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地理大数据的涌现,为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感知手段。社会感知是指基于大数据挖掘人的时空间行为模式,进而揭示其背后的社会经济特征的研究方法,它提供了一条“由人及地”的研究路径。本书介绍了地理大数据和社会感知的基本概念,然后分别从人和地两个角度,梳理了社会感知的相关方法。其中对地感知,又分为场所语义感知、空间交互感知及地理过程感知。同时,本书也介绍了社会感知和遥感集成的相关研究,并选择五个领域介绍了社会感知的应用。
本书以“地球宜居性”为主题,突出地球深地、深海和深空以及和人类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表层系统。立足于**研究进展,集诸前沿领域的中国地球科学家思考之大成,在拓展科学视野的基础上,兼顾“地球宜居性”所必需的科学攻关、科技支撑以及实现途径形成一些初步想法,提出一些新的研究建议,是中国地球科学**由科学家自发思考并撰写的战略研究。
本书论述从遥感观测数据提取地表特征参量信息的定量遥感理念和算法技术,综合介绍近年来定量遥感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第1章通过概述遥感系统构成,综述全书内容、提示各章之间的联系。第2~4章(编)介绍遥感辐射和几何信息的定量处理技术和重构高质量、时空连续遥感数据的方法;第5~20章(第二编~第四编)分别针对地表辐射收支参量、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参量和水循环参量,重点讲解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波段和雷达遥感观测数据提取近20种地表参量的原理与方法;第21~25章(第五编)介绍高级数据产品的集成估算方法、遥感数据产品生成系统与应用示例。本书在版的基础上,主要对定量遥感新方法、新数据产品和应用拓展做了更新。
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以点云为代表性的新型数据源不断涌现,其具有数据海量、高冗余、高密度、不规则分布等特性。从点云中获取准确、可靠的三维信息既是科学研究的前沿也是各类应用提出的迫切需求,急需解决地物目标认知与提取自动化程度低和知识化服务能力弱的严重缺陷、建立点云智能处理的系统性理论方法、架设点云与应用的桥梁。本书是作者在点云智能处理领域内多年的研究积累,重点围绕点云智能处理方面的核心理论方法:获取与质量改善、模型与特征描述、配准与融合、分割与分类、三维提取与建模等方面进行系统性阐述,并结合实例介绍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为点云的智能处理与工程化应用提供系统性理论方法指导和科学工具支撑,是国内第一部点云智能处理方面的系统性专著。
本书详细论述了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基本理论、正反演方法和资料处理技术。全书共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一维、二维、三维正反演的理论基础及方法技术,阻抗张量的畸变分解,地形影响校正,静态效应影响校正和典型应用技术,并给出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新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本书的取材大多出自科研与生产实践,在内容安排上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自包容性,同时也兼顾实际应用中的各类技术问题。 本书可作为地球物理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研究生、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着“厚基础、重应用”的原则,本书详细阐述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使读者夯实卫星导航定位基础;重点介绍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的应用方法、处理工具和开发技术,使读者能够灵活应用卫星导航技术和相关工具解决现实问题。全书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历程、系统组成、运行原理、服务性能与优势特色,以及北斗坐标系统、时间系统、导航信号、导航电文、卫星轨道、接收机设计等基础内容;还包括单点定位、测速与授时、定位精度评估、差分定位、多系统融合定位、常见导航定位处理软件的应用以及导航定位应用程序开发等方法和技能。本书尤其注重给出具体步骤,让读者能够应用相关方法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本书介绍了国外GPS、GLONASS、Galileo等卫星导航系统相关知识,以便读者学习比较、兼容并包。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力求反映我国北斗卫星
本书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复杂地表遥感信息动态分析与建模”为基础,以解决“复杂地表遥感动态信息分析与建模”这个基础性、共性科学问题为目标,首先介绍复杂地表空间异质性的表征方法,阐明复杂地表遥感辐射散射机理及所构建的复杂地表可见光、热红外和微波波段的主被动辐射传输模型系列;其次论述遥感信息空间尺度效应及尺度转换方法、遥感信息动态特征建模与时间尺度扩展方法,为时空连续遥感信息的定量反演奠定了方法论基础;然后介绍森林垂直结构信息遥感定量反演、植被垂直生理生化参数信息遥感提取、土壤-植被水热参数多模式遥感协同反演等研究方向的**进展。为了满足复杂地表定量遥感科学问题研究对多源多尺度多平台对地观测数据的需求,在典型复杂地表实验区组织开展了星-机-地遥感综合实验。本书后对
