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30-50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湖湘文库--海粟集辑存.云阳集
    •   ( 90 条评论 )
    • (元)冯子振,(元)李祁 撰 /2009-07-01/ 岳麓书社
    • 冯子振(1257-1348),号海粟,自号瀛洲客,又号怪怪道人。湖南湘乡县洪塘乡(今谭市镇)山田村人。至元二十四年(1287),侍御史程鉅夫奉旨到江南求贤,向忽必烈推荐了赵孟頫等二十名儒士,冯子振因在其列而人京,官集贤待制。二十九年(1292),因写诗誉桑哥,及桑哥败,被遣还家。元贞元年(1295)再次人京,官复原职。大德十一年(1307)被免职。延祐元年(1314)官承事郎,至正八年(1348)卒,封侍御史。 关于冯子振的籍贯,文献中有五种说法:一、东海人。此说见于《乾隆顺德府志》。二、攸州人。此说源于《元史》卷一百九十,流传甚广。《元史类编》卷三十五、《湖广通志》卷五十七、《元诗选》、《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四库全书·万姓统谱》、《宋元学案·补遗》、《嘉庆攸县志》、《同治攸县志》等皆因袭之,几成定论,故近现代所

    • ¥38.2 ¥46 折扣:8.3折
    • 见识城邦·中信国学大典·古文观止
    •   ( 384 条评论 )
    • 导读及译注 黄坤尧 /2014-07-01/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楚辞》和唐诗、宋词一样,具有高度的文学性,能使当代读者滋生永恒不变的审美愉悦。 吴楚材、吴调侯选的《古文观止》,与蘅塘退士(孙洙)的《唐诗三百首》一样,流播广泛,历久不衰,可谓诗文选集中的双壁,发蒙养正,初学写作,尤为实用。为配合新时代的阅读需求,本书从原书中精选名作中的名作,重新

    • ¥30 ¥40 折扣:7.5折
    • 唐才常集(增订本)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
    •   ( 99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刘泱泱 审订 /2013-12-01/ 中华书局
    • 《唐才常集(增订本)》以《觉颠冥斋内言》为主体。该书是唐才常生前刊行的专辑,由其弟子邹柽贤编辑而成。此次整理,即以长沙刊本为底本,加以校点。此外,我们还收集了唐氏散见于各报刊的论文、书信、诗赋等若干篇,大部分是对研究晚清历史尤其是唐才常维新思想有价值的文献。

    • ¥44.7 ¥62 折扣:7.2折
    • 章太炎国学讲演录(精装毛边本)
    •   ( 69 条评论 )
    • 章太炎诸祖耿王謇 ,等 著 /2013-07-01/ 中华书局
    • 章太炎先生国学讲演,早有昊承仕之记录,载于《章氏丛书》。中有曹聚仁之记录,别本单行。晚年,先生寓居昊中,购买侍其巷住宅,后又定居锦帆路,建筑讲堂,一意讲学。东及扶桑,南暨越裳,华夏群贤毕至,锦帆路上,车马云屯。先生向在日本东京,有国学讲习会之组织,周树人、作人兄弟,黄侃、钱夏、朱希祖、许寿裳诸君,实始从学。晚岁来昊,昊中旧有国学会,先生冠以章氏之号而别之,名曰“章氏国学讲习会”,一时章氏国学讲习会之名大着。先生分门讲演,每日过午开始,往往延及申酉。一茶一烟,端坐讲坛,清言娓娓,听者忘倦,历二三小时不辍。每次讲演,余必与王謇、王乘六诸子从旁绎记,汇集成章,然后由余缮定呈阅。凡经学、史学、诸子、小学,旁及诗文杂艺,悉有论述,刊布同仁。此册所刊,未越当时之旧也。

    • ¥37.9 ¥48 折扣:7.9折
    • 二晏词笺注(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平装)
    •   ( 1669 条评论 )
    • [宋]晏殊晏几道 著,张草纫 笺注 /2008-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晏殊、晏幾道父子为北宋词坛名家,他们创作的《珠玉词》和《小山词》深情婉美,是宋词婉约派之开创者和代表作家,对后世影响深远。历代对二晏词多有收辑,从明代毛晋、吴讷直至近代朱彊邨、林大椿均有辑刻,唐圭璋先生《全宋词》亦收录二晏词,但校勘仍未尽完善。近代以来,二晏词或有选注本,对全集作笺释则极为少见。本书对二晏词的全部作品作了全面整理,除运用多种校本校勘外,对词中涉及的人物、年代、事件、名物、典章、故实等作了笺释考辨,还特意对词意作了讲疏,便于读者准确理解。书后收录前人对二晏词的评论,并撰有二晏简谱,对大晏、小晏的生平和创作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 ¥39.3 ¥48 折扣:8.2折
    • 王庸文存—清华国学书系
    •   ( 16 条评论 )
    • 赵中亚选编 /2014-01-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原 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 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现代新儒家的早期 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在1920年代多次来清华演讲, 两度借居清华园从事思考和写作,1927年受梁启超之 邀,曾以讲师的身份在清华国学研究院发表主题为“ 人心与人生”的系列临时讲演,对清华国学院和清华 学子产生了重要影响。故翟奎凤选编这本《梁漱溟文 存》以示追念。本文存是梁漱溟一生重要代表作和文 章的精选,与其它类似文存不同的是,《梁漱溟文存 》重在突显梁漱溟先生在传统文化和国学方面的卓识 和睿见,以示先生在国学与人生哲学方面的精深造诣 和独到体悟。

