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地区野生蘑菇种类繁多,可食用的和有毒的容易混淆,正确鉴别至关重要。本书简要介绍了该区地理环境与真菌资源、毒菌中毒预防与治疗方法和蘑菇基本术语,记载了该区常见的食用菌和毒菌共计312种,每种提供个体彩图、重要特征描述、生态分布及可食或有毒信息。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以检验技术为主线,借鉴了原编写的五年制教材和许多国内外其他教材的经验,共分五篇三十八章,包括微生物检验基本技术、临床细菌学检验、临床真菌学检验、临床病毒学检验和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等内容。基本技术篇中强调了细菌非培养检验技术和细菌检验的自动化;临床细菌学检验篇中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夯实基础理论为原则,以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充分体现“三基”的编写思路;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篇中联系其他篇章知识点,体现从标本采集、运送、验收、检验、报告与解释全过程的贯通。全书确立适于教师讲课和学生自学,乃至对学生毕业后临床工作有一定指导作用的适用范围。 编写风格和内容组织,按传统的篇、章、节排序,但在章前针对章重点内容提出几个
本书为2018年版的修订版,文字、图片皆有较大幅度更新和增补,新菌种增加数十种,新的真菌检验技术如T2MR、下一代宏基因测序、免疫层析、血清学检测等,在书中均有详细介绍,这对提高国内各级医疗机构检验人员的真菌检测水平,更好地辅助临床诊治大有裨益。 全书共15章,以临床真菌检验工作流程为主线,前四章概括介绍医学真菌相关知识,第五章至第十二章对常见真菌的培养、镜检、形态学鉴定、分子检测、血清学检验技术作了系统介绍,第十三章至第十五章对常用抗真菌菌药物及其耐药机制、药敏试验、常见真菌病诊治举例等内容作了详细介绍。此外,文末五个附录部分可方便读者查找国内外真菌相关图书资料和深入钻研真菌检测领域知识之用。 超量的图片是本书亮点,共1639幅图片,显示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时间、不同放大倍数下的菌落
由李明远、徐志凯主编的《医学微生物学(供8年 制及7年制5 3一体化临床医学等专业用第3版)》适当 介绍了医学微生物学相关领域研究的新进展,并对未 来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内容在展望中给予了描述。还对 微生物基因组学、幽门螺杆菌、肝炎病毒、反转录病 毒等研究领域的科学发展史作了介绍,增强了可读性 ,并增加了专业英语词汇介绍,旨在促进双语教学, 拓宽视野,启迪学生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 力和工作中的创新能力。本版教材配套了学习指导与 习题集、实验指导,以及在线课堂等学习材料,因此 本书不仅供长学制医学生用,也可供其他医学生、研 究生、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用。
本教材自1988年版及1997年第二版出版以来,为我国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段历史可予以佐证。如今二版教材已使用6年,尤其在此期间人类又跨越新的世纪,针对医学本科教育在21世纪的新要求,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卫生部教材办的领导下,医学检验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和全体编者共同努力下,新一版的检验专业系列教材即将与广大师生见面。 第三版教材的变动较大,首先是书名的变化。为突出检验专业特点,缩短与临床医学的距离,决定将原书名“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更名为“临床微生物学与微生物检验”。另外根据医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总体变动,坚持“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不论是临床医学中的什么专业方向,前三年都要上同样的基础课程,后两年才突出专业特点。按此要求,在前四年已学过《医学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指导》是按照*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精神和医学检验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而组织编写的,为《微生物学检验》(第3版)配套的实训教材。 教材中实训内容包括“基本检验技术”、“综合技能训练”和“仿真实训”三部分、十二个实训内容。在编排顺序及内容上打破了传统的实验编排习惯,紧紧围绕以微生物检验工作任务为引领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从基本训练到综合训练,以满足行业岗位的需要。 本书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使用。
多重耐药微生物的不断出现和播散,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主要健康问题,且成为重要的医疗经济和精神负担。我国是多重耐药微生物的重灾区,加强多重耐药微生物的监测和防治策略研究,是摆在卫生管理部门和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本书系统介绍了多重耐药微生物产生的原因、*的流行趋势,以及国内外多重耐药微生物诊治的典型病例和经验,全面阐述了耐药机制、标准的检测和监测方法及检测技术,提出了预防和治疗策略。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多重耐药微生物的*监测、防治进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希望本书能够真正为医务工作者认识多重耐药微生物,并系统监测和规范防治起到指导作用。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程》,本书共分免疫学实验、病原微生物学实验、药物微生物鉴定实验、附录四个部分。实验内容与规划教材相匹配,以基本技能实验为主,体现重基础的原则,同时增加了当前免疫学研究常用的前沿技术;实验项目多样化、多层次性,可供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授课对像选用;避免了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相同技术的重复性;增加了药物微生物鉴定实验,适合医药院校本科、研究生等使用。
本书的目的就是要说明双歧杆菌到底有什么作用, 怎样发挥作用。
《医学真菌检验与图解》共分15章,以临床真菌检验工作为主线,系统介绍医学真菌、真菌实验室安全防护、浅(深)部真菌标本采集及处理、真菌直接检查、肺孢子菌检测、真菌培养、酵母菌鉴定、丝状真菌的鉴定、真菌分子检测、真菌血清学检验技术、常用抗真菌菌药物及真菌耐药机制、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常见真菌病及图谱、典型真菌病例等内容。此外,为了方便读者查找资料和深入学习方便,文末附录部分还对真菌常用试剂、染色方法及培养基,常用真菌参考书及常用真菌网站,真菌检测过程中常见问题作了介绍和解答。 超量的图片是《医学真菌检验与图解》的*亮点,1000多幅真菌菌落和镜检图片,包括不同培养基上、不同培养时间、不同放大倍数下真菌的菌落特征和镜检特征,为实验室难以鉴定的真菌,特别是丝状真菌的鉴定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医学
