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及大气环境保护和监测行业从业人员,着眼于大气环境监测大数据分析发展趋势和需求,结合实际案例讲解Matlab程序设计在大气环境数据处理和分析中的应用。本教材按照基础操作和实际应用,分为Matlab编程基础和综合应用两部分;秉承“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理念,系统讲授如何从0开始设计一个兼具实用性、功能性和普适性的大气环境大数据处理与分析的Matlab程序。与其他教材相比,本教材实用性强,从实际案例出发,旨在提升大气环境领域学生和从业人员的大数据获取与分析水平。
海蒂·卡伦博士,世界最杰出的气候学家和环境新闻记者之一,在《未来天气》中为读者呈现一幅气候变化的生动图景,让我们看到这些气候变化不只是发生在未来,而是此时此刻正在我们身边发生。卡伦将基于现代技术水平的气候模型预测的研究成果组合起来,为在气候变化中危险的七个地方模拟出了气候变化后的可怕景象。在加利福尼亚中央谷,即将来临的干旱将会破坏整个加州的水资源供应;在格陵兰岛,升高的温度将会使冰层融化,露出埋藏在冰层之下已数百万年的矿物质;在纽约市,一场三级飓风就可以摧毁楼房、桥梁等许多基础设施;在孟加拉国,上升的海平面会使这个国家的数百万人成为气候难民。
《航空气象(第2版)》结合飞行实际,全面且系统地介绍了航空气象和天气分析方面的基础理论、与飞行有关的大气环境、影响飞行的恶劣天气的形成以及对飞行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等内容,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介绍了航空气象资料的识别、分析和应用方面的问题。本书对充分利用有利天气,避开不利天气,预防和减少危险天气的危害,增加民航效益有重要作用。 《航空气象(第2版)》是为民航飞行、航行管制、签派和航行情报本科学员编写的,也可供民航气象人员和飞行保障人员阅读参考。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是编著者在多年教学和科研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实验教材。《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介绍了现代新型仪器、装置和测量方法等,内容包括绪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基本技术、性能测试实验、大气固态污染物实验、大气气态污染物实验等七大类,共46个实验项目。在新技术开发、探索性研究型实验上具有的新颖性。此外,考虑到各个院校在安排教学实验时的差异性,实验设立了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性开设的实验项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强化实验过程和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建立大气污染控制的全面立体化印象,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气象科研与预报中的多元分析方法(第2版)》较详细地叙述了多元统计分析的基本理论及其在气象科研及预报中的应用。内容包括概率论基本原理、统计检验、选择信息的预报因子、回归分析、二分类预报、考虑经济效益的决策、主成分分析、气象场的经验正交展开、气象场的奇异值分解、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及奇异谱分析等。各种方法都附有原始数据资料以及详尽的计算步骤和结果。《气象科研与预报中的多元分析方法(第2版)》可供气象台预报员、科研工作者参考,亦可作为高等院校气象统计预报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对于从事农业气象预报、水文、海洋、地震预报、地质数学、生物统计、市场预测、医学统计的科技工作者和有关院校的师生也有参考价值。
本书收集了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发布的,并在2023年12月31日前仍然有效的气象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重要的政策性文件等。本书收集了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发布的,并在2023年12月31日前仍然有效的气象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重要的政策性文件等。本书收集了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发布的,并在2023年12月31日前仍然有效的气象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重要的政策性文件等。
从决定出行的 日期,到预测农业的气象条件,再到评估飓风的破坏性影响,天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然而,我们却并不了解天气背后的各种复杂机制。 本书以简明风趣的语言介绍了风、雨、云和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回答了诸如什么是天气,天气的成因, 天气事件的形成和影响,以及大规模的大气环流等问题,不失为一部 实用的天气科普图书。
《看得见的科学:图说气候与环境(修订版)》是一本气候与环境知识普及百科书籍,以结构严谨的知识体系、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气候与环境方面的知识,内容涉及从大气层到龙卷风,从降水到厄尔尼诺现象,以及生物圈、水循环、土壤污染等多个领域,让读者能一目了然地掌握相关内容。
《云和天象日记》是云状天象观测图像的记录图集。本书依据天气形势预报,观察天气过程中每天日出日落的云状天象和太阳形象,并使用相机捕捉天气演变过程中具有先兆性、指示性的云和天象图像,并结合天气变化记录下来。全书分别以四季的顺序,展示并简要分析了春季春雨,夏秋梅雨、台风、季风雨带进退推移,冬季寒潮冷空气影响等天气,介绍了台风、锋面气旋、低涡、切变,辐合气流过程和对流性天气的指示性、先兆性云和天象,包括云、雨、风、光、电等大气现象。通过积累每一个天气系统过程的云和天象资料信息与图像,从中研究探索这些气象现象与未来天气变化及其预测结果的关系。希望本书能够为研究群众看天经验,探索云和天象及天气演变的规律性认识积累素材,为相关研究提供资料,也为对云和天象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参考。
本书共收集了国家“九五”重中之重项目《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中课题《短期气候变化的物理过程与预测信号的研究》下设的两个专题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近百年中国气候变化异常的观测事实研究、云-辐射过程以及气候系统外部因子对中国气候异常影响的研究。这两个方面的研究与一般的气候诊断或辐射过程研究不同,它主要强调了对预测信号的分析,其研究成果可为改善气候模式参考。 本书可供大气科学及其相关学科工作者,有关部门和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是我国天气预报逐级指导技术研究课题的成果总结。从分析和探讨我国天气预报业务的现状和技术制出发,系统地研究了常规天气要素分县预报方法和暴雨及冰雹落区预报的逐报指导技术,并通过采用理论分析和对比试验相结合、预报方法研制与业务体制研究并重的技术路线,提高了业务预报的水平,同时也得到了天气预报业务技术体制的新成果。全书分为理论篇、方法篇、和实践篇,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本书适合天气预报专业技术人员及有关领导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