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香奁润色
    •   ( 1244 条评论 )
    • (明)胡文焕 编,王旭东刘筱玥江杨洋 校注 /2016-01-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香奁润色/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明代胡文 焕编,是我国现存*早的妇人美容保健专*,成书于 1600年前后。原书共13部。分别是头发部、面部、瘢 痣部、唇齿部、乳部、身体部、手足部、阴部、经血 部、胎部、怪异部、洗练部、藏贮部,收集了明以前 各种文献中的美容保健验方、技术和方法,共辑录方 剂276首。全书体例完备。按部分类,条理清晰,内 容丰富。本次整理以清人精抄明万历年问虎林文会堂 初刻《寿养丛书》本为底本。

    • ¥21.2 ¥29 折扣:7.3折
    • 冠带中华:古代服饰的域外影响
    •   ( 30 条评论 )
    • 徐文跃 /2024-07-19/ 中华书局
    •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而揖让进退之间、衣冠带履之上最能见出礼仪,所以又称衣冠上国。因有服章、礼仪, 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中国又称华夏。凡此种种,都说明衣冠带履是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早在先秦时期,衣冠就已成为区分族群的一个基本特征。同时,在早期与域外诸族的接触过程中,这一基本特征得到强化并已对外施加影响。虽然影响并不是单向的,但在古代,中国服饰的对外影响是主要的。这种影响又主要发生在隋唐及元明时期。仅就东亚而言,日本的和服虽然与中国古代服饰相去甚远,但其发展的初始阶段,曾受到中国隋唐服饰的强烈影响;韩国的韩服与中国元明服饰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也表现出元明时期两国关系的深刻印记。那么,中国古代服饰的对外影响,在东亚各国服饰的历史与现实中有没有具体的体现呢?本书立足中国古代服饰,基于文

    • ¥82.8 ¥98 折扣:8.4折
    • 当代汉服文化活动历程与实践
    •   ( 538 条评论 )
    • 刘筱燕 /2016-10-20/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本书由著名作词家方文山大力推荐,收录包括十数年来汉服复兴者的思想文选、2014 年汉服运动发展状况调查、汉服组织名录,以及中国西塘汉服文化周活动实践与相关活动等。本书以纪实性的笔触、科学的数据与严谨的分析,再现汉服及汉服文化周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对于促进各地汉服组织建设及同袍个人成长,提升社会各界对汉服运动的了解、推动汉服运动当下及未来发展的需要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 ¥30.2 ¥42 折扣:7.2折
    • 贵州少数民族节庆服饰
    •   ( 7 条评论 )
    • 卢现艺 等摄 /2006-09-01/ 中国旅游出版社
    • 云南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民族,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变的立体气候,决定了云南民族的服装和装饰品必然绚丽多彩,蔚为大观。本书以精美的图片、中英双语的方式介绍了云南贵州少数民族节庆的现场与服饰。节庆场面宏大,服饰万紫千红,让您目不暇接!

    • ¥33.8 ¥45 折扣:7.5折
    • 中国古代织绣纹样
    •   ( 61 条评论 )
    • 刘远洋 著 /2016-08-01/ 学林出版社
    • 本书稿是一本从多角度对中国古代纺织和刺绣品的装饰纹样进行考证、分析、论述的专著。本书稿以大量出土及传世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织绣文物为研究实体,对中国古代织绣纹样的物质组成进行了梳理,探讨了与之发展密切相关的技术工艺;从造型、结构、布局、配色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织绣纹样的美学构成,展示其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对从商周至明清历代织绣纹样的整理归纳,展现各个时期织绣纹样的发展风貌和时代特征;对织绣纹样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析,开创性地将具有文化共性的织绣纹样整合在一起,分门别类地加以分析阐述,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对织绣纹样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新的认识。

    • ¥72 ¥88 折扣:8.2折
    • 鄂伦春服饰
    •   ( 17 条评论 )
    • 何青花宏雷 /1970-01-01/ 民族出版社
    • 《鄂伦春服饰》内容包括简约而粗犷的鄂伦春服饰、锁住温暖道平安鄂伦春坎肩、美丽而多情的鄂伦春手套、白雪映红花的鄂伦春皮裤、娇娆的野杜鹃鄂伦春头饰等。

