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影像(1898-1928):明信片中的城市记忆》是一些从城市气垫出发的记忆组合,也是一些过往记录的勘误集合。 这也让《青岛影像(1898-1928):明信片中的城市记忆》同时具有了发现、开拓和信息修正的多种特质。透过这里所展现的图像与信息,我们得以窥见城市生命之树从萌芽初现到枝繁叶茂,与此同时,这些影像也构成了一个城市的表情和文明肌理,成为城市生机与活力的象征。一个城市如同一个人,从孕育、诞生到长大,都伴随着一份记忆。构成决定城市性格的基因,也使得青岛得以形成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精神和文化品格。正是因为这样的记忆,不仅让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城市进步的历史渊源,体味城市持续着的开放、交流、创新渴望。也让今天的青岛,得以在持续守望中持续产生着推动城市前进的动力。
这是莱西市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诠释地名的开山之作。她像一位历经沧桑的哲人,披戴着新世纪的盛装,发散着新时代的气息,秉持着承载莱西,叙说莱西,推介莱西的使命,从历史的长河中健步走来……
山东古为齐国与鲁国的国土,至今号称“齐鲁大地”。一条齐长城至今形迹宛然,一边是自古“好逐利”的齐人故乡,一边是“敦本抑末,崇礼重教”的古鲁国的疆土。齐鲁风俗的自古不同,很应该详细而忠实地记录。 笼统的综合陈述既不能如实地状写山东民俗文化的丰富与多样,我们就想到来作一套山东民俗丛书,将山东境内不同的民俗文化圈,各作成一本书,不仅区分山与海的不同,且又区分泰山、崂山、昆嵛山、沂蒙山的不同;不仅记录广大农村的民俗,更重点来作前人不曾很好作过的城市的民俗;不仅作一个个不同地区的民俗志书,也将黄河、运河所过之处的风情串连成册;不仅作相对宏观的区域民俗文化的描绘,也试作极有特色的一村一镇、一家一户、一事一物的微观探索。如此这般,将山东一省的民俗展现于世人面前。 丛书的取材与着笔,
这是一本笔者多年来研究济南历史文化的论文合集。笔者以济南本土的历史名人、自然、人文景观、文学艺术为着眼点,深刻挖掘历史内涵,将泉城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的泉城建设开发相结合,配合 新泉城 的城市建设对文化方面的需求,对申请泉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京杭大运河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它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山东运河占运河全程的近三分之一,恰处在京杭运河中段。在这一带状文化遗产廊道中的民俗文化,更能代表先民迁徙流动而产生的多纬度商品、思想、知识、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更具有中国南北文化融汇撞击与相互滋养的特色,也更能体现运河文化善沟通重交流的独特魅力,本书就全面、生动地介绍了山东运河两岸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齐鲁文化经典文库》(辑)共22种,这些传世典籍的收录范围主要是由齐鲁籍先贤(或有一说为齐鲁籍人士)著述、已经独立成册、积淀着厚重文化内涵、在中华历史文化典籍中堪称经典的著作,其中有生长于齐鲁的先秦诸子的典籍,也有历朝历代成就卓著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的著作。 齐鲁大地是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主要发祥地,齐鲁人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为进一步扩大齐鲁文化的影响,提高其在当代人中的认知度,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传承和弘扬,由山东出版集团组织,齐鲁书社出版了这套“齐鲁文化经典文库”。本“文库”的收录范围主要是由齐鲁籍人士(或有一说为齐鲁籍人士)著述的、已经独立成册、积淀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中华历史文化典籍中堪称经典的著作,其中有生长于斯的先秦诸子的典籍,也有历朝
陈荣泽*的《关中地区山东方言岛语音研究》是 调查研究关中地区山东方言岛的**部学术专*,具 有填补空白的重要意义。本书选取关中地区11个 山 东庄 作为山东方言岛的代表点,主要调查其老派方 言,通过细致地描写音系以反映山东方言岛语音的基 本面貌,与中古音进行比较以反映其语音的基本特点 ,将山东方言岛与源方言、关中方言进行比较,展现 山东方言岛在语音上发生的各种变化,探讨山东方言 岛语音变化的特点、原因及方向,从语言接触理论视 角揭示山东方言岛语言演变的一些规律。
由吕冰和郭玉锋共同主编的《齐鲁家风(山东人的精神史诗)》一书分别从“为学”“处事”“品格 ”“孝悌”四个主题切入,由齐鲁古代家训名言作引,以古今中外的知名历史及名人故事为例,用幽默时尚的现代语言,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讲述齐鲁家训文化,将经典的历史鲜活再现给青少年读者。
本书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较为详实地记述了历代文人名士爱泉、护泉、咏泉的踪迹及其生平。他们或祖居济南,或为官一任,或慕泉而游,他们的爱泉之心、惜泉之情、护泉之功、咏泉之美,已成为传世典范,为后人所欣赏、所继承、所传颂。本书对这些人物作介绍时,力求从其在对泉的情感以及在济南的活动踪迹方面着笔,对其他生平业绩及功过是非雕虫小技展开论述。本书还收录了两位老同志记述*主席游览大明湖和珍珠泉的回忆文章,文学前辈臧克家、陶钝、冯毅之写的在济南学习、生活期间的回忆文章,以及徐北文教授近作《济南自古是诗城》,读后使人受益匪浅。
