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为一部大型专科辞典,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成果,努力掌握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 的重要指示精神,对季羡林先生主编的《敦煌学大辞典》(1998 年版)的全面修订。按照专业性、全面性、世界性和时代性的要求,充分吸收 20 世纪末以来海内外敦煌学研究成果,修改完善原有词条、附录,增加新词条、新附录和新门类,主要包括敦煌学通论、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和考古、宗教、学术史 7 大部类,石窟艺术、佛教典籍、历史地理、政治、军事、社会、石窟考古、人物、天文历法、医学、著作、版本等68个门类,收录词目 12000 条,图版 1200 余幅,总篇幅 400 余万字。与第一版相比,新增词目 5000 余条,新增图版700余幅,新增字数160余万。大辞典全方位总结、反映了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当
《敦煌莫高窟(4)》为中国 文物出版社和日 本 平凡社合作出版《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第四 卷的中文版,收录唐代 (盛唐、中唐、晚唐)计39个洞窟的彩塑和壁画,以 及有关的论文等。《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 五卷 于1991年获首届全国美术图书特别金奖,1994年获首 届国家图书奖。 《敦煌莫高窟(4)》由敦煌研究院编著。
由敦煌文物研究所编写的《敦煌莫高窟(3)》为中国 文物出版社和日本 平凡社合作出版《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第三卷的中文版,收录初唐至盛唐时期计38个洞窟的彩塑和壁画,以及有关的论文等。《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五卷于1991年获首届全国美术图书特别金奖,1994年获首届国家图书奖。
本书为中国 文物出版社和日本 平凡社合作出版《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第二卷的中文版,收录隋代计49个洞窟的彩塑和壁画,以及有关的论文等。《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五卷于1991年获首届全国美术图书特别金奖,1994年获首届国家图书奖。
中国石窟文化丛书 第一辑 书名:《永靖炳灵寺》 主编:董婷婷 ISBN:978-7-313-26643-9 定价:86.00元 炳灵寺石窟开凿于大寺沟西侧悬崖峭壁上,黄河自沟前蜿蜒盘旋,周围万峰林立。炳灵寺石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代,经过十余个朝代连续不间断的开凿后,形成了多民族艺术融合的盛景。它是我国的六大石窟寺之一,历经了一千七百多年的风雨,见证了佛教东传过程中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繁盛与衰退,成为我国极重要的佛教遗存和丝绸之路上的遗世明珠。 书名:《天水麦积山》 主编:董广强 ISBN:978-7-313-26644-6 定价:86.00元 《天水麦积山》全景式介绍了麦积山石窟,按照游览线路上的洞窟排列顺序,基于观众视角,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麦积山石窟的山体景观、寺院、洞窟建筑、塑像、壁画等,将佛教石窟知识和麦积山石窟的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概况贯穿其中。 书名
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是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主持,中国学术界、文化界、出版界共同推进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敦煌文献全集》作为其中的重点项目,旨在以高清全彩方式高水平集成刊布、高质量系统整理散藏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 本书为《敦煌文献全集》之一种,是法国国家图书馆(Biblioth que nationale de France)藏敦煌文献的高清彩色图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代出版的黑白版《法藏敦煌西域文献》(总34册)图録的提升版,也是该项工作的继续。 全书由荣新江教授主编,从2023年开始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7月首批出版第1册至第10册。全书预计160册,八开精装,采用高清四色全彩印制,刊布伯希和所获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文献P.2001至P.6040的图版,涉及文献编号4000余号,图版近40000幅,定名文献6000余种。 本
本书作者为油画家、敦煌壁画临摹技艺传承人高山。这是一本大8开的图文画册,书中收录了80余幅高山敦煌壁画的临摹作品及壁画再创作作品。敦煌壁画是不可触碰和再生的人类珍贵艺术,而将其复制并整理临摹 非易事。经现状临摹、复原临摹、整理临摹到 再创作临摹,他重新对人物造型、色彩问题、颜料材质的创新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大胆的改进。可以说本书是一本具有学习、临摹、欣赏价值的石窟类壁画好书。
本丛刊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上海师范大学敦煌吐鲁番学研究所、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会、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合办。每年出版一卷,以刊登研究敦煌吐鲁番及相关地区出土文献的论文为主,兼及学术动态和书评。内容包括历史、地理、艺术、考古、语言、文学、哲学、宗教、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各方面的学术专题。 本刊为国际性学术期刊,以追求学风严谨、创新有据为特色,倡导发表新史料、新书评和相关学术信息,内容丰富,学术价值较高。
