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净*的《辽金元时期北京城市研究》从社会学的视角对辽金元时期北京的城市空间秩序及其变迁展开研究。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将辽金元时期的北京城置于宏观的政治与经济变迁脉络中考察城市角色从地区中心向都城的转换,及其对城市物质空间发展带来的影响。下篇则将宫殿、坛庙、市场、道路等既作为社会力量的载体,也作为主要的城市形态构成要素,从权力运作、经济体系等方面展开讨论,揭示国家制度建构、日常生活状态与城市形态变迁间的关系。 本书可供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及文化史的研究者和爱好者阅读参考。
地名是观察城市历史变化的一个独特的参照,又是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关联紧密的元素。本书以大量手资料,通过地名变化背后的历史背景,观察上海城市发展变迁。包括租界的拓展、产业的发展、市政的发展、都市娱乐业的更替、道路命名方式的由来。
《漳州古城保护与开发研究》从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学、有机更新三个理论维度对古城进行研究剖析,结合巴黎、京都、苏州、丽江、平遥等国内外五个古城保护与开发成功案例,在对漳州古城历史、山川形胜、文化价值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漳州古城保护与开发工作应按照 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实体运作、渐进改善 的思路开展。从论证目标、整体保护、分类引导、功能布局、文化挖掘、风貌维护六个方面入手,实施古城保护与开发策略;从技术、法制、机制、社会、经济五个方面入手,构建了完整的古城保护与开发保障体系。
本书可供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及研究人员学习。
历史和传统就是我们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 (费孝通)1964年,《威尼斯宪章》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原真性 。20世纪90年代以后,原真性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原则之一,它是定义、评估和监督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温州大学的王新和温州市规划局的蔡文云合著的《城中村何去何从》是以温州市城中村改造中的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丰富的调查研究,根据大量事实而作出的对策性研究成果。温州市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领先地区,温州市的城中村改造起步较早,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为化解其中各种社会矛盾而采取的政策和取得的一些经验,对于更广阔层面的城中村改造的对策研究和制度安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这部著作立足城中村改造的实际问题,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社会矛盾,有针对性地作出政策研究,表现了脚踏实地、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尤其是书中关于政府在城中村改造、房地产开发中 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怎样才能公平、公正地行使政府权力与政府职能,怎样既推进城中村改造顺利进展,又切实保护村民权益的一
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空间是我国城镇近现代的新城市空间,也是引导近现代中国城镇空间拓展、重组的重要空间类型。相应地,产业空间规划设计也构成了我国近现代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产业空间规划设计史也是城市规划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书在大量搜集相关史料、整理和借鉴相关史志研究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近现代产业空间的发展建设和规划设计史从不同空间尺度、不同历史阶段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其基本分期、总结了其基本规律并挖掘解析了典型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规划史在专门史研究角度的学术空白。 本书可供城乡规划学、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历史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规划设计、行政管理和高等教育等专业人员和高校学生参考,也可供各级各类开发区的管理者、政府经济管理、土地管理、城乡规划管理人员使用。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实体。城市空间形态记录着城市自身发展的历史脉络,也是城市经浊、社会生态的综合反映和城市功能空间组合的形体表现。 时代在进步,城市在发展,城市空间形态也将不断演化,城市空间形态的探索永无止境。适适逢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研究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更具有现实意义。 本书从历史角度把东北地区城市划分为古代城市、近代城市和现代城市,论述了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演进过程和典型模式;探讨了新时期东北地区空间形态与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对策和建议。本书既是对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历史演变的一次总结,也晃对城市空间形态这一科学命题的新探索。
