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科学探索的角度和物理学原理出发,详细介绍了气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地球主要组成圈层、大气组成、物理性质、空间结构、要素变化;大气运动各种过程的物理原因;地球上各种天气和气候现象、形形色色的云和降水的形成原因;气压和风、气团、气旋和锋面天气的形成;强对流、雷暴、龙卷风和飓风(台风)等灾害性天气;人工影响天气的各种途径、天气分析和预报的方法、卫星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空气污染及其原因;气候变化与气候系统、人类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全球变暖的可能后果、世界气候和气候分类及大气中各种奇特的光学现象和形成的原理等。全书内容丰富、概念清楚、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 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 21卷为1936 1974年的日记;第22 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
本书以气候变化驱动的人地关系演变为切入点,基于粮食安全的历史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框架,在重建过去2000年社会经济各子系统代用指标序列的基础上,量化分析了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变化的对应关系,揭示了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影响的若干重要过程与机制,深入探讨了历史气候变化是如何影响中国社会经济的问题。
本书是《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之一,是在1984年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气候》一书的基础上重新编写而成的。本书根据新的长期气候资料改写了中国气候的一般内容,包括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子与天气系统、气候要素特征与气候区划等。同时,总结了近30年气候理论、概念和方法论的重大发展,并突出了5个新的方面:用气候系统以及圈层相互作用观点阐述中国气候的基本问题;阐述中国气候与东亚季风的关系;全面说明影响中国气候的人类与自然因子;深入论述古今气候变化以及气候监测和气候预测的重要研究成果;用新的资料重新进行气候区划。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 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 21卷为1936 1974年的日记;第22 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7卷,收录1939 1940年的竺可桢日记。 1939年2月4日,面对敌机侵袭的险恶形势,竺可桢对一年级新生发表题为 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 的演讲,阐述校训 求是 (Faith of Truth),须 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 。翌日,宜山浙大校舍、学生宿舍等建筑即遭到轰炸而毁坏。竺可桢迅速向国内外通报有关情况,谴责日寇 灭绝人道,破坏文化 的罪恶行径。4月,成立迁校委员会,迁校问题成为本年工作的主题。11月,南宁失守后,浙大开始向贵州迁移。本年3月和9月,竺可桢两次赴重庆,参加第三届全国教育会议和处理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 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 21卷为1936 1974年的日记;第22 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10卷,收录1946 1947年的竺可桢日记。 1946年2月发生在重庆的 校场口事件 和昆明等地的 反苏 大游行,给抗战后的短暂和平蒙上了阴霾,但在10月以前,竺可桢仍然忙于学校从遵义、湄潭向杭州的复员、扩建和开学。同时,亦在多方打听1945年3月在重庆突然失踪、生死未卜的浙大训导长费巩教授的下落。2月份国际气象学会在伦敦选他为气候学委员。4月他在浙江大学建校19周年的校庆日典礼上,发表了题为 将来大学之展望 的讲演,认为新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学术事业的发展,中国的大学应该承担起新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 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 21卷为1936 1974年的日记;第22 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9卷,收录1944 1945年的竺可桢日记。 1944年,同盟国军队在世界战场上处于反攻阶段,中国人民已经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浙江大学,除了在这一年年末因日军自湘入桂迫黔遭遇了一场突发事变造成的危局之外,总体上说是在战争困境中保持着继续崛起的势头。当时主持中英科学合作馆的李约瑟,曾于4月和10月两次访问浙大,他给出了这样的评语: 浙江大学是与在昆明的著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齐名的学术机构,可能在中国的大学中排名最高。 1944年5月,竺可桢推荐由赵九章出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 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 21卷为1936 1974年的日记;第22 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8卷,收录1941 1943年的竺可桢日记。 在1943年7月8日举行的浙江大学毕业典礼上,竺可桢论及 抗战及战后的大学 时指出,与1938年相比,浙大毕业生已增加五倍,而按国家需求,尚须再增加五六倍。因此,他提出必须大量派遣留学生与扩充研究院。本卷所记,不仅具体入微地反映了浙江大学自1940年春迁遵义、湄潭之后步入相对安定、平稳时期的发展进程,并且已显现出卓然崛起的势头。 在此期间,竺可桢多数时间是在遵义,但每年都要到贵阳主持地域性的多所大学联合招生考试;更重要的外
《气象业务丛书:天气雷达及其应用》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基本原理及观测方法,详细阐述了多普勒天气雷达在定量估测降水、强对流天气等方面的业务应用,并对多普勒天气雷达应用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做了介绍。《气象业务丛书:天气雷达及其应用》共九章,以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应用为基础,首先介绍了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基本原理,系统结构、功能、技术指标和观测模式;其次是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质量控制,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与算法,典型天气系统雷达回波特征个例的综合分析,其中天气系统的雷达基本图像识别、天气雷达定量估测降水、强对流天气的天气雷达探测和临近预报、典型天气系统雷达回波特征个例的综合分析是本书的重点;最后对新一代天气雷达应用的发展方向做了阐述。每章后都附有参考文献,以便于查阅和进一步探究
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生态学下的7个二级学科之一,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与功能、变化与演替、人为影响与调控机制的生态学分支学科。目前生态系统生态学快速发展,致力于理解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研究,成为解决制约社会发展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科学基础,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石。 本书是国内全面涵盖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经典研究、前沿理论发展和研究手段革新的原创专著,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学科体系和未来发展趋势。
