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朗道-栗弗席兹《理论物理学教程》的第八卷,也是该教程中朗道生前参与撰写的*后一卷,书中系统阐述了连续介质的电磁场理论以及物质宏观电学和磁学性质的理论。全书选材独到、论述条理清晰。内容包括导体和介电体的静电学、恒定电流、静磁场、铁磁性与反铁磁性、超导电性、准静态电磁场、磁流体动力学、介质内的电磁波及其传播规律、空间色散、非线性光学、电磁波散射以及快速粒子通过物质等,许多内容为其他书籍所少有。本书可作为理论物理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科研人员和教师参考。
本书系统论述了工程电磁场的理论及其分析方法,首先介绍了电磁场中所用到的数学基础 矢量分析,然后分五章介绍静电场,包括电场的定义(库仑定律)、场与源的关系即电场强度与电荷的关系(高斯定理)、电场能量与电场做功(电位的定义)、静电场的两种材料(导体与介质)、电场范畴的元件(电容)。其后关于恒定磁场的论述也包含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只不过仅划分成两章,包括磁场的定义(毕奥 萨伐尔定律)、场与源的关系(安培环路定律)、磁场能与磁场力、磁材料、磁场范畴的元件(电感与互感)。磁场中还包含一部分内容: 磁路。在介绍了非时变、各自独立的电场与磁场之后,讨论时变电磁场,即电场与磁场相互耦合、相互为源,先介绍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的现象与定量关系(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然后介绍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的现象(
本书以剖析典型电磁问题求解过程的方式,对计算电磁学近六十年来的 重要成果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总结和论述,全书共5章。第1章讲述电磁规律的各种数学表述,为后续各章的基础;第2~4章分别讲述矩量法、有限 元法、时域有限差分法,为计算电磁学的核心内容;第5章讲述混合法, 为前述各章内容的灵活运用。
本书系统地总结了作者及其学术团队20余年来对电磁场有限元与解析结合解法的科学研究成果,使读者能够掌握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求解实际问题的必要知识。全书共9章。首先为绪论。第1章是有限元法简介。第2章介绍有界二维静电场问题的分部结合型有限元与解析结合解法。第3章介绍无界二维电磁场问题的分域结合型有限元与解析结合解法。第4章介绍无界轴对称电磁场问题的分域结合型有限元与解析结合解法。第5章介绍无界三维电磁场问题的分域结合型有限元与解析结合解法。第6章介绍有限元与渐近边界条件技术。第7章介绍有限元数值解区域中电场强度的计算。第8章介绍有限元与不变测度方程法。《BR》兼备解析方法和有限元方法两者的优点是有限元与解析结合解法的主要特点,它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解析方法和有限元方法两者的缺点。一般来说,
本书与目前的教学大纲密切配合,共分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静电场和静磁场、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辐射、狭义相对论、带电粒子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等。在题解中,本书既注重物理上的分析,也注意数学演算,有些题还给出了多种解法,并加以讨论。本书还收入了国内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和1979~1988年李政道教授主持的中国赴美物理研究生考试(CUSPEA)的有关试题。 相比于第二版,本版除了对一些题目和解答做了增删修改外,还增加了一些题。所增加的部分主要为电动力学基本内容的题,除少数自编外,大部分改编自电动力学的世界名著的例题和习题。
高空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即高空电磁脉冲,具有场强高、频谱宽、覆盖范围广的特点,能够威胁电力电子系统的安全。本书介绍高空电磁脉冲技术基础,主要内容包括HEMP技术的发展历程;HEMP原始环境产生机理和辐射环境波形参数;HEMP对电力电子系统造成的干扰和损伤效应;HEMP缆线结构耦合机理和传导环境波形参数;设备、系统和广域系统的HEMP防护原则与策略;设备级和系统级HEMP模拟试验技术。本书以介绍电磁脉冲领域基本概念和技术方法为主,较全面地对HEMP技术体系进行介绍。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电磁作用的阿贝尔规范理论的基本知识.全书共分六章,分别讨论自由粒子的相对论波动方程,包括自旋为0的标量粒子的克莱因戈尔登方程,白旋为1/2的费米子的狄拉克方程及库仑与洛伦兹规范下光子的波动方程;建立起描述各白由粒子的拉格朗日场理论,给出不同场的能量、动量与自旋表达式;对各自由场实现正则量子化,克服标量粒子与光子的负能困难;讨论相互作用表象的特点,给出S矩阵与S矩阵元的表达式,导出旋量场电磁作用的费曼规则;在树图近似下计算出正负电子对湮灭为u子对或强子的截面、康普顿散射截面及电子在库仑场中的散射截面;以单圈近似为例介绍旋量场电磁作用的重整化方法,得到重整化的质量与电荷,导出瓦德等式,给出一般相互作用理论的重整化判据.
