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以点云为代表性的新型数据源不断涌现,其具有数据海量、高冗余、高密度、不规则分布等特性。从点云中获取准确、可靠的三维信息既是科学研究的前沿也是各类应用提出的迫切需求,急需解决地物目标认知与提取自动化程度低和知识化服务能力弱的严重缺陷、建立点云智能处理的系统性理论方法、架设点云与应用的桥梁。本书是作者在点云智能处理领域内多年的研究积累,重点围绕点云智能处理方面的核心理论方法:获取与质量改善、模型与特征描述、配准与融合、分割与分类、三维提取与建模等方面进行系统性阐述,并结合实例介绍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为点云的智能处理与工程化应用提供系统性理论方法指导和科学工具支撑,是国内第一部点云智能处理方面的系统性专著。
多源地理大数据的涌现,为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感知手段。社会感知是指基于大数据挖掘人的时空间行为模式,进而揭示其背后的社会经济特征的研究方法,它提供了一条“由人及地”的研究路径。本书介绍了地理大数据和社会感知的基本概念,然后分别从人和地两个角度,梳理了社会感知的相关方法。其中对地感知,又分为场所语义感知、空间交互感知及地理过程感知。同时,本书也介绍了社会感知和遥感集成的相关研究,并选择五个领域介绍了社会感知的应用。
本书详细讨论有关大地电磁测深法勘探的基本理论、资料处理方法和典型应用。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大地电磁场的基本理论,大地电磁测深正演数值模拟和反演成像,静态效应影响及其校正,地形影响及其校正,阻抗张量分解与阻抗张量旋转不变量分析,资料处理的定性方法分析,石油天然气及矿产资源勘探的典型应用。本书的取材大多出自科研与工程实践,在内容安排上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自包容性,同时也兼顾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问题。
本书论述从遥感观测数据提取地表特征参量信息的定量遥感理念和算法技术,综合介绍近年来定量遥感研究的主要成果和最新进展。第1章通过概述遥感系统构成,综述全书内容、提示各章之间的联系。第2~4章(第一编)介绍遥感辐射和几何信息的定量处理技术和重构高质量、时空连续遥感数据的方法;第5~20章(第二编~第四编)分别针对地表辐射收支参量、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参量和水循环参量,重点讲解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波段和雷达遥感观测数据提取近20种地表参量的原理与方法;第21~25章(第五编)介绍高级数据产品的集成估算方法、遥感数据产品生成系统与应用示例。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主要对定量遥感新方法、新数据产品和应用拓展做了更新。
《卫星遥感水利监测模型及其应用》共分6章。第1章介绍水利监测与卫星遥感技术结合的必要性、常用水利监测方法及卫星遥感水利监测研究进展。第2章论述卫星遥感大数据并行处理技术,旨在提高海量遥感数据和各监测模型的处理效率。第3章论述水体遥感监测方法,适用于对洪涝、水土保持和水资源监测中的水体进行提取。第4章论述旱情遥感监测方法,重点分析干旱时空特征,论述基于短波红外光谱特征空间的旱情监测方法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旱情监测方法。第5章论述卫星遥感水利监测应用系统设计技术。第6章阐述旱情、水体、冰凌等遥感监测的典型应用案例。
本书是作者团队在十多年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撰写而成。书中首先系统分析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情况,提出构建时空大数据平台是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时空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提炼了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技术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政务、民务和商务三大方面介绍基于时空大数据平台开展智慧应用的内容;最后以潍坊市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案例为主线,详细阐述时空大数据、时空信息云平台、支撑环境、示范应用、长效机制等建设内容的技术途径和相关成果。
近年来,数字煤矿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地质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实体建模关键技术并未取得实质突破,由此产生的决策失误和相应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仅造成了经济及财产损失,而且威胁着矿工人身安全,对企业、矿区、社会及国家的和谐、稳定及形象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负面影响。本专著针对煤矿地质模型动态修正及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国家863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等相关工作,研究了煤矿三维地质模型动态修正技术及应用方法,为决策管理人员和现场技术人员及时了解煤矿地质状况、分析工作面周边环境等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手段。
《32CM政区地球仪(银色圆座)》是*世界政区现势资料,耐磨一次成型球壳,表示3000条以上地理信息!博览全球,注目世界!32cm的直径,让您看的更清晰。 《32CM政区地球仪(银色圆座)》是孩子学习地理、礼品赠送、办公及车内装饰的*选择! 1、旋转性:打破了传统旋转模式,实现了任何方向均可自由灵活旋转的效果; 2、外观:工艺精湛,制图精细,图案清晰,色泽鲜明。 3、材质:球壳使用工程塑料、而非聚苯乙烯,健康环保。 4、功能:融合知识性、趣味性、装饰性为一体。 产品优势: 1、地理学习是枯燥、乏味的,地球仪可以弥补地理教学辅导书不方便记忆的缺点。它能够形象立体的展示世界政区划分、海洋、河流、大陆分布等地理概况。适合作为地理学习的初级辅导工具。 2、产品设计美观,适合作为装饰用品来馈赠
本书以“地球宜居性”为主题,突出地球深地、深海和深空以及和人类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表层系统。立足于**研究进展,集诸前沿领域的中国地球科学家思考之大成,在拓展科学视野的基础上,兼顾“地球宜居性”所必需的科学攻关、科技支撑以及实现途径形成一些初步想法,提出一些新的研究建议,是中国地球科学**由科学家自发思考并撰写的战略研究。
