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论文的第二卷,主要是从该院2006~2011年获全国一等奖的论文中精选出的18篇优秀论文编辑整理而成,同时收录了本书主编作为命题人撰写的两篇评述文章,即共收录20篇论文,截至2011年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40多项,二等奖50多项,其中第一卷收录19篇,本卷收录的论文都是从近6年中获奖论文中精选出来的有创造性和代表性的优秀论文。每篇论文都按照竞赛论文的写作要求,包含论文的摘要、问题的重述、问题的分析、模型的假设与符号说明、模型的建市与求解、模型的分析与检验、模型的评价与改进方向等内容,基本保持了参赛论文的原貌,在每篇论文后面编者都给出了简要的点评。最后,在附录中给出了2006~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
《数学建模系列丛书: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赛题与优秀论文评析(2005年-2011年A、B题)(套装共2册)》对2005年至2011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赛题进行了评析,并逐一给出问题解答要点,同时从解放军理工大学获得全国一、二等奖的论文中精选了30篇优秀论文进行点评,评价其优劣,总结其得失。该校在这7年中参加国际、国内数学建模竞赛共获得国际一等奖10项,全国一等奖19项,产生了全国优秀论文3篇,全国优秀建模指导教师1人,并于2010年成功地举办了军队院校军事数学建模邀请赛。本书可作为本科生、专科生的“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大学生、研究生参加国际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培训教材,还可作为从事复杂问题建模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建模指导书。
本书介绍了Patran 2010软件的基本操作以及Nastran2010的求解分析,全书共分为19章。第l章简介MSC公司以及Patran和Nastran的基本功能;第2章简介使用Patran建模和Nastran分析的过程;第3章介绍使用Patran建立几何模型;第4章介绍使用Patran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第5章介绍材料属性;第6章单元属性:第7章介绍工况及边界条件;第8章介绍了如何进行分析控制;第9章介绍分析结果后处理。第10章至19章是实例章,涵盖了使用Nastran分析的主要分析类型,其中第10章介绍基本使用实例;第ll章介绍静力学分析;第12章介绍屈曲分析;第13章介绍模态分析;第14章介绍瞬态响应分析;第15章介绍频率响应分析;第16章介绍*响应分析;第17章介绍非线性分析;第18章介绍结构拓扑优化;第19章介绍热传导分析。对所有实例的操作步骤都提供了详细的文字和图例说明,以便于读者学习掌握。 本
本书是一本适应当今运筹学发展趋势的优秀的综合性入门教材,主要特点是重视建模和算法的结合,引入了相关的建模工具以及用其进行模型开发的基本技巧。全书共分14章,前3章介绍数学模型的问题求解和改进搜索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其余内容则覆盖了确定型优化领域的几乎全部内容,除了传统的线性规划的模型、算法、对偶理论和灵敏度分析等内容以外,还包括了网络流、整数/组合优化、非线性规划和目标规划等领域的基本模型和主要算法。此外,本书还包含了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禁忌搜索和分支切割算法等前沿内容。全书采用统一的理论框架,以简单的“改进搜索”思路贯穿始终,全面且循序渐进地演绎了各种优化算法和方法,包括传统的单纯形法、牛顿法、网络流算法以及各种启发式算法,使读者感受到每次引入的新算法都建立在以往算法的基础上
排序论作为运筹学的一个分支,有着深刻的实际背景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排序论一直受到国际上学术界的重视。从深层次和长远来看,排序论对提高效率、资源的开发和配置、工程进展的安排以及经济运行等方面都能起到辅助科学决策的作用,管理层和决策层不能不了解有关排序的理论和应用。 排序分为经典排序和现代排序。现代排序是相对于经典排序而言,也就是非经典的、新的排序。现代排序的特征是突破经黄排序关于资源类型、确定性、可运算性、单目标和正则性等基本假设主要有可控排序、成组分批排序、在线排序、多目标排序等10种。本书是国内外本系统论述现代排序这10个研究方向的专著。本书的引论介绍排序论的基本概念,介绍经典排序的基本假设和现代排序的特征,介绍排序问题的三参数表示。第1章到第10章介绍10种现代排序。后有3个附录。附