    • ¥90 ¥120 折扣:7.5折
    • 美丽的锦绣壮族服饰: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书系(精装)
    •   ( 50 条评论 )
    • 李元君 主编 /2012-02-01/ 接力出版社
    • 曾贵为皇家贡品的壮锦,被达官贵人视为时尚的壮锦,如何演绎返璞归真的流行? 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书系《美丽的锦绣-壮族服饰》由著名出版家李元君主编,著名摄影家梁汉昌、美术史论家胡德智深入山村古寨,走访耋耄老人,历时3年有余,拍摄万幅照片,打通时间与空间,横跨广度与深度,融合生活与艺术,尽现壮族艺术远去的灿烂,寻找即将消失的刺绣、织锦、靛染工艺,由当代时尚对接古典与民族元素,从民族服饰发掘艺术与设计理念,被誉为“一部值得爱美、寻美、创造美的品质生活人士拥有的艺术精品,一部值得文化人、艺术工作从业者、各类艺术设计从业者、民俗研究者收藏的艺术精品”。 本书既是一部壮族服饰文化史,也是一部壮族艺术设计史,融可读性和工具性于一体,从中可以学习图腾设计的时尚精神、银饰设计的数百年传承以及

    • ¥551.4 ¥698 折扣:7.9折
    • 阅读织物上的历史――中华嫁衣文化调查
    •   ( 54 条评论 )
    • 屈雅君 等编著 /2010-11-01/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内容包括:吉林延边朝鲜族嫁衣、嫁衣与老衣、朝鲜族访谈录节选、满族、辽宁新宾满族嫁衣、皇族后的形象记忆、满族访谈录节选、满族问卷信息、赫哲族、黑龙江同江街津口赫哲族嫁衣、鱼衣为裳、赫哲族访谈录节选、赫哲族问卷信息、锡伯族、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嫁衣、西迁的外族……

    • ¥252.8 ¥320 折扣:7.9折
    • 中国服饰百年
    •   ( 141 条评论 )
    • 廖军许星 著 /2009-12-01/ 上海文化出版社
    • 近一百年间,我们国家经历了腥风血雨的历史转折和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推翻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赶走了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与此同时,我们也经历了那物质短缺的计划经济时代,我们节衣缩食,崇尚艰苦朴素,身上的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在那“全民皆兵”、“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年代里,绿军装、绿军帽曾经是令人羡慕和魂牵梦绕的时髦装束;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们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三十多年来,我国在“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指导下,排除一切干扰,专心致力于经济建设,逐渐从计划经济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人们的衣着装扮与过去相比,其变化真可谓“天翻地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纺织服装

    • ¥72 ¥88 折扣:8.2折
    • 羌族服饰文化图志
    •   ( 77 条评论 )
    • 孟燕 等著 /2014-12-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羌族服饰文化图志》选取了*代表性的羌寨,以村寨为载体,表现了在羌族日常生活中的服饰文化,并次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全面呈现出羌族服饰的多样性。阅读本书,你可以身临其境,在羌寨的蓝天、白云和碉楼间,欣赏多彩的服饰,品味精彩的民俗。 《羌族服饰文化图志》的理论依据是民族学的整体观,即民族服饰是民族社会整体文化特点的呈现方式之一,是生产生活场景中的服饰。

    • ¥98.3 ¥128 折扣:7.7折
    • 图说清代女子服饰
    •   ( 71 条评论 )
    • 王金华编著 /2013-10-01/ 黄山书社
    • 本书在实物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对清代女子服饰的发展流变、时代背景、艺术特色,以及服饰的材料和收藏方法等作了精辟的概括和总结。并按服饰的种类分为服装、鞋帽、配饰三章内容,收录了清代各个时期的近300件作品,包括兜肚、女衫、衬衣、长袍、褂、马褂、坎肩、挽袖、百褶裙、侧褶裙、套裤、膝裤、绑腿、小脚鞋、绣花鞋、遮眉勒、女帽、暖耳、云肩、花边等。这些作品既有宫廷贵族样式,也有民间百姓之作,涵盖了清代女子服饰的绝大部分样式,品类丰富、全面。各章节前言是对这一品类的简述,图片配有鉴赞赏性文字,逐一介绍每件作品的名称、主题内涵、技法用料、艺术价值等。以文释物、借物达意、图文结合、相得益彰,真正达到欣赏与学习的目的。

