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真是 寸草有致,片石生情 ,虽 半亩方塘 ,却追求 天光云影 之意境,极富诗情画意,走进中国园林就如同走进了中国艺术的殿堂。在本书中,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将文史知识与园林建筑理论结合起来谈,结合不同地方的园林,系统论述中国造园理论诸如立意、组景、动观、静观、掇山、理水、建筑、栽植等,本书既可说是园林理论著述,也是婉约清丽、畅快明达的文学小品。因此,本书可说是中国园林*的导游。
本书研究了济南市 四大泉群 园林与景观的物质、文化特性。首先明确了相关概念、研究范围、方法、进展。分析了泉在中西方古典文化、古典园林,以及西方现代景观中的地位、意义及发展脉络。在物质特性研究中,分析了泉的出露特征及视觉表现;泉池的类别及其建设依据;建筑、装饰、植物的主要类别与作用。在文化特性研究中,分析了泉水的名称来源,与其所处位置、天然资质、历史积累相关;宋、明趵突泉诗中的景观要素,体现出了济南城市历史发展与建设情况; 七十二泉 中的品题、集景文化,及其数字来源,受到了中国古代天文历法、诗歌、园林景观的综合影响。
《景观基础设施:思想与实践》在对大量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厘清景观基础设施的应用框架体系,基于现代基础设施的基本分类将其拆分为五种主要类型,并提出依托这些基本类型整合构建景观基础设施网络的策略方法。本书重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努力尝试基于景观基础设施的复杂性特征,提出*加特殊、有效的设计途径和方法。研究成果并不在于提出类似于传统基础设施的标准化、机械化的模式,而是主张通过研究能够提出景观基础设施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并结合其主要的类型和具体实践案例分析探索多种创新设计的可能性,鼓励在实践过程中对景观基础设施的内容进行不断的延伸和发展。这些使得本书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有助于处理当今我们所面临的愈发复杂的城市问题。
《室内植物装饰》主要针对室内环境条件的特点,从植物的美学特点出发,介绍了室内植物装饰的意义、室内装饰植物的选择、室内装饰植物的配置和不同室内空间植物装饰的要点;同时介绍了室内植物装饰应用中常见的植物品种、绿化功能及其具体的养护管理方法等。每种装饰方法和常见的植物品种都配有精美的彩色图片,效果直观,便于读者欣赏和理解。 《室内植物装饰》适合热爱生活的时尚人士、居家装饰爱好者,也可供从事室内装饰的技术人员参考或作为企业培训用书。本书由张淑梅编著。
本书以一个完整的工程量清单编制实例为基础,对住宅小区景观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进行了详细介绍。为强化感性认识,本书附录里配了完整的施工图,使读者学起来更容易,练起来更具实践参照性。 本书特别适合初涉园林预算工作的人员,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参加培训人员使用。
由朱良文编著的《传统民居价值与传承》是作者数十年研究传统民居的成果选编。《传统民居价值与传承》内容包括传统民居考察与调查研究、传统民居的价值与继承问题探讨、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探索等。本书可供广大建筑师、建筑理论工作者、乡土建筑研究者以及建筑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园林工程计价和招投标方法。主要内容:园林工程定额,园林工程费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建筑面积的计算,园林绿化、园路、园桥、假山、景观、通用项目计量与计价,园林工程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园林计价软件应用,园林工程招投标等。本书依据全国新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地方园林计价定额,结合近期新的文件和计价方法编写而成。本书配有大量的例题和实际工程案例,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园林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亦可作为工程造价编审人员及基本建设管理相关人员的专业参考书。
避暑山庄是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修建的离宫别苑,规模宏伟,气象万千,在建筑风格上别具特色,形成了山水、建筑浑然一体的园林艺术。孟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迎难而上,对承德避暑山庄进行了全方位勘察、测绘、记录和挖掘,著就《承德避暑山庄园林艺术》,系统阐释了承德避暑山庄这所承前启后、在自然山水风景中兴造的朴野撩人的皇家园林对中国园林艺术实践和理论的贡献。本书从各个方面深入探索和分析了营建避暑山庄的至理和手法,阐述了山庄建设的精细微妙和匠心独运所在,并附有实测墨线图二十八幅,不但有助于研究山庄的建筑艺术,也有助于旅游者提高对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欣赏水平。
本教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园林行业职业技能标准》CJJ/T237--2016之《育苗工职业技能标准》编写。本教材分为植物生物学及土壤肥料基本知识、育苗基础知识、植物保护知识、园林苗圃、园林植物识别技术、园林植物育苗技术、苗圃出圃、安全知识等内容,从实践出发,全面而系统地讲述了知识的要点。书稿中的案例经典,图文并茂,深人浅出,易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中国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风景园林艺术散论》论述了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学的渊源、风景园林文学的特性、风景园林的审美与意境、风景园林景名、楹联以及相关风景园林理论的探究与实践活动等。 梁敦睦的《中国风景园林艺术散论》可供广大风景园林设计师、风景园林理论工作者、风景园林艺术爱好者等学习参考。
本教材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以初级绿化工工作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强化培养操作技能、掌握实用技能的角度,较好地体现了当前近期新的实用知识和操作技术,内容涉及植物基础知识,土壤与肥料基础知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常见园林植物和园林病虫害,园林植物绿化施工基础,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基础,园林花卉知识,常用园林绿化机具,常见园林植物及病虫害的识别,园林植物绿化施工技能,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能等。为方便使用,还配编了操作技能训练及图示,对从业人员提高业务素质、掌握初级绿化工的核心技能有直接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本教材是初级绿化工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推荐教材,也是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绿化、园艺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用书,还可供从事绿化工作的有关人员参考。
