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2014年出版的《立此存照:高尚挪用资金案侧记》的增补版,以时间为维度,记述了发生在安徽省淮北市的一起挪用资金案,本案可以说是征表我国司法体制弊病的一个难得的标本。为案件获得公正处理,本案当事人高尚历经一审判决无罪、二审改判有罪,然后是从中级法院到高级法院,再到最高法院的艰难申诉。在最高法院驳回申诉以后,高尚又向最高检察院提出申诉。本书以司法文书为中心线索,勾勒了高尚挪用资金案诉讼和申诉过程,以及本案公诉人孟宪君在退休以后,向最高检察院检举自己办错案而进入媒体视野的戏剧性变化。本书以翔实的司法资料和生动的媒体报道为材料,还原了高尚挪用资金案的法律面目和公众形象,并引述专家意见书等材料对高尚挪用资金案从法理上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本书最后部分收录了作者的《无冤 司法的最高境界》一
本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共十五章。部分,研究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理论;第二部分,研究商业贿赂犯罪的社会现象;第三部分,研究境外防治商业贿赂犯罪的情况;第四部分,研究我国防治商业贿赂犯罪的情况。本书由我与王铭芹同志任主编,本人负责拟定大纲。具体分工如下:唐彦涛撰写第二、三章,潘彩虹撰写第四、五、六、七章,张娟撰写第十一、十二、十四、十五章,王铭芹撰写第十三章,其余章节由我撰写。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我们多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研,调研实战中防治商业贿赂犯罪的经验教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之策;多次召开研讨会,研究讨论撰写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集思广益,寻求破解之道。
本书分八个篇章。篇是有关权力、腐败等的基本概念;第二篇是历史沿革,以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发展的史实说明反腐败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政策;第三篇是介绍当前腐败的种种表现、特点及其危害;第四篇是腐败预防的环节、重点和措施;第五篇从机制上来说明,对权力的监督是防止腐败犯罪的关键和根本;第六篇是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坚定反腐败的信心;第七篇是古今中外反腐败的借鉴和启发;第八篇是来自正反两方面的一些能够引起人们深层次思考的提示,其中有近年来受到严厉惩处的昔日贪官们在法庭上、在监狱里发出的忏悔,还有八个高官职务犯罪案件的案例介绍,给人们以振聋发聩的启示。 本书可以成为共产党员、国家工作人员加强廉政建设、预防腐败的警示教材,也可作为一些单位、组织进行廉政教育的参考资料,大专院校也可作为学生
《意见》主要规定了七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明确了商业贿赂犯罪的范围;二是在明确刑法百六十三条、百六寸四条规定的“其他单位”范围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的认定;三是明确了医药贝勾销、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领域中商业贿赂犯罪的刑事责任,特别是对医生“开单提成”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贿赂行为的定性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四是明确了商业贿赂犯罪的犯罪对象及数额的认定;五是明确了商业贿赂犯罪中不正当利益的认定:六是区分了商业贿赂犯罪罪与非罪的界限;七是明确了商业贿赂犯罪共同犯罪的处理依据。 为帮助广大读者深入理解和掌握《意见》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我们邀请长期从事治理商业贿赂犯罪研究的相关专家学者和部分参与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实务界人士编写了本书。本书以知识问答的
《反腐密档》系列丛书旨在选取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些大要案,以案件深入调查为主线,探究腐败原因,查摆贪腐现象,剖析腐败严重后果,亮明坚决查处态度,从而发出强烈警示:要预防职务犯罪、铲除腐败现象,必须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查处一个,“老虎”“苍蝇”一起打,决不养痈遗患!海剑所著的《反腐密档》之《地狱门前(死缓贪官的人生轨迹)》对那些被判处死缓——险些踏上黄泉路的落马官员的经历与忏悔,进行了深度挖掘与解析,以期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有所警醒,筑牢防线。 同时,向全社会昭示了我党反腐败的坚定决心: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
今年2月份,中央中央颁发了《 的通知》,将治理商业贿赂作为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配合中央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我们特邀请相关人士将我国目前与治理商业贿赂相关的各项政策法规汇编成册,为各级党政主管机关工作人员在学习和实践工作中提供参考,公司、企业和个人也可根据这些规定进行自律,提高政策法规认识水平,从而净化商业宏观环境,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 这本汇编包含了与反商业贿赂相关的党的政策、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司法解释,是目前治理商业贿赂方面全面、权威的参考法规汇编。
本书主要由中央司法机关从事相关办案和研究工作的博士、硕士参与编写,对《意见》各条文涉及的背景、本意以及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做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分析,对《意见》没有涉及到的刑事政策和法律适用问题也作了较多研究论证。同时,精选了一批相关典型案例,全面介绍案件事实、诉辩主张、判案理由,一一列出证据情况,以增强案例的可比照性。另外,在《相关链接》部分介绍了媒体的有关*报道,以增强本书的信息容量和可读性。
近年来,我国充分认识到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大了对商业贿赂行为的打击力度。因此,在认识和了解商业贿赂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规避商业贿赂风险,对于处于政府不断加大对商业贿赂的打击力度环境下的中国企业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 本书不仅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等,对商业贿赂的定义、构成要件、类型、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而且《反商业贿赂法及典型案例评析》针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和经销、医药购销、金融类、零售业、旅游业与教育领域等商业贿赂频发领域,搜集了100余例人民法院、工商行政管理局审理/查处的商业贿赂案件,并针对典型案例中涉及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反商业贿赂法及典型案例评析》注重理论与商业贿赂治理现状的紧密结合,希