第四版测绘学名词包括总论、大地测量学与导航定位、摄影测量学与遥感、地图学、地理信息工程、工程测量学、海洋测绘学七大类,共收词2849条。本书根据现代测绘学科的发展,对2010年公布的《测绘学名词》学科框架作了重要调整,并对各类词条按照学科分类进行了重新编排,将地理信息工程单独列类,对原有词条进行了认真的审定,删除了少量已淘汰词条,对部分不符合学科发展的词条的中英文名称、定义进行了修改,纠正了少量错误词条,增加了一些新词,每条词均给出了定义或注释。
本书共分为10章,围绕“空间态势信息可视化表达”这一主题,阐述各种理论和方法。第1章从空间态势数据的获取、处理与表达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2~9章分别从空间态势信息要素、时空基准、时空模型,空间目标和空间环境可视化表达,空间态势多尺度表达、符号化设计与表达、存储与共享等方面介绍了相关的技术与方法;第10章介绍了空天地一体化态势表达原型系统的基本功能、系统设计、核心支撑技术、系统实现方法及应用等情况。
近年来,数字煤矿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地质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实体建模关键技术并未取得实质突破,由此产生的决策失误和相应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仅造成了经济及财产损失,而且威胁着矿工人身安全,对企业、矿区、社会及国家的和谐、稳定及形象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负面影响。本专著针对煤矿地质模型动态修正及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国家863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等相关工作,研究了煤矿三维地质模型动态修正技术及应用方法,为决策管理人员和现场技术人员及时了解煤矿地质状况、分析工作面周边环境等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手段。
本书是在80年代以来全国各省(区、市)区域地质志和90年代初1:500万《中国地质图》及其说明书以及近年重要地区大量地质科研成果的编制、出版的基础上,经总结、概括提高,由集体编写完成的一部综合性地质专著。书中将全国划分为天山-兴安、塔里木-华北、昆仑-秦岭、川滇青藏和华南五个构造-地理区,前5章分述了各区的区域地质特征;后4章以构造及活动论观点对中国的沉积地层与沉积作用,岩浆岩与岩浆作用,变质岩系、变质带及变质作用演化,基本地质构造格局及其演化,分别进行了专题论述和规律性总结。全书,前有绪论后有结语,并附有各种插图、插表及图版。它是一本内容丰富、集资料性与科学性为一体的大型区域地质专著。可供广大地质勘查人员、科研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GB/T 20258《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分为4部分: ——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2部分:1:5000 1:10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黄; ——第3部分:1:25000 1:50000 1:100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4部分:1:250000 1:500000 1:1000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本部分为GB/T 20258 的第3部分。 本部分是根据我国目前1:25000 1:50000 1:100000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建库、制图以及应用等需求制定的。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在卫星平台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壮大过程中,超 过上百颗卫星近千个传感器实施了对地观测任务,积 累了大量的卫星遥感数据;这些遥感数据实现了对地 的多波段、多角度、多方式、多尺度、多时间频率观 测。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数据,首先需要解决数据之间 的不一致性问题和标准化。本书针对这些问题,主要 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①多源多尺度遥感数据几何 归一化技术;②多源遥感数据光谱归一化技术;③多 源多尺度遥感数据交叉辐射定标技术:④多源多尺度 遥感数据大气校正技术;⑤多源多尺度遥感数据标准 化技术。在以上技术的支撑下,通过系统研发集成, 形成了多源多尺度遥感数据归一化处理系统,可用于 全球及重点区域定量遥感产品生产并协助实现了基于 时间序列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土地覆盖分类技术等 应用。 仲波、柳钦火、单小
