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方学者劳费尔(Berthold Laufer,1874 1934)所著《中国伊朗编》(Sino-Iranica)是他一生著作中较重要的一种,也是欧美东方学很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本人在语言学、人类学、植物学、矿物学方面都受过专门训练。这本书可以说是他探讨东方名物、语言、制度各方面专门问题所得成果的总汇。首先是中国和古代西域植物的传播关系。其次是关于中亚纺织品、矿物和汉籍著录的伊朗史上萨珊王朝的官制。附录几篇是关于语言学方面的问题,包括中国境内几个□□语言(蒙、藏、□□□)里面若干词汇的研究。
古埃及文明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时间跨度近300年,是人类历*古老而又悠久的文明之一,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古埃及文物是研究古代埃及历史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没有通过考古发掘得来的大量文物,就没有真正的古代埃及史。 《文物中的古埃及文明》一书,选取收集了古埃及从巴达里文化至新王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物进行介绍,包括文物的发现时间、发现地、所属时期、材质、色彩、图案、形态等等,并配有图片。全书图文并茂,是了解古埃及文物,进而了解古代埃及文明和历史的上佳读物。
大家常从历史与艺术的角度欣赏文物,却忽略了其中隐藏的科技密码。 本书则通过文物,从烧制陶瓷、冶炼金属、酿酒等人类的实践活动入手,探讨古人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与应用:青花瓷颜色的深浅取决于氧化钴的含量,造纸术的改进是因为采取了碱液蒸煮制浆 挖掘文物背后的科学原理,了解古人在科技方面的创造与智慧,展现中国古代科技的高光时刻,让文物在化学中活起来。
本书综合了近代以来西方和东方学者在印度文化与东亚文化、东南亚文化、希腊罗马文化、阿拉伯文化、中世纪与近代欧洲文化等主要文化中心相互交往和影响方面的主要学术成果。对于古代印度奥义书的哲学与希腊罗马哲学是否有相通之处、印度寓言与以《一千零一夜》为代表的阿拉伯故事有何联系、印度古典梵文戏剧诗歌与欧洲近代浪漫主义文学之间的关系、印度文化如何影响了古代美洲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叙说。本书系统、全面阐述印度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及其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所涉及的内容广博,时空跨度极大。对于研究印度文明及相关领域的学者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广袤无垠的非洲北部,在孕育伟大生命的尼罗河畔,红海之滨,除了众所周知的古埃及文明外,还隐藏着神秘的、令人神往的、拥有丰富而又璀璨文明历史的被遗弃的伊甸园——努比亚。努比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以前,它是世界上已知*古老的黑人国家,世世代代在文化与经济上绽放着自己的光芒。然而它却突然谜样地没落然后被遗忘,无人问津。直到年轻的加拿大考古学家茱莉·安德森与国立卡土穆古物机构与博物馆的色拉·穆哈默德·阿赫默德的重要发现才让大家的目光重新投入到这个被遗弃的国度。
“ ”古文明书系研究“ ”沿线且对人类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古代文明,主要包括古代埃及、巴比伦与亚述、印度、波斯、中国、希腊、罗马等文明,以中西比较、中西交流为研究特色,既注重宏观的理论思考与对历史的反思,从当下观察古代文明的整体性变迁,以宏大的视角展示古文明的兴衰;又注重具体问题的实证性研究,并反映学术研究的 动态,用中国人的视野来重新观察世界,架构认识世界的话语权,以实际行动反击“西方中心论”。 于殿利著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精)/一带一路古文明书系》力图根据楔形文字原始文献,援用社会科学理论,揭示出与传统 不同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图景。城市文明、商业文明、法律文明、公民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人本主义思想等构成人类现代文明基石的诸多元素,不仅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都能找到其
犹太人对文明的贡献是一个重大而有意义的课题。从人数上看,犹太人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只是很小的一个分支,当今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大约有1300多万,仅占 总人口的0.2%。但就影响力而言,犹太人却是一个非凡而 的民族,与其人口极其不成比例。犹太人的祖先所创造的“希伯来文明”,被誉为哺育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之一,而且犹太民族中间涌现出的许多伟人,为人类进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书内容涉及犹太人对西方知识、地理大发现、艺术、音乐、欧洲思想、科学进步、医学、经济、公共生活等方方面面的贡献。本书探讨的是犹太人对文明的贡献这一重大命题,对于犹太民族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贡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而且是大家所写,对于中国读者了解犹太民族与犹太文明有着重要的帮助。本书内容共分为十二章: 章“希伯来遗产”:探讨犹太人