本教材内容分10章阐述,即行人和车辆的基本知识,城市道路交通基本知识,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规划设计,城市道路横端面规划设计,道路线形综合设计,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城市道路路面基本知识,城市桥梁和隧道。本教材在编写中尽量结合我国道路交通规划和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本领域*新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在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阐述的同时,在工程知识方面也作了进一步的加强与深化,以利于规划设计与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 本书可作为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学等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上述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参考。
《中国近现代产业空间规划设计史》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空间是我国城镇近现代的新城市空间,也是引导近现代中国城镇空间拓展、重组的重要空间类型。相应地,产业空间规划设计也构成了我国近现代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产业空间规划设计史也是城市规划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近现代产业空间规划设计史》在大量搜集相关史料、整理和借鉴相关史志研究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近现代产业空间的发展建设和规划设计史从不同空间尺度、不同历史阶段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其基本分期、总结了其基本规律并挖掘解析了典型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规划史在专门史研究角度的学术空白。
本书在对国内外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政策与模式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在河北省唐山市进行的大量建筑调查、现场检测和居民调查分析,紧密结合唐山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专项规划研究成果和案例分析,详细介绍了既有居住建筑诊断的内容和方法,提出当前北方采暖地区城市既有居住建筑改造专项规划编制的思路、方法和要点。系统地提出了北方采暖地区城市既有居住建筑改造三大类型、六种模式和政策体系,以及投融资测算分析方法和模式及配套的技术、经济、管理政策框架和思路,为推进北方地区城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方法和模式。 本书共分八章,对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规划方法和思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现状分析、国内外既有居住建筑政策与模式分析
该书收录了同济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2014年的毕业设计作品 祁县古城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这是同济大学尝试的一次毕业设计课程,教师并不给出具体的设计题目,而是学生通过自己对古城的走访,发现问题,自我命题,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书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依托于晋商经济发展起来的有着上千所传统大院的古城,今朝面临着怎样的景况,而这种乡土城镇原型的出路又在何方?同时,作者也对如何培育具有引领社会与行业发展方向作用的 活力之源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乃至建筑学学生,进行了建筑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反思。
本书主要是关于在慕尼黑以及与慕尼黑近在咫尺的小城Garching日常生活中印象较深的观察和体验。具体内容主要针对当代发展建设,包括硬件建设(交通、道路、建筑、自然环境建设等),也包括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生活、制度建设和行为理念,同时还在纵深层面涉及到城市历史和发展演变,以期能够比较完整地再现当地的人居环境建设和市民生活。
王刚编著的《汉正街街道形态与意义的演变过程》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采用考古式笔触全视野细致 探究汉正街规划与建设的整个过程,历时态长轴展现 汉正街街道形态和意义的动态演变过程;研究方法上吸纳列斐伏尔历史- 空间-社会三位一体的技术路线,即将街道的形态变 化纳入到社会史的框架中,并将其视为社会史的同一过程,强化过去研究取径上 忽视空间影响社会关系的能动性方面。援引福柯的权 力网络概念并修正使用,通过此概念展开全书的经纬叙述,力图将空间从历史中 显现,凸出空间维度,以空间性思维建构历史与社会 生活,转变空间历史研究的范式。书中后得出空间生产、文脉保护、非正规性、 公众参与等历史启示。 《汉正街街道形态与意义的演变过程》适合城市规划、建筑学、人文地理等空间学科专业读者阅读参 考,也为研学列斐
本书附有意大利、法国等外国实地拍摄的近千幅照片,仔细地对他们的建筑风格、形式特点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在此基础上,又对其中所呈现出的各种规律作出了归纳和研究,并进一步探求了这些规律之所以形成的历史、文化甚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 本书共分为十个部分。在国外的城市中,以罗马、佛罗伦萨和巴黎作为研究的重点。因为这几个城市几乎是西方(除希腊外)所有重要的建筑风格的起源地和代表地——罗马风格(其后的罗曼式亦是这一风格的延续和仿效)、文艺复兴风格、哥特风格、新古典风格、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这些不同的建筑风格既在时间上前后相继,也在形式上继承发展。探讨这些建筑风格之所以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原因,不仅可以从这些城市的建筑形式以及城市的规划和布局形式中发现其规律,更重要的是还需对其人文精神和
