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50-100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南史(1-6)
    •   ( 16 条评论 )
    • 〔唐〕李延寿 撰 /1975-06-01/ 中华书局
    • 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唐李延寿撰。南史起公元四二○年(宋武帝永初元年),终公元五八九年(陈后主祯明三年),记述南朝宋、南齐、梁、陈四个封建政权共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北史起公元三八六年(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终公元六一八年(隋恭帝义宁二年),记述北朝魏、北齐(包括东魏)、周(包括西魏)、隋四个封建政权共二百三十三年的历史。两书合称南北史。

    • ¥63.2 ¥80 折扣:7.9折
    • 空山堂史记评注校释 附史记纠谬(上下册)
    •   ( 345 条评论 )
    • (清) 牛运震 撰,崔凡芝 点校 /2012-08-01/ 中华书局
    • 牛运震是清代有名的《史记》专家之一。本书共十二卷,从本纪到列传,作者探其要,对《史记》一书的写作特点记载的虚实等,都一一作了评点。特别是在写作上的评点。能够画龙点睛,一语道出《史记》文字的优长所在,不论对读《史记》还是研究《史记》的人,都十分有益。本书点校者崔凡芝教授,长期从事《史记》研究,对本书研究尤深,她特选了牛运震得《史记纠谬》一书附在了本书之后,更增加哦了本书的学术内容。

    • ¥82.8 ¥98 折扣:8.4折
    • 史记(全二册)
    •   ( 3 条评论 )
    • (汉)司马迁 撰,郭逸郭曼 标点 /1997-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约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父司马谈,历任太史令。司马谈卒后,司马迁继任太史令。他自幼生活在民间,二十岁起游览名山大川,考察文物古迹,广为搜集史料,为他日后撰写《史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被当局判处腐刑。出狱后,担任中书令。在此期间,他一直从事《史记》的写作。直至武帝征和二年(前91),才基本完成全书的撰写工作。他的卒年,约在完成《史记》以后的一二年或二三年,已无从查考。 《史记》是世界史学巨著,文学杰作,又是我国的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其中本纪十二篇,表十二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叙事起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迄于汉武帝,历时约三千年。据《汉书·司马迁传》:《史记》“十篇缺,

    • ¥75.1 ¥95 折扣:7.9折
    • 南齐书 1--3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
    •   ( 89 条评论 )
    • (梁)萧子显 著 /2014-11-01/ 中华书局
    • 《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原名《齐书》,至宋代为区别于李百药所着《北齐书》,改称为《南齐书》,撰 *者为萧子显。 萧子显,字景阳,南朝历史学家、文学家。出身皇族,萧子显博学多识,长于写作,又是自齐入梁的贵族人物,对南齐许多史事、王室情况是熟悉的或是亲自经历过的,加之梁朝取代南齐,未经重大战乱,许多图书文籍得以保存,都为萧子显撰着史书提供了有利条件。 《南齐书》现存五十九卷,其中帝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所缺一卷为《自序》。

    • ¥82.8 ¥98 折扣:8.4折
    • 周书 1--3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
    •   ( 229 条评论 )
    • (唐)令狐德芬 等撰 /1971-11-01/ 中华书局
    • 《周书》50卷,记述以公元534年东西魏分裂至581年杨坚代周期间的西魏、北周史。由于成书较早,保存的资料较为原始。该书在宋初就已残缺,现行本为南宋刊刻,元明补版的“三朝本”。此点校本以历史上的多种版本及其他重要典籍的有关部分互校、勘正,从而比较完整、准确。

    • ¥74.3 ¥88 折扣:8.4折
    • 史记(插图版全3册)
    •   ( 63 条评论 )
    • 司马迁 /2017-07-01/ 海潮出版社
    • 《史记》,原名《太史公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 * 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是中国 * 著名的古代典籍之一,对后世贡献很大。《史记》不仅是一部光耀千古的历史巨著,而且是一部垂留史册的文学巨著,被鲁迅先生称赞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 双璧 。司马迁也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 。 《 史记 本纪精粹 》 主要写帝王,自秦以来,几乎每一个帝王都单独成章,作者对 本纪 中的人物进行了全面的勾勒,其中将项羽列入 本纪 也是对 以成败论英雄 的一大突破。 《 史记 列传精粹》 选取了 列传 中流传 更 广、影响 更大 的有关篇章,这些篇章或是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或是国内少数民族君长统治的历史。而其语言则是简洁凝练

