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四章,400余幅图,聚焦在希腊化时代和犍陀罗文明中的希腊元素、贵霜帝国的王朝艺术、佛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在犍陀罗的再造、佛像与菩萨像的兴起等四个方面,着重揭示作为几大文明汇聚地的犍陀罗是如何成为佛教的飞翔圣地,而佛教又是如何经过犍陀罗的再造逐渐东传的历史进程,是广大读者了解贵霜艺术、犍陀罗历史、佛教艺术较好的读本。
商代是中华古文明的早期阶段,中国历史画卷在商代史的永久记忆上前赴后继地拉开。以古为镜,可知兴替。商代文明的发展时空,下启中华文化演进的先河,由宋镇豪担任主编编写的十一卷本《商代史》用断代史著述体例。通过有商一代历史事象与制度名物的研究,寻绎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元素的由来、特征、品格与传承,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 《商代宗教祭祀》考察商代图腾残遗信仰,系统探研上帝及帝廷诸神、自然神、祖先神的三大宗教分野、神灵崇拜的代变、神灵权能和神性、祀所设置、人殉人祭,对甲骨文中的祭仪名类进行全面梳理。《商代宗教祭祀》阐述王室周祭祀谱、有关祭仪和庙制,剖析宗教祭祀活动的性质,深入研究商代宗教信仰层面诸如社会凝聚力、情感寄托、宗教功能等社会学方面的意义。
本书内容基于作者 1906至1909年在中国游历期间实地考察的研究成果。作者访遍普陀山的各个寺庙,并将亲身经历和所探访到的事实材料用细腻真切的笔触叙述出来,向读者展现出普陀山各寺庙迥异的建筑风格与特点。除文字描述外,作者还在其间穿插了共112幅珍贵的普陀山照片,以及105张精确的测绘图。形象直观的视觉形象与生动详细的文字描述共同勾勒出一副清晰完整的普陀山寺庙图景。本书*可贵之处在于作者并未止步于描述,而是从更深的内涵和更高的文化视角出发进一步挖掘寺庙背后的文化精髓。通过阅读书籍、采访当地僧人,作者在文中嵌入了大量宗教、历史背景知识,对普陀山各异建筑的宗教和文化意义进行了*为生动的描述与诠释。 全书分七部分分别介绍了普陀山的概况、岛屿地理位置、宗教历史意义,并择取岛上*为著名的三座主寺:普济寺、法
马来西亚地处 海上丝绸之路 重要关节点马六甲海峡上,也是海外华人重要的聚居区,华人在当地占有比较大的人口比例。从17世纪开始,华人纷纷南下马来半岛谋生,经过200多年的迁徙,形塑成当今所见的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本书对极乐寺与早期槟城华人社会、槟榔屿福建社群的形塑途径、霹雳州华人宗教与帮群结构、近代中国内地对新马地区的认知进行了专门的个案研究,对马来西亚华人历史研究与田野工作以会馆为例做了方法论的阐述,对推动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比较重要的学术意义。
由黄韧所*的《神境中的过客(从曹主信仰象征的变迁看岭南客家文化的形成与传承)》通过对曹主信仰全方位的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笔者发现,以曹主信仰为代表的北江 珠江流域混成型信仰具有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混成型信仰不同的特质。针对这种特质,该书综合使用历史人类学、结构人类学和解释人类学的理论方法,逐一整理剖析,形成了新型学术理解和分析模型,为解决类似的现实问题提供思辨基础及对策方案,也为相关学科进一步推进奠定综合性研究的理论及方法论基础。研究说明,宗教信仰的文化变迁与地方社会的发展密切关联,但不一定具有强烈的族群标识性。
南海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早出现在东汉杨孚的《异物志》中,以后各个朝代都有大量而明确的文字传世,三国时期东吴吴万震的《南州异物志》、康泰的《扶南传》,晋朝裴渊的《广州记》,南北朝沈怀远的《南越志》,唐朝贾耽的《广州通海夷道》,宋朝李眆的《太平御览》,明朝唐胄的《正德琼台志》,清朝郝玉麟的《广东通志》、陈伦迥的《四海总图》、《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1935年公布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图》,1947年将曾母暗沙确定为中国南海所及的极南点,并以“十一断续线”形式划定了中国国境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明确提出“九断线”的范围,郑重表达对南海的权利。 南海神信仰作为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为更多的民众所接纳是非常重要的。本书收入的文章即多角度地展现了南海神信仰的绵长历史和丰富内涵。
伏羲信仰遍及全国,但在黄河流域分布更为集中。伏羲“生成纪”、“长于新乐”、“都陈”、“葬于陈”等历史典籍记载,是黄河流域伏羲信仰的主线,形成以甘肃天水、河南淮阳、河北新乐为中心的小的伏羲祭祀圈,而其他祠庙及信仰均分散以这三个中心点为核心的黄河流域的平坦川区或其支流流经的地方。本书从人类学仪式视角出发,以黄河流域伏羲信仰地为主线,关注伏羲祭祀仪式的基本情况以及伏羲神话传说的流布状况。通过对黄河流域以天水、淮阳、新乐为中心的伏羲集中信仰地进行实地考察与民俗志描述,讨论了伏羲神话母题及包含的文化内涵,从纵深处探讨黄河流域伏羲信仰圈的形成。
本书选择四川凉山的彝族阿都村落作为田野调查对象,以村落、社区为基点,以宗教民族志书写为基础,完整呈现宗教信仰与民众日常生活,探讨彝族宗教仪式所蕴含的社会意义、象征符号等。
张祝平所*《传统民间信仰的现代性境遇》主要通过对较多村庙个案及其信仰活动的田野式体验来勾画我国乡村,特别是江浙沿海一带乡村民间信仰的一般形态。本书的主要任务不在于详细描绘某一信仰场所、信仰活动、信仰组织、信仰群体或其中某一具体要素,而在于从民俗文化发展、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传承等较宏观的理论上,多层次、多视角和动态地考察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互动的发展阶段、类型特征和社会功能。
