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论述上古汉语的语音系统、音节结构,包括声韵母内部的组合结构、变化和变化的功能以及它与《切韵》系统联系的规律(语音演变规则和发生机制)、乃至在方言与亲属语言音韵中的反映。研究上古音系,是为了了解汉语语音史的源头状况,为了解释上古文字和文献中各种不易理解的语音现象和与语音相关的词汇、语法现象;此外还为了进一 步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中一些现象的来龙去脉。
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是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重要著作。唐孙强增字减注,成 唐玉篇 ;宋真宗年间,陈彭年在孙强本基础上修成《大广益会玉篇》;此后繁衍滋生,形成 玉篇书系 ,在汉语史、辞书史、汉字传播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界一直使用泽存堂本《大广益会玉篇》(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惜其祖本不传,而日藏宋本《大广益会玉篇》可窥其面目。吕浩先生一直致力于《玉篇》研究,以日藏本做底本,楝亭本、宋11行本、《玉篇残卷》为校本,进行了整理和校勘,并制作索引,极方便学界使用。
毛泽东的文章,值得读、需要读。 毛泽东的为文表达,包括措词、断语、修饰、口吻、文风,早已是中国当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文章中的才思、智识和卓见,也早已是弥足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本书作者多年来悉心研究毛泽东的写作之道,倾力探究毛泽东的文章密码和语言魅力,用功甚勤而有心得,且能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向毛泽东学习写文章,学立意,学章法,学变通,学才情,学言之有物又放诸四海,学超拔高迈又实事求是,所学必有裨益。 毛泽东文章之道,诚为为文者所必习。
..........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晋唐时期吐鲁番地区民族交往的语言学考察研究(编号:19YJC740002) 本书聚焦语言接触,利用吐鲁番出土文书并辅以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物,采用历史学、文献学、语言学方法,一方面从语言学角度考察汉语与周边语言的相互借用和影响;另一方面从民族学角度解析语言所折射的民族关系及其特点。总之,在民族交往的历史大背景下考察语言接触,又从语言接触反观历史,宏大叙事与细节考证相结合,相得益彰。
《学说藏语2000句》选用两千句藏文非常实用,每句都有汉译文,注音,可使广大藏语爱好者迅速学会基本的藏语,并可与藏区的农牧民交流,可谓一本藏语的扫盲读本。
本文集收入丁声树先生生前论著三十余篇,分上下两卷。上卷 包括训诂、音韵、语音三部分,如《释否定词 弗 不 》《汉语音韵讲义》《古今字音对照手册》《说 匼 字音》等;下卷包括语法、方言、词典编纂三部分,如《现代汉语的主语和宾语》《河南省遂平方言记略》《方言调查词汇手册》《 现代汉语词典 编写细则的改订部分》等。
本书是专门写给手法治疗师的技术指导用书,全书分为理论基础和手法技术两大部分。理论基础部分包括关节手法技术概述、禁忌症与注意事项、治疗中的体位摆放等内容。手法技术部详细介绍了脊椎及全身主要关节部位的手法治疗理论与实践技术,每一小节按照一个或一组关节部位的功能解剖、常见病损的流行病学、病史和检查以及手法技术几个部分展开,手法部分配有大量清晰的分步图解,清晰直观、一目了然,易学易懂,可操作性强,是一本优质的参考用书。
《汉语听力系列教材》(第二版)是专门为学习汉语的外国学习者编写的一套系列听力技能训练类教材,分初、中、高三级,以适合不同水平学习者的需求,掌握500—5000汉语词汇的学习者均可选择适合的级别使用。 《不错汉语听力(附光盘上共2册第2版汉语听力系列教材)》(作者许培新)是该系列教材的不错课本,共24课,适用于已在华学过两年汉语,掌握5000以上汉语词汇,或学完本系列教材中级部分的外国学生和进修生。
日历除了基础日期之外,还兼顾记事和学习功能,365 天,每天学习一句得到金 句; 从用户推荐以及用户划线较多的课程、电子书中摘录,浓缩了来自薛兆丰、香帅、 万维钢、吴军等 200 位老师的知识精华; 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商业视野、个人能力等不同领域,选取总共约 120 门专 栏课程,包括多个热门专栏及课程。
《古汉语语法四论》是何莫邪先生1981年在哥本哈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同年年底这本论文的修订本在伦敦柯曾出版社出版。 全书结构包括致谢、导言和四个主体章节。导言中的核心观点,总结起来分为两个主题,一个是语言学研究的态度、原则。认为研究任何语言都要有良好的普通语言学兴趣和素养;要有处理第一手材料的能力,研究古汉语时,翻译和深刻的理解之间的差距;尊重语言事实,不能为了维护得出漂亮的规律而剪裁语料,回避例外;最好的语言学论著,都是由例句清晰推导出相应的观点,即:让例句自己说话。另一个是古汉语语法研究的方向。提出要对古汉语基本结构、基本特征作具体而微的研究,在各个基本问题上拿出真正的有建设性贡献的成果,逐条建立古汉语语法规则。 否定、量化、代词和条件句四个专题是形式
