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修订版的国际金融本科教材。为了方便读者对国际金融的理解,本教材以《汇率和国际收支》作为主标题,用 现代国际金融 作为副标题,以便突出学科的核心内容。教材的主要内容分为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国际货币史与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和开放宏观经济学五个部分,涉及10个相关模型。相比初版而言,国际金融的理论和实践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所以这本教材除了对一些内容作了必要的补充、更正和调整,也增补了相关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尽管前沿理论不是本科教学的重点,但是对于以后有志于从事国际金融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同学来说,了解前沿进展,激发学习和思考,依然是必不可少的介绍。
本书全面介绍了金融基础设施如何管理、如何规范等细节内容,并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和调研结果来讨论各类金融基础设施应该实施何种治理方式,以及如何受到各国政治经济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是国际上难得的详细解读金融基础设施机构治理的书籍。
2012-2016年作者任中国人民银行驻欧洲代表处首席代表,常驻伦敦。这一段时间是英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的四年,更是中英双边关系由冷转热,甚至开启金融合作 黄金十年 的转折时期,作者亲身参与了中英两国双边金融合作的进程,见证了人民币的国际化以及中国金融业开展国际合作的诸多努力与成绩。本书记录了作者这一时期在伦敦的工作和生活感悟,让读者对英国乃至部分欧洲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金融等状况以及 一带一路 倡议下我国在金融领域方面的国际合作有直观而深入的了解。
本教材包括四个模块共计9章:第1、2章讲述国际收支、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宏观资金运行以及外储资产管理;第3、4章分析汇率变动、汇率制度选择以及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革;第5、6、7章介绍外汇交易的主要工具、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及其特征、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第8、9章探讨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以及国际金融治理体系的改革。教材涵盖了国际金融的理论与实务,将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融于中国实践之中,用中国的实际情况诠释国际金融知识,力图为读者提供一本具有中国视角和中国特色的国际金融教材。
本书的论述以西欧、北美与东亚若干重要国家的金融发展状况为主,兼及其他有关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史实,按照世界金融发展历史的脉络将人类金融发展史分为四大阶段进行论述,*阶段农业革命时期的金融发展,这是金融发展的先驱,阐述了金融在农业文明中诞生;第二阶段商业革命时期的金融发展,阐述了商业革命时期金融业的崛起;第三阶段工业化过程中的金融发展,阐述了工业革命中金融业的大迈进;第四阶段当代金融业的发展,阐述了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科技进步与金融发展、金融危机与全球金融协调等。本书试图把金融的历史变迁、发展与当今国际经济、国际金融的现状联系在一起,是一部全球货币、全球金融机构和全球金融体系的史书。
本书以丰富的档案材料为基础,阐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工业生产的增长和集中、垄断的发展、银行与工业的融合以及经济危机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等问题,全面论述了俄国金融资本起源时期的历史,分析了外国投资在俄国生产和资本集中过程中的作用,探究了俄国与西欧金融资本起源的异同,揭示了俄国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规律和特征。本书深入剖析了俄国金融资本究竟产生于何时、以何种形式存在以及为何扎根于俄国,并从历史的层面和视角探析了金融资本的逻辑,有助于读者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货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它对我们的重要性也许超过我们自己的认知。1971年,当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世界经历了一次货币大洗牌,从此进入了美国称霸全球的时代。时光荏苒,世事变幻,近半个世纪后,出生于苏黎世、极具个性和独到眼光的欧洲金融家米卫凌认为,2020年前后,我们会再次经历“货币大洗牌”,从而开启全新的世界金融秩序。 本书由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出版社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出版后,仅在荷兰销量就超过10万册,随即成为一本国际上极受关注的金融著作,被翻译为英文、德文、波兰文、日文、阿拉伯文、土耳其文等十多种语言,在全球各地出版,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赞誉。