    • ¥48.9 ¥62 折扣:7.9折
    • 民国文存-清初五大师集(卷四).朱舜水集
    •   ( 35 条评论 )
    • 许啸天 著 /2012-12-01/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民国文存·清初五大师集(卷4):朱舜水集》主要内容包括:舜水先牛行实、舜水先生遗车、舜水先牛别传、勿斋记、立庵记、德始堂记、高枕亭记、书《读书乐》卷后、汉唐宦官论、《孙子兵法》论、忠孝辩、书剑堂说、孝说、敬斋箴、祭工侍郎文等。

    • ¥31.6 ¥40 折扣:7.9折
    • 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上下)——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   ( 56 条评论 )
    • (唐)沈佺期,(唐)宋之问 撰,陶敏易淑瓊 校注 /2001-11-01/ 中华书局
    • 沈佺期(约656-719)字云卿,内黄县张龙乡沈村人。唐代著名诗人,与宋之问齐名,人称“沈宋”。其*的贡献在于促成近体诗格律定型化,他继南朝著名文学家沈约提出“四声八病”之说后,总结500年间应用于格律形式的实践经验,把逐渐成熟的近体诗形式肯定下来,又完成“回忌声病,约问准篇”,使人们作格律诗有所遵循。著名学者郑振铎认为:“七言律的建立,对于后来的影响是极大的,沈、宋的伟大的成功便在于此。”在文学史上,可谓前承唐初四杰,后启开元之盛。为唐诗承先启后的代表人物。《旧唐书》、《新唐书》、《唐才子传》、均有其传,《全唐诗》录其诗三卷,明人辑有《沈佺期集》。 本书是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中的《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分册。书中收录了这两位后唐诗人的代表作,并配以较为详尽的注释。对于了解这两位名人对唐代

    • ¥44.2 ¥56 折扣:7.9折
    • 温州文献丛书:王叔杲集
    •   ( 9 条评论 )
    • (明)王叔杲 著,张宪文 校注 /2005-10-0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明代自中叶以后,永嘉永强这片土地,英才辈出,二都英桥王氏,簪缨相继,号称文学世家,王澈、王激、王叔果、王叔杲、王光蕴、王光美等为其尤其者。 王叔杲(1517-1600),字阳德,号旸谷,明福建布政使司左参议王澈次子。其先于宋末由台州黄岩迁来永嘉,世居华盖乡二都英桥里。他自小聪颖好学,自经史外,凡山经、地志、星历、堪与之书,无不旁窥心领。嘉靖九年(1530),年十四,其父澈在京师官兵的部郎,遂偕兄叔果随父至京就学,学业益进。嘉靖十三年,母潘恭人卒于京师,他待父扶榇归葬半山,守庐墓。二十二年癸卯,年二十七举于乡。次年,应礼部试未捷。其后,居乡侍春老父,淡于名利,久不赴考。会倭寇动掠沿海,叔父沛、族史行,均抗倭死。他认为战守不筑营厽,进退无据,难以立于不败之地,建议筑永昌堡,并董理其事,堡成,

    • ¥33.4 ¥41.5 折扣:8折
    • 李清照集笺注(修订本)
    •   ( 595 条评论 )
    • (宋)李清照 /2013-04-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一代才女李清照,因其不同寻常的经历和际遇,创作出非凡卓异的文学作品,百代流传,千载景仰。然而人们是否真正全部读懂了李清照的作品?《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李清照集笺注(修订本)》著名学者徐培均先生倾力之作,被海内外知名学者称为笺释李清照集的“权威性”著作。此次出版修订本,比原版《李清照集笺注》增加约2万字,是徐先生近年来研究李清照的*成果,是更加完善之本。读《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李清照集笺注(修订本)》可对李清照身世经历和著作有一个正面的了解。