理想的工作和幸福的生活一样,都是来之不易的,都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不断奋斗才能获得,但是要失去却很容易,我们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不去好好珍惜。有充分的理由使人们相信,广大国家工作人员有强烈的愿望、足够的自觉性和坚强的意志力,会珍惜权力,珍惜自己,主动防范腐败犯罪,以减少为官风险。为了帮助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学习法律,正确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使他们在努力为社会和公众办事的同时,不于因不知法而稀里糊涂地犯罪,笔者专门编写了本书。为了便于阅读,本书采取了问答形式,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同时结合大量具体案例,在全面介绍防治腐败犯罪相关法律知识的同时,着重对犯罪的法律界限、立糍标准、处罚作了详解,并结合实际解难答疑,明确哪些行为合法,哪些行为违法,哪些行为构成犯罪,可供国家工作人员参阅。
《打击跨国腐败犯罪刑事司法协助制度比较研究》讲述在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特别是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背景下,中国政府该如何应对贪官外逃现象呈现出的新特点、新问题,如何应对国际公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制定有效预防与遏制贪官外逃的战略,成为亟需研究的问题。中国目前无刑事司法协助基本法,这使得在某些事项上中国与外国进行刑事司法合作无法律依据,随着跨国腐败案件等跨国犯罪案件日趋严重,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刑事司法协助法势在必行。目前,加拿大、澳大利亚、新两兰、阿联酋等国均有刑事司法协助法,我国可借鉴其经验完善刑事司法协助相关制度。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作为核心主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给全民提供更权威、更实用的法律帮助,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日前隆重推出重要普法读物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法律知识宣讲系列》,该系列由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汉斌担纲总顾问,人民法院常委副院长沈德咏担任总主编。 该套丛书将为读者带来丰厚的法律维权的超值服务: ,作者权威:该系列组建的法律专家团队具有富有丰富的司法经验,主 要包括法官、检察官、专业律师,将为读者提供权威实用的法律维权指导。 第二,涵盖面广: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结构特征,以宪法为统帅,内容紧扣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部门,结合百姓相关的生活维权热点,选取了50多部重要法律,对其法律
商业贿赂严重危害一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的廉政建设以及良好社会风气的培育。商业贿赂的滋生有其深刻的个体原因、经济体制原因和社会层面的诱发因素,对其治理必须确定科学的目标与合理的理念。在全球视野,一些国家与国际组织已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商业贿赂治理活动,其经验与做法值得借鉴。我国在长期的反商业贿赂实践中积累了良好的经验,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商业贿赂治理的体系也亟需进一步完善。
本书比较深入系统与全面地探究了有关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客体、客观方面等诸多问题,富有新意性地阐述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客观方面由双重行为复合构成,主观方面由双重直接故意构成,并且独创了“数罪群”概念。
本书对我国腐败官员外逃情况进行了概述,回顾了国际法中腐败罪的发展,介绍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腐败罪,总结了对腐败罪的制裁、刑事管辖权、引渡、国际私法协助和其他国际合作形式,对追捕外逃腐败犯罪嫌疑人的三个难点——引渡问题、追回资产问题、国外调查取证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为了推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的常态化,进一步丰富警示教育内容,拓宽警示教育的受众面,我们紧扣医疗领域近几年来的犯罪个案,编写了《医疗领域腐败沉思录》一书。 这是一部开展警示教育的丰富的载体资源,目的是进一步激发警示教育的内在活动,提高警示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读者阅读后,在理智上引起更多的警醒和反思,在情感上引起强烈的震撼,从而触及灵魂,自觉地筑起拒腐防变的心理防线。 腐败是贪官的恶行,教训则用来警示后人,因为教训是深刻的,代价是昂贵的。我们切莫总是拍案惊奇,用同样沉重的代价重演历史;要警钟长鸣,教育领导干部克己、内省、慎独、励志、天下为公,赢得一个乾坤朗朗的清明世界。
我国是一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就在我国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商业贿赂也在滋生蔓延,并成为一种市场潜规则,造成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害。商业贿赂在我国泛滥并成为市场潜规则,其原因比较复杂,如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国家对建设市场经济经验不足,加之在经济体制改革攻关阶段,改革阻力增大,一些旧体制、旧观念、老做法等因素不能及时改革,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人们的思想日趋复杂,从而出现市场道的扭曲。而商业贿赂在我国泛滥,更加对人们的是非观和市场行为规则造成困扰。
坚决反对腐败,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有效地遏制和预防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必须解决的历史性课题。 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以实践为重点,系统地总结了贪污贿赂罪的法律特征、认定处理以及贪污贿赂犯罪侦查实务。理论充实,操作性强。对于丰富中国特色的反贪侦查理论、从理论上指导反贪侦查工作深入健康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本书是执纪执法和司法人员提高反贪业务水平的重要参考书,也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认识贪污贿赂犯罪及其危害性的法律知识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