本书是作者团队在十多年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撰写而成。书中首先系统分析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情况,提出构建时空大数据平台是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时空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提炼了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技术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政务、民务和商务三大方面介绍基于时空大数据平台开展智慧应用的内容;最后以潍坊市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案例为主线,详细阐述时空大数据、时空信息云平台、支撑环境、示范应用、长效机制等建设内容的技术途径和相关成果。
这是一款中文政区地球仪,采用*地理资料、特殊的地图制图技术及印刷工艺、经过真空吸塑一次成型。所表示的信息内容,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现势性。图面配以手工晕渲,使地球仪画面更加立体生动。采用特种油墨印刷,画面色彩亮丽。采用优质磨砂灯泡及特殊注塑材料。
《测绘标准汇编》自2003年陆续出版以来,受到测绘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标准化工作者的欢迎。在这期间,测绘标准化事业得到较大发展,一大批测绘标准被修订,一部分新的测绘标准也已制定完成并陆续出版。为便于广大测绘和地理信息工作者及时查阅和使用*有效的测绘标准,中国标准出版社结合实际需要,依据测绘标准化和地理信息标准化的*研究成果,在2003年出版的《测绘标准汇编》基础上,对测绘标准重新进行了分类汇集。 本套汇编按专业分类汇集如下: 《测绘标准汇编 综合卷》(上、中、下) 《测绘标准汇编 地图制图及印刷卷》(上、下) 《测绘标准汇编 工程测量与地籍测绘卷》(上、下) 《测绘标准汇编 大地测绘卷》 《测绘标准汇编 摄影测量与遥感卷》 本套汇编与2003年版的《测绘标准汇编
本书以新疆为研究区域,系统介绍陆面生态与环境参数的遥感协同反演算法、模型以及同化模拟技术,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重要生态环境参数的含义、地面测量方法及仪器、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反演算法与模型;区域尺度与建筑物尺度的太阳辐射估算模型与系统;基于光学与微波遥感协同反演积雪覆盖分布与积雪深度的原理、方法与模型,并以新疆雪灾灾情应急监测为实例,探讨雪灾遥感应急监测的方法;陆面数据同化的基本概念,陆面数据同化模拟方法及其应用,以及当前主要的陆面数据同化模拟系统;基于光学与被动微波遥感的陆表土壤水分协同反演方法、基于VIC与Kalman滤波的同化模拟方法与系统,以及干旱区重要生态环境参数遥感反演模型与软件系统研发等。
《测绘标准汇编》自2003年陆续出版以来,受到测绘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标准化工作者的欢迎。在这期间,测绘标准化事业得到较大发展,一大批测绘标准被修订,一部分新的测绘标准也已制定完成并陆续出版。为便于广大测绘和地理信息工作者及时查阅和使用*有效的测绘标准,中国标准出版社结合实际需要,依据测绘标准化和地理信息标准化的*研究成果,在2003年出版的《测绘标准汇编》基础上,对测绘标准重新进行了分类汇集。 本套汇编按专业分类汇集如下: 《测绘标准汇编 综合卷》(上、中、下) 《测绘标准汇编 地图制图及印刷卷》(上、下) 《测绘标准汇编 工程测量与地籍测绘卷》(上、下) 《测绘标准汇编 大地测绘卷》 《测绘标准汇编 摄影测量与遥感卷》 本套汇编与2003年版的《测绘标准汇编》相比,主要做了如
《测绘标准汇编》自2003年陆续出版以来,受到测绘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标准化工作者的欢迎。在这期间,测绘标准化事业得到较大发展,一大批测绘标准被修订,一部分新的测绘标准也已制定完成并陆续出版。为便于广大测绘和地理信息工作者及时查阅和使用*有效的测绘标准,中国标准出版社结合实际需要,依据测绘标准化和地理信息标准化的*研究成果,在2003年出版的《测绘标准汇编》基础上,对测绘标准重新进行了分类汇集。 本套汇编收集了截至2008年10月发布的测绘行业国家标准及部分行业标准,按专业分类汇集如下: 《测绘标准汇编 综合卷》(上、中、下) 《测绘标准汇编 地图制图及印刷卷》(上、下) 《测绘标准汇编 工程测量与地籍测绘卷》(上、下) 《测绘标准汇编 大地测绘卷》 《测绘标准汇编
《博目地球仪:25厘米政区灯光地球仪(木座合金架)》 该产品地图编制采用2013年中国地图出版社*版世界政区资料,权威标注“三沙市”、“钓鱼岛”和“赤尾屿”、“黄岩岛”等。该地球仪以世界政区为主,辅以陆地地形及海洋地形信息,信息量大且丰富,地理要素全面、齐整;内置光源,开灯观看,清晰美观,增强地球仪的艺术性和实用性。
一、本书对古代测绘的史实,以采用现代汉语为主进行记述。其中必须引用原文的地方,必要时酌加注释或注明。 二、中国古代即有测绘,但当时称谓与现代不同,“测绘”一词直到清代才广为使用。与测绘相关的若干专用词语,历代的称谓也不尽相为求本史从古至今的叙述脉络清楚,便于了解测绘的历史发展和规律,本书在测绘专业名词或术语的使用上,凡内容和性质相同或相近而代词不一者,均尽量使用现代的标准用词,以求全书的大体一致。必要时酌加注释或说明。 三、引摘史籍原文时,原文中的繁体字或古字凡能改为标准简化汉字的,都以简化字代替。地名人名或其他改为简化字容易发生误解的,仍保留原字。 四、本书撰写体例按国家有关规定。对涉及测绘的若干专用体例另作补充。 五、本书结构分卷、篇、章、节、目,分三卷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