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全名《金刚般若波 罗蜜经》。金刚指为坚硬的金属,喻指勇猛的突破 各种关卡,让自己能够顺利的修行证道;般若为梵语 妙智慧一词的音译;波罗意为完成(旧译:到达彼岸) ;密意为无极。经者径也,学佛成佛之路。 宋代书法家张即之的书法深受唐人影响,后转师 米芾,参以晋唐经书汉隶,并能“独传家学”,自成 一家体系。张即之擅长楷书和榜书,尤喜作擘窠大字 。楷书结构严谨、端庄,行书则用笔枯硬,近于刻露 ,毫无温润典雅之感。传世作品有楷书《汪氏报本庵 记》、《大字杜甫诗卷》和这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等。
《南华经》十六卷,晋郭象注,宋林希逸口义,刘辰翁点校,明王世贞评点,陈仁锡批注及诸名家评释。明吴兴凌君实刻五色套印本。半页八行,行十八字,四周单边,白口,无鱼尾,书眉上刻评注。书前有徐常吉、冯梦祯、沈汝绅序及郭象原序,后附庄子列传。 《南华经》即《庄子》, 南华经 一名是唐玄宗提倡道教时给加上以示尊崇,故宋、明所刊《庄子》多题为《南华经》。《庄子》成书于战国时期,但屡经后人损益,直到西晋初年郭象整理之后,方厘为定本。故陆德明《经典释文》里谈到 庄生宏才命世,辞趣华深,正言若反,故莫能畅其弘致,后人增足,渐失其真 , 唯子玄所注,特会庄生之旨,故为世所贵 。唐以后流传的《庄子》就是经郭象注释、整理的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的本子。 到了宋、明两代,又出现不少新的《南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略称《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药师本愿功德经》、《药师本愿经》、《药师经》。一卷。唐代玄奘(602?-664)译。师洛州缑氏县(河南偃师)人,俗姓陈,名褘。精通经、律、论三藏,世称唐三藏。是我国杰出的译经家,法相宗的创始人。贞观三年(629,一作贞观元年),孤身涉险,历尽艰难,到印度求法,游学十七年,行程五万里。贞观十九年还抵长安,请回佛经梵文原典五二0夹六五七部,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这部经的主要内容是叙述佛陀因曼殊室利的启请,而为在毘舍离国乐音树下的大比丘、大菩萨、国王、大臣等,盛陈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如来的功德,并详述药师如来因地所发的十二大愿。本经为元代沈氏经籍铺刊本,半叶5行,行14字,入国家古籍善本珍贵名录。经中一愿一图,或一愿多图,卷首有说法图
全书共四函三十二册,由三部分组成。 部分:一——二十三册,为原经加题解、注释、译文,以便读者读懂原典,把握义理; 第二部分:二十四——三十册,为原经部分,方便读者诵念经文,一气呵成; 第三部分:三十一——三十二册,为空白册,供读者抄写经文之用。 此三部分体现了阅读、诵念、抄写三大功效,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方便设施”。
弘一法师编著的《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指*为坚硬的金属,喻指勇猛的突破各种关卡,让自己能够顺利的修行证道;般若为梵语妙智慧一词的音译;波罗意为完成(旧译:到达彼岸);密意为无极。经者径也,学佛成佛之路。全名是指按照此经修持能成就金刚不坏之本质,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脱离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而完成智慧(到达苦海彼岸),也就是所有十方法界的众生,如果想要修行成就佛菩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都要经过金刚经的真修实证,开悟而后成就。
雷峰老人之疏是经也。以宗门爪牙。入性相窟宅。慨义学之荒芜。悲禅门之儱侗。盖自癸巳退隐匡埠。睹世寒心。感时励志。所由来矣。故其挂瓢金井。倚杖玉渊。问契证则心湛海澄。仰嘉遁则身高岳峙。地藏琛之耕田博饭。栖贤湜之立诵行披。寒炉泠灶。惟大法之全提。丛棘乱丝。仗智锋而独断。其于古人实兼之矣。逮戊戌返岭。今无以明年自玉门趋归。壬癸之岁。日与石鉴诸弟请益唯识。谓本楞伽。指冥初神我。不与性珠而滥收。俾龟毛沙油。顿觉妄情之自遣。因伸旨要。遂启疏缘。妙叶心宗。带圆名相。不惟砥柱狂禅。兼亦激昂讲席。匠心迥迈。汇义海于洞源。神机渊默。破众难于半偈。劳颜汗手。会稡披寻。睹大义之炳如。庆微言之不坠。教以翊宗。原别传之并四卷。识即是藏。扶大心以迭二乘。此诚运上之心蒿目时弊而为者也。故凡疏内。有入理深
