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卓越·会计学系列:金融企业会计习题指南》是《金融企业会计》配套习题及解答。它紧紧围绕现行会计准则,实时追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发展动态,并充分考虑税收、法律等相关政策的新变化,结合金融企业会计的特点,对金融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加以阐述。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部分为金融企业会计习题,第二部分为金融企业会计习题解答。涵盖名词解释、简答题、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练习题等多种题型,并附有详尽的解答,便于读者自主式学习。 《复旦卓越·会计学系列:金融企业会计习题指南》内容新颖,结构合理,适用性强,既可单独阅读,也可与金融企业会计教材配套。不但可以作为高等院校会计学、金融学有关专业教学用书,而且可以作为金融企业财会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金融中介人、金融监管部门等学习金融企业财务会计
《金融企业新会计准则应用与讲解》是我社“新企业会计准则丛书”之一,该书根据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全部内容,针对金融企业将面临的矛盾和困难,结合会计工作实际,不仅对金融企业,还对非金融企业所运用和处理的金融业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和解释。 《金融企业新会计准则应用与讲解》一书,主要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进行了归纳和例解,并与原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便于金融企业工作人员对新会计准则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提高其业务素质、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为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提供具体指导。 该书不仅是金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财会人员和客户经理学习、了解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书籍,还可以作为各高等院校相关专业人员学习新会计准则的参考用书。
钱红华、张慧珏编*的《金融会计(附练习册第3版高等院校会计与财务管理系列教材)》特色鲜明:强调在专业知识内容编排体系上有所创新,引用新教学和科研成果。增加案例分析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参与讨论和撰写讨论分析报告。以会计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切入点,以岗位调查和素质、知识、能力的分析为依托,建立与会计岗位相互对应的实务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块,弥补传统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辅配套齐全,教材采用全新立体化模式,教学配套实用、精美。“一主二辅”(一套主教材、一本配套练习册、一套教学课件)的创新设计将学习途径全方位覆盖,不仅方便教师教学,*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本书自2000年初版以及2004年再版以来,被不少高等财经院校选为教学用书,也是许多证券公司会计人员的培训教材。承蒙读者的厚爱,发行量累计数万册。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第33号令》,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财政部财会[2006]3号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财政部财会[2006]18号文件》,《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为了答谢广大读者的厚爱,作者参照以上修订后的会计准则,对本书进行了多处修改;并根据读者建议,删除了原书中证券公司会计基础部分,增加了证券公司首次发行股票、借壳上市、信息披露和破产清算等内容。
本书主要研究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问题,涉及资本市场在现代实证会计研究中应用的诸多重大课题。有效市场假设、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行为金融理论既是解释资本市场运行的理论基础,也是开展价值相关性研究的立论基础,本书对其进行了详尽分析。在此基础上,本书重点探讨了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表述形式,使得会计信息如何作用以及多大程度上作用股票价格运行的问题更容易被理解。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问题密切相关的会计业绩计量指标选择、证券估值模型选择、信息披露及监管等问题也是资本市场中的会计研究要重点解决的课题,本书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王颖驰、吴宝宏主编的《金融企业会计(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系列教材)》根据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动向,依照有关的会计准则和中国人民银行及银监会的有关规定编写,凸显了金融企业资金运动的特点,并充分考虑了我国目前会计国际化发展的情况,针对不同的金融行业分别进行了组织和划分。《金融企业会计/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系列教材》按照我国金融体系的构成(银行体系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设置章节,包括商业银行会计核算,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租赁公司业务的会计核算,基本涵盖了金融领域各行业的会计核算,充分体现了系统性和全面性。 《金融企业会计/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系列教材》适用于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和金融专业本、专科教学用书,同时也可用于金融行业有关人士培训和自学用书。
本教材根据《会计法》、《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各金融企业的业务核算规定,以商业银行会计为主体,兼顾金融性公司会计,介绍了基本核算方法、存款与*发行业务、支付结算业务的核算、资金清算的核算、金融机构往来的核算、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外汇业务的核算、证券业务的核算、保险业务的核算、信托业务的核算、投资业务的核算、租赁业务的核算等。本教材既可供高职高专金融类专业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作为金融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财政部文件财会【2003】32号财政部关于印发《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证券公司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通知 国务院有关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了规范证券公司的会计核算,提高证券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我部制定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证券公司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以下简称“本制度”)。现予印发,于2004年1月1日起在证券公司施行。 自2004年1月1日起执行本制度的证券公司,其执行本制度导致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应当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 的通知》(财会[2003]17)号规定办理。已于2003年按财会[2003]17号文件调帐的证券公司,应自2004年1月1
体现了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的特点,全面详细介绍了商业银行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重点阐述了存款、贷款、支付结算、外汇业务、中间业务等对外业务的核算流程。系统解读了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往来及同业往来的系统构架、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简要介绍了商业银行投资、固定资产、所有者权益、损益等财务核算内容和商业银行财务报告的编制。
《金融工具会计》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及相 关法规等为依据,借鉴许多同类教材的宝贵经验,结 合作者许新霞、刘颖斐、李文耀在金融企业会计教学 和金融企业审计实务中的经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 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的理论和实务。结构清晰,内容紧 凑,可操作性强。全书共有11章。章和第二章是 全书的总览,介绍了金融工具会计的理论基础。第三 章至第六章是基础金融工具的会计核算,第七章至第 九章介绍了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核算。第十章、 第十一章分别介绍了金融资产的减值和金融工具的列 报。 本书既适用于高等院校会计学与金融学高年级本 科生和研究生,又适用于会计实务人员,同时也可作 为注册会计师考试、中高级会计师职称考试的参考书 。