当希腊的主要城邦雅典形成的时期,罗马也已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通常把希腊罗马连称,并不意味着罗马的历史是衔接在希腊历史的后面。不过当罗马发展为大帝国的时候,它已把希腊地区包括在内。从此希腊地区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罗马帝国奴隶制的崩溃也包括希腊一带的奴隶制的崩溃。所以两者在早期的发展步调尽管不一,但是它们的奴隶制社会发展归趋则是一样的。本书没有采取同时代叙述法,仍旧把希腊罗马分为两部分,讲了希腊,再讲罗马。这并不等于说,希腊的奴隶社会先已溃亡了,然后才又兴起罗马的奴隶社会。希腊诸邦和马其顿之亡于罗马,只是国家的灭亡,而非社会制度的灭亡。关于这一点,一般都是十分了然的。青年读者不要从这种叙述的次第而产生错觉。 本书共分十章,前五章讲希腊,后五章讲罗马。叙述的重点在社会、经济
埃及,一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古埃及人创造了众多的奇迹——神庙、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帝王谷等古代遗迹令人无限神往,图坦卡蒙法老、拉美西斯大帝、埃及艳后等历史人物让人艳羡不已。如今,对他(它)们的不解之谜又产生了新的解答。 由马兆锋编著的《法老归来--神秘的古埃及文明(精)》内容是在真实的考古基础上,对古埃及的事件、人物等做了合理、有据的还原,同时全面揭示了古埃及历史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法老归来--神秘的古埃及文明(精)》给读者呈现出一个奇妙非凡的古埃及。书中还附有若干幅精美的图片,有助于读者具体、形象地了解古埃及,因此本书是了解古埃及文明的*读物。
本书为《神话历史丛书》之一,是国内本从神话历史的角度研究古老的苏美尔文明的学术论作,在苏美尔文化研究中另辟蹊径,具有一定的创见。苏美尔人自公元前 5000 年到前 4000 年迁入两河流域南部创造了迄今已知人类古老的文明。多重证据表明,在苏美尔文明的背后有支配性的神圣信仰的存在。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不仅是客观现实的需要,还是神话思维发生作用的产物。楔形文字的书写者及其载体:书匠与泥板,记录了苏美尔人的神圣记忆——神话历史。 作者认为,苏美尔人在长期的狩猎 - 采集生产生活方式中也发展出了原始宗教和信仰。现在出土的遗留泥板中的神话历史十分丰富。苏美尔人还通过大量建筑神庙和塔庙并在其中举行仪式性活动,以达到人与神的沟通及人对神的服从之目的。神圣的时间与空间观念融合在新年仪式和圣婚仪式上。
踏入古希腊文明的历史长河,揭开诸多谜团的神秘面纱,再现古希腊的辉煌篇章!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史的开端,古希腊世界的一切 ——神话、爱情、家庭、战争、民主……如同赫拉克利特的河流,早已流逝。然而时至今日,古希腊仍令人魂牵梦萦。 在这片土地上曾产生了众多的奇迹——古代奥运会、《荷马史诗》、米诺斯迷宫,等等,也曾孕育了光耀千秋的伟大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等,还有那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希腊神话,以及流传至今的“特洛伊之战”。 古希腊文明的光辉距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已有两千余年,但古希腊人以其特殊的理性和智慧建构起来的巍峨宏大的文明大厦,至今仍令世人惊叹不已! 《寻找特洛伊——神话与历史交织的古希腊文明 (精)/世界文明史话》由马兆锋编著,内容以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为基础,结合*的
在人类文明中,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古今奇事,也有人们深感茫然的异常现象。除了人类文明,还有地下文明、水下文明和地球之外的文明。书中对异常神秘的种种文明之谜,或作初新介绍,或描述深奥妙,让读者领略其魅力,思索人类这个美丽的星球外,是否存在某种生命现象。
在世界诸多古远的文明中,玛雅无疑富有浪漫色彩,也是哥伦布到来之前美洲大陆上引人惊奇的文明之一。 丛林深处的恶劣气候令我们无法想像玛雅的祖先为何热衷于这片土地;一座座庞大精美的金字塔里光怪陆离的自然景观让我们惊叹不已;精美绝伦的壁画、雕刻、陶器等艺术品无不展示出玛雅人卓越的想像力和非凡的审美观;充满血腥的人祭让人胆战心惊;高度发达的天文知识和一些离奇的巧合让我们目瞪口呆;神秘的棺盖图案好像隐约其辞地向后人传达着外星人造访地球的信息…… 本书试图从探寻玛雅踪迹、玛雅建筑、文化、科学技术、政治、风俗民情、丛林深处的艺术之流以及留给后人至今难解的谜团出发,以精彩的叙述和图片向读者展示神秘而高度发达的玛雅古文明。