寺庙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本书,力图在有限的篇幅内为读者剖析寺庙文化,揭开寺庙各种文化现象。书稿责编己通读,内容符合出版规定,建议发稿。
本书属于“中国西南民族志系列”。本书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三个相邻的傣族村寨为田野调查点,在简要介绍其社区背景的基础上,详细描述民间信仰和南传佛教在傣族民众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在它们共同影响下的傣族人生礼仪与公共节日,分析嵌入性和个人信仰对宗教生活的具体形态造成的影响。民间信仰作为傣族的原生宗教,与传统上西双版纳地区以村寨、勐为基础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是相适应的。南传佛教传入后,与民间信仰曾有过冲突,但终,两者形成了混而不同的共处格局,南传佛教在其中占据优势地位。这两种宗教的共处格局长期主导着傣族民众的宗教生活,傣族民众生活中的所有重要事件与公共节日,都与宗教相关。并且,这种宗教格局体现出一种超稳定的特性,在经历了20世纪的一系列政治变迁后依然如此。作为宗教嵌入社会的后果,
《中国民间崇拜(第8卷佛界神祗)/徐家汇藏书楼 文献译丛》编著者禄是遒。 《中国民间崇拜(第8卷佛界神祗)/徐家汇藏书楼 文献译丛》内容提要:中国历朝与各国交流频繁,自 汉朝以来,除本土宗教道教外,各宗教陆续传入中土 ,如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对中国产生重大影 响。同时,中国民间崇拜随着年月增长,不断成长及 演化,于百姓的思想及日常生活中占一重要席位。民 间崇拜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支配百姓的思想、道 德、行为等,亦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心理、信仰观念及 生活习惯等。
江绍原先生是我国现代民俗学的奠基人之一,本书展现了绍原先生的诙谐风格及迷信研究专长,其中文章写得很漂亮,可以作小品文来读,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包括姓名、性爱、传言、医药等方面的迷信研究符合小品文应该具有的品质,不愧为大家的手笔,所以,虽是小书,反映出来的学识却是博大的,这是其他人难企及的。本书也为破除迷信、推崇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书以出土宗教性随葬文书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当代民间尚存的此类文书加以分析和解读,考察文本书写背后的信仰、仪式和生活习俗。
观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观音文化苑的建设全面展示了观音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观音,得到观音的护佑。该书将南海观音文化苑的建设与观音文化融合起来,通过对经典和史料的分析,对观音出身、名称、流传,观音与诗歌、小说、建筑、绘画等做了详细而深刻的考索,同时也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观音文化苑的建设过程。不仅让世人可以了解到观音文化苑的建设始末,更弘扬了观音文化。
汉—唐国家祭祀形态即古典礼学所谓“吉礼”,包括“郊祀”和“宗庙”两大部分,祭祀天神、地祇和人鬼。“郊祀”内容比较复杂,包括上帝、日月、明堂、社稷等祭祀;“宗庙”主要祭祀列祖列宗。汉——唐时代制作了大量乐舞和歌诗,作为国家祭祀仪式中有艺术性的部分,主要保
《闽南与台湾民间神明庙宇源流》作者段凌平着眼于闽台两地民间信仰,在十数年辛苦的田野调查基础上,用极为严谨审慎的态度追古溯今,考证了两地民间神明及庙宇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同时用轻松的口吻将生动的民间传说融入其中,不仅论述了闽台文化信仰的差异,更揭示出两地民间信仰的传承流变且互相交融的事实。《闽南与台湾民间神明庙宇源流》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
《宗教研究指要(修订版)》的出版是我国宗教学建设二十余年来的一个新成就,它体现了我国宗教学界现在所能达到的高水平。鉴于近些年来宗教学教学与研究在国内外越来越受重视,作者启动这部权威教材的修订工作。此次修订主要包括:(1)根据*的研究进展,由版的权威专家认真修订、充实了原有的十二章内容;(2)鉴于国内宗教的*发展情况,请政府主管部门的专家学者重新撰写了“当代中国宗教概况”和“现行宗教政策法规”两章;(3)为弥补一版的内容欠缺,请两位学界新秀撰写了“宗教心理学”和“宗教现象学”两章。
《中国民间崇拜(道界神祗)/徐家汇藏书楼文献 译丛》编著者禄是遒。 中国历朝与各国交流频繁,自汉朝以来,除本土 宗教道教外,各宗教陆续传入中土,如佛教、天主教 、伊斯兰教等,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中国民 间崇拜随着年月增长,不断成长及演化,于百姓的思 想及日常生活中占一重要席位。民间崇拜成为一种社 会文化现象,支配百姓的思想、道德、行为等,亦反 映出中华民族的心理、信仰观念及生活习惯等。
推动民族与宗教和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的研究,向社会提供相关的学术资源和理论支持;推动学术交流,凝聚有志于民族与宗教研究的海内外人士,加强少数民族宗教在宗教学研究领域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