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为一部大型专科辞典,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成果,努力掌握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 的重要指示精神,对季羡林先生主编的《敦煌学大辞典》(1998 年版)的全面修订。按照专业性、全面性、世界性和时代性的要求,充分吸收 20 世纪末以来海内外敦煌学研究成果,修改完善原有词条、附录,增加新词条、新附录和新门类,主要包括敦煌学通论、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和考古、宗教、学术史 7 大部类,石窟艺术、佛教典籍、历史地理、政治、军事、社会、石窟考古、人物、天文历法、医学、著作、版本等68个门类,收录词目 12000 条,图版 1200 余幅,总篇幅 400 余万字。与第一版相比,新增词目 5000 余条,新增图版700余幅,新增字数160余万。大辞典全方位总结、反映了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当
本书为中国 文物出版社和日本 平凡社合作出版《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第二卷的中文版,收录隋代计49个洞窟的彩塑和壁画,以及有关的论文等。《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五卷于1991年获首届全国美术图书特别金奖,1994年获首届国家图书奖。
中国石窟文化丛书 第一辑 书名:《永靖炳灵寺》 主编:董婷婷 ISBN:978-7-313-26643-9 定价:86.00元 炳灵寺石窟开凿于大寺沟西侧悬崖峭壁上,黄河自沟前蜿蜒盘旋,周围万峰林立。炳灵寺石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代,经过十余个朝代连续不间断的开凿后,形成了多民族艺术融合的盛景。它是我国的六大石窟寺之一,历经了一千七百多年的风雨,见证了佛教东传过程中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繁盛与衰退,成为我国极重要的佛教遗存和丝绸之路上的遗世明珠。 书名:《天水麦积山》 主编:董广强 ISBN:978-7-313-26644-6 定价:86.00元 《天水麦积山》全景式介绍了麦积山石窟,按照游览线路上的洞窟排列顺序,基于观众视角,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麦积山石窟的山体景观、寺院、洞窟建筑、塑像、壁画等,将佛教石窟知识和麦积山石窟的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概况贯穿其中。 书名
《敦煌莫高窟(4)》为中国 文物出版社和日 本 平凡社合作出版《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第四 卷的中文版,收录唐代 (盛唐、中唐、晚唐)计39个洞窟的彩塑和壁画,以 及有关的论文等。《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 五卷 于1991年获首届全国美术图书特别金奖,1994年获首 届国家图书奖。 《敦煌莫高窟(4)》由敦煌研究院编著。
由敦煌文物研究所编写的《敦煌莫高窟(3)》为中国 文物出版社和日本 平凡社合作出版《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第三卷的中文版,收录初唐至盛唐时期计38个洞窟的彩塑和壁画,以及有关的论文等。《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五卷于1991年获首届全国美术图书特别金奖,1994年获首届国家图书奖。
煌煌,大明也。明代是中国历 一个璀璨的时代,其冠服制度 是从一个侧面生动诠释了大明王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时也反映了不同代际、地域之间的传承与创新。 本书充分运用考古发掘材料,综合传世实物、文献、图像,对明代帝王后妃、品官命妇、士庶及妻的冠帽服饰做了系统梳理与研究,客观上体现着明代礼制的变化,是一部有着多重价值的明代服饰专著。
本书作者为油画家、敦煌壁画临摹技艺传承人高山。这是一本大8开的图文画册,书中收录了80余幅高山敦煌壁画的临摹作品及壁画再创作作品。敦煌壁画是不可触碰和再生的人类珍贵艺术,而将其复制并整理临摹 非易事。经现状临摹、复原临摹、整理临摹到 再创作临摹,他重新对人物造型、色彩问题、颜料材质的创新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大胆的改进。可以说本书是一本具有学习、临摹、欣赏价值的石窟类壁画好书。
本书研究了《文选》产生背景的探索,对《文选》编纂者进行了介绍,对《文选序》和《文选》学史进行了研究,对《文选》与《文心雕龙》相互关系的研究。书稿在论述全面、纠正谬误、汇辑体例、追溯源流、诠释文体、考证切实、资料丰富、指导阅读、指导研究等方面较为突出。
楚国史是先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史学家所重。因资料所限,以前的楚史著作多取材于传统文献如《史记》《国语》《左传》等,诸多有关楚国的历史多语焉不详。近年来,随着出土文献的增多,楚国历史研究资料渐丰,如《清华简》中《楚居》、《系年》等材料相继被学者破译,使楚史研究有条件得以大大推动。张俊纶先生熟练运用史料,披沙沥金,按楚王裒辑故事,多有创见,修正了不少旧说。体例上亦别出心裁,以时间为经,以楚王为纬,介绍了九位楚国先祖和四十二位楚君及楚国八百年历史,在故事中解说楚史。
《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日前通过了专家组鉴定,从而证实了完整的莫高窟石窟寺院是由南北两区石窟共同构成的。从此,莫高窟有编号记录的洞窟将由492个增至735个。 敦煌莫高窟开凿于鸣沙山东麓约1700米的断崖上,在《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上标号记录的492个洞窟均有壁画和彩塑,其中487个洞窟分布在长约1000米的南区,北区崖面除461至465窟有编号记录外,还有数百个洞窟因多无壁画彩塑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但是,这些长期没有标号的洞窟在其形质特征、性质功能、形成年代、与南区石窟的关系以及在整个莫高窟石窟群中所处地位,一直为海内外学术界所关注。 经过数年的大规模考古发掘,该项目的负责人敦煌研究院考古专家彭金章先生和项目组成员终于查清了现存北区石窟的数量为248个,因此,除原已被编号记录的5个洞窟外,敦煌石窟又新增编号石窟243个。