出《东夷文化与青州——山东青州东夷文化研讨会文集》,意在以史为鉴,借古开今,志在借古促今、借古扬今。望此书为建先进文化予启迪,为促经济社会发展而服务。 本书收录了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在东夷文化研讨会上的讲话、对建设东夷文化园的几点感想等25篇研究成果。
泉的传说故事,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它是济南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民风民俗。传说故事的时间性、真实性、艺术性并不十分重要,也不可能尽善尽美,所以大可不收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它。但它对人们的启发感悟作用却是实在的——这也许就是它广为流传、久为流传的根本原因所在吧。 泉的传说故事究竟有多少?恐怕无人能说得清。本书搜集了在民间流传较为广泛的近40篇传说故事,以及刘若奇同志新近创作神话故事《神泉》,编印成书,敬献读者。 本书在内容上力避雷同,在篇幅上不求冗长,在语言上力求原汗原味。本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齐鲁文化中的廉政思想的产生、发展、丰富和成熟的过程。资料详实、文笔通俗,既有学术研究的深度,又避免了学术研究的艰涩,对于充分深入和全方位地开掘与阐发了齐鲁文化中的廉政思想,对推进当前我国的廉政文化建设能够提供有益的启示。 齐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对中国古代廉政思想构建和发展的主要贡献,在于他们确立和丰富了廉政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民本理念。 二、尚贤、举贤、任贤的思想。 三、 德主刑辅 宽猛相济 的行政理念。 四、 不分贵贱亲疏,一断于法 的法制观念。五、反腐败的思想。六、好皇帝和清官意识。七、特别重视官员自律意识的培养。
《走进德国》系列教程分为三册,共由150篇短文组成。文章题材多样,图文并茂,除了涉及德国战前站后历史、地理气候,历史名城,山水风光,著名人物、文化娱乐、生活常识等方面以外,还侧重介绍了国民经济、教育体制、财政金融、医疗卫生、高新技术、环境保护、税收保险、外交关系、欧洲统一等有关知识,集通俗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每篇均配练习题,书末附有参考答案。本系列教程让读者既了解德国风情知识,又通过增加阅读量来提高德语水平。本书为册历史文化。
《山东剪纸民俗》一书的作者从一个全新的、民俗学的角度来审视民间剪纸,从而为我们展示了民间剪纸更加丰富、生动、深厚的内涵。作者从民俗功用上,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剪纸天地。许多民俗活动,如人生礼仪(诞生礼、婚礼、寿礼、丧礼等)、过年过节、居室装饰等,都离不开剪纸。这些剪纸作品,都跟活动的内容相吻合,也都有一定的功用。如“五子登科”、“百子图”等是用作“求子”的剪纸,喜窗花、箱子花、饽饽花、鸳鸯花等是用作婚礼的剪纸,“八仙庆寿”“寿窗花”等是用作贺寿的剪纸;而灯笼花、闹元宵、剪蝎子、艾虎、剪斗鸡、“玉兔捣药”等剪纸又分别与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节日的风习紧密相连,是用作庆贺这些节日的剪纸。
孔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其主要内容是以孔子的学说为基础,以“儒家”学派为主干,吸收、融合了各民族文化精华而形成的文化。孔子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以伦理和道德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治理国家,推动社会的发展。这种以德治国的方略是人类社会的理想和标准,也是人类社会一直在探索奋斗的发展目标。孔子虽然离我们远至两千五百多年,但他的思想学说却依然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他所提倡和遵循的人生准则依然可以成为我们成长进步的楷模。学习孔子和孔子的思想,可以让我们明智、聪慧,可以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了解孔子和孔子文化,也可以鉴古知今,继往开来,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于家于国有责任心的人,一个对于民族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人。
淄博是一座有着厚重历史的城市。陶瓷、琉璃、丝绸,在淄博大地上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堪称当代淄博众多城市名片中的代表。新平同志以其独特而深刻的感悟,将其概括凝炼为“淄博三宝”,充分展示了“三宝”的深厚文化内涵和淄博人民对“三宝”的殷殷钟爱之情。 《中华之光 淄博三宝》分为“大美陶瓷”、“大彩琉璃”、“大丽丝绸”三章,语言通俗活泼,图文情趣并茂,笔触悠然而不失厚重、浪漫而不失专业,艺术地再现了“淄博三宝”的发展脉络,以及淄博这座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历史进程。相信此书的出版,一定能够为中外宾朋打开一扇了解淄博绚烂历史文化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