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皮埃尔 布尔迪厄的一部重要著作。在本书中,布尔迪厄探讨了法国精英阶层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从教育体制表面上的进步和平等的表象之中,布尔迪厄看到了其所掩饰的深层的不公正,从而揭穿了学业体制能力至上主义的神话。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出现,引发了人们的焦虑。人类劳动是否完全会为人工智能所取代?面对技术革新的时代巨变,人类该何去何从?人类与技术之间又有着一种怎样的关联? 本书是一部GPT时代电影文化研究的前沿成果,在梳理相关理论和运动影像史的基础上,以影片、银幕和观众三者的关系为框架,锁定观看行为这一方向,以《黑客帝国》等 元宇宙电影 为例,论述了电影技术、观看行为以及人类感官机制的相互影响和共同进化。为人们深入理解电影这一现代媒介打开一个新视角,启发人们对人类与技术之关系的思考。
《神居何所》在对书法基本性质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与书法有关的各种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包括书法史、现代创作理论、感觉模式、形神关系、书法研究方法等一系列重要课题。这里反映出作者对艺术现象敏锐的触觉和处理各种理论问题的才能,又显示出书法理论在整个人文学科中可能具有的意义。
著名学者刘禾的成名作,曾获得美国古根海姆(Guggenheim)学术大奖。 本书从翻译的语言与文化实践的角度,探讨20世纪初期(1900 1937)中国的语言和文学如何在一种 虚拟的等值关系中 ,通过与西方和日本等不同语言文化系统的的相互接触、交流和翻译,构建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现代想象,从而形成一种 被译介 的现代性,一些现代中国的经典话语和叙事,诸如国民性、个人主义、现实主义,乃至作品的经典化与文类的建制化、文化保守主义的出现等等,都是在翻译中生成的现代性的不同层面。作者对此逐一考察,并通过复原语言和文学实践中各种历史关系赖以呈现的场所,及等值关系建立的语境、时间和过程,重新思考了东西方之间跨文化诠释和语言中介形式的可能性。
我国既是 茶的国度 ,又是 诗的国家 。文人,爱作诗,也爱喝茶,于是诞生了大量茶诗。在茶诗中,我们得以还原古代文人的真实品茶场景,再现他们的风流雅趣;在茶诗中,我们得以通过文人间品茗赠茶的佳话感受千年前的情谊与温度。书中选取了40首茶诗,涉及历代茶诗中的经典篇目,内容上涉及产茶、采茶、品茶等关于茶的方方面面。书中通过诗作赏析、茶诗誊抄,让读者由茶诗出发深入了解茶知识、茶文化,通过抄写茶诗在静心养性的同时更细致感受中国茶诗之美。
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文化强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要求。目前我国文化和旅游发展仍然存在供需匹配程度不高、资源和要素利用效率不高、现代市场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群体差距较大、文化和旅游融合程度不深等问题,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新一代数字技术深刻地影响着文化和旅游的消费方式、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和治理方式,为实现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本书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案例研究与政策建议相结合,按照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 的思路,从学理层面分析数字化与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从实证层面评估数字化对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影响,从案例层面总结数字赋能文化和旅游高质量
本书是一部较为系统的观念史和当代文化理论批判专著,从当代世界的价值冲突和文化认同危机入手,通过对康德-黑格尔的市民阶级自我意识及其哲学立法的再解读,对尼采的哲学转折及其革命性意义的历史阐释,对韦伯-施米特的法律、政治思想的批判性分析,从观念史批判的角度分析了困扰现当代文化理论的一系列核心问题和基本矛盾。同时也从中国文化意识出发,处理近代西方普遍主义话语,在更大的经验范围和知识范围内思考特殊与普遍、整体与局部、自我与他人、主观与客观的辩证法;在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双重意义上思考新中国集体经验的整体性问题,反思在现代性和全球化时代下,如何保持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主性。
