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清朝政府召集许多学者集体编纂,依据明代字汇、正字通两书加以增订,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因此把书名呻康熙字典。两书错误之处,康熙字典还做过一番[辨疑订譌]的工夫。康熙字典有这样三个优点:一、收字相当丰富,共有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是我国字数*多的一部字典(直到一九一五年中华大字典出版,达四万八千余字,才超过了它)。二、它差不多把每一个字的不同音切和不同意义都列举进去,可以供使用者检阅。三、除了僻字僻义以外,它又差不多在每字每义下,都举了例子;这些例子又几乎全都是引用了[始见]的古书。
中国*部由皇帝写序、命名的字典。《康熙字典》共四十二卷,总收四万七千零三十五字。其内容引古代诗文以溯其字源,又注各代用法以佐证其变迁。书末附《补遗》,尽收冷僻字;再附《备考》,收有音无义或音义全无之字。这部文字巨典自成书起,影响之大,流行之广,近300年无出其右者。
王念孙校读《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管子》、《晏子》、《墨子》、《荀子》、《淮南内篇》、汉隶拓片、《楚辞》、《后汉书》等,以校勘、训诂相结合的方法,并参考相关古籍(如《史记》、《汉书》部分对勘、《淮南内篇》藉助《文子》)、类书等,订正原书中的文字讹误,考辨音义,疏通文意,撰成《读书杂志》八十二卷,余编二卷,是阅读古籍、研究古代汉语的重要参考书。王氏对古籍致误的原因也做了详细的分析,就《淮南内篇》校勘所得,总结为二十多类,为整理、研究古籍提供了很好的指引和参考。
《康熙字典》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皇帝圣旨,历时六年编撰而成,收录汉字47035个,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全书共240部,分12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以12地支标识,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康熙字典》自问世以来,刊印,重印,影印的版本很多,此次出版,采用发行量较大、流行较广的清末上海同文书局增篆石印木为底本、采用宣纸线装的装帧方式,保留原书的古色古香、同时,在边眉上添加了部首以及笔画数,以方便阅读。
《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学著作。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即徐弘祖)三十年间游遍名山大川、海域边陲,东边渡海到落迦山,西至腾冲西境,北游盘山,南达广东罗浮山。《游记》一书是他用日记体写成的纪游散文,篇幅宏大,内容丰富:以地理为经,时间为纬,细腻描绘了山、水、竹、木、岩、穴、沟等种种奇观,并记人记事,展现了明末各地风土人情。《徐霞客游记校注(上下)》是《徐霞客游记》的经典整理本,由朱惠荣教授以乾隆刻本和季梦良抄本为底本进行校注,采用全式标点,注释丰富,资料齐全,并配有13幅徐霞客旅游路线图,便于读者使用。
《古文观止》自康熙三十四年(1695)刊行以来,已三百余年,它似一条长流水,汩汩流淌,虽然蜿蜒曲折,但从不曾枯竭,对一代又一代读者,始终具有新鲜感,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作为一本普及型的文学读本,《古文观止》似乎蕴涵着马克思所说的“魅力”。这种现象无疑证明了它的不朽价值。可与它相提并论的大概只有《唐诗三百首》了。 《古文观止》编选了自周代至明代历代文章凡二百二十二篇,分为十二卷。数量比较适中,篇幅也以短篇为主,很适合青年学子学习阅读。应该说历代很多名著、名家被网罗其中,许多名篇也未遗漏。如《左传》、《国语》、《礼记》、《战国策》、《史记》;王羲之、陶渊明、李白,以及唐宋八大家,还有宋濂、刘基、归有光、袁宏道等;名篇如《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谏逐客书》、《报任安书》、《过
《甲金篆隶大字典》收入字头12500余个。以繁体楷书单字为领头字,在其下括号内附列相应的简化字以《简化字总表》所列为限。极个别形同而音义不同的字分列字头,用序号区别。每一面的字头和简化字均依次在边框出现。本字典收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形34900余个,在相应的字头下亦按此顺序排列。每个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形下标明出处。出处名太长的用简称,与简称相应的全称见书后所附《主要引用参考书目》。出自许慎《说文解字》的字,引用《说文解字》原文后,酌情作字形解说。个别非《说文解字》的字也稍作字形解说。
本书是一部以全面系统地汇辑先秦至晚清古籍中故训资料为目的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辞书编纂者、阅读和注释古代典籍者、古代汉语文字研究者以及一切对语言文字学有兴趣的读者。 《故训汇纂(两卷本)》系我国传统训诂学成果的集大成,对于传统语言学,特别是训诂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辞书编纂,特别是历史性词典探求词义,追根溯源,也提供了可靠的根据。 《故训汇纂(两卷本)》是一部全面系统地汇辑中国古代先秦至晚清古籍中旧注的大型工具书,内容十分丰富,《故训汇纂(两卷本)》共收单字2万条左右,注项约50万条,篇幅达1200万字,按《康熙字典》214部编排,每个字头下收有关单字意义及相关复合词意义的名家旧注,每条注项下收历代名家相同的注释,条理清晰,查检方便。 《故训汇纂(两卷本)》03年7月出版
《说文解字》作为我国部系统的文字学著作流传至今已历一千七八百年之久,始终保持着在研究古代语言、文字、文献、文化上的巨大权威性。而《说文解字考正》是对《说文解字》的考正和整理,使《说文解字》更加完美。 本书以东北师大图书馆藏“羊城西湖街富文斋刊印”一篆一行本《说文解字》为底本,广泛利用百年来研究成果,次对《说文解字》作了全面系统的梳理考证。本书直录原文,对其正篆和重文说解的不当处加以“案语”,详细说明,为读者提供了一部没有知识错误的《说文解字》为方便使用,本书施以新式标点,加注拼音,且有部分检字表和拼音检字表。
《仿宋本说文解字(套装共4册)》为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典,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以及汉代和以前的不少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比较系统地提出分析文字的理论,是我国语文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辩识声读的字典。说文十四。
《仿宋本说文解字》为东汉许慎撰。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典,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以及汉代和以前的不少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比较系统地提出分析文字的理论,是我国语文学目前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辩识声读的字典。说文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