本书收入了帕斯各个时期创作的诗篇一百余篇,包括他的诗集《语言下的自由》、奇特散文集《鹰还是太阳?》和伟大的抒情长诗《太阳石》等。帕斯采用电影蒙太奇技巧,打乱时空限制,将历史和现实、神话和梦幻、回忆和憧憬熔为一炉,将西班牙文化,现代西方文化和拉美大陆的史前及现代文化融为一体,激情洋溢,视野开阔,表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独特理解和深厚的文学造诣。
寺观壁画是中国壁画的一个主要类型,是人类历 早的绘画形式之一。它主要绘于佛教寺庙和道观的墙壁上,通过现实与艺术的高度结合,使其在当今社会具有很高的历史与艺术研究价值。高明、胡春涛编著的《陕西寺观壁画全集(精)》通过350幅精美的图片介绍、讲述陕西寺观壁画的现状,是当前集文化传承、艺术整理和考古收藏于一体的重大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为 人们研究提供了 可信的珍贵资料,另外对于其他唐代艺术品的时代以及真伪的考证也是极有用处的。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人类的文化高地。它以华夏文明为根基,并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相互交融;藏经洞的珍贵文书、绢画和莫高窟的精美彩塑、壁画,储存着跨越时代及地域的人类历史记忆。约两个甲子前,敦煌藏经洞开启。敦煌宝藏120多年来的散佚与回归,既牵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灵,也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困顿与奋发。作品围绕敦煌宝藏的发现、流散与回归,回顾了两个甲子以来敦煌文物的往事,以及数代敦煌学人呕心沥血追寻国宝、研究国宝、让国宝重光于世的艰辛历程。
我们知道,自上世纪初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起,敦煌学即迅速成为风靡全球的显学。千载宝藏的重见天日,着实令人目眩心动、意往神驰。1964年,大学甫一毕业的何先生,正是怀着无限的好奇与梦想,毅然决然地进入敦煌艺术研究院工作的。他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专业本行自然是视觉艺术史和风格学的研究。但敦煌学因牵涉到文献、历史、宗教、语言、地理、民族乃至交通、科技等诸多纷繁的头绪,因此关于其中的任何一项研究,若不甘心筑塔于沙,就必须从头做起。 从六十年代开始,全球的敦煌学正经历着一个文献整理和研究译介的基础性工作。学界从头做起的“头”,一般来说包括一远一近的两个。“远”者为敦煌西域地区的古史地理及其演变,“近”者为藏经洞的发现和紧随其后的西方探险家劫经、分藏与整理、著录和研究的概况。直到今
《敦煌莫高窟(4)》为中国?文物出版社和日本?平凡社合作出版《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第四卷的中文版,收录唐代(盛唐、中唐、晚唐)计39个洞窟的彩塑和壁画,以及有关的论文等。《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靠前~五卷于1991年获首届全国美术图书特别金奖,1994年获首届国家图书奖。 《敦煌莫高窟(4)》由敦煌研究院编著。
本书内容涉及西元4-11世纪的宗教文献、儒家典籍、公私文书、史籍地志。每册收敦煌卷子不等,约照片900幅。全部出齐,共计100册左右。敦煌文献的收藏因历史原因较为分散,目前国外所藏大多已經出版,国內收藏以中国国家图书馆为多。
楚国史是先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史学家所重。因资料所限,以前的楚史著作多取材于传统文献如《史记》《国语》《左传》等,诸多有关楚国的历史多语焉不详。近年来,随着出土文献的增多,楚国历史研究资料渐丰,如《清华简》中《楚居》、《系年》等材料相继被学者破译,使楚史研究有条件得以大大推动。张俊纶先生熟练运用史料,披沙沥金,按楚王裒辑故事,多有创见,修正了不少旧说。体例上亦别出心裁,以时间为经,以楚王为纬,介绍了九位楚国先祖和四十二位楚君及楚国八百年历史,在故事中解说楚史。
《敦煌初见时》精选收录了敦煌壁画复原艺术专家史敦宇和其父母、 代敦煌学者和艺术家史苇湘、欧阳琳所作的112幅壁画复原图作品。两代敦煌人潜心研究的复原临摹是在现状临摹的基础上,经过多角度考证复原壁画脱落部分和初始色彩,力图剥去岁月的侵蚀和尘埃,重现古壁画完成之初的精美面貌。 书中所录作品涵盖敦煌壁画中 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六大主题:故事画、经变画、乐舞飞天、世俗生活、供养人图、敦煌遗画 (特别收录藏经洞中被西方列强盗走、如今流失海外的画作复原图19幅)。每幅作品均配以文字解说画中的故事、文化内涵、艺术精髓和复原重点,让读者深度领略敦煌艺术的华美生动和博大精深。 史敦宇出生在敦煌,自幼跟随父母和先辈大师们进出洞窟学习临摹,一生与敦煌结下不解之缘。她五十多年来专注于壁画复原工作,以父辈面
本书内容涉及公元4-11世纪的宗教文献、儒家典籍、公私文书、史籍地志。每册收敦煌卷子不等,约照片900幅。全部出齐,共计100册左右。敦煌文献的收藏因历史原因较为分散,目前国外所藏大多已经出版,国内收藏以中国国家图书馆为多。
作者王淑民长期从事中医文献研究,特别长于敦煌医学文献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本书就是作者严格依据馆藏于英国国家图书馆的我国敦煌医学文献写卷的原貌所做的整理释文与注疏。《英藏敦煌医学文献图影与注疏》分图影篇和注疏篇。图影篇列有高清晰敦煌医学文献写卷的彩色图影152幅。注疏篇依据图影篇的文献顺序对它们进行释文、注释、疏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确释文,补入原来因条件所限而无法识别的字,纠正以往的误识文字,并对残卷进行辑补与缀合,且出校注说明;对写卷涉及的文献考证内容用『疏证』形式论证说明。本书的出版,将弥补敦煌医学文献只见文字不见写卷原貌的缺憾,对深入研究我国隋唐时期医学文献有重要意义。书末附有重要词语索引,方便读者查阅。《英藏敦煌医学文献图影与注疏》可供从事中医文献、理
本书以120回古版彩绘图片、120回内容节选为主体,穿插书中所出现的文玩器物、日常饮馔、节俗等知识点,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此为《红楼梦日历》系列的本。2015年首版日历偏重《红楼梦》文本本身,意在推广普及经典名著、唤起大众阅读红楼梦的兴趣,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并以生活美学为古今连结点,引导大众懂得欣赏、乐于体验古人的生活雅趣,提升生活品位与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