本书根据中国古代的“三才”(即“天、地、人”)理论来探讨汉代谶纬与汉画像祥瑞图式,上即为天,下为地,中是人。在“三才”中,人是一切的出发点,因为天地变化只有对人类有意义才有价值。所以汉画像的祥瑞观念主要表现为天降祥瑞、地出嘉应与人事祥瑞三部分。我们的先人仰观天文、俯察大地,创立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文明。从形式上,“谶”是借图像象征达到对神秘的世界的把握和对未知命运的控制,借积极的预言来理晓神谕,从而获得自信的力量。这种“祥瑞”图式对中国传统审美精神的象征性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书立足于网络舆情治理的理论前沿与实务要点,分为两编九章。上编梳理构建核心理论体系,详细探讨网络舆情的思想源流、概念内涵、特征功能、构成要素与生发演化机制,深入研究网络舆情治理的时代背景、理念演变与理论基础。下编全面阐述治理程序与方法,宏观概述政府与媒体的网络舆情治理工作,展开详述监测与预警、分析与研判、引导与应对,并介绍了域外治理实践经验。全书既有系统理论又穿插了经典案例,可作为高校教材抑或相关单位的培训用书。
本书通过民俗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理论分析,以 皮影戏传承人 为案例,探讨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的内生动力。重点考察非遗传承人的社会身份、生活现状、传承机制与创新模式等问题,以此强调我们可以通过对传承人 日常实践 的关注与诠释来推动地域社会的内驱力发挥功效,从而实现乡村社会与文化遗产的内生式可持续发展。
本书从文艺学的方法论问题入手,研究的问题既是文学,更是美学理论著作。除 导言 论述关于文艺学的方法论问题外,全书分为四章,分别论述: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文学接受的艺术规律,书中认为,文学活动的本质是审美,要在传统的文学的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客观说四个本质论的基础上,增加体验说、自然说这两种层面,并用美学的视角看文学,于文学之中发现美。书中童庆炳先生认为:方法比结论更重要。美学视角,应当是文学活动的美学视角,是 满足人审美需要的活动 。这些观点对当代中国文艺学理论具有重大的开创意义。
《周易》及其历代阐释蕴涵着天道法则、人生修养和淑世准则等丰富的哲理思想,形成了易道圣学体系。 作者 站在科学立场,具体 结合 量子理论、心脑机制、模因学说以及混沌科学,对《周易》的天道法则、人生修养和淑世准则做了系统全面的诠释 。 依据易道化成天下思想,进一步对全球文化融合发展给出了前瞻性的论述,并就中西文化融合途径个策略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最后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对易道圣学在未来人类全球化进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概要性的阐发。内容包括 圣道易学、科学立场、天道运化、 人道修养、世道治理、 文化和合、天下文明等章。
《中华思想文化关键词365(汉英对照)》是*重点项目"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成果之一。所选的"思想文化关键词",是指由中华民族主体所创造或构建,凝聚、浓缩了中华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词或短语形式固化的概念和文化关键词。此前这些关键词主要以辞典、词表为载体。像专科辞典中一般仅使用简单的语言对词条进行解释,更多是对词条出处的说明,缺少通俗有效的传播内容。而语文类辞典的解释则聚焦在单字或词语的字面含义上,对其思想文化内涵没有深入的说明。翻译和传播方面,思想文化类术语的翻译主要分布在各类双语辞典和外译的典籍作品中,不同译者对术语的内涵理解差异很大,译法上缺乏权威性。总之,对思想文化类关键词的已有研究和整理工作目前都是零散的存在,并未形成具有系统性和代表性的成果。"中华思
《文化传播符号学论纲》是作者以符号学的视角讨论传播问题的第三部作品。**部《传媒符号学:后麦克卢汉的理论转向》讨论媒介技术与符号的关系;第二部《图像符号学:传媒景观世界的图式把握》研究图像转向的媒介图景;这本《文化传播符号学论纲》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今中国文化现状与发展的符号学研究”的总纲,从文化的生成逻辑探索传播符号学理论基础。《文化传播符号学论纲》围绕意义的认知、转换和解释展现传播符号学的“意义形式论”特质,并显示其对赛博时代意义问题的理论解释力。在本《文化传播符号学论纲》,中华文化符号不再仅仅是“东方主义”式的对象,而是传播符号学不可或缺的理论资源。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国风清。本书用故事形态讲述传统家风,用体系模型解构内在逻辑,让家风文化变得通俗易懂,让优良家风走进千家万户。 本书以儒家 五常 为理论遵循,以天人物我为内在逻辑,从于人、于己两条线路出发构建传统家风研究范式,即 1-11-33-99 范式 。