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延续着中国厚重的传统文化发展至今;民间手艺作为活体,同样承载着中华文明千百年来的文明成果。作者从黄河源头扎陵湖出发,一路东行至位于山东垦利的入海口,走访了黄河流域27位手艺人,记录他们的生活和早已融于生活的手艺。 书中,作者用一种手艺对应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梳理成一条手艺和生活交织在一起的生命之河,以呈现炎黄子孙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情感脉络 沿着黄河的九曲十八弯,倾听着手艺人的故事,触摸着各有寓意的手工艺品 求子时的泥泥狗,满月时的布老虎,12岁前都形影不离的炕头石狮,结婚时新房里的剪纸,出去闯荡谋生计时随身带的荷包,过寿时的面塑,清明时祭奠先人的寒燕 作者隐约看见了与黄河齐头并进的另一条河,那便是人的一生 从生命最初的期待,到诞生、成长、立业、延年,最终又回归尘
本书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计算机技术与唐卡数字化保护中的关键问题相结合,介绍了唐卡数字化保护的基本原理方法,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成果,重点介绍唐卡图像库、知识库、语料库、领域知识图谱的构建原理、过程和方法,探讨了知识图谱在唐卡图像识别、分类、图像描述及问答等领域的应用。本书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满足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唐卡教学与研究等领域的实际应用需求,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助力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本书采访的学者20人,*长者梁旭先生79岁,不足60岁的4人。主要是云南地区*著名的人类学、民族学学者,还有加盟者的日本学者秋道智弥、横山广子教授,澳大利亚唐立教授,云南大学出身的美国学者施传刚教授,中国台湾的何翠萍教授五人。他们的访谈,视野开阔,学术性强,颇多建树。通过访谈内容可以了解该领域的学术前沿、研究方法、时代精神。内容涉及云南等地的民族学、人类学调查、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等大学学科建设等,这些人类学家、民族学学者、历史学、宗教学学者都是曾经在云南求学或工作过,这些人的考察经历、调查足迹以及成长经历本身都是宝贵的资料,能够通过访谈的方式记录下来,是极有意义的。
这部作品创作于56年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冯骥才先生著作史上的 处女作 。珍贵手稿首次公开出版。身为文学大家的冯骥才先生,曾一度放下文学创作,一心一意地去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冯先生萌发抢救文化遗产的想法,就是从《天津砖刻艺术》这小小的书稿开始的。当年冯先生对津门地域的文化十分痴迷,包括老城内外街头房屋建筑上随处可见的精美的砖雕。不过,当时这些砖雕在世人眼里已是昔日的弃物,不被爱惜;其它一些地方传统的民间美术的境遇也是这样。于是冯先生想做一件事,将天津主要的地方民间美术做全面的调查、收集、研究,再编辑出版。因时代风浪的冲击,这部书稿被尘封搁置至今。
环塔里木地区是西域三十六国重要聚居地,是西域文明的中心。本成果在立项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的基础上,将五年来对环塔里木南北两道及其周边地区的调研过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具有学术调研和田野调查的特性,并将塔里木盆地南北两道和河西走廊到东天山进行了对比调查。全书图文并茂,真实反映了参与课题调研的每一位成员在干旱炎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调研经历和学习感受,是读者了解西域田野调查和西域文明的一扇窗口。
族别是国家对所辖人口所做的一种分类。本书对族别分类在不同国家的实践及其影响进行分析与诠释,指出族别分类在当今世界不同国家所遭遇的困境,以及这类分类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影响。鉴于民族国家的多样性问题和族别问题的普遍性,本书提出建立道德共同体是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
相比于卷帙浩繁记录下的中华文明史,传统手艺更像是一种微观的存在。它们在纵向的历史进程中,总是被寥寥几笔带过;又在横向的辽阔幅员里,隐身于街头巷陌。它们看似 微小,却并未缺席每一次文化的演进;它们看似传统,却因手艺人的不懈改进而历久弥新。 读者将在书中,伴随三百余幅精美图片,看到这些或大或小的手艺物件在手艺人手中经历的那一道道工序:削切、剪裁;熔铸、锤炼;打磨、镶嵌;印染、装裱......*终呈现出来的作品延续着技艺,融会了巧思,凝结了愿望,拥有了灵魂。从手艺人的故事中,可以了解中国手工艺行业现状;从物件和制作物件的手艺人,可以看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响应主旋律,树立我们的中华文化自信的同时,带领读者认识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国传统手工艺,也引读者思考,如何保护好存在于身边的