本书系统论述离散时间排队的思想原理和主要结果,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内容包括Markov 型、Geom/G/1 型、GlIGeom/c 型、D-BMAP/G/1 型等各种离散时间排队系统的建模和分析,并简要介绍了离散时间排队网络.除经典模型外,还详细讨论了近些年出现的休假和工作休假离散时间排队系统,并包含计算机通信网络和卫星通信系统性能分析的应用实例.其中部分内容是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本书叙述深入演出、论证严谨、图文并茂,注意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线性锥优化是线性规划的延伸,也是非线性规划,尤其是二次规划的一种新型研究工具,其理论性强,应用面广,值得深入研究。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线性锥优化的相关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线性锥优化简介、基础知识、**性条件与对偶、可计算线性锥优化、二次函数锥规划、线性锥优化近似算法、应用案例和内点算法软件介绍等。《BR》 本书不仅包含了线性规划、二阶锥规划和半定规划等基本模型,还引进二次函数锥规划来探讨更一般化的线性锥优化模型。同时,在共辄对偶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建立了线性锥优化的对偶模型,分析了原始与对偶模型之间的强对偶性质。本书的主要内容来源于我们研究小组近些年工作总结,一些研究结果还非常初始,仍然具有较新的研究价值和可能的扩展空间。
本书是运筹学经典著作,在美国高校有很高的采用率。两位作者是运筹学领域的大师。本书内容丰富,覆盖运筹学各个分支,主要内容包括:运筹学建模方法、线性规划、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网络优化模型、动态规划、整数规划、决策分析等。本书在讲述上深入浅出,具有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概率基础知识的读者均能读懂。书中有大量案例,可供自学及复习。 本书可作为管理类及工科类本科生运筹学课程的教材。
《美国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工商管理*教材:运筹学导论(第10版)(英文版)》是根据中国工商管理本科大纲要求、教学实践进行详细精简的本科英文教材,适合中国国情及国际化双轨要求的双语教学英文教材,为中国应用型商科教育发展奠定教学模式及基础的英文版商科教材。《美国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工商管理*教材:运筹学导论(第10版)(英文版)》可作为管理类及工科类本科生的运筹学教材。
本书是模式识别和神经网络方面的名著,讲述了模式识别所涉及的统计方法、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等分支。书的内容从介绍和例子开始,主要涵盖统计决策理论、线性判别分析、弹性判别分析、前馈神经网络、非参数方法、树结构分类、信念网、无监管方法、探寻优良的模式特性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可作为统计与理工科研究生课程的教材,对模式识别和神经网络领域的研究人员也是极有价值的参考书。
本书是*化领域关于*化问题的解如何依赖于参数扰动而变化,以及相关的一阶尤其是二阶*性条件的*成果的专著。作者把很多在当前文献中不太常见的素材综合在一起,形成一完整的理论体系。本书给出了凸分析、对偶理论等有价值的若干专题的丰富素材,很多素材在其他文献中没有出现过。本书还详细地研究了*化问题扰动理论在非线性半定规划和非线性半无限规划中的应用。尤其,本书既讨论了无穷维的优化问题,又讨论了有穷维的优化问题。 本书可供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的研究生及从事相关学科研究的研究人员参考。
本书综合考虑了有监督和无监督模式识别的经典的以及当前的理论和实践,为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校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基本知识体系。本书由模式识别领域的两位项级专家合著,从工程角度全面阐述了模式识别的应用,内容包括叶斯分类、贝叶斯网络、线性和非线性分类器(包含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动态编程和用于顺序数据的隐马尔可夫模型、特征(包含小波、主成分分析、独立成分分析和分形分析)、特征选择技术、来自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聚类概念和算法等。 本书是享誉世界的名著,内容既全面又相对独立,既有基础知识的介绍又有领域研究现状的介绍,还有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是本领域全面的参考书,被世界众多高校选用为教材。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电子、通信、自动化等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信息处理、自