    • ¥47.5 ¥58 折扣:8.2折
    • 章太炎国学讲演录(精)
    •   ( 392 条评论 )
    • 章太炎 讲演 /2013-07-01/ 中华书局
    • 章太炎先生晚年寓居苏州,开讲国学,名“章氏国学讲习会”。每次讲演,诸祖耿与王謇、王乘六等从旁绎记,汇集成章,缮写后呈太炎先生审阅。章太炎口述的《章太炎国学讲演录(精)》,是由诸祖耿等记录的太炎先生国学讲演二十一篇,内容涉及文字、音韵、史学、诸子、文学等,平章学术,考镜源流,元元本本,特多独得之见;善言名理,精义纷披。书末附《章氏国学讲习会董事会、理事会题名》、《关于“章氏国学讲习会”、“制言半月刊”、“太炎文学院”及其它》等相关资料,以供读者参考。

    • ¥40.5 ¥48 折扣:8.4折
    • 龚自珍己亥杂诗注(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   ( 628 条评论 )
    • 龚自珍刘逸生 注 /2016-08-01/ 中华书局
    • 《龚自珍己亥杂诗注(繁体竖排版)》内容简介:为了研究龚自珍其人的生平和他的政治思想、交游、著述,《已亥杂诗》是极珍贵的材料,即使是探索中国近代史序幕时期的各种因素,也不能忽略《已亥杂诗》。不过,它是用艺体诗的形式写的,我们今天在阅读时,上距龚氏的时代又已一百余年,难免产生理解上的困难,而龚诗至今尚未有一个全注本,许多龚诗的爱好者和文史工作者都感到不便。笔者不揣简陋,尝试做一点注释工作。其所以必须全注,则正如鲁迅先生说的: 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难真实。

    • ¥38 ¥45 折扣:8.4折
    • 古文观止译注(修订本)
    •   ( 12664 条评论 )
    • 阴法鲁 主编 /2011-06-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古文观止》为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初刊行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吴楚材和吴调侯是两位好读经史、同时又擅长写作八股文的文人。本书是他们为当时的学童和其他读书人编纂的一部启蒙读物。 我国古代曾出现过许多古文选本,但其中大部分被人们遗忘了。这部《古文观止》是两位不大知名的文人编的通俗性选本,却一直传世不衰,流传很广,影响甚大。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古文观止》确实有一些长处。本书共选录自先秦到明朝末年的二百二十二篇古文。编者认为这些文章都是古文中的精华,所以用吴公子季札观赏乐舞《韶筋》时发出的赞词 观止矣(好极了) (见本书《季札观周乐》)来命名这部书。 这部书吸收了宋代以来各种古文选本的一些优点,选用了大量堪称 观止 的古文。这些文章大部分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高,千百年来一

    • ¥46.7 ¥58 折扣:8.1折
    • 宋词纪事--中国文学研究典籍丛刊
    •   ( 1519 条评论 )
    • 唐圭璋 编著 /2008-05-01/ 中华书局
    • 本书作者为一代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本书即是将根据当时的文献记载,钩索出隐含在宋词背后的故事,这为研究词作的创作背景与创作过程,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对于一首词的不同记载,作者都根据其他相应文献做了考证,指出孰是孰非,“卷帙虽简,事实独丰”(吴梅)。

    • ¥32.1 ¥38 折扣:8.4折
    • 归庄集
    •   ( 98 条评论 )
    • (清)归荘 著 /2010-0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归庄,字玄恭,江苏昆山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其曾祖父即为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归庄与顾炎武同乡齐名,17岁时与之一同参加复社,并与之共谋抗清。两人志同道合,友情深挚,时有"归奇顾怪"之称。 归庄的诗文,以反对清朝统治、富有民族气节之作为主体。其诗或质朴明畅、直抒胸臆,如《古意十二首》、《卜居十四首》等;或工整绵丽,如《落花诗十二章》等,被吴伟业评为:"流丽深雅,得寄托之旨,备体物之致。"宋琬评归庄:"以磊落崎嵚之才,为婀娜旖旎之词,兴会所至,犹带英雄本色。"其散文亦酣畅雄恣,感情浓烈,颇受好评。《归庄集》搜集整理了现存所有归庄诗文,共计诗一卷、曲一卷、文八卷,并附录归庄年谱、传略、交游题赠等相关材料。

