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口方法是由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田口玄一博士从工程、技术、经济的视角对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的创新研究。该理论以最迅速、最经济的实验方法,使产品设计或制程改善在不增加成本(甚至降低成本)的情况下,突破设计瓶颈或改善生产制造流程,应用于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中,发挥立即的效的成果。田口方法是日本产业品质快速提升的秘密武器,是全球追求卓越的企业实施60核心。 本书主要采用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系统化方式,倚借作者30多年来研究“实验计划、直交表”的丰富实务体验,从管理的视角阐述了田口方法知识体系的精髓,讲解此套品质工程技术,让初学者和有经验人士皆能建立完整的理念体系,轻而易举地应用于实务工作中。
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是近2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本书系统介绍了智能控制和智能系统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实现方法、应用设计实例、研究进展和主要学术观点。主要内容包括:专家系统与专家控制、模糊集合与模糊逻辑控制、遗传算法与进化计算、各种神经网格模型、基于神经网络的学习控制等,并简要介绍了多智能体系统、人工免疫和人工情感等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本书论述严谨、内容详实、深入浅出,所引用文献均清楚标明,便于读者进一步查阅和了解。 本书可作为信息、自动化和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以流程图和工作标准的形式介绍了企业质量管理部门的各项工作流程,包括质量目标与计划管理、产品设计质量管理、进料检验与外协质量管理、生产设备质量管理、制程检验管理、质量控制管理、产品检验管理、质量信息与质量改进管理、质量体系管理、质量成本管理、售后服务质量管理、检测仪器设备管理、外部检验管理等13大事项的81个流程,流程步骤清晰,执行主体明确,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任务一目了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本书适合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质量管理流程设计者、培训和管理咨询人员、高等院校管理专业师生阅读、使用。
本书是关于研究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增值与财务收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化、降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影响、完整性与成熟度评价、中国的IS09000认证企业、完整性与成熟度评价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由朱少军主编的《委外加工控制解决方案》是工厂问题解决方案系列丛书之一,内容包括委外分析、外包商选择方案、外协质量控制方案、外协过程控制方案等,从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道出解决方案,并辅以大量简易示图和生动案例,可读性和适用性较强。
本书是ISO 9000标准统计技术应用指导丛书的第三分册。统计过程控制体系是企业质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统计过程控制的有效实施,企业才能长期、稳定地生产优质产品。本书从过程的基本概念入手,详细讲解了过程控制的策划与实施(包括生产制造企业和服务业),并对用于过程分析和过程控制常用的统计方法:直方图、正态概率纸、常规控制图、验收控制图、累积和控制图、通用控制图和预控图作了详细的介绍。书中对各种统计方法除基本原理的介绍之外着重以实例讲述应用程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因此本书对企业质量体系建设和运行以及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过程控制的策划和实施起积极的指导作用,也可以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咨询审核人员的参考书及深化教育的培训教材。
《质量管理体系》是《药品GMP指南》之一,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编写,紧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的要求,结合GMP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企业具体实践、参考主要国际指南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阐述,描述一个全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模型。包括六部分内容:前言、质量管理体系概述、产品质量实现的要素、质量保证要素、质量风险管理、质量管理系统文件。可供药品生产企业及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药品监管等单位的管理、技术、生产和检查人员参考使用。
在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2015版9001标准中,已经明确提出,组织在建立体系时要采用过程方法,但很多企业对具体如何应用颇感困惑。《过程方法》作者敖景对如何打造的过程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其应用已在很多企业取得成功,此次将过程方法的精髓和盘托出,希望对多企业完善和提升管理体系、进行9001转版升级提供帮助!
