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天南地北山东人》是用了二十年时间完成的大型纪实作品的精萃。 20年间,作者的足迹遍及全国及五大洲的二十多个国家,采访了近八百位山东籍游子,完成了这部堪称“山东游子大传”的作品。 本书入选人物的标准近于苛刻:1.对国家和民族有重大贡献者;2.知名度极高者;3.有非同寻常经历的传奇色彩者;4.所在领域的国际或国内翘楚。5.书中收藏很多有纪念意义的老照片,以飨读者。 故此,《天南地北山东人》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自明。 这些人物中有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莫言;有一批有重大科研成果或重大发明的的科学家、两院院士。如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郑哲敏、李振声等;有一大批为祖国航天事业立下卓著功勋的航天英雄,如“神六”总设计师戚发轫,总指挥于志坚、宿双宁、崔吉俊,航天测控中心总工程师李济生等;有一大批中国*的
本辞典是《齐梁文化研究丛书》的一种,是一部关于齐梁文化的中型专业性工具书,共收词2 000余条,以辞典条目的形式呈现南朝齐梁时期或与齐梁密切相关的历史 、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科技成果、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知识和学界研究成果,释文力求资料翔实、融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于一体,所收词语分为总论、人物、称谓、礼仪、文化族团、职官、机构、典章制度、历史事件、教育、学术、宗教、科技、著作、乐律与历法、社会生活、年号、朝代、地名、遗址遗迹等,基本上涵盖了齐梁文化的各个方面。从学术层面上讲,本书的编纂出版,是填补学术界相关空白的文化工程。
《齐鲁文化通史》著作八卷共三百五十万字,由山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二十余位专家分头负责,历时四年而完成。它既汇集和吸取了五十年来学术界研究齐鲁文化的成果,又突出原始资料的运用,强调学术的创新性,还补充了某些领域的研究空白。为撰写此书,作者们前后开了十二次专题研讨会,期间四易其稿,撰著态度非常认真。 本书由全国知名学者主编,作者队伍中集中了山东文史界的精英,是一部有价值的学术专著。 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齐鲁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已不仅限于山东地域文化,而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东方文化,不仅是内陆文化,也是海洋文化;山东三面环海,与日本、韩国几千年前就有交往,齐鲁文化也是一种对外开放的文化,有许多东西值得发掘和探讨。《齐鲁文化通史》作为大型地域文化通史,迄今为止
《齐鲁文化经典文库》(辑)共22种,这些传世典籍的收录范围主要是由齐鲁籍先贤(或有一说为齐鲁籍人士)著述、已经独立成册、积淀着厚重文化内涵、在中华历史文化典籍中堪称经典的著作,其中有生长于齐鲁的先秦诸子的典籍,也有历朝历代成就卓著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的著作。 齐鲁大地是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主要发祥地,齐鲁人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为进一步扩大齐鲁文化的影响,提高其在当代人中的认知度,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传承和弘扬,由山东出版集团组织,齐鲁书社出版了这套“齐鲁文化经典文库”。本“文库”的收录范围主要是由齐鲁籍人士(或有一说为齐鲁籍人士)著述的、已经独立成册、积淀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中华历史文化典籍中堪称经典的著作,其中有生长于斯的先秦诸子的典籍,也有历朝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是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各地文史研究馆和馆外专家用6年时闻撰写的学术著作,共134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均有1卷。王志民、徐振宏主编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山东卷)》上编纵向地描述山东文化的发展史,下编重点描述山东文化的特点和亮点。上起于远古时代,下迄于1911年辛亥革命,可视为各地的“文化地图”。本书以学术性、现实性、可读性三者的统一为目标,可供学者参考,也可供干部培训及广大读者研习之用。尤其希望本书能对当前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