此范式以1 个 仁 为圆心,以忠、孝、悌、节、养、恕、勇、俭、让、慎、省等11 个字为要义,结合时代发展,又将这11 个字向外析出33 个维度,每个维度又析出若干个点位,共析出99 个节点。传统家风所有的元素以及古往今来千家万户的家训、家规,都可在这11 字要义、33 个维度、99 个节点中找到对应的点位。同时,为了更好地推动传统家风的生活化传承,本书借助百余个耳熟能详的人和事,故事化述说传统家风,成风化人,将抽象的道德取向融入小故事, 让家风可感知、有人懂、日常用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众的广泛支持是国家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础。“一路一带”倡议的提出就是要加强与东盟之间人文交流,构筑双方之间的心灵“高铁”,通过“民心相通”实现互联互通,所谓“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本书以人文交流为主线,以中国与东盟地区和国家为研究范围,把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问题放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建“一带一路”的宏大背景下来展开,聚焦如何才能真正促进不同国家民众之间的联通、沟通和相通,使其能更大范围、更长久、更深层次地在我国对外关系中发挥作用,真正构筑联通中国梦、各国梦和世界梦的“心灵高铁”这一重点。本书尝试构建中国面向东盟公共外交视域的人文交流的研究框架和评估体系,人文交流在中国与东盟发展合作过程中的内在关联及实际问题,借鉴国内外的有效经验,探索性地提出相应
近代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医学社团。本书尝试对医学社团的诞生、发展历程进行全面考察,聚焦其在近代中国医疗卫生建设中的角色与作用。全书以档案、民国报刊、图书等为核心资料,以历史学、医学、社会学及邻近学科的理论为指导,考察近代医学社团的发展变迁历程,宏观与个案相结合,阐述其在知识传播、医学体制化、病患救助、医学教育等方面的历史功绩,揭示近代医学社团在中国医疗史、社团发展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剖析影响近代中国医学社团发展变迁的因素,考察医学社团的各种社会关系,为促进当下中国医学史、社团史的健康发展提供启迪与借鉴。
晚清民国时期是有意识、有系统地进行汉字简化的起始阶段。尽管该时期的汉字简化工作进行得不全面、不深入、不彻底,但它却是自唐宋以来社会生活中不时出现减省形体、俗写形体到新中国成立之后进行系统简化工作的中坚阶段。它为20世纪50年代开展的汉字简化工作,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本书全面搜集并整理晚清民国时期汉字简化发展的各类成果,将其按时间顺序编撰为 晚清民国时期汉字简化发展年谱 ;梳理晚清民国时期汉字简化的发展过程,提炼该时段汉字简化发展的特点,把握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系统考察晚清民国时期与汉字简化相关的 术语 ;总结汉字简化方法;探讨这一时期汉字简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河西走廊除具有国家建构、“大一统”国家安全稳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政治功能之外,还扮演着联通中外的重要角色,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核心通道。正因为如此,河西走廊凸显着强烈的世界意义。可以说,伟大的河西走廊造就了辉煌的丝绸之路。长期以来,学界谈及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过于强调汉唐而不及其余,有的甚至认为唐以后就没有了丝绸之路,这种十分片面、偏颇的观点严重影响着对丝绸之路整体史的认识。本书在界定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河西走廊在明代管控西北边疆的重要作用,陆路丝绸之路上的明朝角色,构陆路丝绸之路秩序的路径选择,明代绿洲丝绸之路在维护国家安全上发挥的作用,河西走廊在明代陆路丝绸之路中的地位与作用等进行了考察。
作为西方现代性精神本质的虚无主义,不是一种仅仅强调否定性的虚无主义,而是一种既强调否定性又强调肯定性的审美虚无主义。审美虚无主义者的原型是中世纪末唯名论哲学中的全能意志上帝。在克服唯名论上帝所导致的危机体验时,大多数现代思想家恰恰都主张西方个体应该像唯名论上帝那样做一个审美虚无主义者。在从彼特拉克、笛卡尔到康德的思想中,审美虚无主义主要表现为理性主义的自我解放与自我创造,但在从费希特、德国早期浪漫派、施蒂纳到尼采的思想中,审美虚无主义越来越明确地表现为非理性主义的自我创造和自我毁灭。审美虚无主义带给西方个体前所未有的权利和自由,也导致其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尖锐矛盾,因而无法从根本上克服日益严重的危机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