《医学微生物学》是我国高等医药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根据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是未来高级临床医师这一特点,对本教材的编写内容和编排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借鉴国外教材的经验,把细菌学、病毒学和真菌学总论提前介绍。在前11章内,主要介绍了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的基本生物学性状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原则。 2.本教材为密切联系临床医学实际,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或致病特点作分类介绍。编写内容有所侧重,并对新现或再现病原微生物及其致病机制作了论述。 3.为反映学科间交叉和微生物现代化内容,增加了细菌耐药性、微生态学概论、肿瘤相关病毒和医院感染等章节。同时,对我国学者在微生物学领域内的成就或著作,给予充分的反映和肯定。 4.为培养七年制医学生的自学
《卫生微生物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3版)》是第5版《卫生微生物学》的配套用书,内容分为四篇,篇为按照《卫生微生物学》教材原章节编写的教学基本要求;第二篇为按照原章节编写的学习要点;第三篇为按照原章节编写的测试习题以及4套综合模拟试卷;第四篇为按照原章节编写测试习题参考答案和4套综合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作为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的参考资料。编者期盼本学习指导能帮助学习者理清学习思路,归纳学习内容,自我评估对所学内容熟悉和掌握程度,判定理论掌握情况、学用结合、归纳综合、推理判断情况,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增强学习的信心。
为了贯彻《条例》的精神,适应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较高生物安全素质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进一步推动我国防病治病和卫生科学研究工作,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工作,卫生部科技教育司于2005年组织编写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教材(第1版)。 第2版的编写仍以《条例》为指导,在保留第1版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主要增加了对卫生部近期公布的有关管理文件的讲解,以及危害评估的范例等内容。针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参考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的相关资料,在内容的设计上更加注重了实用性。 本书主要用作各级各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培训,也可供医学院校学生参考学习。
本书共分11章,系统论述管理文件,试剂与培养基的配制,仪器设备的操作及维护保养,标本采集、验收与接种,各种标本的处理程序,各种微生物的鉴定程序,各种鉴定试验,相关抗原抗体检测,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报告与检验后标本的处理,质量保证等内容。书后附有与医学实验室有关的国际和国家标准。该书内容全面、编排格式规范、语言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可操作性强。书中附有大量图表,可直接供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参考和借鉴。该书是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和申请实验室认可的重要参考书。
为了更好地体现微生物学检验相关内容间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独立性,本教材共分为六篇,其中细菌学总论一篇,细菌检验的基本技术、细菌学各论及检验、真菌学及检验、病毒学及以检验、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等各论五篇。 教材围绕检验专业专科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在借鉴版教材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主要特点为:①重点阐述科学概念和基本原理,并适当反映其新进展,在介绍检验方法或实验项目的同时,注意引入循证医学的观点。②为便于形态学检查教学的需要,尽可能多地配用了插图,并附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解释,使之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易于理解。③在强调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书中加强了对医院感染、微生态学和菌群失调症等相关内容的介绍和阐述。④为强化学生专业英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
本书是卫生部萌芽计划培训教材,全书分上、下两篇,共28章,上篇介绍临床微生物检验,阐述了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处理方法、细菌分离鉴定方法、药敏试验、特殊微生物的实验室诊断以及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下篇介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讲述了人体各系统多种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法。书中内容丰富,配有图表,便于理解记忆。本书适合于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培训之用,同时也可共临床医师参考学习。
本教材由全国21所重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合作编写完成。在整体框架上未按传统的系统方式编排,而是围绕目前基础微生物学和临床微生物学的重要进展或热点问题分为若干单元进行编排。总体上突出了总论部分,力图结合新知识、新进展的介绍,讲深、讲透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问题和重点问题。在各论部分将几个重要细菌和病毒单独列章,其他则选代表性的分别组成单元(章);注意了基础与临床的结合,注意了突出其代表性的特点,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因此,徐志凯、郭晓奎主编的《医学微生物学》不仅可供医学研究生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师及科研和临床工作者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