本套书是《核磁共振成像学》的修订版,是全面描述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的学术专著,分为两册,《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方法》主要描述和讨论核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原理和方法;《核磁共振成像--生理参数测量原理和医学应用》主要描述和讨论在核磁共振成像中生理参数测量的原理和临床医学应用。 本套书部分图片为彩色印刷。 《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方法》内容包括核磁共振成像(MRI)的空间编码机制、信号采集方法、脉冲序列时序原理、扫描K空间轨迹的概念、自旋激发动力学方程、RF脉冲设计(包括激发k空间概念)、分子自扩散测量方法、图像重建方法和MRI扫描仪结构以及运行原理。其中脉冲序列包括临床常用的SE、GE和IR序列以及高速成像EPI序列、spiral序列、turbo-FLASH序列等。 俎栋林、高家林编著的这本《核磁共振成像--生理参数测量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Ansoft Maxwell的使用。本书分为三篇:篇为Ansoft的二维求解过程,介绍Ansoft 12的二维各求解器模块的基本知识和建模流程,在每个求解器模块的介绍中都按照功能和计算对象不同分成章节,并给出贴近工程实际的案例。第2篇介绍Ansoft Maxwell 12三维求解器的使用,同样在该部分中结合实际工程,给出各个三维求解器下的学习例程。上述两部分涉及到静磁场、静电场、交直流传导电场、瞬态电场、涡流场、瞬态磁场等基本电磁求解模块。第3篇针对RMxprt旋转电机分析专家系统,给出三相感应电机例程,从磁路的角度介绍电机专家系统的应用。本书一改软件参考书的编写方式,所有模型均来自于实际工程,从模型建立、激励源施加、边界条件给定到后期的场图提取均围绕着实际工程模型。读者不但能够迅速掌握Ansoft Maxwell操作方法,而且能对具体的工程问
本卷试图对金属和陶瓷的电子及磁学性质这一极其庞大的领域作一个均衡的理论。本卷将从材料科学及其交叉学科领域的角度进行介绍,涉及固体物理、固体化学和现代技术等。 本卷不能被看成是关于金融和陶瓷的电子及磁学性质的标准教科书,它也不是为了成为一本大全,来囊括目前已知的多种材料的电子和磁学性质。相反地,它集中在可以说明主要成就的课题上,讨论基本现象的理解和描述,以及有同样重要意义的技术应用。这样,仍然不可能仅用一卷来容纳需要处理的所有课题,因此,本卷由两部分组成(A,B卷)。 本书主要介绍金属与陶瓷的电子及磁学性质。本卷共7章。第1章至第3章主要介绍电子结构计算,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磁光性质,正常金属的电子输运性质;第4章至第7章叙述超导电性,金属性系统的磁性,超薄膜和超晶格,强关联电子
黄艳主编的《电磁计量器具建标指南》按照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和相关电磁专业计量技术法规的要求,结合基层计量单位实际建标情况以及目前计量技术、设备的发展情况,对常用的电磁计量器具建标过程予以指导,从基础知识到常用配套设备的选用,从主标准器的选型到建标考核的程序,并配有10个《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和《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编写示例。 《电磁计量器具建标指南》可供从事电磁计量标准管理、建立和使用电磁计量标准的技术人员参考,也可用于基层电磁计量检定人员的培训。
《磁学和磁性材料(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是影印版英文专著,原书由剑桥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本书包含了磁学和磁性材料方面的基本物理概念、实验方法和应用,内容丰富而系统,着重强调了从纳米尺度到天体物理尺度的实际计算方法和数值量。本书提供了丰富而实用的磁材料信息,详细介绍了多种主要的磁材料。 《磁学和磁性材料(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英文影印版)》适合物理、材料等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者和研究生阅读。
凝聚态、电磁学和引力中的多值场论给出了多值场论的基本框架,并通过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对此理论加以了详尽的阐述。本理论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它包含一个新的具有奇异性的规范场。这个规范场为某个曲面上的δ函数,该曲面的形状是任意的,只有该曲面的边界具有物理意义,理论在曲面形变下的不变性可看作是一种新的规范对称性。 在本理论中多值映射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由此,我们可以从自由物质的物理定律推导出与规范场耦合的物质的物理定律以及带挠率的引力理论。 凝聚态、电磁学和引力中的多值场论可作为研究人员、研究生学习掌握相变理论、量子场论、引力理论以及微分几何的参考书。