    • ¥34.4 ¥42 折扣:8.2折
    • 容斋随笔
    •   ( 434 条评论 )
    • [宋]洪迈 著,穆公 校点 /2014-06-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容斋随笔》全书分为《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共五集七十四卷。作者洪迈一生涉猎书籍很多,凡有所得,便随笔记下,内容包括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前后近四十年乃成此书,对于读者研究我国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36.8 ¥45 折扣:8.2折
    • 孟浩然诗集笺注[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   ( 4 条评论 )
    • (唐)孟浩然 著,佟培基 笺注 /2000-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作者是盛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清新高妙而又有奇逸之气。孟浩然的诗,虽然在他死后五年即有人为他编录,但散佚已多。目前能见到的早刻本是宋蜀刻本,本书即以此本为底本,校以宋刘辰翁评点本,明铜活字本等五和明刻本,并以近二十种意集、选集、别集参校。

    • ¥30.9 ¥36 折扣:8.6折
    • 擬山园贴
    •   ( 8 条评论 )
    • (清)王鐸 书 /2000-05-01/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
    • 《擬山园贴》係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王铎所书,由其子王无咎摹刻。全十卷,贴後有张缙彥、龚鼎孳及王无咎跋。 王铎(一五九二——一六五二)字觉斯,号嵩樵、痴仙道人,孟津(今河南孟津)人。明天啓二年进士,入清官至大学士,謚文安。行草宗二王,正书出钟繇,亦能自出胸臆,书法雄视一世。清梁巘《评书贴》称:“王铎书得执笔法,学米南宫(米芾),苍老劲健,全以力胜。然体格近怪,祇为名家。” 《擬山园贴》是王铎书法的代表作,各种书体兼备,集中表现了王铎书法的多种风格,历代书法家所推重。现据清初拓本影印出版,供广大书法爱好者鉴赏临摹。

    • ¥47.4 ¥60 折扣:7.9折
    •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修订本)
    •   ( 32 条评论 )
    • 戴建业 著 /2012-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修订本)》共分十一章。前四章分别揭示陶渊明生命境界的特征及其形成,这一生命境界的文化底蕴,他对死的超越与对生的安顿,他在身心冲突中对自我的体认,以及通过体认自我进而把握自我的那种成熟的人性。第五、六章分别阐明他归隐的本质在于守护生命的真性,其动因在于既超越人际的利害,同时又表现出对人际的深切关怀。第七章阐述他在饮酒中所达到的超尘脱俗、融然远寄的生命境界。第八、九章分别探讨他的诗歌风格、语言特征与其生命境界的内在联系。后两章论析陶渊明在接受史上的命运——人们对其诗的评价由忽视到重视、由冷落到推尊,对其人的认识则由对道德操守的赞颂进而对其存在境界的把握,由仰慕其气节品行到接受其存在方式,接受者对陶渊明理解的深度同时也昭示了接受者自身存在的深度。

    • ¥39.3 ¥48 折扣:8.2折
    • 屈原集校注 上下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   ( 35 条评论 )
    • 金开诚 等校注 /1996-08-01/ 中华书局
    • 屈原在九章抽思中说“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说明他的有些辞作本为“献诗陈志”而作,并不限于个人抒发感情。史记列傅说屈原“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下面又说“令尹子兰闻之大怒”。道一事实也说明屈原辞谁多有违碍之言,但在当时却并不保密,而是在社会上有所流传的。又屈原列传说:“屈原既死之后,楚 有宋主、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这进一步证明了屈原辞流传的社会性。可以想见,屈辞在楚国人士中的影响是不小的;至于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辞作者,既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当然更会致力于屈辞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傅习。另外,还应充分估计到屈原辞通过民间渠道流传于后世的可能性。

    • ¥49.3 ¥58 折扣:8.5折
    • 陈子昂集(修订本)
    •   ( 583 条评论 )
    • 徐鹏 校点;(唐)陈子昂 /2013-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陈子昂为初唐杰出文学家,诗歌力挽齐梁颓波,散文接续汉魏风骨,所谓 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白居易语)、 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韩愈语),于文学史上高标一席。1960年中华上编出版《陈子昂集》,被公认为陈子昂诗文*完备的本子,惜标点仅取旧式句断,且无校勘记录。徐鹏教授生前以《陈伯玉文集》为底本,历时数年撰成《校勘记》,今本社取以过录,并重作规范标点,作为《陈子昂集》(修订本)梓行,书后附诗文辑佚、王运熙论文、罗庸《陈子昂年谱》。《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陈子昂集(修订本)》异文经考订斟酌,取舍精当,为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陈子昂传世作品的定本。

    • ¥39.3 ¥48 折扣:8.2折
    • 曼叔诗文存
    •   ( 10 条评论 )
    • 何冀撰,何太 编 /2011-07-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收存了何冀存世的诗文作品。何冀在近体诗词的创作上造诣很深,并且在诗歌语言和格律上有新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颇得好评,值得古典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重视和研究。

    • ¥42.5 ¥52 折扣:8.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