    • ¥79 ¥112.8 折扣:7折
    • 史记译注评
    •   ( 307 条评论 )
    • (西汉)司马迁 /2017-01-01/ 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
    • 司马迁创作《史记》的起点是很高的。他*不满 足于单纯的史事罗列,而是融入了自己对人生、对社 会的思考。司马迁有着史家的责任感和良知,敢于秉 笔直书,这种大胆的 实录 精神,为后世的史学家 们做出了表率。虽然后世的史学家们,特别是那些官 修史书的编撰者们,出于种种因素,往往很难真正做 到完全 实录 ,但是,司马迁开创的伟大事业,却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来者,使历史成为激浊扬清的审 判台。可以说,司马迁赋予《史记》的这股精神力量 ,是*值得后人继承的一笔宝贵财富。

    • ¥99.3 ¥138 折扣:7.2折
    • 资治通鉴纲目考异
    •   ( 81 条评论 )
    • 韩格平 /2016-07-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元代古籍集成 史部 编年类之一,作者为元代经学家汪克宽。本书作者虽然是朱子后学,却实事求是,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校勘学的手段,清除《纲目》中的传录讹误,恢复其本来面貌,并在一定程度上匡正朱子的一些编纂之失,推动了考异之风在《纲目》研究中的兴盛,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 ¥51 ¥68 折扣:7.5折
    • 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全套四册)
    •   ( 177 条评论 )
    • 杨伯峻 编著 /1990-05-01/ 中华书局
    • 《春秋左传》是我国现存早的编年体史书,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是学习、研究先秦历史、文学、哲学和语言的典籍。作者积数十年之力,对左氏《春秋》经、传作详细校勘、分段、注释,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及近代考古资料,融会贯通,时出己见,是为当代《春秋左传》集大成之全注本。

    • ¥86.9 ¥110 折扣:7.9折
    • 藓轼年谱(上中下册)
    •   ( 43 条评论 )
    • 孔凡礼 撰 /1998-02-01/ 中华书局
    • 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初字和仲,号东坡,四川眉州眉山人。祖父苏序。父苏洵,北宋学者,与子轼及辙俱以文著名,世称「三苏」,亦为唐宋古文八大家其中三家。母程氏。 宋仁宗景佑三年丙子 (1037) 一岁苏轼生于四川眉山县城纱谷行。时为十二月十九日,依公历推算,是1037年1月8日。庆历二年壬午 (1042) 七岁开始读书。知欧阳修、梅尧臣文名。 庆历三年癸未 (1043) 八岁入小学,师为天观道士张易简。庆历五年乙酉 (1045) 十岁听母程氏讲授《汉书·范滂传》,奋发有当世志。至和元年田午 (1054) 十九岁娶四川青神县进士王方之女王弗为妻。至和二年乙未 (1055) 二十岁到成都,谒张方平。张待以国士。 嘉佑元年丙申 (1056) 二十一岁与弟辙随父赴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试。嘉佑二年丁酉 (1057) 二十二岁春,与弟辙应试礼部,兄弟同科进士及第。深受欧阳

    • ¥69 ¥92 折扣:7.5折
    • 隋书(全6册)
    •   ( 639 条评论 )
    • (唐)魏徵 等撰 /2008-04-01/ 中华书局
    • 《隋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提出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但数年过后,仍未成书。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征「总知其务」,并主编《隋书》。 《隋书》的作者都是饱学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 《隋书》是现存早的隋史专着,也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 首先,它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下令修隋史的唐太宗亲历了灭隋的战争,在执政之后,他经常谈论隋朝灭亡的教训,明确提出「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的看法。汲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就成了修隋史的指导思想。其次,《隋书》弘扬秉笔直书的优良史学传统,品评人物

    • ¥77.7 ¥92 折扣:8.4折
    • 三国志(1-5)
    •   ( 345 条评论 )
    • (晋)陈寿 撰,(宋)裴松之 注 /2005-02-01/ 中华书局
    • 三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特色的历史时期,即魏、蜀、吴三国鼎立。三国的历史大致经过了九十年,也就是说从公元190年军阀混战始至公元280年晋灭吴统一南方止。但也有不少史学家以曹丕称帝的公元220年算起。如果仔细考察三国的历史,还是以公元190年算起更为科学,因为在魏、蜀、吴三国形成之前,确有一段形成过程。 三国是东汉王朝的继续。东汉末年,豪强地主土地所有制迅速发展,土地兼并异常激烈,宦官、外戚两个集团的交相干政和互相倾轧,更加造成了政治的*黑暗和朝廷腐败,再加上对羌族的连年用兵和自然灾害的不断袭击,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终于激起了公元184年的黄巾军起义。起义军在张角、张宝、张梁等人领导下,迅速发展起来,其规模声势严重威胁着东汉王朝的统治。汉灵帝为之恐慌,先后派兵围剿黄巾军,首先以何皇后

    • ¥66.3 ¥78 折扣:8.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