《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区划与预警》重点介绍了**气象因子,如降雨、低能见度、冰冻雨雪、大风,对高速公路交通运输造成影响的潜在危险性,结合承灾体环境的暴露性、脆弱性及防灾减灾能力,在孕灾环境的敏感性条件下,探索研究了评估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的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并对全国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了区划研究,为公路工程设计和建设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开展了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的预报预警技术的研发,模型的建立及其在重大活动和**天气事件中的应用。因我国地势复杂气候多变,《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区划与预警》还重点分析了华北、华东和东北三个不同区域的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的评估和预警,并指出了我国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本书据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历史重大气象灾例复原研究”及后续多项研究成果写成。作者从浩繁的气象史料中遴选出典型的历史 气候事件,陈述其复原之实况并精心绘成实况复原图显示,推演复原其天气过程,定量推算其气候特征值,书中陈述的44个具有代表性的重大案例,含干旱、雨涝、异寒、异暖各类,它们分别发生在宋、元、明、清各朝代和不同的冷暖气候背景下。作者进行了历史气候特征值的定量推断的新探索,又将复原的历史实况与现代气象记录进行对比,并运用现代天气学、气候学理论酌予诠释,还述及这些事件之社会影响(饥、蝗、疫等)和自然条件背景(太阳活动、火山、海温)诸方面。本书旨在增进对 气候变化和 气候事件的认识,将人们对 气候事件的了解扩展到距今千百年的历史时期。全书引用的史料翔实,分析推演之处严谨科学、匠心独运
本书收集了大气科学发展过程中一些导致重大科技创新或转折性突破的经典案例,系统总结了这些案例中科学思维的突破、技术或工具的创新,归纳成可供借鉴和运用的大气科学研究方法。特别着重剖析了在大气科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典型案例,如Rossby波(罗斯贝波)的发现、Lorenz(洛伦茨)混沌理论的提出等。其内容涉及大气探测技术方法、天气预报发展过程、数值天气预报及其理论基础、气候系统概念、海气相互作用、短期气候预测、全球变暖、非线性及可预报性研究等。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环境质量的检测,可以判断某一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可以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为预防环境质量恶化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评价一个地区环境质量优劣和评价一个企业对环境影响的基本依据,是获取正确的环境质量信息和评价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基础。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汇编》于2007年首次出版,《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汇编(第2版)》《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汇编(第3版)》各分册于2009年、2010年和2014年相继出版。 近年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门颁布了一批新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同时有些标准被替代或作废,为此,我们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对《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汇编水环境》进行了重新编辑出版。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汇编水环境(第
《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精)》由科学技术部 、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多部门 共同组成的编写**小组组织实施,共有18位领衔专 家、96名首席作者、442名贡献作者组成的编写专家 组参与了评估报告的编写。这是中国第三次组织编写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本书内容包括 气候变化的事实、归因和未来趋 势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 减缓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经济社会影响评估 政策、行动及国际 合作 5个部分,共42章。《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 估报告》以满足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内政外交需求为目 标,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 梳理,全面反映中国科学界在气候变化领域的*新研 究进展,展示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成果。 本书可供中央、地方和国家各级决策部门,以及 气候、气象、经济、外交、水文、海
在雨水利用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已较为系统地探讨了雨水利用的相关概念和技术类型,分析了典型区域可开发利用的雨水资源化潜力,评价了雨水利用后所产生的环境效应,从宏观角度考虑初步建立了中国雨水利用的空间分区图,为雨水资源利用技术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基础理论支持。在雨水高效利用技术与新材料方面,研发出面喷涂高分子、固化土、生物集雨等一系列新型的绿色环保雨水集流新材料,开发出新型橡塑雨水存储设施和小流域雨水利用智能决策系统软件,提出黄土坡地和石质山区等不同区域适宜的雨水利用技术,为雨水规模化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在我国陕西、内蒙古、河北、四川、甘肃、宁夏、北京以及台湾等不同省市和地区进行了雨水利用技术示范与推广,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系统总结我国雨水利用研
本书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40年来PMP/PMF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介绍了80年代以来国外在此领域的进展。全书分绪论、上篇、中篇、下篇4部分,共28章约90万字。上篇、中篇分别介绍论,并对世界暴雨和洪水记录的地区规律,作了一些探讨。下篇介绍作者和中国学者对与PMP/PMF有关的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成果。 本书的特点:1 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2 思路清晰、理论系统、层次分明,易于理解;3 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具有手册的功能;4 对许多问题,论点新颖,富有启迪性;5 附有国内外巨量的非常暴雨资料,对生产,科研和教学都具有极珍贵的价值。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和气象部门从事PMP/PMF工作的人员阅读,也可供水文、气象预报和水库调度管理人员以及有关规划、设计、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本译著从全球气候模式及其局限性,强迫与反馈,古气候与近期气温,冰冻圈、海洋动力学及水文学观测与预测,*天气观测与预测,陆地动物,陆生植物与土壤,水生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对经济与其他政策的影响等10个方面,较为全面地翻译介绍了非政府国际气候变化研究组(NIPCC)组织撰写的《气候变化再审视》2009年和2011年报告的主要观点,以大量的气候变化实例和研究案例介绍了不同于IPCC评估报告主流科学观点的研究认识与结论。 本译著可供从事气候变化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科技规划、政策分析及科技决策工作的科研人员、管理者以及教学人员和研究生参考。
本书针对行星尺度平均环流的气候与异常特征分析,选择*基本、*重要的分析方法作为主要内容,提出了定常波不平稳性分析方法和经验蒙特卡洛显著性检验方法、矢量场谐波分析方法和数字滤波器性能分析方法、高精度球函数分析方法,介绍了作者提出的两种基本分析方法。本书的内容十分注重对方法原理的直观解释,为此特别采用了几何与代数相结合、以几何为主的讲解方法。