《金刚经》在佛教中的地位,不仅在中国佛教中体现着原典精神和独有的思想价值,从中国文化史的视野来看,它们的影响并且关涉到僧俗各界,渗透到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因而如欲深入佛教研究或是欲对中国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是必须一读的经典。本次出版的《名家集注金刚经》一书,以高僧鸠摩罗什译本为底本,囊括历代主要注释家的研究成果,同时对原文进行白话翻译和解读,帮助读者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解这一经典。
先秦诸子的竞起争鸣,开创了我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需在儒、道、墨、法等几大家学派中,庄子是道家的集大成者。在哲学上,庄子对后世读书人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直接激发了魏晋玄学禅宗的思辩;而在文学上,庄子独特的文风又是启发后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思想源泉。但由于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像丰富,同时也给后人阅读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故而历代注本极多,良莠不齐。本书结合各家之长,对《庄子》作全文收录。本书根据内容,配有597幅图片,其中既有古代木刻版画及汉画像石、历代古人的字画、先秦时期的文博照片、古书版本书影等,又有当代画家特地为《庄子》创作的国画182幅。图文相随,互相 诠释。珠联璧合。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九月初四圆寂于泉州。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他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作为高僧书法,弘一与历史上的一些僧人艺术家存有差异,如智永和怀素,尽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们的一生并未以坚定的佛教信仰和恳切实际的佛教修行为目的,他们不过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这完全是艺术家的气质与浪漫。
《明永乐内府刻本金刚经集注(套装共2册)》是佛经中流行广的一部,也是禅宗藉以弘扬的主要经典。禅宗自梁代南天竺菩提达磨在嵩山少林寺开创,始奉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经》为印证,传法慧可、僧璨,至隋唐之交’四祖道信参以般若法门,已稍变其体。继而五祖弘忍聚徒授课,径以《明永乐内府刻本金刚经集注(套装共2册)》为主,常劝僧俗持诵。唐咸亨年,慧能(公元六三八--七一三年)因鬻柴弃学,不识一字,由闻诵《明永乐内府刻本金刚经集注(套装共2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豁然感悟,远投弘忍门下,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直揭心性,见地超羣,得弘忍赏识,传授法衣,后遂焉禅宗「六祖」。慧能更推重《明永乐内府刻本金刚经集注(套装共2册)》,提倡顿悟,不专坐禅,顺应了当时特定
本书正文撰于光绪己卯秋日,将脱稿,视砚友退补。先生荫桥陈子携去,欲为注释,但有不甚解者。庚辰夏归笈,不意中塗变作,以斥英法二教,几成奏案。幸恩师孝廉方正允菴戚公、执友举人冠廷王君协力维持,并市井旧谊于中排难,其纷始解。辛巳初夏,萱慈病褥;季夏,恩师亦为卧塌,熺心悬两地,侍亲不能顾师,而著作之志倐然挥去。