《甬言稽诂》是近代鄞县人应钟( 1907 — 1969 )撰写的一部考证宁波方言的著作,稿本,藏于宁波天一阁博物院。该书用文言文写成,用清秀小楷誊录,酷似一部古代线装书。全书 40 万余字,正文共 10 卷,另有附录《变音》和《补遗》。按义分类,共分《释天》《释地》《释亲》《释流品》《释形体》《释疾病》《释动作》等 20 篇。经考证,应钟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传统语文学家,《甬言稽诂》是他耗时 10 年写成的唯一一部著作。 此前除了《汉语方言大词典》大量征引其手稿外(共引 1400 余条),其人其书,学界几无所知。本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对《甬言稽诂》进行校注,包括对断句错误进行复核订正,对稿本文字进行校勘注释,对部分条目进行分析考辨,整理出版一部完善可靠的本子,便于人们阅读和研究;二是对《甬言稽诂》进行
本书为汉语史研究学术论文集,收录该领域研究论文十余篇,包括语音流变分析、文化交流尤其是佛教传入对汉语新词汇的影响,词义演变、语法演变等,以及与相应时期其他语言的比较。作者多为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教师、研究人员、博士研究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汉语国际教育学报(第七辑)》主要聚焦以下问题的研究:汉语国际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研究、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汉语研究、汉外对比与跨语言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孔子学院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研究。旨在反映各国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在汉语国际教育方面的新研究成果,包括汉语国际教育发展战略、汉语教学、汉外对比与跨语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孔子学院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以英语世界中国神话研究为对象,历时性地介绍和探讨了代表性学者的学术成果,通过对不同时期研究特点、研究内容、特色学者及其代表性成果的梳理和探讨,试图揭开英语世界中国神话研究这一错综复杂的学术世界,同时也尝试结合国内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中国神话海外研究情况进行整体的介绍和研究。试图初步探索不同文明下的学者对作为中华文明载体的中国神话进行的深入思索和探究,期望能为国内相关研究理路的拓宽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发。
《匡谬正俗》是《四库全书总目》小学类训诂之属所收的唐代著作独篇,是颜师古《汉书注》外的又一代表作,全书八卷,182条,前四卷论诸经训诂音释,后四卷论诸书字义、字音及俗语相承之异,考证极为精密。古人考辨小学之书,大多失传,除颜师古祖父颜之推《颜氏家训》的《音辞》《书证》两篇外,时间之早当属本书,唐人已绝重之,后世更是训诂家之书。 严旭博士对传世《匡谬正俗》9种主要版本作了详细的校勘,以《雅雨堂丛书》本为底本,罗列异同,判别是非优劣,对相关之序跋亦并蒐罗,附录于后。 《匡谬正俗疏证》对全书182条逐条作了校勘注释,疏通考证,阐明颜氏之学,也考辨了语言文字学的许多重要问题。疏证者综合百年来六朝三唐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中字音、字义、俗语的研究成果,对颜师古所谓之谬之俗的缘由,作了爬梳;并运用内
《新概念英语》教材自出版以来,就因系统的学习体系、经典的文章选材而受到了广大英语学习者的喜爱,成功地帮助了学习者掌握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使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为了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掌握教材要求的各项语言技能,我们组织富有多年新概念英语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了这套《新概念英语随课练》。该套丛书紧贴《新概念英语》教材,并增加了一些相关内容,以练习的形式帮助学习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语言各项使用能力。 《新概念英语随课练》以课文为单元,采取一课一练的形式进行编写.习题的命制注重题目与课文的拓展关联性,覆盖了课文中要求掌握的全部重点语法、词汇知识,以及相关的阅读、写作、翻译知识.通过完成每课的练习,学习者能够对教材内容达到更加深入的理解,有效地衡量自己对重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