文学是人类的灵魂,文学发展史便是人类情感与思想发展的历史。中国文学发展史,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精彩的一部分。本书是近世中国文学通史著作中重要的一部巨著。上起殷商,下迄清朝,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本书将作家的身世、性格与社会背景相结合,着重阐发作家作品的个性,并将演讲式的才情语言,发挥到极好。对人物的评述,对作品的分析,做出了客观的真确的分析。全书论述精彩,“成一家之言”,在众多同类著作中独树一帜。本书较早是由中华书局出版,共分上下二卷。上卷成书于1939年,出版于1941年,下卷成书于1943年,迟至1949年1月才出版。
《敦煌初见时》精选收录了敦煌壁画复原艺术专家史敦宇和其父母、 代敦煌学者和艺术家史苇湘、欧阳琳所作的112幅壁画复原图作品。两代敦煌人潜心研究的复原临摹是在现状临摹的基础上,经过多角度考证复原壁画脱落部分和初始色彩,力图剥去岁月的侵蚀和尘埃,重现古壁画完成之初的精美面貌。 书中所录作品涵盖敦煌壁画中 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六大主题:故事画、经变画、乐舞飞天、世俗生活、供养人图、敦煌遗画 (特别收录藏经洞中被西方列强盗走、如今流失海外的画作复原图19幅)。每幅作品均配以文字解说画中的故事、文化内涵、艺术精髓和复原重点,让读者深度领略敦煌艺术的华美生动和博大精深。 史敦宇出生在敦煌,自幼跟随父母和先辈大师们进出洞窟学习临摹,一生与敦煌结下不解之缘。她五十多年来专注于壁画复原工作,以父辈面
《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编年史》将以编年的形式对现代(1911-1949)的传记文学发展史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编成一部《现代传记文学编年史》。现代传记文学完成了由古代向现代的转型,进入繁荣发展期,成果丰富,形态多样,形成了“传记学”学科,所以有必要全面客观地考察、总结这个时期的传记文学成就,检讨其得失,揭示其演变规律。主要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1911年至1949年之间文人学者的传记创作、传记理论研究和传记翻译活动及其成果。全书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采用“条目”加“按语”相互交融的著述体例,条目列于相应时间之下,同一时间下,不同条目另起一行。按语则是对相应条目的补充说明。“条目”分设传记评论、单篇传记、传记著作、传记作者卒年介绍板块,同时在各栏目适当处加编者按语。若遇跨类,则以“互见法”于相应栏目
敦煌文献的发现,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多达六万件左右的古代写本、刻本,聚集了公元4至11世纪古代历史文化的无尽宝藏,迅速形成了一门引领20世纪学术潮流的国际显学——敦煌学。 但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由于种种原因,敦煌学是“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以致有“敦煌在中国,研究在外国”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敦煌学界发奋图强,后先相继,成果丰硕,局面已大为改观。但仍缺乏集大成的著作问世。汇辑出版一部集大成的高质量的敦煌文献总集,真正昂首自立于世界敦煌学著作之林,是我国学术界几代人的心愿,是“古籍史上前无古人”的伟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以张涌泉为首的一批年轻的敦煌学家开始了《敦煌文献合集》的编撰工作。 《敦煌文献合集》是将敦煌文献(汉文翻译佛经以外部分)按传统的四部分类法
内容简介
敦煌遗书是指1900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发现的4-11世纪多种文字的写本、印本和拓本文献,总数约6万件。其中90%以上为佛教经典,其余为经、史、子、集四部书籍以及官私文书等文献,被誉为“中国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敦煌遗书是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国家图书馆古籍善本四大专藏之一。由韩永进主编的这本《鸣沙遗墨(国家图书馆馆藏精品大展敦煌遗书图录)》甄选54件馆藏敦煌遗书精品,从多角度展现了我国中古时期辉煌灿烂的文化。
本书内容涉及公元4-11世纪的宗教文献、儒家典籍、公私文书、史籍地志。每册收敦煌卷子不等,约照片900幅。全部出齐,共计100册左右。敦煌文献的收藏因历史原因较为分散,目前国外所藏大多已经出版,国内收藏以中国国家图书馆为多。
本书内容涉及西元4-11世纪的宗教文献、儒家典籍、公私文书、史籍地志。每册收敦煌卷子不等,约照片900幅。全部出齐,共计100册左右。敦煌文献的收藏因历史原因较为分散,目前国外所藏大多已經出版,国內收藏以中国国家图书馆为多。
本书内容简介:盛唐是我国美术史上的黄金时代,寺观壁画盛极一时。今天,仅敦煌莫高窟还保存着公元七○五年!!公元七八八年这期间建造的八十一个洞窟,近五百壁的盛唐丹青。这些壁画大多造型优美,色彩灿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一些代表作,堪称佛教艺术的精品。 本卷精选了墓局窟盛唐时代三十五个窟中的二百零二幅图版,包括了神龙、景龙、阔乓天宝、大历诸时期的壁画精华。其中有著名的巨幅经变,神采奕奕的人物,结构谨严的建筑,浓涂重染的山水,描缕精细的花木竹石,色彩华丽的装饰图案。举凡故事小品、比譬情节中具有反映社会生活与审美价值的画面均择要收入卷中,其中部分图版属首次刊印。本卷基本上反映了盛唐时期敦煌壁画的艺术成就。 在题材方面,除了选入了具有代表性的『净土』、『法华』、『维摩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