《篆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套装共2册)》出自《大般若经》六百卷中的第五百七十七卷,是佛教大乘般若类的重要经典。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将《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分。集的三十二体分别是玉筯篆、奇字、大篆、小篆、上方大篆、坟书、穗书、倒薤篆、柳叶篆、芝英篆、转宿篆、垂露篆、垂云篆、碧落篆、龙爪篆、鸟迹书、雕虫篆、科斗书、鸟篆、鹄头书、麟书、鸾凤书、龟书、龙书、剪刀篆、缨络篆、悬针篆、飞白书、殳篆、金错书、刻符篆、钟鼎篆,每一体写《金刚经》一分,用楷书对照。在使用每一种篆体字前,都有一个简要说明,如“玉筯篆,阳冰善之,此体至今用”。为研究古今字体的演变留下珍贵数据。然而此经笔走龙蛇,美轮美奂,其艺术性更大于科学性。
《龙伏山人存世文稿2:奇门遁甲衍象(套装共2册)》分上下二卷,上卷为人事占,共69占;下卷为占地理占及奇门射覆秘旨,共77占。因龙伏山人在世时,即以上下卷分传诸弟子,故当世并无人得传全书。此版本为龙伏山人家传定稿本,不仅使当世学者得窥全豹,更一扫世传本的诸多谬误与脱漏,有着重要的收藏研究价值与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
《北山录》为唐代僧人神清撰,宋代僧人释慧宝 为其作注,宋代释德珪又为慧宝注进一步作注,曰《 注解随函》。该书博综儒、释、道三教玄旨,内容有 三:一曰参儒道以阐佛学;二曰抑禅宗而崇义学;三 曰驳儒者之非佛。全书有十六篇,依次为“天地始” 、“圣人生”、“法籍兴”、“真俗符”、“合霸王 ”、“至化”、“宗师议”、“释宾问”、“丧服问 ”、“讥异说”、“综名理”、“报应验”、“论业 理”、“住持行”、“异学”、“外信”。十六篇所 论,涉及佛教世界观、释迦生平、佛教典籍、佛教与 外道以及与世俗社会的关系等,可以说对于佛教徒乃 至其它人关注的众多问题,都立足佛教,做出了自己 的阐释。本书文雅雕琢,旁征博引,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中唐时期儒释道思想融合的时代特色,为我们了 解和研究中古时代的宗教、思想、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指*为坚硬的金属,喻指勇猛的突破各种关卡,让自己能够顺利的修行证道;般若为梵语妙智慧一词的音译;波罗意为完成(旧译:到达彼岸);密意为无极。经者径也,学佛成佛之路。 宋代书法家张即之的书法深受唐人影响,后转师米芾,参以晋唐经书汉隶,并能“独传家学”,自成一家体系。张即之擅长楷书和榜书,尤喜作擘窠大字。楷书结构严谨、端庄,行书则用笔枯硬,近于刻露,毫无温润典雅之感。传世作品有楷书《汪氏报本庵记》、《大字杜甫诗卷》和这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等。
大觉能仁。成道十日。即说华严。以众生住地烦恼。为诸佛不动智。如将宝位直授凡庸。故非三乘之流所能谛信。当时声闻在坐。不见不闻。然而后拈华。则金色头陀。独得别传之嘱。庆喜继之。为西天二祖。虽登位于刹竿倒却之时。而发悟在击钟验常之际。则楞严一经。又宗门之法印也。古今疏此。俱擅所长。吾师天然是和上。宴坐丹霞。以三月成直指。适届示生之期。甘露降于丛竹。今释受而伏读。青莲发笔端之瑞。赤珠映意地之光。微眹不留。是迹皆刬。言言本色。不借华词。其不可思议之妙。实有与诸家迥绝者。彼皆悟门各得然。而见量未忘。往往以词害志。执药成病。原其所由。不过能推非心离尘有性而已。夫能推是妄离尘无体。此如来语也。如来不云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耶。真觉无功。根尘何咎。极其转名不转体之致。未能迷悟
本书分上下二卷,上卷为人事占,共69占;下卷为占地理占及奇门射覆秘旨,共77占。因龙伏山人在世时,即以上下卷分传诸弟子,故当世并无人得传全书。此版本为龙伏山人家传定稿本,不仅使当世学者得窥全豹,更一扫世传本的诸多谬误与脱漏,有着重要的收藏研究价值与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
该书收录了 赵 朴初居士手写经文,分别是《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广大的佛教徒和信众诵经温习之用,更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众所周知,抄写经文是佛门修行方式之一,抄经之时,心须虔敬,摒妄念,远凡尘;所以 赵 朴初先生的抄经之作不同于他在别处的书法题字,抄经之作字字端严,无分毫怠慢之心。这也使得本书的收藏意义和价值更有别于 赵 朴老其他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