本书介绍了平遥古城空间研究、上海原租界公园空间变迁研究、颐和园庭园空间研究、承德避暑山庄庭园空间研究、对于日本传统园林的一些思考等内容。
本系列教材以特色求发展为宗旨,以建筑与环境相结合、文脉的继承与发展为基础,以中尺度城乡环境设计为主题,以生态环境保护与设计为重点,主要分为专业基础、专业能力和专业方向三个模块,全面覆盖了初级到高级,理论到实践的相关专业知识。
《园林制图(含习题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适用)》为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以园林专业为导向,注重制图规范的训练和读识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绘图工具,绘制规范的专业图纸。主要内容包括制图基础知识和制图的标准,投影的基本知识,剖面图与断面图,轴测投影,透视投影的基本画法,园林工程图等内容,并有配套的《园林制图习题集》。
《图解园林景观造景工程》主要介绍了园林造景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主要内容包括:假山石工程,水景工程,植物造景工程,园路、园桥与广场工程,园林景亭工程以及景观照明。 本书可作为园林造景工程现场施工技术及管理人员的常备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森林资源评估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修复中的应用/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系列丛书》横跨建筑、森林资源管理、遥感等学科,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拟定的对于古木建筑的维修纲领为基础,以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为实例进行大木构件材积估算方法模型的建立,对大面积范围内的古木建筑的大木构件的材积进行快速预测。进而,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修复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森林资源评估体系,为我国古建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森林资源评估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修复中的应用/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系列丛书》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基于《营造法式》和《工程做法则例》的模数理论建立材积估算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沈阳故宫木质构件的材积进行估算。其次,在信息转化研究部分(建筑木制构件和天然林立木之间的信息转化),基于中国东北
本书包括风景园林师的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项目负责人、职业风景园林师的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风景园林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从东西方自然观差异看风景园林发展趋势、国家公园及其影响、职业风景园林师的实践范围、如何创办成功的风景园林企业九讲内容。适用于风景园林专业师生及相关从业人员。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园林工程计价和招投标方法。主要内容:园林工程定额,园林工程费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建筑面积的计算,园林绿化、园路、园桥、假山、景观、通用项目计量与计价,园林工程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园林计价软件应用,园林工程招投标等。本书依据全国新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地方园林计价定额,结合近期新的文件和计价方法编写而成。本书配有大量的例题和实际工程案例,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园林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亦可作为工程造价编审人员及基本建设管理相关人员的专业参考书。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因此,为了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对环境景观的设计和改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书对环境各个细部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同时辅助以大量、充分的实例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环境景观的具体设计方法和步骤,并积累丰富的设计经验。本书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大中专院校园林设计及相关专业的师生,以及园林设计从业人员将会有相当大的帮助。
《热带园艺专业英语》由李绍鹏与陈艳丽编写。
《苹果》由林果科技明白纸系列丛书编委会编
《环境艺术设计手绘效果图训练范本:室内家居空间表现》是一本供学生日常手绘练习之用的参考画册,主要向你介绍了室内空间的创作和表现技巧。《环境艺术设计手绘效果图训练范本:室内家居空间表现》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图片资料丰富,训练方法科学有效,示范步骤清晰,很好适合作为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和初学者的临摹学习范本。
本书借鉴图底关系、城市意象等理论,从城市空间和城市生活形态出发,对北京城市街景做出综合性考察和分析,主要从宏观城市空间、中观环境意象及微观环境细节等三个方面对北京总体街道景观的形态特征予以梳理,指出其存在空间消极、意象模糊、细节混乱等问题。同时本书也对北京城市街景的人文特征予以思考,包含城市功能定位、景观制度等社会文化发展内容。借鉴相关现代城市建设理论,作者最终指出向小尺度发展、整合街墙形态、规范建筑立面、建设可识别系统、完善步行系统等原则应该是北京城市街道景观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