《测绘标准汇编》自2003年陆续出版以来,受到测绘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标准化工作者的欢迎。在这期间,测绘标准化事业得到较大发展,一大批测绘标准被修订,一部分新的测绘标准也已制定完成并陆续出版。为便于广大测绘和地理信息工作者及时查阅和使用*有效的测绘标准,中国标准出版社结合实际需要,依据测绘标准化和地理信息标准化的*研究成果,在2003年出版的《测绘标准汇编》基础上,对测绘标准重新进行了分类汇集。 本套汇编按专业分类汇集如下: 《测绘标准汇编 综合卷》(上、中、下) 《测绘标准汇编 地图制图及印刷卷》(上、下) 《测绘标准汇编 工程测量与地籍测绘卷》(上、下) 《测绘标准汇编 大地测绘卷》 《测绘标准汇编 摄影测量与遥感卷》 本套汇编与2003年版的《测绘标准汇编》相比,主要做了如
《测绘标准汇编》自2003年陆续出版以来,受到测绘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标准化工作者的欢迎。在这期间,测绘标准化事业得到较大发展,一大批测绘标准被修订,一部分新的测绘标准也已制定完成并陆续出版。为便于广大测绘和地理信息工作者及时查阅和使用*有效的测绘标准,中国标准出版社结合实际需要,依据测绘标准化和地理信息标准化的*研究成果,在2003年出版的《测绘标准汇编》基础上,对测绘标准重新进行了分类汇集。 本套汇编按专业分类汇集如下: 《测绘标准汇编 综合卷》(上、中、下) 《测绘标准汇编 地图制图及印刷卷》(上、下) 《测绘标准汇编 工程测量与地籍测绘卷》(上、下) 《测绘标准汇编 大地测绘卷》 《测绘标准汇编 摄影测量与遥感卷》 本套汇编与2003年版的《测绘标准汇编
本图集八开本,全彩印刷 。 图集以遥感影像为主体,直观、形象地表达环境变化中的定性和定量信息,包括八大图组,即人口与环境序图、城镇化与城市扩展、湖泊环境变化、湿地环境变化、森林保护与恢复、土地沙化与荒漠化、重大工程影响以及自然灾害防治等。每个图组选取典型影像, 每幅影像都标明成像时间,是相关区域环境状况的历史记录。通过不同时间相同区域遥感影像的对比,形象反映该区域的环境变化信息,也给相关区域留下环境变化的 历史档案 。
本书论述了海洋遥感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海洋表面性质、电磁理论、可见光和红外谱段遥感、被动微波遥感、主动微波遥感、重力场和海面盐度观测以及海冰、极地冰盖观测等与海洋遥感相关的知识,并详细介绍了大气特性、海洋/大气界面等基础理论和可见光海洋水色反演、红外海面温度反演、海面与大气被动微波反演等技术。本书内容系统覆盖了海洋遥感的理论与方法,内容全面完整,列举了许多研究实例,并回顾了1975—2013年间卫星海洋学的发展,描绘了未来的卫星发展计划。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海洋遥感领域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了解地表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尽在眼前; ★全球223个国家与地区版图与分布,首都及主要城市,地图数据详细、精准,标注钓鱼岛、赤尾屿、三沙市、南苏丹等信息。
《测绘标准汇编》自2003年陆续出版以来,受到测绘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标准化工作者的欢迎。在这期间,测绘标准化事业得到较大发展,一大批测绘标准被修订,一部分新的测绘标准也已制定完成并陆续出版。为便于广大测绘和地理信息工作者及时查阅和使用*有效的测绘标准,中国标准出版社结合实际需要,依据测绘标准化和地理信息标准化的*研究成果,在2003年出版的《测绘标准汇编》基础上,对测绘标准重新进行了分类汇集。 本套汇编收集了截至2008年10月发布的测绘行业国家标准及部分行业标准,按专业分类汇集如下: 《测绘标准汇编 综合卷》(上、中、下) 《测绘标准汇编 地图制图及印刷卷》(上、下) 《测绘标准汇编 工程测量与地籍测绘卷》(上、下) 《测绘标准汇编 大地测绘卷》 《测绘标准汇编
GB/T 20258《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分为4部分: ——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2部分:1:5000 1:10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黄; ——第3部分:1:25000 1:50000 1:100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4部分:1:250000 1:500000 1:1000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本部分为GB/T 20258 的第3部分。 本部分是根据我国目前1:25000 1:50000 1:100000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建库、制图以及应用等需求制定的。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全文共分十一章,四大部分。部分为概念篇(第1章),阐述对地观测传感网资源的概念、集成管理进展和问题;第二部分为标准规范篇(第2-5章),阐述了开放地理信息联盟的传感网通用数据模型、传感器建模语言、观测数据编码模型和事件模式描述语言四个信息模型规范;第三部分为资源元模型与实验篇(第6-10章),阐述了对地观测传感器、对地观测数据和传感网节点三个信息元模型,探讨了资源注册与发现技术,介绍了自主研发的资源集成管理软件和在洪涝灾害监测实验;第四部分为结束篇(第11章)阐述了空天地集成化对地观测传感网资源集成管理的趋势与挑战。
《卫星遥感全天候地表温度:反演、重建与应用》是一本关于卫星遥感全天候地表温度的专著,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全天候地表温度的反演、重建、数据产品及部分典型应用,是笔者研究团队近年来相关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卫星遥感全天候地表温度:反演、重建与应用》内容以全天候地表温度为核心展开,主要包括: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发展态势,被动微波遥感反演全天候地表温度,被动微波遥感影像的轨道间隙填补,全天候地表温度的近实时反演,基于新型时间分解模型的全天候地表温度重建方法,中国陆域全天候地表温度数据集生成,全天候地表温度的应用(冰川地区的降尺度、近地表气温估算、城市热岛效应分析、大城市地表温度日较差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