本书根据2017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 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 套期会计》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 金融工具列报》,参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结合作者数年来讲授金融工具准则的经验,对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会计、金融工具列报进行了详细阐释,尤其是通过大量举例对准则的变化和重点难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如金融工具的分类变化、金融资产减值会计的预期损失法、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和计量、套期关系评估和套期会计处理、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划分等。本书适用于会计、金融、财务、审计领域的实务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可以作为会计专业硕士(MPAcc) 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 课程 金融工具会计专题 的参考教材和注册会计师(CPA)考试的参考用书。
为方便广大读者根据有关会计法律、法规和新会计准则规定进行新金融企业会计的学习和运用,我们以金融企业为对象,特编撰了本书。本书以金融企业为对象,首先,在阐述金融企业经营特点的基础上,介绍金融企业的会计特点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其次,根据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对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金融企业的会计处理进行较为系统的讲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企业不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融企业会计是以会计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金融企业的业务特点,核算和监督金融企业各项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的一门专业会计学。本书着重介绍如何运用会计方法来反映金融企业的会计实务。 本书充分体现了《企业会计准则》和《金融企业财务规则》的新要求,内容全面系统,文字简洁,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有利于读者了解金融企业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和各项业务处理方法。本书结合金融企业的业务特点,描述主要业务的会计实务的主要脉络,同时配备了与商业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基金等实际业务相关的例题,在各章后还附有练习题,方便读者及时巩固与复习,深入思考。本书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既可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企业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其会计核算方式的选择和核算质量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力,也是*出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主要适用主体。《商业银行会计》就是结合新制度和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编写,以供财经院校专业教学和银行在职人员学习使用。 本书主要介绍商业银行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和各项主要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基本核算方法侧重于银行的账务组织的总体构成和运行方式;各项业务的核算包含了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和负债业务以及中间业务,包括存款、贷款、社会支付结算、外汇、联行、金融企业往来;还有银行的对外投资和损益核算、财务报告以及财务分析等有关内容。本书主要参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并,钭很多业务处理程序具体化,力求深入浅出,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实际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然而,与消费品制造业相比,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产业结构低度化、专业化协作程度低、技术落后及制度环境不配套等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振兴和发展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视角系统地研究了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成因及对策,为振兴和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理论参考。全文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 一、确立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基础 首先,对装备制造业的概念和产品范围做出严格界定,并按国际产业划分标准进行对应转化,以便为以后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提供统一的标准;其次,考察了装
《金融会计》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师生读者欢迎,连续印刷多次,荣获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专著一等奖”。 为了满足新形势下金融会计的教学需要,我们依据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一系列企业会计准则,在广泛借鉴一些权威性的金融会计学教材编写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近年来金融会计学研究的近期新成果,对原《金融会计——银行会计》进行了全面修订。
《金融会计》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师生读者欢迎,连续印刷多次,荣获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专著一等奖”。 为了满足新形势下金融会计的教学需要,我们依据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一系列企业会计准则,在广泛借鉴一些权威性的金融会计学教材编写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近年来金融会计学研究的*成果,对原《金融会计——银行会计》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书以新修订的法律法规以及*的税收政策为依据,针对我们在税务中介服务执业过程中发现和遇到的纳税疑难问题进行了分析整理和编纂,给出了正确答案。旨在于为纳税人提供一些纳税事项的有益帮助。 本书共分11章,分别搜集整理了纳税人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以及契税等税种遇到的纳税疑难问题。对涉及的具体税收政策问题除了依据税收法规进行具体解答,大部分疑难问题都附加了具体的案例,基本涵盖了纳税人在日常纳税实务中的主要疑难问题。
《商业银行会计学习题集》是以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商业银行的实际业务为依据,以教材《商业银行会计学》(韩俊梅、岳龙主编,经济科学出版2011年版)为基础,精心设计编写的一本配套习题集。 该习题集与《商业银行会计学》一书的体系一致,对2007年版的习题集进行了全面修订,使它既注重理论,又联系实际,还体现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在题型设计及题量分布上,充分考虑了学生对各个知识点应掌握的广度与深度,通过完成各章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巩固学习成果,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改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企业算税、报税和缴税高效工作手册》以新税法和会计准则为依据 ,全书分为15章,主要针对企业实际工作必需的税务登记、增值税一 般纳税 人申请认定和领购发票,各税种的计算、会计核算、纳税申报、涉税答疑和税收筹划,整合出10多个工作项目作为实战与操作内容,旨在教读者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做到高效率算税、报税和缴税。书中主要涉及如何利用财务软件及Excel软件来高效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模板。本书适合财务管理人员、会计、相关专业院校师生以及有意愿从事会计工作人员使用。
何亚玲主编的《金融会计学》在广泛借鉴近年权威性金融企业会计学教材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金融企业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会计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此外,随着基金、期货和租赁等业务的快速发展,本书还较详细地介绍了基金管理公司、期货经纪公司等金融企业会计业务的核算。 《金融会计学》特点:结构合理,内容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适合财经类专业学生用作教材,也可作为金融企业从业人员学习金融会计学知识的参考用书。 本书注重技能训练,在每章后提供配套的实务训练,使读者能及时巩固理论知识并测试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书习题答案请登录经济管理出版社网站。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作者紧紧围绕新制度,在充分借鉴一些优秀金融企业会计编写经验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金融企业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全书共13章。本书省略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企业共有业务的核算内容。本书的突出特点是:结构合理、内容新颖、重点突出、语言精练、通俗易懂。 本书既可作为财经类各专业学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金融界人士学习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