本书通过对布依族古代社会制度文化 深描 ,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 制度文化丛 画卷,生动再现布依族古代社会独具民族风貌的生产生活场景。布依族古代社会的 草根 规则,宛如山坳中盛开的鲜花,点缀着盘江大地,散发出泥土的芬芳,在润物细无声中形塑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今天,我们无论纵向回顾历史,还是横向观察社会现实,都能发现布依族古代社会制度文化,在穿越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展现新活力,迈向现代化。
本书作者在对贵州省贵安新区马场镇平寨村八个寨子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共时性与历时性两种视角,综合研究平寨村历史文化,并运用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多学科方法对布依族家族历史、稻耕主体生计方式、制度文化、民俗文化的变迁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平寨村地域上逐渐形成的村寨共同体及变迁过程中次生性民族文化的生成,并记录区域的历史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变迁是一项极具时代感的研究课题。历史变迁强调纵向的发展进程,文化变迁作为历史变迁中核心的部分,着重讨论在原有文化基础上所发生的包括文化结构、形态、内涵等方面的改变。本书着重从文化变迁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探究和论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并有助于研究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本书对于我国近代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的思想作了深入而系统的阐释,作者在关注外在社会变动对于章氏思想影响的同时,还特别注重于章氏思想内在理路的寻绎。作者认为 多元主义 ( 民族主义 )、 历史主义 ( 历史相对主义 )与 人文主义 ( 新人文主义 )构成了章氏思想的深层内核,并在此三大思想内核的观照之下,对于章氏思想的诸多领域作了富有特色的研究,指出章氏思想在社会文化层面的展开,具有着 道古 与 便新 的双重特色。此外,作者还将章氏思想置于世界思想发展的流程之中进行考察,从而揭示其所具有的现代意义。
冉红芳*的《民族的符号--土家织锦文化遗产研 究》运用民族学、艺术学、历史学、计算机信息处理 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土家族典型的文化事象土家 织锦 西兰卡普 为研究对象,在文献梳理和田野调 查的基础上,对土家织锦图案、工艺流程、传承群体 及其保护模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并就传统民间 手工艺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浪潮逐渐 淡出乡民社会的困境提出较为深入的应对策略。 土家织锦作为一种地域性的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 ,传承了上千年,走过了辉煌与衰落。湘西洗车河流 域是目前在民间仍在自发生产土家织锦的**地区, 其中捞车村、叶家寨、金星村等是 打花 保留得* 原始的村寨,但是传承现状却不容乐观,昔日的辉煌 在今天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区域经济结构大调整、 社会剧烈变革、传承人断代的衰落境遇中已发生蜕
“纳顿”节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的民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五日,三川地区以土族为主体、少部分藏族和汉族民众参与的以二郎神及其他神灵为祭拜对象的庆典仪式,被土族人称为“纳顿”节,被藏族、汉族人称为“八月会”。在节庆仪式中,土族人以表演“会手舞”、“庄稼其”、“五将”、“三将”、“关王”、“五官”、“杀虎将”等折子,藏族、汉族人以向神灵献祭,来实现凡俗与神圣的沟通,达到酬神祈福的目的。“纳顿”节形成了“一庙一会”或“两庙一会”的组织形式与水排轮值制度。“纳顿”节调适着乡民生活节律,维系着乡土社会秩序。
“千年瓷都”景德镇何以与众不同,成为吸引当下年轻人的旅行、居住新中心?本书提炼出理解景德镇的10个关键词,从陶瓷的历史入手,探讨手工技艺、色彩美学、艺术家村、景漂、市集、陶瓷大学、雕塑瓷厂、大地艺术节等议题,并提供旅游路线、购物、美食等实用信息,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元的景德镇:历史与现代交汇碰撞,商业与自然磨合共生,手艺与艺术相互滋养,个人与社会良性合力。
本书旨在介绍良渚所在的时间段前后世界和中国范围内的古代文明和早期 的发展状况。国外方面,既包括广为人知的古埃及、苏美尔、哈拉帕文明,也包括大家了解较少的基克拉迪、卡拉尔文明,重点对各个文明的中心聚落或都邑性遗址、具有代表性的物质文化遗存,并将这些文明放在距今一万年以来的文化序列中来介绍, 终寻找各个文明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方面,集中论述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亚文明圈的形成历程,重点探讨距今四五千年的良渚时代以良渚、大汶口、屈家岭为代表的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找寻中华五千年文明之根源。
本书以轻松的笔调,广征博引,深度挖掘苏东坡诗词文章、语言文学背后的故事与典故,既能拓展知识视野,加深对相关作品的理解,又能在“悦读”中一窥苏东坡多彩人生与惊世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