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其关键是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因地制宜地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此,本书阐明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的基本内涵,建构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协同布局的理论框架,梳理了国内外典型科技创新枢纽的发展模式,从主体、客体、环境三个方面评估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的建设基础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地擘画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的梯次联动布局方案,研判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的主导功能和发展方向,针对性地提出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的协同发展方略和政策建议,对优化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布局和发展科技创新中心理论有参考价值,适合高校、科
大科学工程是20世纪以来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杜澄、尚智丛等编著的本书在分析国际大科学工程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大科学工程历史成就与未来发展战略。以五个大科学工程为对象,本书首次对我国大科学工程的建设与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研究,总结成功经验,发现缺陷不足,探究问题原因,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本书是科学技术管理的研究著作,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对大科学工程的认识,也有助于完善我国的大科学工程管理。
本书围绕着沈括和苏轼的历史建构,沈括在宋代的影响,苏沈异同和交往,《梦溪笔谈》与苏轼,特别是《苏沈良方》背后的生命故事,苏轼关于岭南物产的记载,苏轼的交游与互动,考察士人知识的来源与建构。同时列入考察的还有技术知识,如农业、矿冶、水利、渔猎、饮食,以及士人的日常生活(如文房四宝)和苏轼的探索精神等。书中特别以荔枝、柑橘、松、竹、花卉(如牡丹)、茶、酒等为研究案例,从一个个体身上了解相关知识的创造、传播的过程、动力和途径,也藉以认识一个 不同的苏东坡。
基本信息书名:地理学方法论原书定价:128元售价:102.40元,作者:蔡运龙,叶超,陈彦光等著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06-01ISBN:9787030308887字数:页码:352版次:1装帧:平装开本:32开商品重量:内容提要:哲学和纯思辨性的概念对于从事严谨的科学研究而言非常重要。《地理学方法论》从方法论的高度,论述了地理学中若干对立统一的相对概念,包括科学与人文、空间与时间、还原论与整体论、主观与客观、归纳与演绎、可能与现实、静态与动态、微观与宏观、例外与普适、思想与历史、传统与创新等;在此基础上,回顾和总结了中西方地理学创新的历程,提出了未来中国地理学创新的源泉和途径。《地理学方法论》可供地理学研究人员、大专院校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阅读,也可供相关学科关心哲学和方法论的学者参考。编辑暂无相关内容目录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