本书包括:①发射过程中电磁场分布的计算方法。②发射过程中的电枢推力、轨道相互斥力及轨道在发射过程中的热膨胀带给轨道的接触力的计算。③轨道在电磁力与电枢接触力作用下的变形及应力状态的计算。④将发射轨道简化为单层弹性基础梁的变形及应力的计算。⑤对于三种不同形状电枢工作状态中的变形、应力状态及其优化设计的分析。⑥对发射轨道在假设几种不同形式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解析计算。⑦将方形炮管的发射轨道简化为双层弹性基础梁,利用广义初参数法进行了解析计算。⑧关于圆形发射管在非轴对称载荷作用下,对其分别简化为薄壁筒、厚壁筒时的静力、动力分析的解析计算。⑨应用ANSYS软件对上述内容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相互佐证其结果的正确性。⑩利用ANSYS软件对电磁轨道发射装置组件的受力进
本书共分8章。第1、2章对有关学科进行了综述,这是为更好地理解本书主题所必需的,包括了磁压缩发生器运行过程涉及的相当广泛的电动力学基础,也包括了炸药性质及效应的简短概述。第3、4章介绍了各种应用中使用的若干发生器的类型,进而讨论了调整发生器输出脉冲形状,使之适合于各种不同应用的技术。第5章包含了不同发生器——负载构形的集中参数解的广泛集合,一部分已经用已知函数表示为封闭解的形式。上述各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指引读者的入门导论。第6章通过一个螺线圈发生器的完整设计,体现了前面叙述的很多资料的应用。第7章讨论了各种实验技术,帮助读者增加对于本领域使用的各种诊断技术的见识。第8章论述磁压缩发生器作为不同装置电源的应用,首先是激光和微波的装置。
磁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过去磁学主要研究块体的顺磁体和铁磁体,铁磁体也就是永磁体是发电机的关键部件,而顺磁体(软磁材料)是变压器的关键部件。电气化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有重大意义,因此提高和改进块磁体的性能永远是磁学研究者的责任。另外,近年发展起来的微纳磁体与微电子技术:磁存储器和传感器技术密切相关。磁随机存储器(MRAM)有可能代替半导体存储器,成为新一代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器。从基础研究的角度看,做MRAM的磁性材料虽然还是通常所说的铁磁体,但体积要小多了,是微米甚至纳米尺度。它们和块体材料不同,其中没有磁畴,能够做成单晶。 磁畴 的存在给材料的理论研究带来了困难,所以以往的磁体理论只能是定性的。而微纳磁体是单晶,就可以用一个统一的物理量M描述其中的磁化,并且M的运动可以用一个宏
ANSYS软件是融结构、流体、电场、磁场、声场分析于一体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可应用于众多工业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生物医学、桥梁、建筑、电子产品、重型机械、微机电系统、运动器械等。该软件提供了100种以上的单元类型,用于模拟工程中的各种结构和材料。本书以ANSYS 16.0为蓝本,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ANSYS 16.0中电磁及耦合场分析知识,包括ANSYS概述,结构场分析,建立电磁场有限元模型,电磁场实体建模,网格化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求解和结果查看,耦合场分析,综合工程实例等知识。全书以图解的方式,通过基础知识和实例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讲解从建模到求解查看结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技巧,*后以综合实例的方式进一步向读者介绍常见电磁及耦合场分析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丰富实例,改正错误。 本
柯宏发、杜红梅、赵继广、张衡、唐晓婧《电子 装备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与评估(精)》立足于我 国电子装备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与评估实践, 吸收有关电子装备试验与评估理论的研究成果,借鉴 外军电子装备作 战适用性试验与评价的成功做法,全面系统地研究了 电子装备复杂电 磁环境适应性试验及评估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关键问 题,特别强调解 决电子装备试验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程序、评估 程序、评估模型与 算法等实际问题。本书的研究成果,对于继续深入研 究电子装备复杂电 磁环境适应性试验与评估理论和技术,乃至其他武器 装备复杂电磁环 境适应性试验与评估理论,均具有较大程度的指导意 义。
本书对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浅出的论述。全书共8章,内容包括矢量分析与场论、宏观电磁现象的基本定律、静电场及其边值问题的解法、恒定电场与恒定磁场、电磁波的辐射、均匀平面波的传播、均匀波导中的导行电磁波、均匀传输线中的导行电磁波。本书采用“演绎法”组织教材内容,使得电磁波部分的内容占了全书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