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结构服役时,受到温度、湿度、振动及噪声等多物理场的作用,其动态响应准确预测的难度显著增加。针对装备结构在复杂服役环境下的动态特性,《热结构的声振特性》通过理论建模、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建立一套典型壁板结构在热环境下的声振特性分析方法,获得结构振动和声响应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从理论上解释演化过程的原因,揭示热载对结构动态特性的影响机理,发展针对几何非线性和高频响应预测问题的高效仿真计算方法,为复杂热结构的声振响应预测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手段,并对潮湿环境下复合材料壁板的声振特性进行讨论。
本书介绍了线声源在水平、圆形液_固界面和点声源在圆柱形液_固界面激发的声波和声波导,给出了声波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时,不同时刻声场的空间分布(声波传播过程)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给出了阵列接收波形及其二维谱。针对实际应用的需要,分析了换能器频带对接收波形及其二维谱的影响;用大量的数值计算结果,直观地显示了发射换能器尺寸对阵列接收波形及其二维谱的影响;介绍了声波换能器导纳及其频谱的测量方法,给出了实际测量结果。 在声场计算中,实轴积分法曾被广泛使用,二维谱来自于实轴积分法的中间结果,是连接理论计算、声波波形处理和实际应用的有效工具。本书首先建立声波传播的物理图像,在此基础上,讨论与这些物理图像对应的声波波形及其二维谱,然后结合实际应用讨论具体的测量技术和波形处理方法,后,根据工程勘
这是著名物理学家李淼写给孩子的量子力学普及读物。他将抽象难懂的量子力学巧妙化为日常可感的事物,更讲述了许多可爱的物理学家的故事,一下子拉近了物理与我们的距离,让我们饶有兴味地跟随他展开这场科学之旅。书中也配有妙趣丛生的插画,小读者们能更直观地看懂物理过程,也更真切地认识世界。
中国三千多年的音乐声学,源远流长,乐律文献史料丰富。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声学,并对不同文明中的声学发展和成就,作出适当的比较和评价,是世界科技史、音乐文化史不可或缺的重大课题。 然而,多数现代读者所感受的音乐知识,基本是起于西方18世纪的古典音乐和近代的电子音乐,其中潜移默化占主导地位的,似乎就是西方近代的声学成就。更有甚者,由于西方史学家对中国科学技术(包括声学)发展史存在偏见,导致古代中国的音乐声学成就,不仅在西方没有得到适当的评价,就是在近代中国,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 本书以原始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为依据,系统地分析古代中国在声学和律学方面的成就,并驳斥了西方学者的种种误解和偏见。 本书致力于证实,古代中国的三分损益律制是世界上现存的早用五度生律而没有*音差问题的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