追求美好幸福、祈望吉利平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观念在民间艺术中形成了最有代表性的福、禄、寿、喜四种表现形式,其中尤以前三者为最,它是古代人对生活和理想的追求,形象地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面貌、审美趣味、美学观念以及风俗习惯。福禄寿喜观念的形成以及表现福禄寿喜艺术的形式皆来源于中国民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这种要求广泛而深刻地渗透到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喜庆文化样式。
本书从气候、地质的变迁、物种的演化着手,以“蜀”字为中心,从三星堆“党”字型城镇出发,揭开古蜀历史发展之谜。提出“三个星堆”就是三个祭坛,即太社、王社、民社,也分析出了三星堆消失的原因 ---- 金堂悦来峡堰塞湖的因素有关。并考证了蜀的来源和称谓认为,蜀,葵中蚕;蜀是蠋;祭器;蜀是燭;蜀音近叟,叟是氐羌的一支;因此蜀来源于羌 ……从燭是燃蜀,蜀是白蜡虫,白蜡虫是历史上特产于蜀山氏族地区(今凉山彝族自治州)。 本书也认为青铜兽面铜器为蜀山氏图腾标志物,推断出蜀族氏代历史的图腾标志物和族徽:蜀山氏、羌蜀龙、蜀龙王、*、鱼凫、杜宇和开明氏,从而断定蜀来源于蜀山氏的凉山州地区且称蜀。 本书是其沉淀多年的结晶,观点新颖,视觉独特,有耳目一新之感。
罗马文化是西方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希腊史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联系。无论在建筑、宗教、科学、哲学,还是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可以看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和印记,是对希腊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然而,值得人们注意的是,罗马人并没有被动地抄袭希腊,也绝不是简单地照搬。罗马自身的拉丁传统和伊达拉里亚文化已为它奠定了文化的底色,在适应内外发展的过程中,罗马文化不断进行革新和创造。它的成就比希腊文化更胜一筹,为全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形成了西方文化渊源之一。 本书以史为纲,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方位地展示古罗马的千古文明。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中华大地上曾经存在多个政权。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文明流传到了现在,也有许多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随风飘逝。本书讲述的正式那些曾经辉煌的古国的历史,其目的是揭开笼罩古国的神秘面纱,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全面了解古国的机会。
它曾是风景旖旎的度假胜地,那里豪宅林立,商贾云集;它曾历经数次火山爆发,却因优美的自然条件持久地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庞培人居住此地;它经历了罗马人与萨莫诺人的争夺之战,*终被深深地烙上了罗马帝国的印记……它就是神秘的历史古城,庞培。然而,这一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却在维苏威火山的咆哮中被封藏在了炽热的岩浆之下。如今,重见天日的庞培古城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但它那阡陌交错的古道,精美绝伦的壁画,宏伟壮观的广场遗迹……继续款款地向世人诉说着古老而传奇的秘密。
在三千过年的历史长河中,古埃及无疑曾经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本书不仅探究了古埃及历史、宗教、文学和艺术,还描绘了金字塔建造者和手工艺人等寻常百姓日常生活起居的场景,并以大量的细节惟妙惟肖地刻画了法老的世界,为读者了解古埃及神秘和色彩纷呈的文化提供了丰富素材。
在古代,印度并非国家的名称,而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的是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锡金和不丹在内的南亚次大陆。印度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文化上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约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大规模地进入南亚次大陆,以吠陀梵语,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为核心内容的雅利安文化形成。雅利安文化的形成,受到了土著文化的影响。雅利安语言中有土著居民的语言,雅利安人的万神殿中也安置了土著居民信仰的神。而印度的西北地区,长期受外族的统治,波斯、希腊文化广为流传,对印度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