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定域性和实在性为代表的常识观念,我们会认为,无论我们观察与否,物体有其自身属性,而且对其中一个的观察不会影响到另一个。但是量子纠缠这个概念打破了这一常识。在本书中,作者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借助丰富有趣的假想实验案例简化了一些经典研究对量子纠缠问题的探讨,涉及诸如定域实在论、贝尔不等式、偏振、时间膨胀等概念,将物理学家为理解量子纠缠而提出的诸种假说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帮助非专业读者一窥理论量子物理之门径。
本书系统介绍了计算材料学的基本概念、建模思想和计算模拟方法等,共11章,内容涵盖第一性原理计算与经典分子静/动力学模拟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电子结构计算基础、波函数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的角度入手,在分子轨道理论和固体能带理论框架下阐述了分子和固体体系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展示了电子结构和晶体性能的计算流程。第二部分立足于经典原子行为模拟思想,系统介绍了经验势函数和分子力场、静力学优化方法和动力学数值算法,通过引入统计系综构建起微观与宏观的桥梁。本书主题鲜明、取材典型、概念清晰、推导严谨,可供高等学校材料、物理、化学、工程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也可供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参考。
“物理学大题典”是一套大型工具性、综合性物理题解丛书。丛书内容涵盖综合性大学本科物理课程内容:从普通物理的力学、热学、光学、电学、近代物理到“四大力学”,以及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天体物理、激光物理、量子光学、量子信息等。内容新颖、注重物理、注重学科交叉、注重与科研结合。 《分子、原子与亚原子物理学(第二版)》卷共4篇,包括原子、分子物理,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实验方法和粒子束。
本书作者长期在一线从事高分子领域的研究工作,系统地开展了多尺度、多手段调控高分子结晶结构的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高分子结晶理论进展、计算机模拟高分子结晶、嵌段高分子和长链支化高分子结晶、高分子共混物和高分子薄膜结晶、聚烯烃(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结晶、可降解高分子聚乳酸结晶、导电高分子聚噻吩结晶以及介电谱在高分子结晶研究中的应用等。
对于重夸克物理的理解给物理学家提供了检验量子色动力学和标准模型预言的相当好的机会。作为高能物理热点领域的导论性教科书之一,本书首先评述了标准模型,接着详细介绍了重夸克的自旋 - 味对称性基础和它在对态的分类、衰变和碎裂方面的应用;发展了重夸克等效理论,并将其用于研究强子质量、形状因子及遍举衰变速率;讨论了手征微扰论对重强子的应用。本书由两位世界领军级专家撰写,叙述清晰、原始、简明易懂,详细地给出了关键的计算步骤 , 每一章末尾都提供了一些习题和参考文献。本书为粒子物理专业的研究生提供了重夸克物理的理想的介绍。对于从事高能物理教学和实验研究的人员也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哈科恩编写的《分子物理学和量子化学基础(第2 版)》是一本介绍学习分子和其他化学键性质需要的分子和量子化学知识的教材。这是继作者的早期教材《原子和量子物理学》之后,又一神作,为了物理学的学生描述了物理和理论化学的实验和理论基础。在这新的版本中增加了凝聚态、场致发光、发光二极管中的高分辨率的双光子光谱学、超短脉冲光谱、光电子光谱、和单分子光学研究。目次:导论;分子的机械性质、尺寸和质量;电中的分子和磁场;化学键理论导引;对称和对称运算简述;分子物理和量子化学中的多点字问题;分子谱技术的综述;旋转谱;振动谱;旋转和振动谱的量子力学处理。
冷分子在量子计算、超冷化学、量子模拟以及高分辨光谱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该书填补了国内相关参考资料的空白,无论是从科研工作还是学生用书的角度,本书都是值得借鉴的,必将有助于国内冷分子领域的发展。
本书着重介绍粒子物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尽可能多地介绍相关领域前沿的情况和最新成果.书中从对称性出发,相继详细介绍强子的夸克模型、电磁作用和弱作用、弱电统一理论、强作用的规范理论QCD. 其中在弱作用部分对中性K 介子、中性B 介子和中性D 介子系统的正反粒子混合及CP 不守恒做了系统介绍,在弱电统一模型部分还给出了R.规范的费曼规则, 在强作用部分详细讨论了QCD 的重整化, 对粲偶素、例外态、胶球和混杂态、格点规范等也做了简要讨论. 书中还介绍了中微子振荡及轻子系统的CP 破坏.此外,对超出标准模以外的各种新模型,如大统一理论和超对称模型等,作了简要介绍.