本书兼顾理论与实践,既介绍了运筹学的基础理论、数学模型表示、建模理论等知识,又通过大量实例介绍了常见的运筹学应用软件,阐述了这些软件的实践应用方法,以及对软件输出结果的解释。读者通过本书可以有效地掌握运筹学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知识。 本书适合作为运筹学或管理科学的教材,适用于运筹学、管理科学、工业工程、信息管理、工商管理、数学等专业的大学生。
智能优化混合算法是一种以某类优化算法为基础,融合其他智能算法或理论的混合算法,可用于求解各种工程问题优化解。 本书系统讨论了现今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智能优化混合算法,主要内容来源于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使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智能优化混合算法的相关知识及应用。本书理论联系实际,集知识性、专业性、操作性、技能性为一体,对智能优化混合算法的原理、步骤、应用等进行了全面且详细的介绍。
本书从公理化的角度,以合作对策理论各种解的研究为主线,深入系统地介绍了合作对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既包含了合作对策理论基本的思想和方法,也反映出近年来合作对策理论研究中的一些新成果。全书共十一章,包括绪论、核心、谈判集、核仁和预核仁、核与预核、Shapley值、т值、模糊延拓、不可转移效用合作对策、多选择对策、合作对策的应用。 本书结构清晰、内容翔实,可作为高等院校运筹学、管理科学、系统工程、应用数学、经济学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数学建模基础(第二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与数学建模基础有关的内容,重点放在微分方程模型、运筹学模型和数理统计模型方面,着重讲述建模的基本思想和模型求解的基本方法,以及运用数学软件求解数学模型的方法。包括数学建模人门、微分方程模型、线性规划模型、动态规划模型、**化模型、图论与网络模型、数理统计模型、多元分析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等9章内容,同时还包括三个附录,分别是MATLAB软件的使用、LINGO软件的使用和R软件的使用。《数学建模基础(第二版)》的重点放在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问题的分析与描述上,使读者能够举一反三,运用计算机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本书是从西北工业大学近年来在国际和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精选出的近20篇获得一等奖的论文加工整理而成的.所选择的论文都是有代表性的,每篇论文都按照竞赛论文的写作要求,包含论文的摘要、问题的重述、问题的分析、模型的假设与符号说明、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模型的分析与检验、模型的评价与改进等内容.论文几乎完整地保持了参赛论文的原貌.同时每篇论文后给出了比较细致的点评.书后附录中提供了数学建模竞赛部分赛题. 本书可供参加全国数学模型竞赛和国际数学建模竞赛的大学生学习和阅读,也可以作为数学建模课堂教学和竞赛培训的案例教学,也可供从事相关学科教学和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阅读本书只需具备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的部分基础知识。本书可作为科技人员和本科生通俗易懂的入门参考书.可帮助读者学会以自己的想法建立简单数学模型,并利用模型对自己或其他人的结论进行解释。为此,书中给出了生物学、生态学、经济、医药、农业、化学、电力、机械以及加工工艺等不同领域的多个详细范例。《数学建模与仿真--科学与工程导论》根据作者长期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建模与仿真工作经验编写而成,给出了一些基本问题的答案。比如:什么是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有哪些种类?针对某个特定问题应该选择什么模型?什么是仿真、参数评估和确认等?本书大量引用了免费开源软件。包括3DCFD软件和结构力学模拟软件在内的全部软件,读者可在互联网上免费获得的CAELinux一Live—DVD中使用(可以在多数计算机和操作系统上运行)。
本书系统和深入介绍非线性优化的主要计算方法和相关理论,主要内容包括:一维优化方法、梯度法和共轭梯度法、拟牛顿法、直接方法、二次规划、罚函数法、可行方向法、逐步二次规划法、信赖域法、内点法、滤子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