    • ¥38.7 ¥49 折扣:7.9折
    • 大羽华裳——明清服饰特展
    •   ( 23 条评论 )
    • 故宫博物院 山东博物馆 曲阜文物局 编 /2013-05-01/ 齐鲁书社
    • 《大羽华裳——明清服饰特展》是为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而举办的主题展览。展览由山东省文物局主办,汇集国内三家*的明清服装收藏单位——山东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和曲阜文管会的二百余件精品参展,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展览不仅鲜明地阐释了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的主题思想,而且为广大观众提供了欣赏中国古代服饰工艺发展水平的一次难得机遇。图录精选参展的大部分文物,配以专业介绍,是一部学习中国明清服饰知识的图文并茂的好图书。

    • ¥101.1 ¥128 折扣:7.9折
    • 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
    •   ( 280 条评论 )
    • 本卷主编张爱华 /2014-0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世纪20年代起,在海派文化浸染下,海派旗袍应运而生。海派旗袍突破了种种禁锢,吸取了欧美流行时装的元素,次把东方女性细致动人的曲线展示出来。“龙凤旗袍”具有独特的设计思想和精妙的制作技艺,是海派旗袍制作技艺的代表,更是中国传统服饰工艺的精华之一。《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丛书: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共分六章,分别从历史、发展、申遗、技艺、鉴赏等方面对龙凤旗袍的制作技艺进行了描述和研究。

    • ¥61.6 ¥88 折扣:7折
    • 中国织绣服饰全集(少数民族卷下)
    •   ( 58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5-09-01/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生活在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各个民族,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所以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历史文化传统。各民族的服饰形制,及其服饰上的丰富的纹样,就像一部用形象的、或象征的艺术语,或记录了远古的神话,或描写了始祖的传说,或记述了民族迁徙的历史,或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种种事像。少数民族服饰又像一部法典,折射出民族、地域,甚至于村寨的特征,以及反映出人生的各个阶段和婚姻状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几千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各族群之间相互往来、分化融合、更名改号、变装易服,不仅产生了众多的兄弟民族群体,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在历代的衍变中,不断地相互汲取兄弟民族的服饰形式加以充实。通览各民族的服饰,便可清晰地看出“你中有我、

    • ¥434.5 ¥550 折扣:7.9折
    • 绣谱(中华生活经典)新版
    •   ( 1334 条评论 )
    • 丁佩著,姜昳 著 /2018-02-01/ 中华书局
    • 《中华生活经典:绣谱》侧重讨论刺绣于 艺 的一面,于 技 则所涉不多,理论性较强,而对具体操作则未加多言。作者于 例言 中自云: 绣事惟选样为尤要。原拟博采图式附于篇末,第思四方风气不同,好尚亦别。金针度与,岂能执形迹以求哉?故复删除,俾归简易。 可能也是考虑到这一点,书中也未有刺绣针法的介绍。为使今天的读者对中国传统刺绣有更加全面的认识,点评部分除对丁佩的刺绣理论进行评析外,还参考了民国沈寿《雪宦绣谱》、朱启钤《丝绣丛刊》、徐蔚南《顾绣考》、华瑾、许频韵《刺绣术》以及朱凤《苏绣》、李娥英《苏绣技法》、孙佩兰《中国刺绣史》等后代刺绣专著,对中国刺绣的历史沿革、步骤方法、针法特点及实物精品等进行了介绍。对以上诸书作者及为中国传统刺绣研究做出贡献的前辈,在此一并致谢。