《国际金融》内容体系三大特点 一条主线 以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总量概括——国际收支作为国际金融学分析框架的分析主线:从国际收支——一国对外贸易与投资的流量记录——一国资源外部配置的初始状态,经由汇率与相关因素的变化,达于新的国际收支均衡状态——一国资源外部配置的终点状态的全过程。显然,这是一个为国际金融界广泛接受的国际金融学的宏观视角,由此可以使国际金融学摆脱从属于国际经济学的传统,进而突出国际金融相对独立的学科特点。 六大模块 根据国际贸易与投资的不同活动形态,将国际金融分为六大模块:经济全球化;国际收支;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储备资产;外汇市场与汇率;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国际协调。 教材不是专注于复杂深奥的现代国际金融理论模型的数学推导,
《国际金融》是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的主要专业课。本书更注重实用性,在保证国际金融基本理论体系完整的前提下,侧重于实务操作。本书主要包括国内外重大金融事件的分析、外汇交易操作、外汇风险的防范、国际贸易融资等,所有的案例都来自金融行业的实际业务,以及教师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同时,本书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在理论描述上力求通俗易懂,使学生能抓住重点,方便学习。本书的每章前都有导入案例,在每章后的习题中精心设计了相关的实训题,有助于方便教师的教学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书既可供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作教材,又可供其他国际贸易类专业学生或成人院校相关专业用作教材,亦可作为本科院校的参考书使用。
《国际金融教程》从国际金融基础篇、国际金融实务篇和国际金融宏观管理篇三大部分展开,既重视传统理论,又包括许多国际金融研究的*进展和国际金融实务的*变化,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债务危机及金融危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国内其他教材相比,本书不仅仅着重强调理论模型和假设,也不仅仅局限于介绍国际金融实务的操作技巧,而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尽量将深奥的理论模型简单化、通俗化,另一方面总结了国际金融实务技术,强调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的相互指导、相互促进作用。本书层次清晰,逻辑通顺,通俗易懂,小结性的段落多,便于学生的学习和复习,既利于专业学生巩固已有知识,又利于非专业学生了解相关专业背景,为在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中普及国际金融学相关知识扫清障碍。
本书对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机理做了深入剖析,阐述了不同金融结构影响技术创新的绩效及不同特征技术创新的金融服务需求;通过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绩效的国际比较,在多国视角下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分析我国技术创新投人与产出、金融发展与金融结构特征及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实证检验了中国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联性。本书还针对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探讨了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绩效的政策建议。
《原则》 瑞 达利欧是全世界顶jian投资家、企业家之一,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桥水创立至今为客户赚取的收益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家对冲基金。达利欧认为桥水的成功源自他所奉行的一套原则,而这些原则也是他一生中学到的*重要的东西。 达利欧认为,我们可以像看待机器一样看待生活、管理、经商和投资,并将其系统化为一系列原则。这本书阐述了他的原则的两大基石 极度求真、极度透明,并介绍了以此为基础的创意择优,以及基于可信度评价的决策机制。书中500多条原则将帮助我们保持开放心态,看清现实,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从容面对做决策、打造强大团队等问题,更进一步深入认识自我,实现不断成长。 达利欧相信,自己的成功并非因为个人的特质,而是因为他从失败中学会了做人、做事的原则,而大多数人和公司都可以运用他的这些原
本书由中国期货业协会组织编写,是《期货投资者教育系列丛书》的一本,丛书是为期货投资者编写的一套普及性读物,以广大普通投资者为服务对象,兼顾了专业机构的需求,采取简单明了的问答体例,在语言上力争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本书主要介绍了钢材期货的相关知识,包括钢材产业发展情况、钢材期货合约、钢材期货推出的背景,解读了钢材期货合约的交易规则、投基策略、影响钢材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套保策略、交割须知,以及企业参与钢材期货的好处和方法、如何防范钢材期货市场交易风险等。
本教科书以概括性的引论开篇,随后展开三个部分:外汇市场;汇率风险、敞口和风险管理;长期靠前融资和直接投资。每个部分从一个短小的案例开始,各章以写给财务总监(CFO)的概要结束,概要考察了一个假想的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