怎样做好村庄整治,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让农民和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得到充分释放和有机结合,使我们的村庄整治更科学、更合理、更受农民欢迎,重要的是要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利益,而其中一个主要的做法就是政府要把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合适,通过农民可以接受的方式告诉农民,让农民自己动手做,而且做得更好、更满意,这就是本套丛书的目的。《新农村人居环境与村庄规划》这套丛书包含了农村建设领域的方方面面,尤其注重对历史文化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村庄整治与规划建设的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与安全防灾,新能源、新材料与适用技术的推介,节约型、和谐型村庄建设的引导,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农村面貌的改善始终沿着中央制定的正确道路前行。 本册为《历史文化村镇继承与发展指南》,结合优秀案例,介绍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
《留住乡愁:阮仪三护城之路口述实录》通过阮仪三先生口述的方式,介绍了他保护古城建筑的历程和反思,并对当下我国古城保护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阮仪三先生被誉为“都市文脉的守护者”、“历史文化名城的卫士”、“古城的守望者”。他保护了平遥等古城,并主持的周庄、同里、甪直、乌镇、西塘、南浔古镇保护规划。书中对这些故事和历史,都有着鲜活生动的叙述,为读者娓娓道来,道出一段又一段古城保护的故事。
《亚洲城市建筑史》是日本“亚洲城市建筑研究会”的学者多年以来研究成果的积累,有着很浓厚的功底。该书的特点是多层次地展现了亚洲城市、建筑历史的多样性。特别是关注了城市与建筑的密切关系。关于建筑的介绍除了基础的数据外,重点放在其空间构成及设计手法上。其现场的靠前手资料的采集、生动的案例,使《亚洲城市建筑史》具有很强的学术性、资料性的价值。阅读《亚洲城市建筑史》应着眼于以下几点:首先,今日亚洲仍然有大多数的人生活在乡土建筑的世界中,而处于强势的现代化住宅理念正冲击着地域多年来培育出来的生活秩序,今后的城市住宅应该是怎样的形态?其次,亚洲各城市留下了许多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如何继承和活用这些存量,特别是对欧洲留下的殖民建筑如何评价?第三,迄今跨越地域的建筑文化的谱系将亚洲地域相互联
肖爱玲编著的《西汉城市体系的空间演化》从西汉城市的空间发展过程入手,以中央王朝政治权力对城市空间的控制,即政治权力对区域城市地理的影响为主线。《西汉城市体系的空间演化》探讨了城市空间发展的三种模式,系统分析了城市发展的时空特征、城市性质与职能、城市等级、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及其内在机制和规律性,并提出了政治权力是影响中国古代城市兴起、发展、分布及其空间结构变化的关键要素。
朱启钤(1872—1964年)系我国近现代文化发展*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内务总长、代理过国务院总理,因拥袁失败,下野后潜心于中国传统建筑及城市发展,创立了中国个民间建筑学术团体——中国营造学社。对此,周恩来总理称他为著名实业家、爱国老人及中国建筑历史学家,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尊他为启蒙师。2009年3月24日系朱启钤发表“中国营造学社缘起”八十周年纪念日,本画集图文并茂地展现了这位跨世纪建筑界先辈的建筑贡献,使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普及性的公诸于世。该书可供建筑业内外人士及对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有兴趣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士阅读。相信它的出版填补了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普及教育上的“空白”。
《既有建筑加层技术与政策研究》编著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本书重点研究我国既有建筑加层改造的政策体系和加层技术体系(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等),通过对既有建筑加层改造工程的实践分析,总结编制的“既有建筑加层改造工程应用技术指南”,具有高度的工程实践指导意义和技术可操作性。本书的出版发行,能为提高我国既有建筑加层改造技术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对我国既有建筑加层改造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和完善,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苏州,春秋时期的吴国都城,中国建城史上巧夺天工的杰作。2500多年以来,苏州古城虽屡遭战祸,但历千年而城址未变、格局尚存,不仅是世界城市史上的一大奇迹,也是苏州*的一笔历史文化遗产。 1986年国务院明确要求,苏州今后的发展要在保护好古城风貌和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加强旧城基础设施的改造,积极建设新区,发展小城镇,努力把苏州市逐步建成环境优美、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一直以来,苏州始终把保护古城风貌作为一项历史使命,高度重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苏州古城依然保持着“水陆平行”、“河街相邻”的路河格局,保持着“灰、黑、白”的城市色彩,保持着“精、细、秀、美”的建筑特点,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形成鲜明的城市特色。应该说,苏州这座古老的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文物宝库。 位于苏州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