本书从高分子的链结构、链运动和链聚集三个方面力求深入浅出地介绍高分子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经典理论方法,特别注重介绍高斯链构象统计、标度分析方法和统计热力学平均场理论及其应用进展,并帮助读者建立起各种特定场合下的高分子物理图像。本书主要基于作者在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多年课堂教学实践的经验,并介绍了相关主题的一些前沿研究进展,其风格不同于现有的国内外高分子物理教材,可以作为一部偏重基础的教学和科研参考书。
本书译自美国David J.Griffiths教授所著《Introduction to Quantum Mechanics》(Second Edition),是“时代教育.国外高校优秀教材精选”系列之一,其内容包含了我国大学量子力学主要的内容。 本书的特色是:强调量子力学的实验基础和基本概念,讲解直接从薛定谔方程开始,同时力图体现现代物理学内容,把问题扩展到多个前沿的研究领域,如统计物理、固体物理、粒子物理等;在写法上,作者从务实的角度出发,着重于交互式的写作,采用对话式的语言,叙述简明,文笔流畅。力图改变量子力学难于理解、难于接受的教学状况。 本书内容分理论和应用两部分。理论部分包括:波函数、定态薛定谔方程、形式理论、三维空间中的量子力学和全同粒子;应用部分包括:不含时微扰理论、变分原理、WKB近似、含时微扰理论、绝热近似、散射和后记。为使读者更好的理解量子力
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物理教研组的六位老师,以何曼君等人编写的《高分子物理(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内容为基础,参考国外有关教科书,编写了这本英文版的《高分子物理导论》,供本科生双语教学使用。 英语《高分子物理》教科书与汉语的《高分子物理》教科书相对应。
E.H.威切曼编著的《伯克利物理学教程(SI版第 4卷量子物理学英文影印版)》阐述了量子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全书共包括9章:导论、量子物理学中物理量的量值、能级、光子、实物粒子、测不准原理和测量理论、薛定谔波动力学、定态理论、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作者在书中用了许多实验事实来说明量子物理学理论的根据,并特别着重于澄清对量子物理学的一些误解。书中还简要叙述了量子物理学在原子物理、分子物理、核物理和基本粒子等领域中的应用。 《伯克利物理学教程(SI版第4卷量子物理学英文影印版)》可作为高等院校物理学、应用物理学专业或其他理工科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相关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内容涉及现代分子光谱中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主要介绍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实验技术,红外软件新技术,定量分析软件的使用,在线红外图谱检索,红外吸收光谱技术研究*进展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介绍了现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技术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对高端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生命科学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也做了较详细的论述。每种新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都有*的应用实例可供广大读者参考。
本教材共分8章,第1章绪论,第2章高分子的链结构,第3章高分子的凝聚态结构,第4章高分子溶液,第5章聚合物的分子运动和转变,第6章高聚物的力学性质,第7章高聚物的力学松弛——黏弹性,第8章高聚物的其他性能。选取多个高分子材料实际应用中的专题讲座对各个章节中讲授的内容以及整个高分子物理中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进行剖析,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学习兴趣。 本教材针对地方高校尤其是应用型地方高校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特点,针对高分子物理在高分子材料生产及加工的实际应用进行编写,注重实用特色。
本书是普通物理之原子物理学课程的教材,全书注重通过基本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事实的介绍、简单的理论推导,用量子的观点和方法将物理概念解释清楚。全书包括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以及分子物理等部分。
本教材是《高分子物理》的实验教材。实验内容针对性强。主要围绕本科生高分子物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即研究高分子的结构和性能关系而展开。包括高分子材料加工制备、高分子的结构研究以及高分子材料性能研究三大部分。力图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来阐述高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的某些原理,同时对实验技术的关键问题、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做较为详细的描述或注释。
本书以实际中广泛应用的发射光谱现代分析仪器为对象,介绍了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和必要的基础知识,主要发射光谱仪器的分析技术及其实际应用。全书共由六章组成:原子光谱分析概述、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导论、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辉光放电发射光谱分析和光谱分析的误差统计及数据处理。着重介绍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辉光放电发射光谱的仪器结构、分析技术及其应用,并分别列举了这三种光谱分析方法在各行业中的典型分析实例,及其在国家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中的应用情况,同时简要介绍了光谱分析过程中的误差分析及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数理统计方法,为发射光谱分析数据的可比性和溯源性提供参考知识。同时,书中也介绍了原子发射光谱仪器中实用类型仪器的结构、附
本书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之一。 本书全面介绍高分子物理的主要发展领域和现代高分子物理的主要研究方法及手段。全书共二十六章,分上、下两册出版。本书为上册,主要介绍高分子物理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高分子链结构和聚集态结构、高分子的形态学、晶态结构和液晶态、高分子杂化材料、导电高分子和生物降解高分子结构特点和应用、高聚物共混体系的界面与增容及统计热力学、高聚物的物理和化学改性等。下册主要介绍现代高分子物理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包括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质谱学基础、电子显微镜、热分析、表面能谱、顺磁共振、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振动光谱和光学显微镜等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高聚物研究中的应用。各章既有基础理论、基本原理深入浅出的介绍,也有翔实的应用实例。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
国内相关专家紧紧围绕量子信息技术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量子物理与信息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研究热点、量子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及实用化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本书是一部经典教科书, 在全面阐述原子和量子物理的实验方法和基本理论的同时,也向读者介绍了该领域的*动态, 如Bell不等式、薛定鄂猫和脱散实验,以及量子计算机、量子信息和原子激光等。本书不但有173例习题,而且还有这些习题的解,这也是本书的另一个突出特点。 目次: 原子的质量和大小;同位素;原子核;光子;电子;物质波的基本特性;氢原子的波尔模型;量子理论的数学基础;氢原子的量子力学;强碱原子光谱中的轨道简并提升;轨道磁性和自旋磁性; 磁场中原子的实验及其半经典描述; 磁场中原子的量子力学分析方法; 核自旋和超精细结构; 激光; 现代光谱方法; 量子物理学进展; 化学键的量子理论基础。 读者对象:物理专业师生及科研人员。
本书旨在阐述刻画玻色和费米系统性质的理论方法,研究的具体对象包括金属团簇,量子点、线、环,分子,束缚费米和玻色原子,氦液滴,不同维数和几何以及有无磁场等情况下的电子气等等。在第二版中还加入了如杂化结构中的自旋—轨道耦合,量子线的导电性,纳米结构的导磁性等等内容。本书适合具有一定量子力学基础,并对凝聚态物理基本概念有所了解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阅读,也可作为凝聚态领域科研工作者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