剖学》以超过200张彩色插图,直观而创新地描述了肌肉伸展与美感动作问的联系。 《舞蹈解剖学》包含了82个极具影响力的舞蹈、锻炼动作。每个动作的设计都是为了打造完美舞姿、改善体位、恰当呼吸,同时预防常见的运动损伤。迷人的动作细节附有彩色插图。这些彩色插图捕捉了舞者的动作,并强调了每一个动作中肌肉的正确应用。 《舞蹈解剖学》还告诉舞者如何通过调整动作来给特定的部位增加灵活性,减少肌肉紧张度;如何根据自己的舞蹈风格、专业知识水平、个人需求及目标来设计个性化的训练项目。 如果你在寻求方法使表演尽可能完美,给舞蹈增加新的动作,优选限度地减少肌肉疲劳、紧张和损伤
由雅基·格林·哈斯著的《舞蹈解剖学》内容全面、令人印象深刻而又引人人胜!学习本书,读者可以知道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更出色、优雅的舞者。《舞蹈解剖学》以超过200张彩色插图,直观而创新地描述了肌肉伸展与美感动作问的联系。 《舞蹈解剖学》包含了82个极具影响力的舞蹈、锻炼动作。每个动作的设计都是为了打造完美舞姿、改善体位、恰当呼吸,同时预防常见的运动损伤。迷人的动作细节附有彩色插图。这些彩色插图捕捉了舞者的动作,并强调了每一个动作中肌肉的正确应用。 《舞蹈解剖学》还告诉舞者如何通过调整动作来给特定的部位增加灵活性,减少肌肉紧张度;如何根据自己的舞蹈风格、专业知识水平、个人需求及目标来设计个性化的训练项目。 如果你在寻求方法使表演尽可能完美,给舞蹈增加新的动作,优选限度地减少肌肉疲劳、紧张和损伤
本书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创办的学术集刊《舞蹈学》的第二辑,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撰文,较为全面的展现了当下舞蹈研究的热点话题,是一本紧跟时代的舞蹈学术集刊。本书分为 学科观察 访谈 新媒体舞蹈 舞评 档案 五个部分,希望本辑的所有文章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舞蹈本身的时代气息,更感受到学者们开放的视野和强大的问题意识及研究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