《高等学校教材:抽样检验技术》介绍了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计数标准型、挑选型、序贯型、调整型和周期型抽样方案,以及计量型抽样方案的设计标准,同时还介绍了散装物料的抽样检验和质量监督抽样检验的相关知识。《高等学校教材:抽样检验技术》可作为高等院校质量技术监督和产品质量工程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业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人员的培训教材或参考用书。
为了普及六西格玛基本知识,使更多企业或组织的管理者快速掌握六西格玛管理的核心理念和实施方法,韩国标准协会和中国质量协会合作编写本书。本书以问答方式编排,深入浅出地回答了针对过程改进类六西格玛项目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按照过程改进类六西格玛项目管理的实施阶段顺序,即按DMAIc的每一个阶段来解释相关的概念,并介绍相应的实用方法。本书适用于企业管理人员、从事六西格玛工作的专业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管理或经济类院校的师生参考。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来对质量创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系统地论述了质量创新的理论体系,介绍了先进的质量创新工具与方法,提出了基于QFD的质量创新模型,展示了作者的研究团队与企业合作的质量创新实践,采用众多案例诠释质量创新原理和方法的精妙之处。本书体系完整、内容详尽、观点新颖、案例丰富,既可作为从事质量创新研究和教学的学者们的研究参考书,也可作为各行各业有志于从事创新实践的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的应用指南。
本书分两部分,共十六章。 部分为全球电子电气设备及其他产品HSF法律法规。该部分内容包括章至第六章:章和第二章主要对RollS和WEEE指令进行了介绍,让读者对欧盟的这两个法规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第三章着重介绍欧盟REACH法规的主要内容以及电子电气行业应对REACH法规的措施;第四章向读者介绍了欧盟其他绿色环保指令;第五章详细介绍了中国RollS和WEEE法规;第六章概括介绍了美国、日本、韩国电子电气设备环保法规。 第二部分为IECQ QC080000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建立-9实施。该部分内容包括第七章至第十六章:第七章主要介绍了IECQ QC080000标准产生的背景、特点及其体系认证条件和流程;第八章主要介绍了HSF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的方法和途径,并对法规中所限制的部分有害物质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第九章介绍了有害物质的识别和风险评价;第十、十一
企业没有执行力?根源在于失控!企业不能按期交货?原因在于失控!企业质量问题不断,这是品质管理的失控!企业员工流失率太高,这是人心的失控!制度形同虚设,只能奖,不能罚,这是奖罚的失控!新人进不去,老人不提升,这是对老部下的失控!大权独揽,老板会成为“救火队员”,充分授权又面临失控!管理人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是激励机制的失控!仓库的物料、成品越堆越多,产量越高,效益越低,这是走向死亡的成本失控!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中小工厂现在真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了!越来越多的中小工厂需要面对更严峻的生存压力;原材料大幅上涨、用工短缺、成本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中小工厂到了盈亏系于一线之间的境地。为了挽救企业,许多老板们都痛下决心,采取一系列大刀阔斧的管理变革举措:引入职业经理、推行ISO、导入ERP
质量管理工作为何难做?质量工程师、检验经理、质量总监应如何开展工作?质量问题预防如何落地?精益生产、零缺陷管理如何有效开展?如何用零缺陷过程方法快速解决问题?质量管理如何有效实施?管理者如何快速成长?这些问题都能从《质量总监成长记》中找到答案! 《质量总监成长记》分三篇,讲述了主人公唐风从质量工程师升任质量总监,并在多家企业中快速解决质量问题的故事。修炼篇介绍了PDCA、二八原则、检验的本质、新厂长自我修炼和团队建设、精益生产、纠正预防等内容。突破篇和精进篇介绍了公司“质量问题多”和“质量改进难”的原因,讲述了一位空降质量总监如何在不同企业中运用零缺陷方法快速打开局面,扭转管理层质量意识,并取得丰硕成果的过程。 《质量总监成长记》中的故事均取材于实践,可为广大质量管理者提供有
“中国零缺陷之父”杨钢博士分享30余年经营战略、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教你如何打造质量竞争力模式,成为“有用和可信赖的组织”! 作者历经8年悉心修订,新增企业应用典型案例,更新“师生问答”模块,提炼“ZD法则”,让你:在正确的工作流程中帮助客户、供应商、员工成功;改变“救火式”管理,通过系统“预防”去致富;消减PONC,把浪费转化为利润等! 创建品质文化、提升“质量链”运营效率、改进供应商质量管理、提高员工业务度……更多“一次做对”工作法尽在本书中!
本书按近期新版9001-2015标准(2015年9月23日正式发布),编制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一套系统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类似老版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相关作业文件、对应记录表格。对企业有很强的实际指导作用,稍有质量管理经验的人,了解企业基本运作便能使用,且与9001-2015标准一样应用于各行各业、不同规模的企业。 本书与标准格式保持一致,便于读者理解应用,共十章: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环境;5 领导作用;6 策划;7 支持;8 运行;9 绩效评价;10 持续改进。 每章编写格式,按新版“过程方法”要求,结合TS16949运用“顾客导向过程(COP)、支持过程(SP)、管理过程(MP)”的经验,利用“乌龟图”直观表现,包括“输入、输出、何资源、由谁做、如何做、绩效指标”这是一全新的表达方式。 对标准重点、文件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