    • ¥23.1 ¥32 折扣:7.2折
    • 粉黛罗绮:中国古代女子服饰时尚
    •   ( 1077 条评论 )
    • 陈芳 等著 /2015-07-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服饰史,即文化史。《诗经》中的美人姿色、女服用色和用料反映了先秦女子服饰的清纯、质朴,楚汉女子服饰中宽衣大袖和繁复华美的绣纹体现了时代特有的浪漫,六朝女子服饰中的裲裆衫、五兵佩透出飒爽戎装风采,隋唐女子“高腰掩乳”、身披帔帛、脚踩重台履从画中走下来,宋朝女子服饰在简约淡泊中透出内敛的奢华富贵,辽金元代女子服饰佛妆和高丽风体现的文化交流,明清之际女子头戴皮毛“卧兔儿”、领口处钮扣透出的低调奢华…… 这些个案研究,从独特的视角和繁复的细节出发,探索服饰和物质文化的关联。

    • ¥53.7 ¥68 折扣:7.9折
    • 新疆少数民族的服饰与节庆
    •   ( 31 条评论 )
    • 马雄福 等著 /2008-07-01/ 中国旅游出版社
    • 新疆民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民族衣饰风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民族无疑也创造出个性鲜明的文化。而服饰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主要标识,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观念。不同的民族服饰呈现着一个独特的地域文化,同时它又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创新。而节庆则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和传承形式,同时又是民族服饰的一次博览会。 本书收录了新疆地区各个民族的民族服饰,包括绚丽多彩的维吾尔族服饰、华丽粗犷的哈萨克族服饰、潇洒飘逸的蒙古族服饰、英姿飒爽的塔吉克族服饰、庄重秀丽的回族服饰等。

    • ¥48.9 ¥68 折扣:7.2折
    • 云朵上的五彩衣:羌族卷
    •   ( 34 条评论 )
    • 邓平模 等编 /2011-10-01/ 四川美术出版社
    • 陈维主编的《云朵上的五彩衣》同时又具有田野意义。本书内容呈现的不是世界之窗,不是民族风情园,不是舞台景观,而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真实空间。本书是对服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抢救性记录,反思一个民族在面对耐克、面对奥索卡、面对牛仔服、面对时尚服装时怎样保护自己的文化和身份。本书是纪录片式的,或许它所呈现的东西在十年、二十年后,终会变成凄婉的绝唱,仅从这点来讲,《云朵上的五彩衣》是的。

    • ¥31.4 ¥39 折扣:8.1折
    • 晚明清初通俗小说中的服饰时尚研究
    •   ( 40 条评论 )
    • 黄维敏 /2018-07-31/ 四川大学出版社
    • 本书对 三言 二拍 、《金瓶梅》《红楼梦》等通俗小说的解读后发现,晚明清初通俗小说,特别是以市民日常生活为题材小说等,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不少市民服饰时尚的细节与动态描写。本书借鉴新文化史的视角与方法,以具体而微的 个体、事件、现象 为视点,以士人、商人和女性三类群体为对象,运用历史叙述与文学叙述相结合的书写方式展开研究。本书以小说文本为支撑,建构起17世纪市民服饰时尚消费的历史图景与文学想像。

    • ¥35.6 ¥45 折扣:7.9折
    • 彬彬衣风馨千秋——宋代汉族服饰研究
    •   ( 320 条评论 )
    • 张蓓蓓 /2016-04-10/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彬彬衣风馨千秋 宋代汉族服饰研究》以宋代汉族服饰作为研究对象,以服饰风格为主线,将宋代汉族服饰分为三个阶段来研究,即晚唐五代宋初、北宋中晚期、南宋三个时期,将它放在中国服饰 大历史 中去观照,从而揭示了宋代汉族服饰在中国服饰史中的地位与价值,归纳出宋代汉族服饰的艺术特征。 《彬彬衣风馨千秋 宋代汉族服饰研究》主要采用考古和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宋代衣冠服制的变化。通过大量图像的比对和出土实物的研究,勾勒出文人士大夫阶层、市民阶层等的服饰风尚。通过对宋代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剖析,探寻出服饰风尚发生变革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对周边少数民族文化及服饰的透析,探究出宋代一些奇装异服出现的缘由。通过对治国思想的深入研究,探求出文人士大夫的服饰风貌。本书对宋代军戎服饰、舞蹈服饰、体育服饰、戏剧服饰作

    • ¥45.8 ¥58 折扣:7.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